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的时间 短评

热门 最新
  • 2 2015-09-01 10:52:12

    活过的岁月越长,一天的时间就越短。

  • 3 叫我妖而不孽 2015-05-24 22:13:13

    对于六七十年代的种种荒谬,王安忆没有像迟子建那样回避,也不像阎连科那样直接表达,而是选择了苏童、毕飞宇那种若即若离的路子(比毕飞宇少,比苏童多)。感觉王安忆口口声声鄙视小市民并标榜不是贵族——是的,你是红色文二代嘛!《男生们》一篇最好,结尾那个山东籍男生,今天太罕见啦!

  • 2 企鹅打打滚 2017-04-15 07:40:55

    王安忆的文字,充满了脂粉味道,香水气息,冗长又缠绵,读着的时候倍感绵密,合上书页却又印象朦胧。这本,大概是她相对浅白的一本了吧。

  • 2 muyu 2016-07-08 17:14:14

    文革前后的童年,富庶的童年吧,不是上海小弄堂里逼仄环境下长大的那种小孩。幸而没有受到文革什么迫害。这本小书也终于让我确信王安忆是女的了,之前看长恨歌什么的不知道为何一直觉得是男作家的设定。细腻的详略刚好的感情。等待也是放大的时间啊……

  • 2 良辰美 2021-12-28 15:31:24

    我个人挺喜欢的。既有小孩子的心理,又有成人的回望 所以既适合小孩看,也适合大人看 我在图书馆借的这本书上,还有小孩子用铅笔画的生词,希望这本书能给她带来一些收获 所以中国这几十年真的是天翻覆地的变化,抓住机遇的话,真的可以实现阶级跨越。 不知道未来40年,也就是我人生的整个中年到老年,中国,世界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 0 Bununu 2022-12-05 14:42:13 云南

    读完反过来看书名,猛地一下悟了放大了哪里的时间

  • 0 小四 2022-04-10 14:47:20

    也略有私货,比较克制。话头提起就放下,更多的是城市成长记录,一般般

  • 0 绣女 2023-03-12 13:43:58 天津

    特殊时期的上海弄堂童年,缺乏感同身受,故描写看起来有点空洞

  • 0 洪大 2023-06-10 08:42:56 黑龙江

    王安忆的其他作品真的没读过,哪怕《长恨歌》这样显赫的作品。不过这本看的挺开心,完全是个小姐姐的童年回忆,很放松,视角完全回到童年去写的。对于六七十年代的种种荒谬,王安忆没有像迟子建那样回避,也不像阎连科那样直接表达,而是选择了苏童、毕飞宇、周国平那种若即若离的路子。由于作者上海长大,让我对这座城市也有了新的认识,那时候的川沙对于上海是个好遥远的地方。

  • 0 苏么 2023-03-03 08:54:10 四川

    《长恨歌》没看过,也是听过王安忆大名的,原来是女性。这本虽是一本关于她童年的小书,也足以看出作者的观察力和感知力。

  • 0 满蹊 2019-12-21 20:02:47

    这是王安忆回忆小时候的文章集,学校的音乐老师,杀猪的趣事,记得真清楚啊。(119/100)

  • 0 常问 2019-09-23 10:52:03

    年龄偏小的小书,适合小朋友看。文革前家里就有保姆佣人冰箱了,21世纪的我却还在生存线上挣扎,生来不公,但还是会热爱生活吧?。

  • 0 子非熊 2019-06-20 16:23:16

    时间很短,心情很长。

  • 0 MoonyLight 2019-06-12 09:21:37

    20190610-20190612 图书馆随手翻到的小书 小时候看世界是怎么样的呢 和现在是完全不同的感受吧 王安忆笔下的就是典型的上海 给人一种奢华风情 又带点冷清的感觉 文革时期 也还是这样

  • 0 Bon 2018-04-18 15:49:25

    标记一下~基本出自短篇连作“儿女英雄传”(即“乘公共汽车旅行”),书题出自一则短篇中的话;有王安忆的一篇后记

  • 0 momo 2019-01-27 16:06:25

    算是回忆杂记吧 喜欢王安忆对一些人事物的看法

  • 0 小丹要去特卡波 2020-03-12 11:58:04

    有一百个人,就会有一百种童年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