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忍与自由:胡适演讲集(二)的笔记(8)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 1N

    第一是消极的研究、讨论,来影响政治,个人、团体都能够做。第二是要不怕臭,努力扒粪,调查,揭发,总会使政治日渐清明。第三是以团体的力量,做大规模的调查和教育工作,直接推动了选举,积极促进了政治。 ……这三条道路都是有成绩的,都可以训练我们,促进我们达到两种目的:一种是“公”,一种是“能”。做我们所能做的,我们可以得到“公”、“能”的好社会,“公”、“能”的好政府。

    2024-08-11 16:11:32   2人喜欢

  • 1N

    文明没有离开文化的。什么叫文明?什么叫文化?文明是一个民族应付环境,改造环境,造成思想、语言、文学、信仰的一些制度。工具也是制度,制度也是工具,没有一样不是有物质为基础的。……我们文化倒楣,就是迷信我们是精神文明,人家是物质文明,看人家不起,实际上那里是这回事呢!这种观念不打破,没有法子进步的。 46-47 《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就是希望大家打破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分野的观念,法国柏格森说:“...

    2024-08-11 16:42:00   1人喜欢

  • 1N

    我在《容忍与自由》一文中提出一点:我总以为容忍的态度比自由更重要,比自由更根本。我们也可说,容忍是自由的根本。社会上没有容忍,就不会有自由。无论古今中外都是这样:没有容忍,就不会有自由。人们自己往往都相信他们的想法是不错的,他们的思想是不错的,他们的信仰也是不错的:这是一切不容忍的本源。如果社会上有权有势的人都感觉到他们的信仰不会错,他们的思想不会错,他们就不许人家信仰自由,思想自由,言论自由...

    2024-08-11 16:16:56   1人喜欢

  • 1N

    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民主制度不容易在大战的环境中,或者在战争威胁的气氛中生长成功。民主政治需要有一种保障,一种和平的保障,安全的保障,避免战争的保障,才能使这个民主整体慢慢长达,成为一个力量。在实行民主政治的时期,最怕外患或者战争来摧毁这个制度。 民主政治经不起外来的政府和战争的威胁;需要有和平的保障,安全的保障。但是当它在安全的时期慢慢奠立基础后,却成为保障和平的一种力量。

    2024-08-11 19:04:03

  • 1N

    一、自由主义最浅显的意思是强调的尊重自由。 ●中国古人:回向自己求内心的自由。 ●当代“自由”:不受外力拘束压迫的权利,在某一方面的生活不受外力限制束缚的权利。 我们中国历史上虽然没有抬出“争自由”的大旗子来做宗教运动,思想运动或政治运动,但中国思想史与社会政治史的每一个时代都可以说含有争取某种解放的意义。 二、自由主义的政治意义是强调拥护民主 但是东方自由主义运动始终没有抓住政治自由的特殊重要性,...

    2024-08-11 15:50:54

  • HLJ

    胡先生认为,新文化运动是一种纯粹的文艺复兴,文学革命的运动,这与政治无关,而后来的五四运动,则完完全全是一种政治性的爱国运动,两者性质与目的不同。而谈到五四运动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胡先生认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五四运动扩大了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力,因为新文化运动刚开始由北京大学的几个教授提倡,影响力不甚广,而五四运动后将北京大学的地位大大提升,那么连带着提升了原来北京大学提倡的白话文运动。另一方面...

    2019-08-08 19:31:06

  • HLJ

    最后一段让我很是迷糊,在文章的前半部分胡先生在大谈五四运动的历史性意义,以及青年学生在其中的作用,但最后一段谈及共产党的一二九屠杀时候,却又搬出来国民党中宣部的宣传大纲,说学生心智尚未成熟,不宜参与政治,那胡先生对于学生运动的真实态度是如何的呢?

    2019-08-08 16:29:39

  • HLJ

    胡适先生在《自由主义》结尾中说到,“自由主义为了尊重自由与容忍,当然反对暴力革命,与暴力革命必然引起来的暴力专制政治”,我认为,诸如上世纪处军阀混战这种暴力革命之所以带来了暴力专制统治,应当是由于暴力革命的领导者本身是不自由,不民主的,这并不应当怪罪到暴力革命本身来。换言之,如果暴力的组织者本身能够恪守自由的信条,在革命成功后坚守自由,那么不见得会成为自由主义的对立面,也不见得会引起暴力专制统...

    2019-08-08 12:34:33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容忍与自由:胡适演讲集(二)

>容忍与自由:胡适演讲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