中信国学大典:六祖坛经 短评

热门 最新
  • 1 衡霏2001 2021-03-16 20:52:27

    自性本足,佛不外求!

  • 0 KKofei+ 2016-05-25 22:18:40

    恩,这一生与佛法无缘。这本书里赏析的小故事很无聊。

  • 2 王 之 瞳 2019-09-01 17:03:24

    常读常新,偈子翻译尤其好,信达雅。

  • 0 飞哥 2022-02-13 15:56:32

    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人有两种,法无两般。迷悟有殊,见有迟疾。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 0 仟仟 2022-03-12 20:13:00

    “在内心建立起境随心转的不动道场”这就是传说中的不动心吗?“不要心随物转,而要随心转境,动静一如。”感觉以心传心有一个很大的困境,当一个人悟了,再多的词句都是不必要的,当一个人没有悟,再多的词句都是无用的。顿悟的这一瞬是决定性的,却不知道在何时何地,会因何而发生,也只能依靠修行者自己的心智。奇妙。

  • 0 沉醉梦境 2022-01-12 11:41:19

    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

  • 0 Kk 2022-07-01 19:27:02

    净因法师译注的禅宗经典。“见性成佛”的思想是促使佛教中国化的基石

  • 0 momo 2022-08-04 02:38:19

    微小,有些差点意思,但后面有些对话其他书没有,但赏析点评的拓展蛮好的。佛陀临终遗言,他灭度后,弟子应依止“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法不依人,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罪业本空由心造,心若亡时罪亦灭;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名真忏悔。佛在心中,修从性作,是佛法的核心义理。楞伽经参订疏云:如月印千江,月非多体。然千江月影,不可云无,有亦无实。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于相离相,于空离空;说似一物即不中,是顿悟核心理论。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世人外迷着相,内迷着空。杂阿含经云:缘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余人作,然彼如来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彼如来自觉此法,成等正觉。如果内心存在一个空念,佛想,这是另一种形式的执着,仍未了道,应空去一切名言差别相,达到《心经》中所说的“无智亦无得”才是真正的悟道。

  • 0 bit 2023-07-09 13:23:50 四川

    居然读过的人这么少,而且评分不高,有点意外。可能是现在的修行人都不喜欢这一套了。 如实说,真的很经典,引入了很多儒家的思想,不再是完全印度风格的佛思想。站在今天来看属于各有利弊,但确实很受教益。作为现代修行者,不能只是诵读经典,也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狭隘执着于某门某派,应该通读经典,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 0 馆6827 2023-11-12 23:52:18 广东

    加油,修心的同时也要注意修口

  • 0 春明门外客 2023-10-31 21:54:46 陕西

    明心见性,不掬常礼。

  • 0 某条街 2023-12-11 16:19:49 美国

    行由品真是引人入胜。以六祖移座曹溪,刺史为首僧俗千余人听六祖说法这一俗世盛大景象开场,讲惠能从樵夫到听闻《金刚经》、入寺劈柴舂米、写菩提明镜偈子、三更入室暗地听五祖说法、一路逃亡甚至避难于猎人队伍中十五年、出山以佛法让高僧拜自己为师的跌宕过程。在逆袭爽文中还夹杂着冒险元素,光是故事情节就足够精彩了。更重要的是,故事中又夹杂着惠能一脉最重要的自悟理论。作为外行人,觉得、《坛经》的精华,就都在这第一行由品里了。后面几品,则有点像说明书从“快速开始”翻到了“问题答疑”,在没实践过禅宗于是也没衍生出困惑的我看来,就有些枯燥琐碎了。有些偈子似乎也不够精炼。总之,书绝对是好书,但是注释很一般。部分译文就照搬了原文,还有一些诸如“供奉”解释与注释矛盾的错误。书里用了大量苏格拉底洛克菲勒等例子,也令人费解。

  • 1 LH 2023-04-10 21:25:11 浙江

    原本对道五体投地,对佛无感。 看完才知道我所见闻的根本不是佛,而是充满私心的盲目崇拜,和佛无关。 道佛根本就完全和谐嘛,甚至我觉得这是一个东西,都是一,从不同角度观察的一。

  • 1 风对疯的溢出 2023-09-26 16:42:59 福建

    这版本竟然连“偈”都白话了。 识自心众生,见自心佛性。

  • 0 杜雨歇 2023-09-05 23:32:09 上海

    《坛经》可以被称为宝典了吧?当主流的方法还是渐悟、还是坐卧时,惠能却说可以顿悟、可以不拘泥于一切外在表象行为。可是顿悟悟地快,再次陷入迷茫是不是也很快?读到共鸣处觉得突然轻松、自在,可更多的时候还是会感到焦虑,甚至有很多时候想干脆躺平。现代人的精神压力实在太大了。所以究竟何为真如自性?人人自性中有佛性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读的时候总感觉自己的天性受教化而被压抑?学佛给我的感觉是通过静悟的方法排遣忧虑,或许还有一种偏于“动”的方式。转变心念是好难的事,感到幸福快乐、轻松自在是好重要的事。希望人生能进入无所畏惧、任天性自由发挥的新阶段。

  • 0 大土豆和胡萝卜 2022-05-25 16:21:47

    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如果人生是一条船,那么,坚定的信念就是决定人生方向的舵,愿力则是驱使船前进的动力。愿力是心甘情愿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愿力越大,推动人生之舟的动力越大,可帮助我们战胜激流险滩、暗礁漩涡,直至彼岸。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 0 橙子猫🌈 2019-08-15 15:58:05

    不二法门真是...厉害👍

  • 0 西退 2018-04-27 10:22:32

    有些地方冗余了

  • 0 走走停停 2016-08-01 11:07:09

    看完以后,反而心更乱了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