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社会与文化 短评

热门
  • 6 有时跳舞 2015-11-30 23:59:34

    的确和中国农村的情况有很大差别——然而我也开始深深地反思,我真的不了解中国农民。虽然是很久以前的书啦,但里面讲到的“民间文化”和“精英文化”两大层级之间可能仍然存在深深的隔阂这一点还是让我很警醒。因为在讲非遗,平时总是把非遗传承的对象讲得很含混,实际上,真的要好好梳理一下,作为主要力量,农民或民间艺人,他们的生存方式、生存观念、文化观念到底是什么。

  • 2 辄馨 2013-11-26 21:15:01

    “大传统”、“小传统”概念的操作性其实不强,但至少区分了某些我们通常混为一谈的东西,就像“百越”的“越”强调了这种文化的相似性,而“百”则突出了这一文化的多样性。不过,对后一篇里,雷德菲尔德对农村人口的看法过于单调(有些人保守,有些人力图改变,这不是废话嘛)。

  • 2 小刀周遠 2018-09-05 16:57:14

    抱歉,看不完。翻译辛苦了,真的很难翻。读者能认真读完又有收获的极少吧(#一个猜测 )

  • 1 南池子 2013-11-05 13:22:51

    这本书的重点才不是第三章“大、小传统”,而是副标题。p35-36、p94-96

  • 3 小荷 2014-01-28 10:36:35

    农民社会作为理想模型。大小传统。

  • 2 2014-03-05 16:27:24

    还是挺不错的

  • 3 倚天 2015-02-17 18:27:05

    大小传统概念区分出于本书。

  • 0 流水的影子 2014-03-15 20:12:58

    书很重要,但是翻译一般

  • 10 大覺包 2018-10-12 22:43:08

    读了两遍,第一遍时没觉得怎样,第二遍为了写读书报告细分析了一下,写的真好!

  • 2 挠挠虎 2014-06-13 21:14:03

    当时的人类学应该去研究:农民一边怎样传承社区内部传统,一边怎样被外部精英干预着,建立起对生活的何种看法。

  • 0 茉莉 2014-10-17 01:29:41

    大传统,小传统

  • 0 孙道德 2017-09-06 09:48:24

    语言非常接地气,用最直白朴素的方式表达想法,看得顺畅。不过信息量太小,收获不多,对农民和精英阶层的关系的比较分析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如果深入去谈也许会很有意思。

  • 5 无论魏晋 2021-04-08 19:39:13

    第二遍。全书四章,其实很像一篇大号的论文,第一章是学术史综述;第二章是对于研究对象的展示;重点在于第三章和第四章。其中第三章“大传统”与“小传统”的概念备受关注,我做硕论的时候就几乎深陷其中,为大传统支配小传统这一模型框架是否适用于古代中国社会而困惑不已。但其实仔细揣摩,就会发现作者的意图从来不是探讨所谓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具体关系,而在于借此阐明原本独立自主的文化系统(底层自生的农民文化或土生土长的本土文明)在面对外部文化(上层精英文化或者其他文明)影响,是如何接受这一过程的,这也正是人类学的重要命题之一。如果这样理解第三章,那么第四章就一点也不会显得突兀了,农民存在着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态度,又随着各自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的洗礼而大相径庭,这其中同异变化的背后,还是很值得玩味与深思的

  • 0 🐰不吃🥕 2022-03-20 21:41:23

    2022-10:learned nothing。第一次阅读,觉得太浅显了,不怎么样。浅浅地学习了“大传统”和“小传统”

  • 0 誰來馴服言物 2022-03-15 11:08:01

    做pre的时候快速参考了第三章。

  • 0 我素大王椰 2022-01-25 17:04:18

    很薄的一本书,提到了诸如“大传统”、“小传统”等重要概念。以农民社会为例,提出人类学要看到所谓“孤立社会”与外界的联系、重视大传统与小传统之间的互动,修正了以往田野调查在视角上的部分缺失。以及读了其他友邻的书评注意到了peasant和farmer两个词的区别,好耶!

  • 0 PINKI DREAM 2021-11-13 16:41:20

    翻译太难懂,译文读到50页便没有往下读了。原版英文版不知道会不会难读,对此主题现在兴趣也不强,就不找原文了。

  • 1 赛博朱雀昏睡中 2022-09-22 20:09:56 福建

    翻译老师太了不起了,居然能翻的这么通俗易懂!!!大传统-小传统的概念有意思,印度唱经的场景想到《诗经》的经典化与实践。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