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画十六观 短评

热门 最新
  • 42 老吴 2014-06-25 01:08:19

    看前半段时甚为欣喜,终于有一个从精神层面解读文人画而非陷入笔墨的了,但越往后看越觉得这本书最终也陷入了自己营造的另一种“陈词滥调”,十六个画家,基本上就是禅宗视角,个个荒寒、超越,分析流于表面,解读乏善可陈,再加上作者分明写的就是《南画上的诗词十六观》嘛,很大一部分分析是来自题诗或画论,这个有点偏题,即使是有画论的画家,其实也未必能做到他自己想的。总而言之,这本书高估了很多画家,同时这本书本身也被严重高估了。

  • 24 森雲 2013-12-05 20:48:40

    越往后越陷入空洞的禅宗的宗教情怀里不能自拔,有点敷衍了事的感觉——打算好好写一篇读后感,关于我的画史观等等。

  • 20 斐君 2015-10-08 21:25:33

    缺乏深刻、独特的个人见解,来回来去就那么几句话,糟糕的是这几句话也不是什么金句,而是不着边际的别的什么话。

  • 16 任自然 2018-01-12 19:30:02

    才夸八斗,胸号五车,为文仅称点鬼之谈,著书惟供覆瓿之用,虚浮油腻的语风,一遍弃。

  • 9 神威 2014-06-24 20:28:47

    修行44th,我对书画鉴赏纯业余,只是抱着单纯欣赏的心态。我读书画鉴赏的书籍也少,不过可谓是本本精品,高居翰与这本,文人画本不单纯于画,所谓山水之外是我心,而我心为何状,只怕自己也未必了然,如是,对书画尤其是文人画的鉴赏只能在艺术的角度出发抒发自己对画家的认识以及自己的判断,千人心中千幅画。但我酷爱这本书,作者功夫深,了解透而笔锋高度感性,这种在逻辑缜密论据充分下的感性发挥让我莫名其妙的觉得是品读文人画的最佳方式,作者所言未必为真实,但绝对真实已无人可以窥透,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感觉我对这十六大师更为了解,对作者也更为了解,我不盲从,只欣赏,我有自己的判断,喜欢与不喜欢,但这本书,真的,真的,非常好,纵使是高昂的价格,也不能让本书逊色半分,强推此书,最起码此书给了我陈老莲四首鹧鸪词,钱算个p!

  • 9 malingcat 2013-08-29 14:17:24

    不谈生平,不引野史,传统赏鉴方法,征引大量题跋、画论和相关文献,重回文人画的精神气质。八大和石涛二人,因有专著,最有心得。文辞华瞻,排版优雅,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注释相当规范。

  • 3 Joe 2019-04-11 01:22:48

    非常失望了……

  • 3 Peter Cat 2013-11-14 19:47:12

    细读过未成书时的书稿,也曾想以视觉典故做陈洪绶的硕士论文。虽然最终走上另外一条路。但就学术本身来说,依旧还是敬佩,并且从心底认可这种研究中国文人画的方式。

  • 6 熊小熊猫 2014-02-09 01:28:36

    方法论陈旧得让人厌倦。虚词太多,隔靴搔痒。

  • 3 饮野客 2016-01-13 18:23:12

    好书,印刷精良,排版疏朗。这种画册类的图书建议一定买精装

  • 3 寒花 2017-01-19 22:41:49

    生命的真實,宇宙的終極意義,都在小小尺幅之間。而心眼太易,所以更難。(朱老師有些句子略蛋疼,少量插圖像素感人,但瑕不掩瑜。)

  • 2 长剑不出鞘 2016-01-06 23:50:21

    文人画的基础是文人。历史上的文人们浸淫于典籍之中,得中华文化千年滋养而成。中国当今可还有当年的文人情怀吗?此书如此之后,倒像是吟唱一首中国文人的挽歌

  • 1 ly的读享生活 2017-07-12 19:08:03

    比之中华书局那套华丽丽的美文,这本更合我的眼缘,不至于过分地刻意雕琢,而是在徐徐地阐述中勾勒出各位画家的创作要旨和画派的风格。喜欢。可常用。

  • 1 清风书影 2014-04-18 09:12:05

    除了画印的真心不怎么样。朱先生的文字,那是一流的;研究,也让人极放心去接受。

  • 2 黎戈 2016-04-07 08:07:13

    研究文人画的某个角度

  • 1 笔者小颠 2015-11-25 23:43:01

    这怕是文字最美的史论了。

  • 1 Emilie 2014-05-19 16:33:52

    学美学的人写的艺术史,总体感觉一般,主观意见过多(题目不知何由要用“南画”?)

  • 2 一余 2019-03-13 01:48:18

    还是流于文本本身的抒情性了。实在的见地可能并不算很充盈。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