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irth of the Museum 短评

热门 最新
  • 1 书白 2011-12-16 15:42:18

    理论思辩有余,历史描述不足

  • 1 ztlpoppy 2017-10-29 15:19:41

    冰冷英国老头写的超级消极。。阴谋论既视感,不喜

  • 0 Iris-L 2013-03-07 19:16:00

    like the idea that museums can creat an accessible environment where ant person can feel empowered by an exhibition. and the idea was that culture would be used to transform the lives of the population.

  • 0 Summseer 2016-02-18 01:13:29

    读过第二章。是一个很好的结合福科解释exhibitionary discipline的例子。

  • 0 函数 2022-03-08 11:47:21

    读了一个章节,读进去了,翻译得还不错,想找完整翻译版

  • 0 Chwan 2022-02-24 04:34:18

    把Foucauldian model複雜化。Argument: the establishment of museums was within a larger process in which governments enlisted culture to civilize the population—an instrument in what Foucault has described as "governmental (disciplinary) power." 其他主要用的理論還有Gramsci’s theory of hegemony,以及Pierre Bourdieu的通俗文化。是本好書,但其實是把他1988-1992年9篇文章合在了一起,所以章節間轉折有點生硬重複

  • 0 空庭树 2024-01-07 00:36:11 上海

    没系统读过福柯,读了前三章云里雾里。比葛兰西和福柯更进一步的提出博物馆是权力生产工具的同时也是社会治理工具,主要表现在能引导观众自发进行自我规训和自我教育;博物馆的政治理性暴露出话语和实践之间的两个基本矛盾:声称代表人类普世文化价值与永远包含特定立场观点之间的矛盾,承诺对所有公众平等开放与天然具有的文化门槛之间的矛盾。其他的都看不懂了。

  • 0 J 2024-01-29 06:59:53 澳大利亚

    后半部分的案例分析比前面的Exhibitionary Complex更有意思

  • 0 SNH48-柳智敏 2023-09-03 20:35:44 河南

    以《规训与惩罚》为起点,但又不局限于规训与惩罚。实际上在本尼特看来,博物馆中既有规训权力,也发挥着文化治理的作用,还是文化霸权机构。19世纪中叶的公共博物馆是在文化治理的任务下诞生与形成的,即它要承担将人口文明化、提高公众道德素质的任务。但这一过程并不是国家强制进行的,而是通过博物馆的公共开放,将精英与大众混合在一起,以此引导后者模仿前者的行为,使他们变得文明化。在博物馆中,他们既是观看的主体,又是观看的客体,既被监视,又在自我管理。全书的重点应该都在前三章,但后面几章也挺好。本尼特是个文化研究和社会学者,本书我更多是文化研究和社会学著作,只不过它的研究对象是博物馆。与其叫博物馆的诞生,不如叫展览复合体的知识/权力关系研究(当副标题也行)。

  • 0 吕过- 2023-10-10 17:58:17 河北

    第二章看似运用福柯,实际上拉拉杂杂不知道在说啥,你要是想说博物馆是文化规训、意识形态的工具,还不如用布尔迪厄更合适,工人也要逛博物馆,文章中举的例子那些分析完全跟福柯没多大关系,甚至都没有啥分析的深度,打五星的人可以撞墙了。

  • 0 M. 2024-03-31 17:58:13 湖南

    用葛兰西+福柯+布迪厄分析博物馆等展览体制。主要论点就是:博物馆并不如克林普所言是福柯意义上的监禁机构(如监狱和医院一般),而是展览综合体(exhibitionary complex ),进而分析展览综合体的形成过程,它们与当时的政治文化政策之间的关系,以及展览综合体内部的权力与知识关系。说明展览综合体是国家有效治理人口的文化技术之一。主要看了博物馆那一部分(前三章+“艺术与理论:不可见的政治”,对博物馆政治本身而言并没有提出什么新的创见。主要就说了博物馆的两大矛盾:(1)对公民的平等开放和对公民的阶级区隔;(2)对所有公民群体文化的充分再现和不可避免的不充分再现(民族主义、帝国主义、父权主义等主流视角)。这些矛盾体现在博物馆的内部秩序及其与外部文化的关系中。PS实在太啰嗦了,总讲车轱辘话

  • 0 是暗火吗 2023-04-14 01:49:51 上海

    他是懂文化政治批判的,也是懂福柯葛兰西的,就是不懂博物馆。是我所谓的不看博物馆的人写的博物馆学著作(而且总体来说根本不是博物馆学著作。为什么总有国内的博物馆学研究者因为标题而将这本书奉为圭臬?难道大家真的从不真正阅读英文原著吗?),博物馆学人可以不用看了,不然容易怀疑自己和整个行业的存在意义。读懂福柯异托邦比读多少贝尼特都有用

  • 0 HomoMonstrosus 2018-12-22 02:39:03

    Intro, chapter 1, 2, 7

  • 0 KCRISS 2019-04-21 05:17:08

    第二章妥妥的Foucauldian

  • 0 mayfish 2019-05-21 15:34:21

    只读了第二章

  • 0 2024-05-02 10:50:10 北京

    非常精彩,受福柯影响很大,典范性的空间研究。博物馆作为一个“无限期积累时间的异托邦”,区别于庙会、集会的非理性、非积累时间的空间。他更是一个综合性的展览复合体(The Exhibitionary Complex),生产并不断规训出新的知识主体。而人既是这些科学所显示的对象,又是它们所提供的知识的主体。

  • 0 sangwanlam7 2021-10-28 04:27:20

    没想到对福柯还挺感兴趣的…甚至和博物馆历史相比

  • 0 乙荆毡 2018-12-20 18:08:29

    写essay找书找疯,exhibitionary discipline和apparatuses部分的实用性怒评豆瓣。

  • 2 猪头叶君 2014-10-12 09:49:37

    Despite absent links between chapters, the book offers deep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es on visual machinery of public space and assembly by comparing museums versus prisons, fairs, exhibitions, and amusement parks. It explores how these public institutions organize the time-space, collections and prisoners/visitors.

  • 0 鸽子太好吃了 2020-11-12 07:56:15

    好难读啊…但是还是学到了好多知识…学术好难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