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真的超讽刺,半世纪过去了,现代社会也没有进步到哪里去
皇上又开始看书了?要死要死!得赶紧给他找个女人!
各种意义上的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政治讽刺大部分无法准确get笑点只能看个皮毛,排场还是够热闹的,一个又一个跳梁小丑的加入衬托着高潮部分前来的两位无辜女士格外没溜儿,冷笑话已经不仅仅令人解颐了,红帽子的结局简直寒彻骨髓,让人完全笑不出来。总之啃不动……上流社会笑话尤其啃不动……还是《至爱》那种更让我喜欢一些
在一个原始国度里上演的黑色恶作剧,各色人等的你方唱罢我登场,形形色色的投机、钻营、杀戮、背叛与丑态百出,文明教化与原始蛮荒之间的对抗,以及注定的绝望与幻灭。令人啼笑皆非,却又如此真实而残酷。
理念先行,可惜没有写好,不如《衰落与瓦解》那般深刻,和《邪恶的肉身》不相上下,结构依旧紊乱。明明赛思才是正主儿,却没突显其重要性,戏份都给了一众不相干人等,未能将堂吉诃德式荒诞发挥到极致,可惜!
一部走向文明开化的闹剧,以野蛮和原始告终。现代化的嘲讽。[合作翻译还得细心点儿啊,译名用字前后不一致真的好吗!]
笑抽了,我永远喜欢傻瓜!伊夫林沃万岁!!!
普鲁登斯的结局让我浑身难受。
很高兴在《邪恶的肉身》和《黑色恶作剧》之间犹豫了一下之后选择了先拆开前者,这本读起来更加散乱,主角从来就不是一个,也不会按照一个人视角的顺序来按部就班的发展。开篇尤其索然无味,枯燥得很。后续加入了大量对话和环境的转换,故事情节丰富起来,就相对好看一些了~但还是涣散,没有重心的讽刺很无聊。如果不是对沃的钟情,就可以忽略这本书了。没有什么文学价值,甚至连译者注都懒得出现,影响可见一斑。
又萌又蠢的英国佬。
书名取得真好,非常黑。 英国人和法国人互相diss太好玩了。 非常人间真实。
现代版的格列佛游记。未开化之地的现代化闹剧。
蛮荒不等于淳朴,无知不等于天真
这位作者有点好玩
看似讽刺非洲蛮夷之地无法接纳现代文明,实则是对英国命运的预言。在非洲发生的一切黑色闹剧,都将随着暗潮涌动的二战在英国上演。两位英国女士在非洲的遭遇让人想到福斯特的《印度之行》,即将回归现代伦敦的普鲁登斯最后成为食人族的食物,巴兹尔在原始仪式中失去理想。文明、野蛮,是否只是一体两面?
重读。从开头起,人人就都在打自己的小算盘,彼此欺骗、出卖,转眼就投靠了敌人,家常便饭一样见怪不怪。于是这个故事就像个走马灯,让人于错乱中目不暇接,也佩服沃能在这么短小的篇幅内整出这么一爿滴水不漏的阴谋网。所以,原以为沃把场景安排在非洲是为了讽刺黑人,但现在看来他讽刺白人要比讽刺黑人还厉害些。“文明”的坛坛罐罐、累累赘赘在黑人身上顶多就是一个笑话,在白人身上则更像是把白人还原成一群光鲜亮丽的猴子。而“文明”的实质,就是带来政变、内乱和战争,毕竟食人族也不过满足自己果腹的最低需求罢了。在恶意讽刺方面,比起毒舌专家毛姆和奈保尔,沃不遑多让,其行文长于不动声色,因而让人更防不胜防,忍俊不禁。
过大的权利以及过于不切实际的想法所造成的悲剧
如果只有第一章,就是那将军得胜归来前那一部分,我会给很高的评价,但后面这都是些什么,有些小说家就真的完全没有意识到信息组织和叙事节奏是多么重要的东西,同样是一本到结尾才稍稍有些意思的注水巨作。
“普鲁登斯,你是个了不起的女孩,我就想吃了你。”这真是一句令人头皮发麻的情话。推销“文明开化”给不需要“文明开化”的买家,虽然不需要去了解中间的碰撞和曲折,最后坐收渔利的仍是卖家。而实际上,卖家只是个庞大机器,过程中的所有人都只是这庞大机器自行运转后茫然不知的齿轮。只有尤库米安才是真正洞穿这机器运转机制的人。(评分:7.8,日期:20231128)
英国人好会写这种~
> 黑色恶作剧
3 有用 Amberose 2019-11-04 05:39:50
真的超讽刺,半世纪过去了,现代社会也没有进步到哪里去
4 有用 #暗蓝# 2017-07-20 23:04:52
皇上又开始看书了?要死要死!得赶紧给他找个女人!
2 有用 景 2014-07-25 15:29:26
各种意义上的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政治讽刺大部分无法准确get笑点只能看个皮毛,排场还是够热闹的,一个又一个跳梁小丑的加入衬托着高潮部分前来的两位无辜女士格外没溜儿,冷笑话已经不仅仅令人解颐了,红帽子的结局简直寒彻骨髓,让人完全笑不出来。总之啃不动……上流社会笑话尤其啃不动……还是《至爱》那种更让我喜欢一些
2 有用 成知默 2014-05-18 14:50:12
在一个原始国度里上演的黑色恶作剧,各色人等的你方唱罢我登场,形形色色的投机、钻营、杀戮、背叛与丑态百出,文明教化与原始蛮荒之间的对抗,以及注定的绝望与幻灭。令人啼笑皆非,却又如此真实而残酷。
1 有用 letdouman 2015-05-26 21:16:44
理念先行,可惜没有写好,不如《衰落与瓦解》那般深刻,和《邪恶的肉身》不相上下,结构依旧紊乱。明明赛思才是正主儿,却没突显其重要性,戏份都给了一众不相干人等,未能将堂吉诃德式荒诞发挥到极致,可惜!
2 有用 米 2015-01-07 15:24:49
一部走向文明开化的闹剧,以野蛮和原始告终。现代化的嘲讽。[合作翻译还得细心点儿啊,译名用字前后不一致真的好吗!]
0 有用 Y 2022-08-08 16:48:10
笑抽了,我永远喜欢傻瓜!伊夫林沃万岁!!!
1 有用 手动空调 2015-11-02 09:33:41
普鲁登斯的结局让我浑身难受。
1 有用 r 2015-03-05 16:36:59
很高兴在《邪恶的肉身》和《黑色恶作剧》之间犹豫了一下之后选择了先拆开前者,这本读起来更加散乱,主角从来就不是一个,也不会按照一个人视角的顺序来按部就班的发展。开篇尤其索然无味,枯燥得很。后续加入了大量对话和环境的转换,故事情节丰富起来,就相对好看一些了~但还是涣散,没有重心的讽刺很无聊。如果不是对沃的钟情,就可以忽略这本书了。没有什么文学价值,甚至连译者注都懒得出现,影响可见一斑。
0 有用 荷戟独彷徨 2015-04-03 15:59:29
又萌又蠢的英国佬。
1 有用 momo 2017-07-25 18:06:34
书名取得真好,非常黑。 英国人和法国人互相diss太好玩了。 非常人间真实。
0 有用 M.Blanc 2015-06-10 17:01:48
现代版的格列佛游记。未开化之地的现代化闹剧。
1 有用 Ingreen 2014-04-29 13:44:23
蛮荒不等于淳朴,无知不等于天真
0 有用 圆嘟嘟左卫门 2022-02-19 02:37:55
这位作者有点好玩
1 有用 X.N 0131 2022-05-13 13:56:17
看似讽刺非洲蛮夷之地无法接纳现代文明,实则是对英国命运的预言。在非洲发生的一切黑色闹剧,都将随着暗潮涌动的二战在英国上演。两位英国女士在非洲的遭遇让人想到福斯特的《印度之行》,即将回归现代伦敦的普鲁登斯最后成为食人族的食物,巴兹尔在原始仪式中失去理想。文明、野蛮,是否只是一体两面?
0 有用 虾米 2024-05-06 10:28:31 上海
重读。从开头起,人人就都在打自己的小算盘,彼此欺骗、出卖,转眼就投靠了敌人,家常便饭一样见怪不怪。于是这个故事就像个走马灯,让人于错乱中目不暇接,也佩服沃能在这么短小的篇幅内整出这么一爿滴水不漏的阴谋网。所以,原以为沃把场景安排在非洲是为了讽刺黑人,但现在看来他讽刺白人要比讽刺黑人还厉害些。“文明”的坛坛罐罐、累累赘赘在黑人身上顶多就是一个笑话,在白人身上则更像是把白人还原成一群光鲜亮丽的猴子。而“文明”的实质,就是带来政变、内乱和战争,毕竟食人族也不过满足自己果腹的最低需求罢了。在恶意讽刺方面,比起毒舌专家毛姆和奈保尔,沃不遑多让,其行文长于不动声色,因而让人更防不胜防,忍俊不禁。
0 有用 atopos 2023-06-28 13:07:51 陕西
过大的权利以及过于不切实际的想法所造成的悲剧
0 有用 DresdenCalling 2024-07-14 14:06:11 北京
如果只有第一章,就是那将军得胜归来前那一部分,我会给很高的评价,但后面这都是些什么,有些小说家就真的完全没有意识到信息组织和叙事节奏是多么重要的东西,同样是一本到结尾才稍稍有些意思的注水巨作。
0 有用 𝓉𝓊𝓌ℯ𝓇𝒾 2023-11-28 22:39:46 日本
“普鲁登斯,你是个了不起的女孩,我就想吃了你。”这真是一句令人头皮发麻的情话。推销“文明开化”给不需要“文明开化”的买家,虽然不需要去了解中间的碰撞和曲折,最后坐收渔利的仍是卖家。而实际上,卖家只是个庞大机器,过程中的所有人都只是这庞大机器自行运转后茫然不知的齿轮。只有尤库米安才是真正洞穿这机器运转机制的人。(评分:7.8,日期:20231128)
0 有用 Sylvaine 2024-09-23 15:42:26 浙江
英国人好会写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