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遗风在醉人 短评

热门 最新
  • 32 曼仔 2013-09-30 13:23:57

    总之,特别喜欢。特别好。特别爱她。这是她出的所有书里我最爱的、并且也以为是写的最好的一本。恍惚又像回到了大一的时候,一篇一篇地翻她写的几百篇博客并且慢慢读慢慢摘抄。终于她把这些吉光片羽串联成册,读着真是有一种既同于一般读者,又不同于一般读者的满足感,因为对她很多文里的细节其实是有会心一笑的熟稔感的。有一种慢慢看着她的人,她的文成长的感觉。一直都为你骄傲。

  • 26 HalloZen 2013-12-18 16:40:18

    学霸些岛屿也绕不开吴念真骆以军朱天心陈升舒国治白先勇……沉迷过台湾梦的人,才明白水雾更迭里恰如其分的举目留情吧,夹杂了些“不足为外人道”的跌宕自喜,写出租车大学同学KTV的时候又好活泼。当上海壹周的记者,可以采访接触到声名赫赫的人物,用异乡人的视角去书写种种珍贵性情,上海和台北成为她二十五岁重要的双城记,这样的机缘与幸运,真让人羡慕。“太想被懂得,又害怕被看穿”,成长仍不可避免的坚强与惶惑,的确像是在身体里扑通一声溅起水花,但再两难的路,都不会白走,都值得沉醉。

  • 17 Lunagazer 2013-12-22 15:53:18

    文章良莠不齐。在台湾的卖点是异乡人,在大陆的卖点是台湾。什么我与牛人ABCD老师的故事……还是省省吧。

  • 8 Nosferatu 2015-09-16 09:42:31

    被本书的第一篇充满人文气息的文字给骗了。越往后翻越难以逃脱青春文学所犯的矫俗通病,后面就只能靠只言片语的散淡游记和只谋几面的台湾文化名人来撑场面。内地的根再怎么拼命汲取台湾的水也摆脱不掉肤浅的色彩,可以说内地文坛都是“青风”在害人。

  • 7 Chua 2016-10-27 23:13:18

    哈哈哈,PPT做多了,就觉的这些文字写的累赘。如何叙述是一种天赋,但前置的感受其实更重要。这几年长的是见识,但倒是越不会真诚的表达自己了。写作的人要不自恋,要不自厌,我倒是对自己无动于衷。#好久不读散文的小感想#

  • 2 #_N%0-# 2013-11-06 20:32:23

    八九年来关注学姐,看她越来越温润坚定拔节发光。陆陆续续读了一个月,文字沁人心脾,有点印象派的风格,对那股恬然自在的心境艳羡又欣赏。隐约感到,这些散文绝不仅仅是“文艺”二字所能涵盖,内蕴的还有她悉心、灵动的体悟思考。支持:)

  • 2 小道士青烟 2016-11-30 17:52:09

    20161122 偶然发现一位友邻读了张怡微所有书并都打了五星,于是找书来看。序言惊艳,正文略显平淡。是吴念真的迷妹,以及屡屡提及在台湾某家民宿被老板偷吃巧克力的事可见阴影之深。顺利被安利了几本书改天找来读: 何曼庄《给乌鸦的歌》 张辉诚《我的心肝阿母》 徐国能《第九味》 董桥《煮字为药》 吴明益《天桥上的魔术师》《迷蝶志》

  • 3 海阔天空祝沽笙 2017-04-10 22:59:52

    读的第一本怡微散文集,正好是写台湾的,她的文字好似清风拂面,怎么看都很舒服。

  • 1 阿墟 2013-11-22 11:20:57

    头两篇长的还是很不错。文字简截干净,倒是有点意外。

  • 1 Sunday 2013-09-28 15:13:16

    多謝怡美人讓我神遊臺灣。

  • 1 tifanie 2013-12-24 08:57:26

    字如其人,蕙质兰心。

  • 1 艾晨 2014-01-19 20:25:12

    这不是一本普通的台湾游记,弄些花哨的照片做摆设。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本书写的是人,写的是遇见,写的是发现。很多文字让人有些意犹未尽,却知道也只能在那里戛然而止。

  • 1 cassarino 2014-01-09 21:34:43

    张怡微真的是那种很全面的写作者,这份异乡人手记包涵许多大格局小格局,错落有致,又游刃有余。有那么一点传统,传统中又是现代的感知;是学院派的,又懂得世情,人心,该细腻细腻,该开放的开放。除了佩服,还要由衷赞叹真勤劳!

  • 0 浊克斯 2016-02-06 21:45:33

    《漂浪与抒情》一篇非常漂亮

  • 0 恋秋一族茶颜酱 2013-12-12 17:24:02

    于异乡,轻易就能触发审美机制,在描摹想象与真实之间,是终究有了观看的姿态。相较而言更喜欢篇幅较长的那几篇。不断停留,朦胧却还是美的。

  • 0 Shirleysays 2018-12-08 09:10:50

    由内向外散发的笃定,真迷人呀~

  • 0 卷毛刺猬 2015-11-13 12:18:53

    今年见过笔者2次吧,非常难得“在一定距离内的越见越有好感”的情绪。文章中很多我喜欢的那种【尴尬中的舒适感】,有没有答案不重要,说不出来就说不出来好了,甘心了。

  • 0 想吃一个小孩 2013-11-09 00:11:57

    慢慢悠悠地诉说,缱绻缠绵的时光,看起来 似乎和这个选择泛滥的时代格格不入,却是内心向往~

  • 0 Flanuer 2014-01-11 20:16:10

    印象最深的就是陈升调侃原住民的那段 后半部分跟采访那么多牛逼的作家够让人眼馋的 反倒是描写台北风土人情的没什么印象 不论大陆看台湾还是台湾看上海 都带着原来的期待(或许就是遗风吧)去看 深处周遭的人反而没有那种感受

  • 0 喬那 2013-12-12 08:41:17

    每个人的眼里都有一个台湾。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