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New Amer Library Classics
译者: Eric Bentley
出版年: 1998-5
页数: 82
定价: 42.00元
装帧: Paperback
ISBN: 9780451526885
内容简介 · · · · · ·
在线阅读本书
Luigi Pirandello's masterpiece, "Six Characters in Search of an Author", presents the playwright's views about the isolation of the individual from society and from himself. This play within a play chronicles six characters as they seek an author to tell their story, and to present their real lives on stage. But do their realities make better tales than fiction?.
Six Characters in Search of an Author的创作者
· · · · · ·
-
路易吉·皮兰德娄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路易吉·皮兰德娄(Luigi Pirandello,1867—1936)是意大利伟大的戏剧大师和小说家,一生创作了40多部剧本,主要剧作有《诚实的快乐》、《是这样,如果你们以为如此》、《并非一件严肃的事情》、《像从前却胜于从前》、《六个寻找剧家的角色》、《亨利四世》、《给裸体者穿上衣服》、《各行其事》、《我们今晚即兴演出》、《寻找自我》等,其中《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和《亨利四世》已成为世界戏剧史上的传世杰作。1934他因“果敢而灵巧地复兴了戏剧艺术和舞台艺术”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意大利著名作家莫拉维亚赞美说,皮兰德娄对戏剧的贡献可以同乔伊斯对小说或毕加索对绘画的贡献相媲美。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人的双重人格——一个真正的自我与一个社会造成的自我永远互相冲突。社会的自我像假面具一样把真正的自我掩盖住,把个人的一切自由意志禁锢起来,使人只能像傀儡似的机械行动,举手投足全在社会无形的控制之下。而人的灵魂却是不能戴面具的,总要寻找解放的出路。在自我无力改变社会时,他唯一的方法是逃走——隐遁世外。而人作为社会的动物,不可能在社会之外找到一个可供灵魂栖息的绿洲。现实像影子一样紧追不舍,强迫自我就范。冲突的结果,是社会的自我压迫真正的自我而取得暂时的平衡。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5页 -
皮兰德罗认为原因在于人本身的存在。人的“自我”不是一个,而是许多个,不是固定的,而是变幻无定的。而每个人看别人时却只能看到其中一个片面的他,或者在某个时刻静止的他,错把这当做其整个人,因此人们互不理解,互相责难。人自身的变幻莫测,使人与人之间的固定关系显得不稳定、不真实,人们调整关系的种种努力终归是徒劳无益,因此人们互相折磨,永远痛苦。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2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Six Characters in Search of an Author"的人也喜欢 · · · · · ·
-
- 牡丹亭 9.0
Six Characters in Search of an Author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5 条 )

《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的对立系统

《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人物分析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大二上学期《外国名剧选读》的期末作业,生涩,自我,匆忙,毫无专业意识,仅供参考。】 总观:被侮辱的和被损害的 “先生,请您相信,我们是六个很有趣的人物!当然,我们已经失去了归宿。” 剧中人物从上场开始,就一直处于弱势。即使他们是戏剧的主角,却从来无法把控自... (展开)
“现实”的未亡人,“自我”的守墓者——读皮兰德娄《亨利四世》”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如果说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打碎给你看,那么喜剧就是将这些碎片重新拼合成看似完好的样子。 皮兰德娄的《亨利四世》,更像一出以闹剧为表现形式的带有荒诞喜剧性的悲剧。 (一) 一场化装舞会,装扮成亨利四世的青年从马上摔下,从此神智不清,自以为就是亨利四世。在爱他的姐姐... (展开)
《亨利四世》:暴烈的孤独,绝望的浪漫

找不到剧作家的角色,及最清醒的疯狂——皮兰德娄《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微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 读过《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 ★★★★★今天一口气读完了皮兰德娄的两部名剧:《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和《亨利四世》。如果说二者有什么共同点,可以用八个字概括:戏里戏外,弄假成真。一直对《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感兴趣,光看题目就让人垂涎了,其中原因就是这... (展开)

爱,爱:伟大。爱,爱:救赎
> 更多书评 35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9 )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5)8.3分 404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8.7分 2540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8.9分 329人读过
-
海峡文艺出版社 (2017)9.1分 148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Six Characters in Search of an Author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咖喱酱 2022-03-14 11:48:04
十年后重读。
0 有用 旮旯 2022-01-02 04:23:12
無感
0 有用 ZDWY 2021-01-14 02:21:34
@2014-10-16 01:46:11
0 有用 Vegebud 2021-10-10 16:16:05
第一次看时震撼无比,原来还可以这样写作
1 有用 吃火 2024-03-21 16:46:27 中国香港
实验的,然而experimental for experimental sake, 缺乏了“为何要这样整活”那种背后的必然性,有些实验作品能一下子击中要害,因为它们背后给人强烈的必然感,然而这部剧似乎缺乏这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