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 短评

热门 最新
  • 20 盲忙 2010-08-10 22:25:40

    我惊叹21世纪还能诞生这样的史诗级别作品,作者的风格不像美国人更像是法国或者俄国作家。“与普通看法相反,性别并不那么重要。我从女孩变成男孩的这种转变远远没有一个人从幼年进入成年的那段行程那么引人注目。”

  • 12 yoyomygirl 2008-11-17 17:18:50

    有点百年孤独的意思,但远比那个好看,简直就拿不下眼来……好久没看到这么喜欢的书啦,top10top10!!

  • 10 巨米雨 2014-02-20 18:53:15

    非常棒的书,虽然主人公的生理结构并不寻常,但是心理上的自我认知过程却适用于每一个人,其实说来说去我们认真地过一辈子也就是为了寻找到能够被自我接受的身体与灵魂相契合的自己。故事的发展让人想起冥王星的早餐,而关于场景的描述会让人想起洛丽塔的后半段里阴冷潮湿的天气和旅行。

  • 4 默音 2011-08-24 10:54:58

    当时忘记登记。。回头重读。

  • 9 Aloysius.🌈 2018-10-05 19:58:07

    从读者根本没法转移视线的开场“我出生过两次”起笔,解释了他复杂的乱伦家庭历史来自她的祖父母的起源,将家族史巧妙地穿插进大历史(希腊人在土耳其人入侵时候家族逃往底特律)和科普内容,缀以反复出现的主题(蚕,希腊正统的信仰和习俗,内疚和救赎等)。这是一本关于过渡的书。从孩子到成人到父母和祖父母的过渡,从原住民到移民,从兄弟姐妹到丈夫和妻子,从农村居民到都市人,从适度的富裕到贫穷,从爱的语言到言论力量的丢失,从极客到嬉皮士,从战争内乱到和平,从信仰到不信,从获救到施救者,从道德到犯罪。 以及一个角色从女性转变为男性。

  • 3 神威 2013-01-08 14:34:36

    修行4th,此书和自由同时进入我视野,近乎同批被购入,自由是本烂书而它不是,这世界上有太多的家族史诗类作品,有太多用性取向之类的内容做噱头的作品,这本书满足以上两种特点,但是,是部杰作,congratulations,卡利俄珀

  • 2 小野山 2017-10-06 20:52:27

    我比較希望尤金尼德斯能得諾獎,攤手。

  • 2 熊仔面 2013-01-14 22:44:27

    雌雄同体,正如同美国牧歌与垮掉的一代能恰如其分的发生在同一个世纪、同一个家族、同一个身体之中,卡利俄珀便是如此。前两章的希土战争、工业革命和禁酒运动同后两章的经济大萧条、水门事件相隔甚远,几乎可以看做是两本无关的小说,巧合的是,译者正好也是父子搭档,各司其职。嗯,现代版的百年孤独。

  • 2 小米=qdmimi 2009-09-17 00:41:27

    感谢豆友们不遗余力的推荐

  • 3 日暮倚修竹 2017-01-04 14:13:07

    我喜欢这个装帧。641页。20170107-20170108。截止1月8日,2017年读过最赞的小说。

  • 2 fay 2013-08-22 20:15:32

    双性中性还是其它性并不重要,猎奇成分被大跨度的家族历史冲淡,而迷人之处潜藏在遣词造句,它笼罩着幻想迷雾的现实主义细节,以及作者接近情节、铺陈情节的方式(多处神关联,在最不相关的两者之间搭建奇异又恰当的桥梁,整部小说因此被一条条透明的触手轻盈地拢成一团)。作者必然流着一个浪漫民族的血液,既然他的想象力和审美如此别具一格。

  • 1 littletwo 2008-12-11 12:32:03

    非常壮观的一本书

  • 2 Mignon松弛地 2008-05-17 10:52:16

    这并不是一部纠结于性别的猎奇小说,而是关于荷马、希腊、民族、文化融入、家庭甚至灾难的杰作

  • 2 松花蛋 2008-10-03 20:02:37

    我终于以惊人的毅力啃下了这本书,我爱死了这样的故事。

  • 1 虾米 2013-09-07 14:24:03

    滔滔不绝,气象万千,想象惊人,读之酣畅淋漓,快哉快哉。

  • 1 圣无常 2011-05-23 22:14:35

    对于“双性人”这个少数群体作者并没有做猎奇般的描写,却将整个家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使其具有了史诗般的气质。唯一不足的还是中文翻译,有些地方略显生硬。

  • 0 A 2008-06-01 12:06:04

    这是一本精彩绝伦的史诗巨作!

  • 1 阿梦 2021-04-25 23:17:36

    故事以双螺旋的结构,一端通过希腊人黛斯德蒙娜移民至美国后祖孙三代的故事来展现美国20世纪的动荡与发展;一端通过两性人斯蒂芬尼德斯个人成长的故事来展现个体对自身性别的探索与认同。20年代的禁酒运动,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40年代的二战,50年代的越战,60年代的底特律黑人暴力事件,70年代的同性恋权利运动...是紧缺的物资,是纷乱的环境,是难忘的回忆,是每个人必须立足与正视的现实基础;而性是生物性的,性别是文化性的。我们并非生来知晓一切。在那些大人并不会告诉我们的事,与那些我们无法分辨正确与否的话之间,我们犹如摸着石头过河,前方是荆棘还是花海总有点儿听天由命的被动。

  • 1 小小莫大木耳 2011-08-25 16:48:13

    不断想起那些努力的穿起裙子,一个人走在路上的日子,那些忐忑的适应着身体的那些时刻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