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在新疆》(散文集)
《在新疆》是刘亮程的最新散文集,是其散文集大成之作,荣获《中华读书报》2012年度十大好书,被誉为《一个人的村庄》的姐妹篇。作者十年漫游新疆,将视野从村庄生活扩展到城镇乃至新疆南北各地,用深情的文字将更广阔、更质朴、更柔情的生活挽留于这部新疆之书。全书既有历史文化底蕴,又极具现实震撼力,被认为是新疆历史、现实与梦幻深度交融的结合体。
刘亮程亲自修订后,为精装珍藏版《在新疆》写道——
我在缓慢的新疆时间里写成这部书,前后写了十年。一部书有自己的生长年轮,少一年都长不成。这些文字是我和新疆的一场相遇。我在新疆出生,是一个老新疆人。这里的干燥、辽阔及多民族生活环境,使我的相貌和文字都充满了新疆的气息。
作者简介 · · · · · ·
刘亮程
1962年生,新疆沙湾县人。种过地,放过羊,当过十多年农机管理员,现任新疆作协副主席,被誉为“乡村哲学家”和“20世纪中国最后的散文家”,是继沈从文、汪曾祺之后,当代作品最经典,最常销的乡土文学作家。
著有诗集《晒晒黄沙梁的太阳》,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在新疆》及长篇散文《虚土》,长篇小说《凿空》等。《鸟叫》《我改变的事物》《对一朵花微笑》《寒风吹彻》《今生今世的证据》等多篇作品入选内地和香港小学、中学、大学教材。
刘亮程的写作赓续着中国悠久灿烂的散文传统。他单纯而丰饶的生命体验来自村庄和田野,以中国农民在苍茫大地上的生死衰荣,庄严地揭示了民族生活中素朴的真理,在对日常岁月的诗意感悟中通向“人的本来”。他的语言素淡、明澈,充满欣悦感和表达事物的微妙肌理,展现了汉语所独具的纯真和瑰丽。
——冯牧文学奖授奖词
这些年来,刘亮程醉心于新疆的风土人...
刘亮程
1962年生,新疆沙湾县人。种过地,放过羊,当过十多年农机管理员,现任新疆作协副主席,被誉为“乡村哲学家”和“20世纪中国最后的散文家”,是继沈从文、汪曾祺之后,当代作品最经典,最常销的乡土文学作家。
著有诗集《晒晒黄沙梁的太阳》,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在新疆》及长篇散文《虚土》,长篇小说《凿空》等。《鸟叫》《我改变的事物》《对一朵花微笑》《寒风吹彻》《今生今世的证据》等多篇作品入选内地和香港小学、中学、大学教材。
刘亮程的写作赓续着中国悠久灿烂的散文传统。他单纯而丰饶的生命体验来自村庄和田野,以中国农民在苍茫大地上的生死衰荣,庄严地揭示了民族生活中素朴的真理,在对日常岁月的诗意感悟中通向“人的本来”。他的语言素淡、明澈,充满欣悦感和表达事物的微妙肌理,展现了汉语所独具的纯真和瑰丽。
——冯牧文学奖授奖词
这些年来,刘亮程醉心于新疆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慢慢地感受、慢慢地记录。他的写作姿态、讲述节奏,乃至关注的切入点,都呈现出独到之处。他写耳闻目睹的新疆风物、凡人轶事,也写自己的亲情、交游、内心触动,但他往往透过上述内容,深入到人的精神世界、信仰层面,深入到风景和遗迹背后的地理历史背景。
——《中华读书报》2012十大好书评语
刘亮程是中国二十世纪的最后一位散文家……他的作品,阳光充沛,令人想起高更笔下的塔西提岛,但是又没有那种原始的浪漫情调,在那里夹杂地生长着的,是一种困苦,一种危机,一种天命中的无助、快乐和幸福。
——林贤治(40后代表作家,著名学者)
真是很少读到这么朴素、沉静而又博大、丰富的文字了。我真是很惊讶作者是怎么在黄沙滚滚的旷野里,同时获得里对生命和语言如此深刻的体验。在这片垃圾遍地、精神腐败、互相复制的沙漠上,谈到刘亮程的这组散文,真有来到绿洲的喜悦和安慰。
——李锐(50后代表作家,著名小说家)
刘亮程是一个善意到家的人,他对世界没有什么苛刻的要求,到处都充满了欢喜,他见什么都很欢喜,见什么都顺眼,哪怕是一只偷吃他麦穗的老鼠他也很顺眼,哪怕是一只吸了他血的蚊子,他也很顺眼,在他身上睡觉的虫子,他同样顺眼。这种顺眼正是源自他内心的善意。他以这种善意与世界相处。
——摩罗(60后代表作家,著名学者)
他站在村庄中心,目不斜视,缓缓写尽一切温暖的踏实的事物:人畜共处的村庄,柔软欢欣的日常生活细节,古老庄严的秩序,公平而优美的命运。一只手写出,一只手遮盖,像呵护火苗一样呵护一个一个的字眼,待它们渐渐站稳了才松开手,看着它们一个一个孤零零地站在无边无际的空旷世界里,一动也不敢动。
——李娟(70后代表作家)
我总是喜欢读一些和自己的生活比较贴近的文章,可是刘亮程的书是个例外。我是个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对农村最大的印象就是大片大片的田野以及田野上七零八落的牲口。可是刘亮程却将他居住的村庄写出了世外桃源的味道,甚至有点伊甸园的味道。
——郭敬明(80后代表作家)
《凿空》是一部描写中国式孤独的罕见作品……令人读时欣喜连连,掩卷又惆怅不已。在这死寂般村子的地下进行着热火朝天的挖凿活动,寻宝的农民在凿,油田工人在凿,考古专家在凿,盗墓贼在凿,矿工在凿,工程队在凿,管道工在凿,光缆工也在凿。人人为财富而凿,为极端功利目的而凿。但在他们中间却有一个“为凿而凿”的人,那就是农民张旺财,其动力来自人类“凿空”的本能,似乎只有不停地挖掘,才能平息心中难言的渴望……
——《亚洲周刊》2010年度十大长篇小说授奖词
所获奖项
2001年,《一个人的村庄》,第二届冯牧文学奖
2009年,《虚土》,天山文艺奖
2011年,《凿空》,《亚洲周刊》2010十大长篇小说
2011年,《凿空》,入围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2013年,《在新疆》,《中华读书报》2012年度十大好书
目录 · · · · · ·
第一辑 一片叶子下生活
先父 3
后父 15
一片叶子下生活 19
英格堡 29
拾的吃 39
第二辑 半路上的库车
一切都没有过去 49
最后的铁匠 52
生意 59
木塔里甫的割礼 64
五千个买买提 68
尘土 72
通往田野的小巷 74
龟兹驴志 77
托包克游戏 84
阿格村夜晚 90
热斯坦巷早晨 92
一口枯井和两棵榆树 95
两个古币商 99
逛巴扎 104
我另外的一生已经开始 114
暮世旧城 118
无法说出 124
祖先的驴车 128
第三辑 新疆时间
墩麻扎村禁地 145
夏尔希里 155
喀纳斯灵 162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178
一百六十五条沟 183
树的命运 187
新疆时间 191
第四辑 月光
月光里的贼 199
树倒了 225
狗的路 236
牙子 254
月光王后 263
驴叫是红色的 271
第五辑 噢噢
张欢阿健的童年 281
噢噢 320
飞机配件门市部 333
在新疆的风声里 377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比年少时更需要一个父亲,他住在我隔壁,夜里我听他打呼噜,很费劲地喘气。看他弓腰推门进来,一脸皱纹,眼皮耷拉,张开剩下两颗牙齿的嘴,对我说一句话。我们在一张餐桌上吃饭,他坐上席,我在他旁边,看着他颤巍巍伸出一只青筋暴露的手,已经抓不住什么,又抖抖地勉力去抓住。听他咳嗽,大口喘气——这就是数年之后的我自己。一个父亲,把全部的老年展示给儿子,一如我把整个童年、青年带回到他眼前。 在一个家里,儿子守着父亲老去,就像父亲看着儿子长大成人。这个过程中儿子慢慢懂得老是怎么回事。父亲在前面趟路。父亲离开后儿子会知道自己四十岁时该做什么,五十岁、六十岁时要考虑什么,到了七八十岁,该放下什么,去着手操劳什么。 可是,我没有这样一个老父亲。 我活得比你还老的时候,身心的一部分仍旧是一个孩子。我叫你爹,叫你父亲,你再不答应。我叫你爹的那部分永远地长不大了。 多少年后,我活到你死亡的年龄:三十七岁。我想,我能过去这一年,就比你都老了。作为一个女儿的父亲,我会活得更老。那时想起年纪轻轻就离去的你。就像怀想一个早夭的儿子。你给我童年,我自己走向青年、中年。 我的女儿只看见过你的坟墓。我清明带着她上坟,让她跪在你的墓前磕头,叫你爷爷。你这个没福气的人,没有活到她张口叫你爷爷的年龄。如果你能够,在那个几乎活不下去的年月,想到多少年后,会有一个孙女附在耳边轻声叫你爷爷,亲你胡子拉碴的脸,或许你会为此活下去。但你没有。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无论佛寺还是清真寺,都在召唤人们到一个神圣去处,不管这个去处在哪儿,人需要这种召唤。散乱的人群需要一个共同的心灵居所,无论它是上天的神圣呼唤,还是一头小黑毛驴的天真鸣叫。人听到了,都会前往,全身心地奔赴。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龟兹驴志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在新疆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在新疆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9 条 )

当一片土地有了热爱它的人们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看了很多年的李娟。每逢厌倦了逼仄的城市生活就打开阿勒泰的点滴,假想自己生活在广袤的草原上,生活在一望无尽的绿色中。 第一次看刘亮程的作品,因为喜欢的DJ的缘故,这个名字早就熟知但是作品一直没有等到合适的机缘。 书与人和人和人其实是一样的,讲究机缘。 看之前,我想... (展开)
还有什么被遗忘在成长中了
> 更多书评 39篇
-
悠然 (ね、光)
那些死掉的文字,在说什么。依旧活着的文字,又说些什么。当一种文字消失后,他的诗歌,他歌唱过的爱情,他曾经说出的阳光、苦难、生死和命运,都归于沉寂。我们用另一种语言重新说出的,还是不是那些东西。就像突厥语的太阳,无法完全译成汉语的太阳,它有不一样的光芒,不一样的升起和沉落。2017-11-13 08:45 1人喜欢
-
小木 (永比远远)
一个父亲,把全部的老年展示给儿子。一如我把整个童年、青年带回到他眼前。 在儿子成年后,父母的后事便成了时时要面对的一件事,父母在准备,儿女们也在准备,用很多年、很多个早晨和黄昏,相互厮守,等待一个迟早会来到的时辰,它来了,我们会痛苦,伤心流泪,等待的日子全是幸福。2020-03-11 11:22
-
小木 (永比远远)
一个父亲,把全部的老年展示给儿子。一如我把整个童年、青年带回到他眼前。 在儿子成年后,父母的后事便成了时时要面对的一件事,父母在准备,儿女们也在准备,用很多年、很多个早晨和黄昏,相互厮守,等待一个迟早会来到的时辰,它来了,我们会痛苦,伤心流泪,等待的日子全是幸福。2020-03-11 11:22
-
悠然 (ね、光)
那些死掉的文字,在说什么。依旧活着的文字,又说些什么。当一种文字消失后,他的诗歌,他歌唱过的爱情,他曾经说出的阳光、苦难、生死和命运,都归于沉寂。我们用另一种语言重新说出的,还是不是那些东西。就像突厥语的太阳,无法完全译成汉语的太阳,它有不一样的光芒,不一样的升起和沉落。2017-11-13 08:45 1人喜欢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购买二手书 · · · · · ·
-
暂时无货, 15天前曾上架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春风文艺出版社 (2012)8.6分 878人读过
-
暂时无货,预计4天到货
-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7)8.3分 311人读过
-
暂时无货,预计2天到货
-
春风文艺出版社 (2016)8.6分 78人读过
-
暂时无货, 2天前曾上架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在新疆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已注销] 2014-12-31
《月光下的贼》是今年读到最好看的散文。
2 有用 巫馬聞 2015-07-08
Kindle版错字多。
7 有用 神威 2014-05-26
休憩48th,单论散文价值,前一半甚至超越一个人的村庄,后一半略弱,但不失可读。而这本书另外的意义,对维族人生活的描写,那种清贫,单调与毫无希望让我惊骇到跪,纵使此书写作时间多为世纪初几年,这样的生活同样令人恐惧,一整个民族这样的生活着,没有希望,没有期待,没有什么享受,我感觉我懂了一些我不该懂的东西
0 有用 郝院长 2018-02-11
一种来自西部的、干燥的浪漫。然而又不仅是浪漫,辽阔、沉重又忧伤,能让人感受到文学本身的美。有天分又不炫技,很优秀的作品。ps:看完买了二百块牛羊肉。想新疆。
0 有用 harauicu 2017-05-27
80分
0 有用 楼外楼 2021-01-06
断断续续,大概看了一个月,没有保证每天都看,至少每次都能看人40分钟左右,散文,本就适合慢慢的读,看一下,读一下,在想一番,大概就是这样吧,总是很慢的,我总是希望有更多的作家能有好的作品,聚焦于少数民族的文化,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在中国5千年文明里,总还是缺失的,这是遗憾,为什么没有太多人,太多作品关注呢?
0 有用 橙子の城 2020-12-09
三星半
0 有用 冰凌紫岚 2020-11-28
上世纪南疆生活,可以感受到人到中年后对生活的回望和对未来的妥协,每篇文章到最后都能绕到生命的意义这个话题上来。内容比较日常,感觉上比一个人的村庄差一点点,但还是很棒。
0 有用 GameDjokovic 2020-06-03
整体上不如《一个人的村庄》,后记不错。仍然是刘亮程标志性的乡土文学,如此轻盈的文字,架起厚重的万物,那些自然的美,那些点滴生活里的喜怒哀乐。越朴实越动人。
0 有用 一大坨 2020-05-27
“我就把诗都改成了散文.....”诗是散文的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