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全集的思想与艺术力量,为世界文学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珍藏《列夫·托尔斯泰文集》,承继一位杰出的大文豪、道德哲学家、社会改革家及思想家的精神遗产。本文集收录了托尔斯泰一生中的绝大部分著作,邀请名家持笔翻译,不啻是对托尔斯泰生命与作品的一次纵深展示。
作者简介 · · · · · ·
列夫•托尔斯泰,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中期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是大多数人所崇拜的对象。他的作品描写了俄国革命时的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列宁曾称赞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
目录 · · · · · ·
第二卷 中短篇小说 潘安荣^芳信
第三卷 中短篇小说 芳信^刘辽逸
第四卷 中短篇小说 臧仲伦^刘辽逸
第五卷 战争与和平(一)刘辽逸
第六卷 战争与和平(二)刘辽逸
· · · · · · (更多)
第二卷 中短篇小说 潘安荣^芳信
第三卷 中短篇小说 芳信^刘辽逸
第四卷 中短篇小说 臧仲伦^刘辽逸
第五卷 战争与和平(一)刘辽逸
第六卷 战争与和平(二)刘辽逸
第七卷 战争与和平(三)刘辽逸
第八卷 战争与和平(四)刘辽逸
第九卷 安娜·卡列宁娜(上)周扬^谢素台
第十卷 安娜·卡列宁娜(下)周扬^谢素台
第十一卷 复活 汝龙
第十二卷 故事 陈馥
第十三卷 戏剧 芳信^白嗣宏
第十四卷 文论 陈燊^丰陈宝
第十五卷 政论 宗教论著 冯增义^宋大图
第十六卷 书信 周圣^单继达
第十七卷 日记 陈馥^郑揆
· · · · · · (收起)
喜欢读"列夫·托尔斯泰文集"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列夫·托尔斯泰文集"的人也喜欢 · · · · · ·
列夫·托尔斯泰文集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列夫·托尔斯泰文集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 条 )

评其中一篇文章——《论莎士比亚和戏剧》

托尔斯泰主义是托尔斯泰的宗教思想和宗教观的代名词
> 更多书评 2篇
-
拉斯卡快活地顺着小路奔跑,列文迈着迅速而轻快的步子紧跟在后,不住地观望天色。他希望在他没有到达沼泽之前,太阳不要出来。但是太阳却不延迟。月亮,在他刚出门的时候还放射着光辉,现在却只像一块水银似的闪着光;原先令人非常注目的远处黎明的粉红色闪光,现在要细细找寻才能发现;原先遥远田野上模糊不清的斑点现在一目了然了。那是一捆捆的黑麦。太阳出来以前还看不见、已经授了花粉的高大而芬香的苎麻上的露珠,沾湿了... (1回应)
2013-12-06 08:02 1人喜欢
拉斯卡快活地顺着小路奔跑,列文迈着迅速而轻快的步子紧跟在后,不住地观望天色。他希望在他没有到达沼泽之前,太阳不要出来。但是太阳却不延迟。月亮,在他刚出门的时候还放射着光辉,现在却只像一块水银似的闪着光;原先令人非常注目的远处黎明的粉红色闪光,现在要细细找寻才能发现;原先遥远田野上模糊不清的斑点现在一目了然了。那是一捆捆的黑麦。太阳出来以前还看不见、已经授了花粉的高大而芬香的苎麻上的露珠,沾湿了列文的腿和大半截外套。在清晨明显的静寂中连最轻微的声音也听得见。一只蜜蜂从列文的耳边飞过,呼啸着像一颗子弹。他仔细观看,看见还有第二只、第三只。它们由养蜂场的篱笆后面飞出来,飞过苎麻田,在沼地那边消失了踪影。羊肠小径一直通到沼地。沼地可以从上面生起的雾气辨认出来,有的地方雾浓些,有的地方雾淡些,因此芦苇和柳树林看起来仿佛是在云雾中摇曳的岛屿。在沼地边上和大路上,躺着夜里放牧马群的小伙子们和农民们,身上盖着衣服,黎明时分全都睡着了。离他们不远,有三匹脚拴在一起的马在走来走去。有一匹把脚链弄得当啷作响。拉斯卡在它主人旁边走着,恳求让它跑到前面去,四下张望着。列文走过睡着的农民们身边,到了头一处苇塘的时候,检查了一下枪上的信管筒,放了猎狗。有一匹饲养得肥壮光滑的三岁口的栗色马,一看见猎狗就惊了,撅着尾巴喷着鼻子。其他的马也惊了,拴在一起的脚趟过塘水,蹄子从浓泥浆里拔出来,哗啦哗啦地响着,挣扎着跳出泥塘。拉斯卡站住不动了,带着讥笑的神情盯着马群,询问似地望着列文。列文拍拍拉斯卡,吹了一声口哨,作为它现在可以开始行动的信号。
苎麻 拉斯卡又快活又焦急地跑过它脚下动荡不安的泥泞地。 拉斯卡一跑进沼泽,马上就在它所熟悉的根茎、水草、烂泥和它所不熟悉的马粪味中,嗅出了弥漫在整个地区的飞禽气息,这种强烈的飞禽气息比什么都刺激得它厉害。在藓苔和酸模草中间,这种气息非常强烈;但是不能断定哪里浓些哪里淡些。要弄清楚这一点,它必须顺着风走远点。拉斯卡简直觉不出自己的腿在移动,脚不点地地狂奔着,用这种跑法,在必要时可以一跃而停,它向右方跑去,远远避开日出以前东方吹来的微风,然后转身朝上风前进。它张大鼻孔吸了一口空气,立即发觉不但有气息,而且它们本身就在那里,就在它前面,不止一只,而且有好多只。它放慢了脚步。它们在那里,但是究竟在什么地方,它还不能断定。为了断定地点,它开始兜圈子,突然间它主人的声音转移了它的注意力。“拉斯卡!这里!”他说,向它指着另一边。它站住不动了,仿佛在询问是否还是照它开始那样做的好。但是他声色俱厉地把这命令重复了一遍,一面指着什么也不可能有的一堆被水淹没的小草墩。它听从了,为了讨他喜欢起见,它装出寻找的模样,绕着草墩走了一圈,又回到原来的地方,立刻又闻到它们的气味。现在,当他不再打扰它的时候,它知道该怎么办,也没有看看自己脚下,使它烦恼的是给大草墩绊了一跤,跌到水里,但是用它柔韧有力的脚爪克服了这种困难,它开始兜圈子,好把一切都弄明白。它们的气息越来越强烈、越来越清晰地飘送过来,突然间它完全明白了这里有一只,就在草墩后面,在它前面五步远的地方,它站住不动,浑身都僵硬了。因为腿太短,前面什么它都望不见,但是它由气味闻出了它离开不到五步远。它站住不动,越来越意识到它的存在,而且以这种期待为莫大的乐事。它僵硬的尾巴撅得笔直,只有尾巴尖在战栗。它的嘴巴微微张开,两耳竖着。它奔跑的时候一只耳朵倒向一边,它沉重地、但是谨慎地呼吸着,与其说扭过头去,不如说斜着眼睛,更谨慎地回顾着它的主人。他带着它看惯的脸色和老是那样可怕的眼神,跌跌绊绊地越过草墩,但它觉得他走得慢得出奇。它觉得他走得慢,其实他是在跑着。
酸模草 他注意到拉斯卡奇特的寻觅姿态,身子几乎整个贴着地面,好像在拖着后腿大步前进,而且它的嘴巴微微张开,他明白它给山鹬吸引住了,在向它跑去的时候,他心里默祷着成功,特别是在这头一只鸟上。走到它身边,他以居高临下的地位朝前面望过去,他的眼睛看到了它的鼻子嗅到的东西。在草墩中间的空地上,他看见一只山鹬。它扭着脑袋,留神细听。它刚刚展了展翅膀就又收拢了,它笨拙地摆了摆尾巴,就在角落里消失了。
山鹬 “抓住它,抓住它!”列文喊叫,从后面推了推拉斯卡。 “不过我不能去,”它暗自寻思,“我往哪里去呢?从这里我嗅得到它,但是如果我往前动一动,我就完全不知道它们在哪里,它们是什么东西了。”但是他又用膝盖推撞了它一下,用兴奋的低声说:“抓住它,拉斯卡,抓住它!” “好吧,若是他要这样,我就这么办,不过现在我不能负什么责任了。”拉斯卡想,猛地用全速力向前面的草丛中间冲过去。现在它什么也闻不到了,只是莫名其妙地看一看听一听而已。 距离原来的地方十步远,带着一阵山鹬所特有的咯咯的啼声和拍击翅膀的响声,一只山鹬飞起来了。紧跟着一声枪响,它扑通一声,白胸脯朝下跌落在湿漉漉的的泥淖里。另外一只,没等猎狗去惊动就在列文后面飞起来。 等列文扭过身子,它已经飞远了。但是他的子弹射中了它。第二只山鹬飞了二十步的光景,斜着飞上去,又倒栽下来,像抛出去的球一样练练翻了几个斤斗,就扑通一声落到干地上。 “这就一帆风顺了!”列文想,把还有暖气的肥山鹬放到猎袋里。“哦,亲爱的拉斯卡,会一帆风顺了吧?” 列文又上好子弹。动身往远处去,太阳虽然还被乌云遮着,但是已经升起来了。月亮失去了光辉,宛如一片云朵,在天空中闪着微光;一颗星星也看不见了。以前在露珠里发出银白色光辉的水草,现在闪着金黄色。烂泥塘像一片琥珀。青翠的草现在变成黄绿色。沼泽的鸟在那露珠闪烁、长长的影子投在溪边的树丛里骚动起来。一只鹞鹰醒了,停在干草堆上,它的头一会扭到这边一会扭到那边,不满地看着沼泽。乌鸦在飞向原野,一个赤脚的男孩把马群赶到老头身边,这个老头撩开了大衣坐起来搔痒。火药的烟雾像牛奶一样,散布在葱绿的青草上。
1回应 2013-12-06 08:02 -
公益霎哈嘉瑜伽 (霎哈嘉瑜伽微信服务号:sahajasz.)
——献给那些想要与子女一起实践养成写日记好习惯的广大父母们! 1.让孩子每天通过写日记反省一天的行为; 2.拟定彻底的计划表,并且付诸行动; 3.使整个家族的成员都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4.从小开始大声地朗读课文; 5.有意识地开发子女在音乐与美术方面的才能; 6.发现孩子的才能后聘请家庭教师为其辅导; 7.向当地的家庭教师学习外语; 8.经常陪伴在年幼的孩子身边,并为他讲述童话故事; 9.讲述家族的发展历史,让孩子对家...2016-02-25 10:26 1人喜欢
-
康斯坦丁•列文早晨离开莫斯科,傍晚就到了家。…… …… 书房被拿进去的蜡烛慢慢照亮了。各种熟悉的物件显露在眼前:鹿角、书架、镜子、早就该修理的装着通风口的火炉、他父亲的沙发、大桌子、摆在桌上的一本摊开的书、破烟灰碟、一本有他的笔迹的抄本。当他看见这一切的时候,一刹那间怀疑袭上他的心头,他对梦想了一路的建立新生活的可能性怀疑起来了。他的生活的一切痕迹好像抓住了他,对他说:“不,你不会离开我们,你...
2013-12-05 12:15
康斯坦丁•列文早晨离开莫斯科,傍晚就到了家。…… …… 书房被拿进去的蜡烛慢慢照亮了。各种熟悉的物件显露在眼前:鹿角、书架、镜子、早就该修理的装着通风口的火炉、他父亲的沙发、大桌子、摆在桌上的一本摊开的书、破烟灰碟、一本有他的笔迹的抄本。当他看见这一切的时候,一刹那间怀疑袭上他的心头,他对梦想了一路的建立新生活的可能性怀疑起来了。他的生活的一切痕迹好像抓住了他,对他说:“不,你不会离开我们,你不会变成别的样子,你还会和从前一样的:老师怀疑,永远不满意自己,徒劳无益地妄想改革,结果总是失败,永远憧憬着你不会得到、而且不可能得到的幸福。” 这些东西就是对他这样说的,但是他心里的另一种声音却对他说不应当墨守成规,要尽力而为。听从了这声音,他走到放着一对两普特重的哑铃的角落里去,像运动员似地举起它们,竭力使自己振作起来。…… ……但是有件重大喜事:帕瓦,他在展览会上用高价买来的一头良种的、顶贵重的母牛,养了小牛了。 “库兹马,把羊皮大衣给我。你吩咐人拿一盏灯笼来。我要去看看它。”他对管家说。 饲养贵重母牛的牛棚就在房子后面。穿过院落,经过紫丁香树下的雪堆,他走到牛棚。当冻住的门打开的时候,一股热烘烘的牛粪气味扑鼻而来,那群母牛,看到未见惯的灯笼的光都惊骇起来,在新鲜稻草上骚动起来。他瞧见那头荷兰牛的宽阔、光滑、有黑白花的的脊背。牡牛别尔库特套着鼻环卧在那里,好像要站起来的模样,但是又改变了主意,仅仅在他们经过它身边时喷了两下鼻息。红美人帕瓦,大得像河马一样,背向他们,护着小牛不让他们看到,一面在它身上到处嗅着。 列文走进牛棚,审视着帕瓦,把红白花小牛扶起来,使它用细长的、蹒跚的腿站稳。焦急不安的帕瓦正要吼叫起来,但是当列文把小牛推到它身边的时候,它这才安下心来,沉重地舒了一口气,开始用粗糙的舌头舔它。小牛摸索着,把鼻子伸到母亲的乳房下,摇着尾巴。 “拿灯来,费奥多尔,这边,”列文说,打量着小牛。“像母亲!虽然毛色像父亲;但是那没有什么。好极了。腰又长又宽。瓦西里•费奥多洛维奇,它不是很出色吗?”他对管家说,由于他喜欢这头小牛的缘故,关于荞麦的事,他已经完全饶恕他了。 …… ……他抬起头来,沉溺在梦想里。老拉斯卡,还没有完全领略到主人归来的欢喜,跑到院子里吠了几声,就带着新鲜空气的芳香摇着尾巴跑回来,走到他面前,把头伸在他手下,哀叫着,要求他抚摸。 “它只是不会说话,”阿加菲娅•米哈伊诺夫娜说,“它不过是一条狗,可是它也知道主人回来了,而且知道他闷闷不乐哩。” “为什么闷闷不乐呢?” “难道我还看不出吗,老爷?我这个年纪应该懂得老爷们了。哦,我从小就和他们一起长大的。不要紧,老爷,只要身体健康,问心无愧就好。” 列文凝神望着她,她这样了解他的心思,倒使他不胜诧异了。 “要我给您倒一杯茶吗?”她说,端着他的茶杯走出去。 拉斯卡依然把头伸在他手下。他抚摸它,它立刻蜷伏在他脚旁,把头搁在伸出去的后腿上。好像表示一切都美满了似的,它稍稍张开嘴巴,吮着嘴唇,把黏糊糊的狗嘴安放得更舒适地包住它衰老的牙齿,它在幸福的安宁里静下来了。列文留神注视着他最后的一个动作。 “我就是这样,”他暗自说,“我就是这样!没有什么关系……一切都很圆满。”
回应 2013-12-05 12:15
-
康斯坦丁•列文早晨离开莫斯科,傍晚就到了家。…… …… 书房被拿进去的蜡烛慢慢照亮了。各种熟悉的物件显露在眼前:鹿角、书架、镜子、早就该修理的装着通风口的火炉、他父亲的沙发、大桌子、摆在桌上的一本摊开的书、破烟灰碟、一本有他的笔迹的抄本。当他看见这一切的时候,一刹那间怀疑袭上他的心头,他对梦想了一路的建立新生活的可能性怀疑起来了。他的生活的一切痕迹好像抓住了他,对他说:“不,你不会离开我们,你...
2013-12-05 12:15
康斯坦丁•列文早晨离开莫斯科,傍晚就到了家。…… …… 书房被拿进去的蜡烛慢慢照亮了。各种熟悉的物件显露在眼前:鹿角、书架、镜子、早就该修理的装着通风口的火炉、他父亲的沙发、大桌子、摆在桌上的一本摊开的书、破烟灰碟、一本有他的笔迹的抄本。当他看见这一切的时候,一刹那间怀疑袭上他的心头,他对梦想了一路的建立新生活的可能性怀疑起来了。他的生活的一切痕迹好像抓住了他,对他说:“不,你不会离开我们,你不会变成别的样子,你还会和从前一样的:老师怀疑,永远不满意自己,徒劳无益地妄想改革,结果总是失败,永远憧憬着你不会得到、而且不可能得到的幸福。” 这些东西就是对他这样说的,但是他心里的另一种声音却对他说不应当墨守成规,要尽力而为。听从了这声音,他走到放着一对两普特重的哑铃的角落里去,像运动员似地举起它们,竭力使自己振作起来。…… ……但是有件重大喜事:帕瓦,他在展览会上用高价买来的一头良种的、顶贵重的母牛,养了小牛了。 “库兹马,把羊皮大衣给我。你吩咐人拿一盏灯笼来。我要去看看它。”他对管家说。 饲养贵重母牛的牛棚就在房子后面。穿过院落,经过紫丁香树下的雪堆,他走到牛棚。当冻住的门打开的时候,一股热烘烘的牛粪气味扑鼻而来,那群母牛,看到未见惯的灯笼的光都惊骇起来,在新鲜稻草上骚动起来。他瞧见那头荷兰牛的宽阔、光滑、有黑白花的的脊背。牡牛别尔库特套着鼻环卧在那里,好像要站起来的模样,但是又改变了主意,仅仅在他们经过它身边时喷了两下鼻息。红美人帕瓦,大得像河马一样,背向他们,护着小牛不让他们看到,一面在它身上到处嗅着。 列文走进牛棚,审视着帕瓦,把红白花小牛扶起来,使它用细长的、蹒跚的腿站稳。焦急不安的帕瓦正要吼叫起来,但是当列文把小牛推到它身边的时候,它这才安下心来,沉重地舒了一口气,开始用粗糙的舌头舔它。小牛摸索着,把鼻子伸到母亲的乳房下,摇着尾巴。 “拿灯来,费奥多尔,这边,”列文说,打量着小牛。“像母亲!虽然毛色像父亲;但是那没有什么。好极了。腰又长又宽。瓦西里•费奥多洛维奇,它不是很出色吗?”他对管家说,由于他喜欢这头小牛的缘故,关于荞麦的事,他已经完全饶恕他了。 …… ……他抬起头来,沉溺在梦想里。老拉斯卡,还没有完全领略到主人归来的欢喜,跑到院子里吠了几声,就带着新鲜空气的芳香摇着尾巴跑回来,走到他面前,把头伸在他手下,哀叫着,要求他抚摸。 “它只是不会说话,”阿加菲娅•米哈伊诺夫娜说,“它不过是一条狗,可是它也知道主人回来了,而且知道他闷闷不乐哩。” “为什么闷闷不乐呢?” “难道我还看不出吗,老爷?我这个年纪应该懂得老爷们了。哦,我从小就和他们一起长大的。不要紧,老爷,只要身体健康,问心无愧就好。” 列文凝神望着她,她这样了解他的心思,倒使他不胜诧异了。 “要我给您倒一杯茶吗?”她说,端着他的茶杯走出去。 拉斯卡依然把头伸在他手下。他抚摸它,它立刻蜷伏在他脚旁,把头搁在伸出去的后腿上。好像表示一切都美满了似的,它稍稍张开嘴巴,吮着嘴唇,把黏糊糊的狗嘴安放得更舒适地包住它衰老的牙齿,它在幸福的安宁里静下来了。列文留神注视着他最后的一个动作。 “我就是这样,”他暗自说,“我就是这样!没有什么关系……一切都很圆满。”
回应 2013-12-05 12:15 -
他除了不想落在农民们后面,尽可能把工作做好以外,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希望。他耳朵里只听见镰刀的飕飕声,眼前只看见季特渐渐远去的挺直的姿态,刈割了草的一片半圆形草地,在镰刀前面慢慢地像波浪一样倒下的青草和花穗,以及前面可以休息的刈幅的终点。 突然,正在工作当中,也不知是什么或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他感到他的热汗淋漓的肩膊上有一种愉快的凉爽感觉。他在磨刀的时候仰望了一下天空。阴沉的、低垂的乌云密布了,大...
2013-12-04 14:36
他除了不想落在农民们后面,尽可能把工作做好以外,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希望。他耳朵里只听见镰刀的飕飕声,眼前只看见季特渐渐远去的挺直的姿态,刈割了草的一片半圆形草地,在镰刀前面慢慢地像波浪一样倒下的青草和花穗,以及前面可以休息的刈幅的终点。 突然,正在工作当中,也不知是什么或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他感到他的热汗淋漓的肩膊上有一种愉快的凉爽感觉。他在磨刀的时候仰望了一下天空。阴沉的、低垂的乌云密布了,大颗的雨点落下来。有的农民走去拿上衣穿上;有的农民,正如列文自己一样,只耸耸肩,享受着愉快的凉意。 割完一排,又割一排。有长排和短排,草也有好有坏。列文完全失去了时间观念,此刻天色是早是晚完全不知道了。他的工作开始发生了一种使他非常高兴的变化。在劳动中竟有这样的时刻,他有时忘记了他在做什么,一切他都觉得轻松自如了,在这样的时候,他那一排就割得差不多和季特的一样整齐出色了。但是他一想到他在做什么,而且开始竭力要做得好一些,他就立即感受到劳动很吃力,而那一排也就割不好了。 又割了一排的时候,他本来要开始第二排的,但是季特停下了,走到那老头跟前,低声对他说了句什么。他们两人都望了望太阳。“他们在谈什么呢?为什么他们不接着割下去?”列文想,没有想到农民们已经刈割了四个多钟头没有休息,现在是他们吃早饭的时候了。 …… 早饭过后,列文已经不在行列中他原来的地方了,却夹在那位爱说说笑笑、请求跟他并排的老头子和一个去年秋天刚结了婚、今年夏天还是第一次割草的青年农民中间。 那老头子挺直身子,两脚朝外撇着,跨着长长的、有规则的步伐,用一种在他似乎并不比走路时挥动两臂更费力的准确而匀称的动作走在前面,他好像在游戏一样把草铺成高高的、平整的一排排。好像并不是他在割草,而是锐利的镰刀自动在多汁的草丛中飕飕地响着。 在列文背后的是年轻的小伙子米什卡。他那可爱的、稚气的面孔,头发用新鲜的草缠住,因为使劲而抽搐着;但是每逢有人望着他的时候他总是微笑着。显然他宁死也不肯承认他觉得劳动很吃力。 列文夹在他们两人中间。在最炎热的时候,割草在他倒不觉得辛苦。浸透全身的汗水使他感到凉爽,而那炙灼着他的背、他的头和袒露到肘节的手臂的太阳给予他的劳动以精力和韧性;那种简直忘怀自己在做什么的无意识状态的瞬间,现在是越来越频繁了。镰刀自动刈割着。这时幸福的瞬间。而更愉快的瞬间是在这个时候:他们到了地头的小溪,老头子用一大把湿润的、茂盛的草揩拭着镰刀,把刀口在清澈的溪水里洗濯着,用盛磨刀石的盒子舀了一点水,请列文喝。 “我的克瓦斯怎么样,呃?好喝吗?呃?”他眨着眼说。 真的,列文从来没有喝过像这种浮着绿叶、带点白铁盒子的铁锈味的温水这么可口的饮料。接着是心悦神怡的、从容的散步,一只手放在镰刀上,这时他有闲暇揩去流着的汗水,深深吸了一口空气,观望着长列的割草人以及四周的森林和田野发生的变化。 列文割得越久,他就越是频繁地感觉到那种忘我状态的瞬间,好像不是他的手在挥动镰刀,而是镰刀自动在刈割,变成充满生命和自我意识的肉体,而且,好像施了魔法一样,不用想工作,工作竟会有条不紊地圆满完成。这是最幸福的瞬间。 只有在他不能不中止这种已变成无意识的动作而思索的时候,在他不能不绕着小丘或是难割的酸模刈割的时候,劳动才是艰苦的。老头子却很轻松地做着这事。遇到小丘,他就改变姿势,时而用靠近刀把的刀刃,时而用刀尖,以急促的突击动作从两侧刈割小丘周围的草,当他这样做的时候,他不断地观看和注意呈现在他眼前的事物:有时他拾起一枚野果吃下去或是给列文吃;有时用镰刀尖挑开小树枝;有时去看鹌鹑的巢,鸟就在镰刀下面飞走;有时去捉路上的一条蛇,用镰刀挑起来,像用叉子叉起一样,给列文看了,就把它扔掉。 对于列文和在他背后的年轻农民,这样变换动作是困难的。他们两人都陷入一种紧张的动作中,完全沉浸在劳动的狂热里,没有一面变换动作一面贪看眼前事物的余裕了。 列文没有注意到时间是怎样流逝的。要是有人问他做了多少时间,他一定会说半个钟头——而实际上已到吃午饭的时候了。当他们踏着刈割了的草走回来,老头子促使列文注意那在高高的草丛中几乎看不见的、沿着道路从四面八方向割草人走来的男孩和女孩们,他们用伸开的小胳膊抱来一袋袋面包,拿来一罐罐口上用破布塞着的克瓦斯。 “看,这些小虫子爬来了哩!”他指着他们说,用手遮住眼睛看太阳。他们又割了两排,老头子停下了。 “哦,老爷,吃午饭了!”他断然地说。割草的人们到了小河边,就跨过割了一行行草的草地,向他们放着上衣的地方走去,给他们送饭的孩子们正坐在那里等候着。农民们集合了——从远处来的聚在大车下面,近的聚在铺着草的柳树下面。 列文在他们旁边坐下;他不想走开了。 在主人面前感到拘束的心情早已消失了。农民们预备午餐。有的洗脸,年轻的在小溪里沐浴,有的在安排休息的地方,解开放面包的口袋,揭开克瓦斯罐的塞子。老头子把一片面包捏碎,放进碗里,用匙柄捣烂,从罐子里倒些水在上面,再捏一些面包进去,撒上一点盐,于是他转向东方祷告。 “哦,老爷,尝尝我的面包渣汤吧。”他说,跪在碗前。 这面包渣汤是这么甘美,竟使列文放弃了回家吃饭的念头。他和老头子一道吃着,同他谈起家常来,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把自己的家事和能够引起老头子兴趣的一切情况告诉了他。他觉得自己对这老人比对自己哥哥还亲,并由于自己对这个人产生的温情不禁微笑起来。当老头又站起来,做了祷告,就用草垫在头下,在小树丛下面躺下,列文也照样做了,尽管阳光下有一群群纠缠不清的苍蝇,还有小虫子叮得他那流汗的面孔和胳膊发痒,他依然立即睡熟了,直到太阳偏到矮树丛那边,照到他身上的时候才醒来。老头子早已醒了,坐在那里给小伙子们磨镰刀。 列文朝四周眺望,几乎不认得这地方了,一切都变得迥然不同。大片草场被刈割了,排列着一行行的散发着芳香的草。在夕阳斜照里闪耀着一种特异的清新光辉。河畔割了草的矮树丛,以前看不见、现在却像钢铁一样闪烁着蜿蜒的河流,站起来走动的农民们,剩下的一部分还没有刈割的草的峭壁,和在割光了草的草地上飞翔的鹞鹰——一切都是全然新奇的。列文完全醒了,他开始估量今天已经割了多少,还可以割多少。 …… 年轻的和年老的都在使劲割,好像他们在竞赛一般。但是不管他们工作得多么快,他们都没有把草损坏,一排排的草还是同样整齐而准确地摆着。角落里剩下的没有割的那部分草五分钟之内就割掉了。后面的割草人刚割完他们那几排的时候,前面的人就已经把上衣搭在肩头上,穿过道路向马什金高地走去了。 当他们带着玎珰作响的磨刀石盒子走进马什金高地树木繁茂的洼地时,太阳已经落在树梢上了。在洼地中央,草长得齐腰深,柔软的、纤细的、羽毛般的,在树林中间到处点缀着三色紫罗兰。 在剪短的商议——直割呢还是横割——之后,普罗霍尔•叶尔米林走在前头;他也是一个有名的割草人,是个大个子黑头发的农民。他走上前来,又回转去,再动手刈割,于是大家排成一行跟在他后面,沿着洼地走下山坡,又走上山坡树林的边缘。太阳在树林后面落下去。露水已经降下来;割草人只有在山坡顶上才照得到太阳,但是在雾正升腾起来的山坡下边,在正对面,他们就处在凉爽的、多露的阴凉里。工作进行得很快。 散发芬芳的草给割下来的时候发出汁液饱满的声音,高高地、一排一排地堆放着。从四面齐集在刈幅很短的草地上来的割草人,合着磨刀石盒子的玎珰声和镰刀的铿锵声,磨刀石的咝咝声和欢乐的喊叫声,互相催促着。 列文还是夹在年轻农民和老头子中间。老头子穿上了羊皮袄,还是那么愉快、诙谐、动作灵活。在树林中他们不断地用镰刀割掉那在多液的草丛里长得肥肥大大的所谓“白桦菌”。老头子每遇到一个菌就弯下腰,把它拾起来揣在怀里。“又是一件送给我老婆子的礼物呢。”他总是这样说。 刈割濡湿柔软的草虽然很容易,但沿着洼地的陡峭斜坡走上走下却是件苦难的事。但是这并没有把那个老头子难倒。还是照样地挥动镰刀,他那穿着大树皮鞋的脚迈着稳重的小步子,慢慢地爬上陡峭的斜坡,虽然他衬衣下面的松垂短裤和全身,因为吃力的缘故抖动着,但他却没有放过路上一株草或一个菌,而且还不断地跟农民们和列文说着笑话。列文走在他后面,每当他手里拿着镰刀爬上或是空着手也很难爬上去的险峻斜坡的时候,常常感觉到他一定会跌倒。但是他竟爬上去了,而且做了他必须做的事。他感到好像有一种外力在推动他。 马什金高地的草割完了,农民们割掉了最后一排草就穿上上衣,快活地走回家去。列文跨上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农民们,向自己家里驰去。从山坡上,他回头望了一眼;他望不见他他们,因为从山谷里升起的浓雾把他们遮住了;他只听见粗犷愉快的谈话声,笑声和镰刀的玎珰声。
回应 2013-12-04 14:36 -
列文更注意地凝视着伊万•帕尔梅诺夫和他的妻子。他们正在离他不远的地方把干草装上车去。伊万•帕尔梅诺夫站在车上,接收,放好,并且踏平大束的干草,那是他年轻美丽的妻子灵巧地递给他的,她先是一抱一抱地递上来,后来才用叉子叉上。年轻的农妇从容愉快而敏捷地劳动着。压紧的干草不容易叉上她的叉子,她先把干草耙松,用叉子刺进去,然后用敏捷有弹性的动作将整个身子的重量压在叉上,然后立刻把她系着红带的背一弯,...
2013-12-04 16:28
列文更注意地凝视着伊万•帕尔梅诺夫和他的妻子。他们正在离他不远的地方把干草装上车去。伊万•帕尔梅诺夫站在车上,接收,放好,并且踏平大束的干草,那是他年轻美丽的妻子灵巧地递给他的,她先是一抱一抱地递上来,后来才用叉子叉上。年轻的农妇从容愉快而敏捷地劳动着。压紧的干草不容易叉上她的叉子,她先把干草耙松,用叉子刺进去,然后用敏捷有弹性的动作将整个身子的重量压在叉上,然后立刻把她系着红带的背一弯,挺起身子,昂起她那白衬衣下面丰满的胸部,灵活地转动叉子,一束束干草高高地抛上车去。伊万显然想尽力使她不要多费力气,连忙大大地张开两臂接了她投来的一束束干草,把它们平平地摊放在车上。当年前的农妇把最后剩下的干草耙拢来的时候,她拂去落在她脖颈上的草屑,理了理垂到她那还没有被太阳晒黑的白皙前额的红头巾,爬到车底下去捆扎。伊万指点她怎样把绳子系在横木上,听她说了句什么,他大声笑出来。在两人的表情上可以看出强烈富于青春活力、刚刚觉醒的爱情。 干草车捆好了。伊万跳下来,拉着缰绳牵走了那匹温顺毛色光滑的马。他年轻的妻子把耙子投掷在大车上,就迈着有力的步子,摆动着两臂,走到围成一圈在跳舞的妇人们那里去。伊万驶到大路上,加入其它载重大车的行列中去。农妇们花花绿绿的衣衫闪烁着异彩,把耙掮在肩上,高声喧笑着跟在大车后面走着。一个粗声粗气、未经训练的女人声音募地唱起歌来,唱到叠句的时候,随即有五十个不同的、健康有力的声音,有的粗犷,有的尖细,又从头合唱起这支歌来。 妇人们唱着歌渐渐走进列文,他感到好像一片乌云欢声雷动地临近了。乌云逼近了,笼罩住他,而他躺着的草堆,以及旁边的草堆、大车、整个草场和辽远的田野,一切都好像合着那狂野而快乐的,掺杂着呼喊、口哨和拍掌的歌声的节拍颤动起伏着。列文羡慕她们这种健康的快乐;他渴望参与到这种生活的欢乐表现中去。但是他什么都不能做,只好躺着观看倾听。当农民们和歌声一道从视线和听觉中消失的时候,一种由于孤独,由于身体不活动,由于他的愤世嫉俗而引起的沉重的忧郁之情就袭上列文的心头。 几个为干草的事和他争吵得最凶的农民,他责骂过的、想要欺骗他的农民,正是这几个农民愉快地向他点头致意,显然没有也不能怀恨他,对于曾经想要欺骗他这件事,不但毫不懊悔,而且连记都不记得了。一切都淹没在愉快的共同劳动的大海中。上帝赐予了岁月,上帝赐予了力量。岁月和力量都贡献给了劳动,而报酬就在于劳动本身。劳动是为了谁?劳动的结果又怎样?这些都是无所谓的考虑——无关宏旨的。 列文常常叹赏这种生活,他常常对于过着这种生活的人抱有羡慕之意;但是今天第一次,特别是由于看了伊万•帕尔梅诺夫对他年轻妻子的态度而深受影响,他的脑海里明确地浮现出这样的念头,他能否把他现在所过的乏味不自然的无所事事的独身生活换取这种勤劳纯洁、共同的美好生活,这全在他自己。 坐在他旁边的老头子早已回家去了;人们都已星散。住在近处的回家了,远处来的聚在一起晚餐,在草场上过夜。列文没有被人们看到,依旧躺在草堆上,还在凝望、静听和沉思。留在草场上过夜的农民们在短短的夏夜里几乎整夜不眠。起初可以听见大家一道晚餐欢乐的谈笑声,随后又是歌声和哄笑。 漫长的整整一天的劳动在他们身上除了欢乐以外没有什么留下任何痕迹。在黎明之前,一切都寂静了。除了沼地里不停的蛙鸣,和笼罩草场的破晓前晨雾里发出的马的喷鼻声以外,再也听不到夜晚别的声音了。清醒了,列文从草堆里爬起,仰望着繁星,他知道夜已经过去了。 “哦,我做什么好呢?我怎样着手呢?”他自言自语,极力想替自己把他在这短短的一夜里体会到的一切思想感情表达出来。他所体会到的一切思想感情,分成了三个不同的思路。一个是抛弃自己过去的生活,抛弃自己完全无用的学识和教育。这种抛弃会带给他快乐,而且对他来说是简单容易的。另一类的思想和想象是有关他现在所渴望过的生活。他明晰地感觉到这种生活的单纯、纯洁和正当,而且深信他会在这种生活中寻到他所痛感缺乏的满足、平静和高尚品德。但是第三类的思想却围绕着怎样使旧生活转变成新生活的问题。而这里面他没有一个念头是明确的。“要娶妻吗?要劳动和有劳动的必要吗?离开伯克罗斯科耶吗?买地吗?加入农民一起吗?娶一个农家女吗?我怎样办才好呢?”他又问自己,依旧找不出答案。“不过,我整整一夜没有睡,我想不清楚了,”他对自己说,“我以后会想通的吧。有一件事是确实无疑的,这一夜把我的命运决定了。我过去所做的家庭生活的美梦都是荒谬的,简直不是那么回事,”他对自己说,“一切都简单得多,好得多……” “多么美呀!”他仰望着正在他头上天空中央那片洁白的羊毛般的云朵所变幻出的奇异珍珠母贝壳状云彩,这样想。“在这美妙的夜里,一切都多么美妙啊!那贝壳一下子是怎样形成的呢?刚才我还望着天空,什么也没有,只有白白的两条。是的,我的人生观也是这样不知不觉地改变了!” 他走出草场,沿着大路向村子走去。微风吹拂,天空显得灰暗阴沉。在光明完全战胜黑暗的黎明将要来临之前,通常总有一个幽暗的顷刻。
回应 2013-12-04 16:28
-
减压冥想 (减压冥想公众号:sahaja0.)
1、人生不是玩笑,而是一件伟大、庄严的事。生永远应该象死那样严肃、庄严。 2、每个孩子,并不是先要知道国家是什么,然后知道人在国家里怎样生活,而是先要了解人怎样生活,然后再去了解人在什么条件下生活。 3、一个严肃的人一旦对自己提出人生的问题,就不能犹豫不决。 4、人类生活的改变不在于外部的改变,而只能基于每个人的自我完善。 5、质朴是道德美的主要条件。要叫读者在主人公身上看到自己的弱点,同美德一样多的弱...2018-09-25 11:35
1、人生不是玩笑,而是一件伟大、庄严的事。生永远应该象死那样严肃、庄严。 2、每个孩子,并不是先要知道国家是什么,然后知道人在国家里怎样生活,而是先要了解人怎样生活,然后再去了解人在什么条件下生活。 3、一个严肃的人一旦对自己提出人生的问题,就不能犹豫不决。 4、人类生活的改变不在于外部的改变,而只能基于每个人的自我完善。 5、质朴是道德美的主要条件。要叫读者在主人公身上看到自己的弱点,同美德一样多的弱点。美德可能存在,而弱点必然存在。 6、人民有他们自己的文学,优美的、不可模仿的文学。 7、艺术家在细节上必须竭尽全部力量。 8、应当写作再写作,这是锻炼章法和风格的唯一办法。 9、任何潦草写完的文章要反复审阅,删掉一切多余的东西,不要增补一星半点。这是第一个过程。 10、不要按自己的意愿去改变、损坏所叙述的事件,而要跟随事件,让它把你引导到应该去的地方。 11、诗歌必须立意新颖,并且要用最鲜明、最美好的形象予以表达。 12、写作我一定要学会一气呵成。 13、应当把人们最富特征的癖好记录下来。 14、对现象内在变化的重视和描写是文学艺术最艰巨的任务之一。 15、只要稿子还在我手上,我就会改来改去,改得它不能不面目全非…… 16、只有满嘴空洞漂亮词句的人才会对莎士比亚和荷马感到震惊。 17、艺术堕落是文明社会衰微的最确实无疑的标志。 18、假如科学需要准确性和真实性,那么艺术就需要双倍这种准确性和真实性。 19、修改的限度是不损害原作。每一个思想都有自己表现的极限。一个新的思想,起初很有意思,然后,由于进行了修改,它就不再是新的有意思的了,它就失去了当初表现出来的那种新颖了——结果就毁坏了它。 20、安逸是精神上的卑劣。 21、诗歌是一团火,在人的灵魂里燃烧。这火燃烧着,发热发光。 22、真正的诗人不由自主地、痛楚地燃烧起来,并且引燃别人的心灵。而这便是全部文学事业之所在。 23、文学衰落有几个原因:读轻松的作品成了习惯,而写作成了专业。一辈子写一部好书于愿已足。读一部好书也一样。 24、您想象不到,我不得不在上面播种的这块田地的深耕工作会是多么的困难。思考,反反复复思考拟定中非常庞大的作品里要写的人物可能发生的一切情况,考虑百万种可能的组合中择取一种,即1/1000000,困难得可怕!而我正在干这个。 25、写不真的东西是可耻的;是什么就把它写成什么,如果想说什么,那就直率地说吧! 26、我们能爱恨我们的人,但无法爱我们恨的人。 27、唯一可能的、唯一真实的、永恒的、最高级的快乐,只能从三样东西中取得:工作、自我克制和爱。 28、使你自己有更多工作,使你习惯于工作。这是人生快乐的第一条件。 29、当激情使你痛苦的时候,可以采用下面几种缓解处方: 1、回忆你过去怎样在意识中把你自身同肉欲、贪财、嗜好、虚荣等激情结合到一起,因而多次受苦,回忆这一切怎样成为过去,你再也找不到当时受苦的那个自我了。现在也是这样,感受到痛苦的不是你,而是你错误地把你自己与之结合到一起的那种激情。 2、还有,你觉得痛苦的时候,要想到,这种痛苦不是可以随你的愿望摆脱的不快,而就是生活的艰辛,是你应分做的事。你想摆脱不快,那就象一个人碰到硬土时把犁抬起来,而这硬土还是要叫人翻松它。 3、你痛苦的时候,还要想到,如果你的情感中含有恨,那么痛苦就在你自身,只要你用爱来代替恨,痛苦就结束了。 30、人的尊严不在于他具有无论何种品格和学识,而仅仅在于完成自己的天职。
回应 2018-09-25 11:35 -
公益霎哈嘉瑜伽 (霎哈嘉瑜伽微信服务号:sahajasz.)
从前,城里有个鞋匠,名叫马丁·阿夫杰伊奇。他住在地下室的一间只有一个窗户的小屋里。窗户朝大街开着,从窗口能看见来往的行人,虽然只能看见他们的脚,可马丁是凭鞋认人的。马丁在这里住了很长时间,熟人很多,附近很难找到一双没有经他修理过的鞋。这些鞋有的要上掌,有的要打补丁,有的要缝线,也有的要钉靴头。他从窗户里经常能看到自己做的活儿。马丁的活儿很多,因为他做得,用料又好,价钱公道,还讲信用,到期能交的...2016-03-10 20:51
从前,城里有个鞋匠,名叫马丁·阿夫杰伊奇。他住在地下室的一间只有一个窗户的小屋里。窗户朝大街开着,从窗口能看见来往的行人,虽然只能看见他们的脚,可马丁是凭鞋认人的。马丁在这里住了很长时间,熟人很多,附近很难找到一双没有经他修理过的鞋。这些鞋有的要上掌,有的要打补丁,有的要缝线,也有的要钉靴头。他从窗户里经常能看到自己做的活儿。马丁的活儿很多,因为他做得,用料又好,价钱公道,还讲信用,到期能交的活他才接,交不了的就不接,决不骗人,事先就把话讲清楚。大家都知道马丁的为人,所以他的活儿做不完。 马丁一向是个规规矩矩的人,上了年纪后他想得更多的是自己的灵魂,于是越发信奉上帝。早在老板家打工的时候,他的妻子过世了,留下一个3岁的幼子。夫妻俩以前也生过几个孩子,都夭折了。起初,马丁打算把小儿子送到乡下妹妹家去,后来他又不舍得这样做,他说:“孩子在别人家长不好,还是把他留在身边吧。” 马丁离开老板家以后,自己租了一间房子,带着小儿子过。上帝没有让马丁享儿子的福。小儿子刚长大一点,能帮爸爸干活了,十分惹人喜爱,谁知却一病不起,发了一个礼拜的高烧就死了。马丁安葬了儿子,难过极了,以致于埋怨起上帝来。他太难过了,不止一次求老天赐他一死,责怪上帝为什么不把他这个老头子召去,而要召他心爱的独子啊。他再也不愿到教堂去了。 一天,家乡有个老头儿从圣三一修道院来探望马丁,那个老头子在外面已经流浪七年多了。马丁和他聊天,向他诉苦:“上帝的使者啊,我真不想再活下去了。只求上帝赐我一死。现在我万念俱灭了。” 老头儿对他说:“马丁,你这话说得不好,我们不能议论上帝,那由不得我们,上帝才能做主。上帝召你儿子归天,要你活下去,就意味着,这样更好。你认为什么念头都完了是因为你活着只为了自己的缘故。” “那么,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呢?”马丁问道。 老头子说:“应当为上帝活着,马丁。上帝给了你生命,你就应该为他活着。只要你为上帝活着,就再也不会烦恼了,只会觉得一身轻松。” 马丁沉思了一会儿,又说:“应当如何为上帝活着呢?” 老头子说:“至于应当怎样为上帝活着,基督已经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你识字吗?去买本《福音书》来念,从那里面你会懂得,应当怎样为上帝活着。那里面讲得一清二楚。 马丁把这些话牢记在心,当天他就去买了一本大号字体的《新约全书》来读。 马丁本计划只在节日里念,可是一开了头,心情就好了起来,于是天天读这本书。有的时候他入了迷,灯油都烧干了他还不忍释卷。马丁就这样每天晚上念圣经,念得越多他心里越明白上帝要求他做什么,应当怎样为上帝而活着。结果,他的心情越来越轻松。过去他躺下睡觉的时候,总是唉声叹气,思念小儿子。现在呢,他嘴里念着:“圣哉我主,圣哉我主!这是你的旨意。” 从此他的整个生活都变了。过去,每逢节日,做完礼拜,他便上小店里喝茶,有时也来一杯伏特加酒,跟熟人在一起喝酒,虽没到酩酊大醉的程度,但从小店出来时总有点失去常态,对人又是嚷又是骂。现在这些现象全不见了,日子过得安静、快乐。一早起来就干活,干完一天的活后,把钩子上挂着的油灯拿下来,放在桌上,再把《福音书》从搁板上取下来,摊开在桌上,坐下读书。他读得越多,懂得越多,心里就越亮堂,越舒畅。 一天,马丁念《福音书》直到深夜。他念的是《路加福音》第六章,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有人打你这边的脸,把那边的脸也送上。有人夺你的外衣,连里衣也由他拿去。凡有求于你的,就给他。有人夺去你的东西,不用再要回来。你们希望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 他接着往下念,那是主说的一段话:“你们为什么称呼我主啊、主啊,却不按我的话去做事呢?凡到我这里来,听见我的话就去行的,我要告诉你们他像什么人。他像一个人盖房子,深深地挖地,把根基安在磐石上;到发洪水的时候,水冲那房子,房子并不能摇动,因为根基在磐石上。要是听见不去行动,就像一个人在沙土上盖房子,没有根基,水一冲,就倒塌了,而且那房子坏的很严重。” “因为我饿了,你们给我吃。渴了,你们给我喝。我在外奔波,你们留我住宿……”(见《圣经·新约·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第三十五节)。 在下一页上还有一句话:“这些事你们既做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便是作在我身上了。”(见《圣经·新约·马太福音》第四十节。) 马丁明白了,他的梦没有骗他,救主今天真的到他家里来过,他真的接待了主。
回应 2016-03-10 20:51 -
公益霎哈嘉瑜伽 (霎哈嘉瑜伽微信服务号:sahajasz.)
从前有一个农民名叫帕霍姆,为了养家糊口,他辛勤劳动,却没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土地。他一直和四邻一样贫困。“尽管我们从小就在土地上耕耘,但我们农民到头来仍将一无所有。只要我们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他经常想。 在帕霍姆的邻村住着一位夫人,她是一个小地主,拥有大约300公顷的地产。一年冬天有传闻说她打算把自己的土地卖掉。帕霍姆还听说自己的一位邻居准备购买其中50公顷,这位夫人同意先收一半现...2016-03-10 20:43
从前有一个农民名叫帕霍姆,为了养家糊口,他辛勤劳动,却没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土地。他一直和四邻一样贫困。“尽管我们从小就在土地上耕耘,但我们农民到头来仍将一无所有。只要我们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他经常想。 在帕霍姆的邻村住着一位夫人,她是一个小地主,拥有大约300公顷的地产。一年冬天有传闻说她打算把自己的土地卖掉。帕霍姆还听说自己的一位邻居准备购买其中50公顷,这位夫人同意先收一半现金,另一半一年之后付清。 “瞧,”帕霍姆对妻子说,“别人正在买土地,我们也应该买上50公顷左右的地。如果没有自己的土地,生活根本无从谈起。” 于是他们全家人集思广益,考虑用什么办法才能买到土地。他们积攒了100卢布,卖掉了一匹马驹,一半蜜蜂,还让自己的一个儿子给人家做长工以便提前拿到报酬。帕霍姆还从妻子的弟弟那里借了一部分钱,才凑够了买地的一半钱。帕霍姆选好了一块50公顷的土地,然后来到那位夫人家付了钱。 就这样,帕霍姆有了自己的土地。他借来种子,开始耕种,并获得了一个好收成。他用一年时间就偿清了债务及欠妻弟的钱。于是他也成了一个地主,可以耕种自己的土地,在自己的土地上晒干草,砍自己的树,在自己的牧场上放牛。当他去耕地或者察看庄稼、草地的长势时,心中充满了欢乐。那里生长的青草与盛开的鲜花在他看来都与众不同。以前,他从那里经过时,觉得与别的土地没有什么不同,但现在大不相同了。 一天,帕霍姆正坐在家中,一个从村中经过的农民来到他身边。帕霍姆问他从什么地方来,那陌生人回答说他从伏尔加河对岸来,然后说那里有人在大量卖地,许多人都去那里买地。他说那里的土地非常肥沃,大麦可以长到与马一般高,庄稼密得割上五镰就可以捆一大捆。他说,一个农民去的时候还两手空空,但现在已经拥有六匹马和两头牛了。 帕霍姆的心中充满了渴望。“如果别人能在其他地方活得很好,”他心中想到,“我为什么要呆在这里受穷呢?我应该卖掉这里的土地与田产,然后带着钱去那里寻求新发展。” 于是帕霍姆卖掉土地、田产和牲口,获了不少利,然后把全家迁往新地方。那个农民说的一点也不错,帕霍姆的生活比以前强了十倍。他买了大片的耕地与草场,还养了许多牲口。 起先,由于忙于盖房定居,帕霍姆对一切还比较满意,但在他习惯了这里的一切之后又开始想:即使在这里生活他也不满足。他想种更多的麦子但是苦于自己的土地太少。“如果这些土地都属于我,该有多好啊。”帕霍姆想。 一天,一位由此经过的土地商说他刚从遥远的巴什基尔来,他在那里仅用一千卢布就买下了五百多公顷的土地。 “你只需与那里的头领搞好关系即可。”他说,“我送了价值大约一百卢布的睡衣和地毯,还有一盒茶叶。我获得的土地的价格很低,每公顷还不到两个卢布。” “你瞧,”帕霍姆心想,“在那里我能获得比现在多十倍的土地。我必须试一下。” 于是帕霍姆把田产交给自己的家人看管,然后带着一个仆人启程了。按照那位商人的建议,他们在途中的一个小镇上买了一盒茶叶、几瓶葡萄酒及一些别的礼物。走了七天,他们来到了巴什基尔人搭帐篷的地方。 这些人一看到帕霍姆两个人就走出帐篷,把他们围起来。他们向帕霍姆递来茶水及马奶酒,并杀了一只羊招待他。帕霍姆从车上取下礼物,送给巴什基尔人,然后告诉他们自己是来买土地的。巴什基尔人听了他的话看上去非常高兴,告诉他必须和他们的头领谈这件事。于是他们把头领叫来,说明了帕霍姆的来意。 那位头领听了一会儿,点头让他们静一下,然后对帕霍姆说道:“就这样吧,你想选哪块地就选哪块地,这种地我们有很多。” “价格怎么计算?”帕霍姆问道。 “我们的价格一直不变:一天1000卢布。” “一天?这是什么单位?那相当于多少公顷土地?” “我们不知道如何计算,”那位头领说道,“我们以天为单位卖地。你一天走多远,走过的土地都是你的。而价格是一天1000卢布。” 帕霍姆吃了一惊。“一天可以走过很大一片土地。”他说道。 那位头领听了大笑一阵。“走过的土地都是你的!”他说道,“但有一个条件:如果你不能在当天返回出发地点,你就将白白失去那1000卢布。” “那么,我怎样在我走过的土地上做记号呢?” “嗨呀,我们将跟随你去任何地方,然后在那儿等你。你必须从那个地方出发,手里拿着一把铁锨转一圈。你认为在什么地方做记号合适,就在什么地方做。要在每个转弯的地方挖个洞,并堆上一些草。你想转多大的圈,随你便。但是在太阳落山之前你必须返回出发地点。你走过的全部土地将属于你。” 帕霍姆听了非常高兴。他和头领商定第二天清晨就出发。他们相约明天早晨天一破晓就集合,然后在太阳升起之前赶到出发地点。 当晚,帕霍姆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他头脑中想的全是土地的事。 “我将获得多么大的一块土地呀!”他想,“我将把其中最贫瘠的卖掉,或者租给其他农民耕种,把最肥沃的留着自己种。我要买上四五头牛,并雇上两个长工。耕地大约有一百五十公顷,其他的地上我将放牧牛羊。” 他透过敞开的房门向外面望去,发现黎明就要到来了。 “现在该起床了,”他想到,“我们应该出发了。” 他起床,把睡在牛车里的仆人叫醒,吩咐他把牛套好,然后去叫巴什基尔人。 “现在该去草原丈量土地了。”他说道。 巴什基尔人做好准备,开始动身。他们有人骑马,有人坐车。帕霍姆和仆人赶着自己的牛车,手拿铁锨随后跟上。他们来到草原上时,天气已经开始变得有些发热。他们爬上一个小山丘,然后从马上或车上下来,集中坐在一处,他们的头领来到帕霍姆面前,用手指着广袤的平原说道:“你瞧,”他说,“你能看到的所有这些土地都是我们的。你可以获得其中任何一块。” 看着这片土地,帕霍姆的双眼充满了喜悦:这是一片处女地,像手掌一样平整,像罂粟花种子一样乌黑,而且在洼地中生长着各种齐胸高的杂草。 头领摘下自己的狐狸皮帽,放在地上说道:“这是标记。从这里开始,然后返回来。你走过的所有土地都将属于你。” 帕霍姆拿出钱放在帽子上,脱下大衣,只穿一件外套。他勒了勒腰带,把一袋面包放进怀中,在腰间挂上一个水袋,向上拉了拉皮靴筒口,然后从仆人手中拿过铁锨,准备出发。他考虑了一下应该走哪条路——哪个方向都充满了诱惑。 “不管怎样,”他最后决定,“我将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前进。” “我必须争分夺秒。”他想,“现在空气凉爽,走路非常轻松。” 阳光刚一升上地平线,帕霍姆就把铁锨往肩上一扛,从山丘上走下来。 起先,帕霍姆走得不慌不忙。走了1000码后,他停下来在地上挖了一个坑并在上面堆了一些草,以便让人看得更明显一些。然后他继续向前走。既然现在走起路来非常轻松,他便加快了步伐。一会儿之后,他又挖了一个坑。 帕霍姆回头望了一下。在阳光的映照下,小山丘及上面的人与闪闪发光的车轮看得还很清楚,天变得越来越热,他脱下外套,搭在肩上继续往前走。现在变得太热了,他抬头看了一眼太阳,该是吃早饭的时候了。 “现在往回走还太早。”他自言自语道。 他坐在地上,脱下靴子,然后把它们系在腰带上,接着向前走。现在他感觉轻松多了。 “我再向前走上三英里,”他心想,“然后再向左转。这片地真不错,不要未免太可惜了。越向前走,土地看上去越好。” 他又向前走了一会儿。他再次回头张望,发现小山丘已几乎看不清了,而站在上面的人看上去就像是一群小蚂蚁。他只看到那里有什么东西在阳光下熠熠发光。 他停下来,挖了一个大坑,并在里面堆了一些草皮。接着他把水袋从腰带上解下,喝了一口水,然后向左边拐去。他向前走啊走啊,草很深,天气也非常热。 帕霍姆开始觉得自己有些累了。他抬头看了一眼太阳,发现已经是中午了。 “好吧,”他想,“我必须休息一会儿。” 他坐下来,吃了一些面包,喝了几口水。但是他没有躺下,因为他想如果那样做,自己会睡着的。坐了一小会儿之后,他便又开始赶路了。起先他走得非常悠闲,腹中的食物为他增添了力气。但是天变得燥热难当,他觉得自己睡意沉沉。然而他还是坚持向前走,边走边想:“现在受一个小时的罪可以换来一生的幸福。” 他又沿着这个方向走了很长一段路,正想向左拐,突然发现前面有一个湿润的深坑:“不要这个坑有点太可惜了,”他想,“可以在那里种桑麻。”于是他穿过深坑,在另一边挖了一个洞,然后才拐弯。帕霍姆向远处的山丘望去,燥热的空气使他的视线有些模糊:山丘似乎在抖动不已,在热气的遮挡下几乎看不到上面的人了。 “啊!”帕霍姆想,“我走得太远了,这次我必须缩短距离。”于是他加快步伐开始走第三条边。他抬头望了一眼太阳:它已经走完了从天空正中央到西方地平线一半的距离,而他第三条边却还没有走完两英里路。他离目标还有很远的距离。 “不,”他想,“尽管我的土地看上去不很对称,但我现在必须沿直线赶快往回赶。我走得够远的了,我已经获得了不少土地。” 于是帕霍姆赶忙在地上挖了一个坑,然后转身径直向山丘奔去。他现在全身都湿透了,双脚被荆棘刺得又疼又肿,双腿开始不听使唤。他渴望休息一会儿,但这根本不可能,因为他必须在太阳落山之前赶回去。太阳不等人,它现在离地平线越来越近了。 “上帝啊,”他心想,“如果我刚才不那样贪婪,该有多好啊!如果我迟到了可该怎么办!” 他继续向前走啊走啊,尽管双腿好像绑上了重重的铅块,他还是不断地加快速度。他疾步而行,但离山丘还是很远。他开始跑起来,将外套、皮靴、水袋与帽子一件一件扔掉,只留下铁锨做拐杖。 “我可怎么办啊,”他又开始想,“我太贪心了,结果毁掉了一切。在太阳落山之前,我是赶不到目的地了。” 这种恐惧感更使他喘不上气来了。帕霍姆继续向前奔跑,被汗水浸透的衬衫与裤子紧紧贴在身上。由于干渴,他的双唇都干裂了。他的胸部急促地起伏着,就像铁匠的风箱,心跳如同铁匠手中的锤子,不停地抬起又落下。他的双腿也不听使唤,仿佛不属于自己似的。帕霍姆一想到自己可能会疲劳而死,心中不禁充满了恐惧。 尽管害怕死亡,他还是没有停住脚步。“我已经跑了这么远一段路,如果再停下来,他们会说我是个傻瓜的。”他心里想。于是他继续跑下去。离山丘越来越近,而且已经听到巴什基尔人的喊叫声。这喊声更灼疼了他的心。他拿出最后的力气向前跑去。太阳离地平线不远了。烟雾中的太阳看上去大大的,红红的。残阳如血,太阳眼看就要落山了,他离目标仅有咫尺之遥了。帕霍姆已经能够看到山丘上的人们正在向他招手,敦促他加快速度。帕霍姆鼓起最后一点力气,向前疾跑。他弯着腰,以免向后倒去。就在他到达山顶的一刹那,天空突然一下黑了下来。他又抬头看了看天空——太阳已经落山了!他大喊一声:“我所有的努力都落空了。”他正准备停下脚步,却突然听到巴什基尔人仍在对着他呼喊。他这才意识到:尽管从他所处的低处看去太阳似乎已经落山,但是山丘上的人们还能看到太阳。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向山顶跑去。上面仍然很明亮。他来到山顶,看到了那顶帽子。在太阳落山之前,那位头领两手叉着腰,大笑起来。帕霍姆又一次想起了自己的梦想,他大喊一声,双腿一软,身体向前一扑,用手去拿帽子。 “啊,真是个男子汉!”头领感叹道,“他已经获得了很多土地!” 帕霍姆的仆人跑过来想把他扶起来,却发现他正在吐血。帕霍姆死了! 巴什基尔人咂咂嘴,表示他们的同情。 他的仆人捡起那把铁锨,在地上挖了一个坑,把帕霍姆埋在了里面。帕霍姆最后需要的土地只有从头到脚六英尺那么一小块。
回应 2016-03-10 20:43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人民文学出版社版 2000-4 / 101人读过
以下豆列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13年9.1~10.31大陆推出的外国文学新书 (Onetti)
- 我的身体里有一个游荡的未来 (诗菡)
- 我想读而没有好版本或没有钱买或买不到的书 (Χάος)
- 世界文豪文学全集 (白露@思勉)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列夫·托尔斯泰文集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灵魂的喜悦 2014-04-20
托尔斯泰
0 有用 朗玛 2015-10-14
最爱托尔斯泰,总能在他的作品中获得力量和安慰!
0 有用 独行睘睘 2016-04-13
只读过安娜·卡列琳娜。周杨译本还是不错的。文中对俄国贵族生活的描写很详细。
0 有用 提提布鲁 2017-02-27
20170227 第十七卷:日记。 20170320 #
1 有用 iPeng 2018-06-09
有一层楼说的一点都不对,也别来误导人了,我都怀疑你是否都看了,更质疑你买书的目的。
0 有用 西窗又吹暗雨 2019-08-25
想必新的文集一定是16开的,一想到这里我就不愿卖掉旧的。
2 有用 思维的翅膀 2019-06-17
虽然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把互联网等技术的弊病揭露得淋漓尽致,可是它也有获得廉价电子书资源的优势,这对于没机会获得优质教育资源和买不起书的我来说太重要了😄😄😄😄😄😄😄😄😄😄😄😄😄😄😄😄😄😄😄😄😄😄😄😄😄😄😄😄😄😄😄😄😄😄😄😄😄😄😄😄😄😄😄😄😄😄😄😄😄😄😄😄😄😄😄😄😄😄😄😄😄😄😄😄😄😄😄😄😄😄😄😄😄😄😄😄😄😄😄😄😄😄😄😄😄😄😄😄😄😄😄😄😄😄😄😄😄😄😄😄😄
0 有用 普希金上尉 2018-11-13
没有插图是遗憾
0 有用 忘机 2018-11-11
读完第一本《童年 少年 青年》,对自己内心的分析真诚坦率。
0 有用 Tony 2018-12-18
竟然断断续续花了两个多月才读完第一卷,《童年少年青年》略带自传式的小说,论述了几个人物,对当时俄国人为什么要说法语感到好奇。还是记不住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