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品方: 图灵新知
译者: 胡燕娟
出版年: 2013-10
页数: 206
定价: 32.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115324924
内容简介 · · · · · ·
两位哲学家从哲学、神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死亡和永生,揭开了死亡的棺材盖,让我们正视生与死。叔本华、尼采、加缪和萨特依次出场,陈述他们对于死亡和生命的认识。不过这绝不是一本枯燥又晦涩的书,这些哲学家的身旁还站着诸多幽默作家,让各位在各种诙谐幽默的小故事中思考死亡。本书适合所有生于此世的人阅读。
作者简介 · · · · · ·
Thomas Cathcart 毕业于哈佛大学哈佛学院哲学专业,主要致力于医疗保健领域的工作,包括管理美国缅因州波特兰的艾滋病人寄养所。
Daniel Klein 毕业于哈佛大学哈佛学院哲学专业,美国作家,与Thomas Cathcart合著有Plato and a Platypus Walk into a Bar,该书为《纽约时报》畅销书,现已有26种语言的译本。
目录 · · · · · ·
第一部分 死亡,如之奈何?
第1章 一定是什么地方出了错
第2章 让焦虑成为你的保护伞
第3章 死亡——必经之路
第4章 海德格尔,你对我做了什么
第5章 控制你的永生特性
第二部分 永恒,不经意间出现
第6章 永恒的现在
第三部分 不朽,老式方法——灵魂列车
第7章 柏拉图,灵魂的教父
第8章 天堂——让人向往的风景
第四部分
第9章 不寻常的体验
第10章 通灵的笑话
第五部分
第11章 自杀:让死亡成为笑点
第六部分
第12章 长生不死
第七部分
第13章
致谢
推荐阅读
索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只有当我们敢于经历知道生命不会永恒的焦虑,才能体验到超越,才能接触到无限。用完形心理学里面的话来说,不存在是存在的必要土壤,让我们得以看到存在,只有当我们愿意放弃幻想,承认自己的迷失、无助和害怕,才能摆脱自己,脱离虚假的安全感,为克尔凯郭尔所谓的“信念飞跃”做好准备。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6页 -
按照贝克尔的说法,大多数人应对这种情况的唯一方式就是使用幻觉,确切地说是终极幻觉(Big Delusion)。它是最基本的人类欲望—贝克尔认为它比性欲还要基本,而且它会催生“永生系统”,这种非理性的信仰结构让我们相信自己可以永远存在。有种做法―直都很流行:那就是把自己跟某种能够永存的部落、种族或者国家联系起来,成为它们的―部分,随之进入无尽的未来。还有通过艺术永生的方法,艺术家预见到自己的作品会流传百世,自己也因此不朽—走上伟大艺术家的神坛,或者最起码,随着孙辈的阁楼里某张日落风景画底部的签名而永生。 而最高级的永生系统都被奉祀在各种宗教之中。在东方宗教的教义中,人只是宇宙能量的一部分;而西方宗教则告诉信徒,人死后会跟耶稣基督会合,另外,世界上还有不甚高级的财富永生系统。它为我们树立起―个绝妙的人生目标,每天早上我们醒来都会对自己说:多挣钱吧!这样我们就不必思考最后的死期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2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每个人都会死,但我总以为自己不会"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每个人都会死,但我总以为自己不会"的人也喜欢 · · · · · ·
每个人都会死,但我总以为自己不会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每个人都会死,但我总以为自己不会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2 条 )

死亡的意义?有点失望啊。
> 更多书评 32篇
-
只有当我们敢于经历知道生命不会永恒的焦虑,才能体验到超越,才能接触到无限。用完形心理学里面的话来说,不存在是存在的必要土壤,让我们得以看到存在,只有当我们愿意放弃幻想,承认自己的迷失、无助和害怕,才能摆脱自己,脱离虚假的安全感,为克尔凯郭尔所谓的“信念飞跃”做好准备。 (1回应)
2013-12-17 10:27:14 2人喜欢
-
爱新觉罗米 (弱水三千 桃花一梦)
如果各种各样的神经症真的是死亡恐惧的伪装,就可以解释为什么 心理治疗需要这么长的时间了。因为它不会解决真正的问题:死亡。 我能不能成为布拉德·皮特那样的接吻高手?我是不是应该放 弃律师的职业,去当街头艺人?我的人生应该做些什么?我是不是 应该释放自己的女性本质?那我的男性灵魂呢? 我是不是应该做个超级母亲,同时经营一家建筑公司?是否应 该拿美好的家庭生活冒险,跟邮差出轨?还是不出轨,带着遗憾走 进坟墓...2014-12-05 14:38:05
如果各种各样的神经症真的是死亡恐惧的伪装,就可以解释为什么 心理治疗需要这么长的时间了。因为它不会解决真正的问题:死亡。 我能不能成为布拉德·皮特那样的接吻高手?我是不是应该放 弃律师的职业,去当街头艺人?我的人生应该做些什么?我是不是 应该释放自己的女性本质?那我的男性灵魂呢? 我是不是应该做个超级母亲,同时经营一家建筑公司?是否应 该拿美好的家庭生活冒险,跟邮差出轨?还是不出轨,带着遗憾走 进坟墓? 我敢吃桃子吗?巧克力条呢?神奇蘑菇呢? 我是不是个失败的人? 如果我有无限的时间,就可以尝试无数的选择。但是死亡限 制了我个人的可能性。我的人生时间有限,我不想浪费四十年的时 间只为变成布拉德·皮特那样的接吻好手,或者,更糟糕的是,花 四十年犹豫是否要成为布拉德·皮特那样的接吻好手。因为在我犹 豫的时候,时钟已经在不停地转动。嘀,嗒,嘀,嗒,这就是你最 后的答案吗? ,我是谁?我可以成为什么?这种问题会让我们焦虑到极点,甚至会 让我们精神分裂 索伦还有一个摆脱绝望的秘招:把自己淹没于人生的琐事中。沉浸 于“生活的琐碎”之中,让自己陷入“日常状态”,变得平静。没问题! 焦虑的人又出现了: 我感觉很好。黑莓手机里存满了东西。我每天都有事情做: 6:00 ~ 6:15,第一杯拿铁;6:15 ~ 6:45,单调的工作;6:45 ~ 7:00, 邮件和Facebook ;7:00 ~ 8:00,听着迪帕克电子书开车去接受治 疗;8:00 ~ 8:50,跟我的心理医生冈萨雷斯探讨我过度自信的问题; 9:00,坐在桌子前面,查看邮件…… 哇!生活真充实!一天24 小时,一周七天地连轴转。 但是等一下。后视镜里是谁?看上去像是一个穿着黑色浴袍的 人骑着一匹苍白的马。是下了班的骑警吗?天啊,是死神大人。好 笑的是,我的黑莓手机里并没有存他的信息。
回应 2014-12-05 14:38:05 -
Jim Moriarty (最後の世代)
关注死亡哲学,就不得不提到20世纪的存在主义者,他们把非存在看成是存在的另一半——就像是互相契合的一对儿。我们来看看马丁·海德格尔和让―保罗·萨特这两位哲学家,他们曾经尝试直接思考死亡。海德格尔声称,我们需要死亡带来的焦虑,以免沦陷于“日常状态”(everydayness)。在“日常状态”下,我们其实半死不活,充满了让人麻木的幻想。而萨特又让我们从另一个方面进行思考:只有那些没有生命的存在(being)才没有死亡...2014-12-15 19:22:01
-
Virtual (极简)
萨特认为,人类跟橡胶鸭子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人类可以选择自己想要成为什么,从而创造自己的本质。当然,人跟橡胶鸭子还有其他的区别。但关键还是在于,人类是自为、自创的存在,不是自在的存在,不是为了特定的目的而创造的。 或者,至少人类应该是如此,永远在自由地创造自己。但是,我们大部分人都有一个令人讨厌的习惯,那就是想成为什么——不是想成为桌子、墙上的吊灯或者浴缸,而是成为某种人类角色,比如说我们会把自...2022-03-06 10:42:29
萨特认为,人类跟橡胶鸭子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人类可以选择自己想要成为什么,从而创造自己的本质。当然,人跟橡胶鸭子还有其他的区别。但关键还是在于,人类是自为、自创的存在,不是自在的存在,不是为了特定的目的而创造的。
或者,至少人类应该是如此,永远在自由地创造自己。但是,我们大部分人都有一个令人讨厌的习惯,那就是想成为什么——不是想成为桌子、墙上的吊灯或者浴缸,而是成为某种人类角色,比如说我们会把自己的职业、国籍或者高尔夫球场上的名声当作自己的身份。这样,我们就会变得不真实,变成行尸走肉。萨特那位出名的侍者就是这样,他认为做服务员就是自己的本质。小伙子太傻了,他没有看到自由的可能性,也就是超越自己的可能性。
这种可能性在他死之前都会存在。我们死去之后,就会成为事物,然后拥有不可磨灭的本质,即死尸。
……
一个人开车驶过一条路,看见苹果树下有个农民正在举起一头猪。猪每次被举起来,都会咬下一个苹果。开车的人停下来,问农民在干什么。
农民说:“我在喂猪啊。”
车里的男人说:“你可以把苹果摇到地上让它吃啊,这样不是能节省很多时间?”
农民回答说:“对猪而言,什么是时间?” ……
一对夫妇报名中文学习班。
“你们打算去中国吗?”老师问道。
“哦,不是,”男人说,“我们刚刚从中国领养了一个婴儿,我们希望以后能听懂他在说什么。”
回应 2022-03-06 10:42:29 -
很奇妙的感觉,因为被琐事填满,没有精力去绝望,但是被填满的日常状态不正是绝望的产物吗? 索伦还有一个摆脱绝望的秘招:把自己淹没于人生的琐事中。沉浸于“生活的琐碎”之中,让自己陷入“日常状态”,变得平静。没问题! 破解之法就在其中,能打败焦虑的只有自己,摆脱束缚,破茧而生!置之死地而后生,异曲同工之妙! 焦虑本身就是出路!很酷,对不对,达里尔?只有当我们敢于经历知道生命不会永恒的焦虑,才能体验到超越...
2022-02-20 22:59:06
很奇妙的感觉,因为被琐事填满,没有精力去绝望,但是被填满的日常状态不正是绝望的产物吗?
索伦还有一个摆脱绝望的秘招:把自己淹没于人生的琐事中。沉浸于“生活的琐碎”之中,让自己陷入“日常状态”,变得平静。没问题! 引自 第2章 让焦虑成为你的保护伞 破解之法就在其中,能打败焦虑的只有自己,摆脱束缚,破茧而生!置之死地而后生,异曲同工之妙!
焦虑本身就是出路!很酷,对不对,达里尔?只有当我们敢于经历知道生命不会永恒的焦虑,才能体验到超越,才能接触到无限。 只有当我们愿意放弃幻想,承认自己的迷失、无助和害怕,才能摆脱自己,脱离虚假的安全感,为克尔凯郭尔所谓的“信念飞跃”做好准备。 引自 第2章 让焦虑成为你的保护伞 第三章
欢乐并不是生命的主旋律,苦尽甘来才是
细数生命中的欢乐时刻, 细数不被痛苦侵蚀的日子, 你就会知道,不管你是谁, 都不如从未降生。 引自 第3章 死亡——必经之路 最朴实最真实
在《生命的意义》这部电影的最后,一个女人坐在壁炉旁,说生命的意义其实就是一些陈词滥调:与人为善,吃饱穿暖,享受人生。 引自 第3章 死亡——必经之路 第四章
回应 2022-02-20 22:59:06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0 )
-
Penguin (2010)8.4分 25人读过
-
PCuSER電腦人文化 (2018)暂无评分 15人读过
-
Viking Adult (2009)暂无评分 8人读过
-
未知出版社暂无评分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 新周刊深夜读书2013(下) (ICE CHAN)
- ( ̄▽ ̄)o∠※PAN!=.:*:'☆.:*:'★':* 书名点亮世界 (小马过河)
- 向死而生 (LefeeMoore)
- 2013年新书(第九辑) (嘉木立)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每个人都会死,但我总以为自己不会的评论:
feed: rss 2.0
5 有用 骄傲无可救药 2016-06-28 01:08:09
未来的墓志铭上希望能刻下“这世界我来过”,发自内心的。
1 有用 ebgi 2019-05-17 14:48:05
笑话大全…一般般 写的太散漫了
1 有用 keitame 2015-04-03 17:05:04
看书名就OK了
2 有用 什么p 2021-02-22 10:25:03
“死亡是值得欢迎的生命解脱”
13 有用 Muggle、佑。 2014-03-09 21:57:07
哎呀这书读过的人还真是少,还是要谢谢老白看到我的转发微博就自觉主动的买给我了。仔细想想倒不是总以为自己不会死,只是总觉得这件事情应该没有那么快。书的内容有点乱乱的时而穿插着关于死亡的对话和冷笑话,试图轻松的描述死这件小事,每个人都会死的。大多数人因为觉得死亡太过遥远所以才一直忍耐并不喜欢的生活吧,如果像在书里提到的那首歌唱的一样每个人都有一个即将死去的机会就好了,那么一定会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死... 哎呀这书读过的人还真是少,还是要谢谢老白看到我的转发微博就自觉主动的买给我了。仔细想想倒不是总以为自己不会死,只是总觉得这件事情应该没有那么快。书的内容有点乱乱的时而穿插着关于死亡的对话和冷笑话,试图轻松的描述死这件小事,每个人都会死的。大多数人因为觉得死亡太过遥远所以才一直忍耐并不喜欢的生活吧,如果像在书里提到的那首歌唱的一样每个人都有一个即将死去的机会就好了,那么一定会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死亡就像是deadline,日子越来越靠近的时候才会慌张。有拖延症的人真是操蛋了。想做的事会来不及啊老白。 (展开)
0 有用 Dawn 2022-05-21 03:27:05
我去跳伞了 我去爬落基山了 我在一个叫傅满洲的公牛背上骑了2.7秒 我比以前爱得更深,说话更柔和 我原谅了一直不肯原谅的人 最后他说,有一天我希望你也有机会 像即将死去一样活着。
0 有用 一首LoveSong 2022-05-15 23:21:19
非常非常非常值得一读,对死亡又有了更多的理解。天地更加辽阔了。
0 有用 郁闷中 2022-05-14 22:17:19
里面的笑话很好!
0 有用 Fomo 2022-05-06 17:27:24
充满学术理论,现代书影音~奇思妙想的死亡之旅,实际上看完之后脑子空空,但好像又在不知不觉中勾起了对于死亡的未知恐惧,以及对于无法辨清和弄懂的问题保持澄明和理性。 “生命短暂,死亡必然,如果事实并不像霓虹灯一样清楚,那么我们可以选择对自己来说最好的哲学。这里说的就是一切的意义——生命、死亡和一切。”
0 有用 发天使 2022-04-30 23:20:51
引用了很多笑话来阐释哲学观点 @2015-05-08 22: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