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管庭芬(1797-1880),浙江海宁人。清学者、画家。其日记记事起于嘉庆二年(1797),止于同治四年(1865),前后共六十九年,非常完整,这在现存的古人日记中也是十分罕见的,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与史料价值。《管庭芬日记》之价值,概而言之,大致如下:一、科举史资料,二、生活史资料,三、刊刻史资料,四、诗文资料,五、气象资料。
相比之前读的日记,该日记少了一份对时事的热情。少年时(嘉庆年间)尚能写出“苍生待哺想年丰”这样心系天下的诗句,但之后几十年里一心扑在科考上。因此对应试题目倒是记地很清楚。除此之外,大多时间都是在与友人的和诗和对学术著作的阅读上。并不关心时事。只有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才能重新让他关注到民间疾苦与天下苍生。晚年作的一些诗又有了年轻时的感觉——忧时忧世。只是年轻时是一种主动的担当,晚年时只是一种被动的... 相比之前读的日记,该日记少了一份对时事的热情。少年时(嘉庆年间)尚能写出“苍生待哺想年丰”这样心系天下的诗句,但之后几十年里一心扑在科考上。因此对应试题目倒是记地很清楚。除此之外,大多时间都是在与友人的和诗和对学术著作的阅读上。并不关心时事。只有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才能重新让他关注到民间疾苦与天下苍生。晚年作的一些诗又有了年轻时的感觉——忧时忧世。只是年轻时是一种主动的担当,晚年时只是一种被动的因应。 (展开)
终于都看完了,跟周广业同时看,差别还是很大
在地学人的一生,生活着,风雅着~
记载亲历的大事件,多一个角度。校勘大家。
漷县香会观感,可与 管庭芬纂漷县志对读,私人日记与地方志
> 10人在读
> 35人读过
> 192人想读
订阅关于管庭芬日记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only one 2021-04-01 16:00:04
相比之前读的日记,该日记少了一份对时事的热情。少年时(嘉庆年间)尚能写出“苍生待哺想年丰”这样心系天下的诗句,但之后几十年里一心扑在科考上。因此对应试题目倒是记地很清楚。除此之外,大多时间都是在与友人的和诗和对学术著作的阅读上。并不关心时事。只有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才能重新让他关注到民间疾苦与天下苍生。晚年作的一些诗又有了年轻时的感觉——忧时忧世。只是年轻时是一种主动的担当,晚年时只是一种被动的... 相比之前读的日记,该日记少了一份对时事的热情。少年时(嘉庆年间)尚能写出“苍生待哺想年丰”这样心系天下的诗句,但之后几十年里一心扑在科考上。因此对应试题目倒是记地很清楚。除此之外,大多时间都是在与友人的和诗和对学术著作的阅读上。并不关心时事。只有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才能重新让他关注到民间疾苦与天下苍生。晚年作的一些诗又有了年轻时的感觉——忧时忧世。只是年轻时是一种主动的担当,晚年时只是一种被动的因应。 (展开)
1 有用 文明与疯癫 2015-02-15 19:34:21
终于都看完了,跟周广业同时看,差别还是很大
0 有用 霜闕〆 2014-02-15 16:04:21
在地学人的一生,生活着,风雅着~
0 有用 lili 2015-06-07 22:44:03
记载亲历的大事件,多一个角度。校勘大家。
1 有用 凤九 2022-12-30 23:52:59 北京
漷县香会观感,可与 管庭芬纂漷县志对读,私人日记与地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