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虽说越发觉得豆瓣就是一装高卖冷炫耀修辞的地儿,但我除论文外不喜也无力引经据典地玩儿深刻,只会直抒胸臆。就个人性情,林阿婆和京都一样,欠了点儿血气和开阖,而欠了血气的书卷气会让我闷死。在我看来大家闺秀就是一个束手束脚没滋没味非常无趣的概念。
林文月三十六岁获得旅日访学的机会,在东京度过一年,经历了日本的饮食、服装、书店、日常生活,因为是年轻时期的文字,写的格外生动。林文月这么多文章,这本日本散记写的最好。
看过三本京都的书里,果然舒国治的含金量最低啊
四季轮替中的京都风物在作者笔下实在惹人心喜而慕往,虽只仅仅一年的留驻,却显见作者对其的怀恋与深情。从建筑到时祭到雅聚,再及异邦友人的淳朴热忱和求学生活中的起居杂感,在不做“局外人”的猎奇草笔之后,千年古都习俗民风的厚重和传统便一一跃出纸面而仿若鲜活于眼前了。这是一本会让人爱上的书,却首先并最终是她个人的书,不是单调的介绍不是浮华的状写更不是游玩指南或背包客的必备书,这里面满是作者自己的生活和情感,即或一般读者捧读,也会由此而感到温暖且难忘吧。书中末篇《汤屋趣谈》很是有趣,有一段写京都妇人对礼仪的坚守甚至在澡堂中也一如日常:一丝不挂照样跪坐磕头相互客套。读来不禁哑然失笑。
林旅居京都时写下的散文,观歌舞伎,吃京都食物,游玩庭院,书店,认识朋友,诸如此类。林文月的散文,评价永远是那样,书斋文人的文字,很典雅很温和,却没有什么太可以记忆的东西,毕竟林一生几乎未曾脱离学校,她的文人气浓厚,这是她的特色,也是她的缺点。
新新版序就很不错…
文风古韵十足,每一篇都有中学语文教材课文的即视感。【小丹送的礼物:-)
一年的客居他乡,使作者在描写异域风情景物时怀抱着一种独特的心情,特别是不经意间对故乡文化历史的追忆与比较。一些视角比较有意思,而其他的一些描写又比较乏味。
( ̄(工) ̄)林文月你好清新啊...
《京都一年》勾起我阅读林文月其它作品的兴致。
林文月的京都稍显深涩,难掩文人墨气的高冷姿态
书里面有作者的照片,好美。书的内容就有点枯燥了,后来权当科普教材来读,终于读完了。后半部分还不错,吃的那篇就拿来做下次去的旅行指南了。
不喜。
封面、插图好看,文字亦好。
就是多了篇《新新版序兼怀悦子》,买一本来收藏。
读《飲膳札記》之前我竟以为林文月先生是男的,而读《京都一年》之前从来没想过林文月先生的模样(或是想象大概是跟林海音先生差不多样子吧,上周在《她认出了风暴》里惊见毛尖,在之前我想象中的毛尖竟就跟书中的林文月先生差不多或该是更势利更上海特色)。Anyway那文字依然是熟悉的白描,婉婉道来,一边看便是一边和林先生、李小姐、秋道太太、那须小姐一起游览京都了。而她们去过的寺庙、穿和服的方式,正好又是Sky两次回来曾告诉我的、而也在她的照片中看过了许多枯山水、苔寺等等……前几天Sky说期望有空去大阪看“大人之科学的纪录片”,嗯~
实在是矫情
比较喜欢旧书店一章,喜爱这种悠闲的感觉,真有机会去日本住一年就好了……但也不得不承认这种游记貌似现在是越来越没有耐心仔细读了……
几年前就想买这本看,一直处于断货中。这次修订版终于买到了。跟我想象中有点不同,这本居然是比较考究的记叙林文月在京都一年里面参加的各种活动祭,茶会,参观的各个寺庙景点的经历和感受,风格更偏向学术类文章,我更喜欢后面几章当她回台湾之后回忆京都的书店京都的吃京都的穿京都的人,充满了人间烟火气的有趣。
个别几篇还喜欢的,就是总体来说文艺学术了点,不够易读
> 京都一年(修订版)
7 有用 玉山禾 2014-08-15 21:04:48
虽说越发觉得豆瓣就是一装高卖冷炫耀修辞的地儿,但我除论文外不喜也无力引经据典地玩儿深刻,只会直抒胸臆。就个人性情,林阿婆和京都一样,欠了点儿血气和开阖,而欠了血气的书卷气会让我闷死。在我看来大家闺秀就是一个束手束脚没滋没味非常无趣的概念。
4 有用 愚公∞ 2015-08-10 18:13:18
林文月三十六岁获得旅日访学的机会,在东京度过一年,经历了日本的饮食、服装、书店、日常生活,因为是年轻时期的文字,写的格外生动。林文月这么多文章,这本日本散记写的最好。
2 有用 菜泡饭 2014-09-21 11:47:30
看过三本京都的书里,果然舒国治的含金量最低啊
1 有用 枯川满 2014-01-01 17:30:00
四季轮替中的京都风物在作者笔下实在惹人心喜而慕往,虽只仅仅一年的留驻,却显见作者对其的怀恋与深情。从建筑到时祭到雅聚,再及异邦友人的淳朴热忱和求学生活中的起居杂感,在不做“局外人”的猎奇草笔之后,千年古都习俗民风的厚重和传统便一一跃出纸面而仿若鲜活于眼前了。这是一本会让人爱上的书,却首先并最终是她个人的书,不是单调的介绍不是浮华的状写更不是游玩指南或背包客的必备书,这里面满是作者自己的生活和情感,即或一般读者捧读,也会由此而感到温暖且难忘吧。书中末篇《汤屋趣谈》很是有趣,有一段写京都妇人对礼仪的坚守甚至在澡堂中也一如日常:一丝不挂照样跪坐磕头相互客套。读来不禁哑然失笑。
1 有用 易思棠 2024-02-07 15:10:04 湖南
林旅居京都时写下的散文,观歌舞伎,吃京都食物,游玩庭院,书店,认识朋友,诸如此类。林文月的散文,评价永远是那样,书斋文人的文字,很典雅很温和,却没有什么太可以记忆的东西,毕竟林一生几乎未曾脱离学校,她的文人气浓厚,这是她的特色,也是她的缺点。
1 有用 柒色。 2019-01-31 18:52:54
新新版序就很不错…
0 有用 Luffyjun 2014-06-19 23:43:26
文风古韵十足,每一篇都有中学语文教材课文的即视感。【小丹送的礼物:-)
0 有用 小豆子 2015-10-30 10:01:20
一年的客居他乡,使作者在描写异域风情景物时怀抱着一种独特的心情,特别是不经意间对故乡文化历史的追忆与比较。一些视角比较有意思,而其他的一些描写又比较乏味。
0 有用 杨山魈 2014-06-12 20:51:15
( ̄(工) ̄)林文月你好清新啊...
0 有用 VirRomanus 2014-05-11 08:01:00
《京都一年》勾起我阅读林文月其它作品的兴致。
0 有用 fanneyfly 2015-04-11 12:09:37
林文月的京都稍显深涩,难掩文人墨气的高冷姿态
0 有用 迎灯 2014-06-01 23:47:54
书里面有作者的照片,好美。书的内容就有点枯燥了,后来权当科普教材来读,终于读完了。后半部分还不错,吃的那篇就拿来做下次去的旅行指南了。
0 有用 BlueJophy 2014-01-30 17:53:28
不喜。
0 有用 雪饮刀 2014-04-23 15:55:23
封面、插图好看,文字亦好。
0 有用 向三峡 2013-12-23 15:23:38
就是多了篇《新新版序兼怀悦子》,买一本来收藏。
0 有用 vivi 2014-05-25 06:50:10
读《飲膳札記》之前我竟以为林文月先生是男的,而读《京都一年》之前从来没想过林文月先生的模样(或是想象大概是跟林海音先生差不多样子吧,上周在《她认出了风暴》里惊见毛尖,在之前我想象中的毛尖竟就跟书中的林文月先生差不多或该是更势利更上海特色)。Anyway那文字依然是熟悉的白描,婉婉道来,一边看便是一边和林先生、李小姐、秋道太太、那须小姐一起游览京都了。而她们去过的寺庙、穿和服的方式,正好又是Sky两次回来曾告诉我的、而也在她的照片中看过了许多枯山水、苔寺等等……前几天Sky说期望有空去大阪看“大人之科学的纪录片”,嗯~
0 有用 Smile&Kevin 2014-10-04 21:58:22
实在是矫情
0 有用 夏日扬帆 2013-11-12 18:27:06
比较喜欢旧书店一章,喜爱这种悠闲的感觉,真有机会去日本住一年就好了……但也不得不承认这种游记貌似现在是越来越没有耐心仔细读了……
0 有用 苏颜 2014-08-11 09:23:01
几年前就想买这本看,一直处于断货中。这次修订版终于买到了。跟我想象中有点不同,这本居然是比较考究的记叙林文月在京都一年里面参加的各种活动祭,茶会,参观的各个寺庙景点的经历和感受,风格更偏向学术类文章,我更喜欢后面几章当她回台湾之后回忆京都的书店京都的吃京都的穿京都的人,充满了人间烟火气的有趣。
1 有用 alpha 2014-04-28 15:31:00
个别几篇还喜欢的,就是总体来说文艺学术了点,不够易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