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一对姐妹从民国到文革后的故事,很平淡。
心平气和之下的暗潮汹涌
正如阿潘所说的,叶兆言勤奋而少才气,文字中常让人觉得写得很苦,跟得很苦。此作中规中矩,民国部分相对喜欢。
反高潮的写法。
从收获上读的,应该是删节版。老作家越来越怀旧了,太沉浸于自己的生活圈,作品越来越自我了。没有技巧,可能过于真实,反而打动了我。
嚼蜡。
《收获》(2014.1)开篇还不错,叙述沉稳,场子拉得也开。第二章时空转换开始情况就急转直下。其后基本上就是跑梁子,完全抓不住重点,叙述绵软无力,该着力的地方轻描淡写。很久以来,叶兆言用坚持不懈展示自己的平庸,他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勤勤恳恳,靠着祖荫,混碗饭吃还是没有太大问题的。除了手头的《夜泊秦淮》,这个人的书,我不想再看了。包括散文。
又见旧社会,似乎老一辈的记忆拖拽着这些作者永远走不出那个怪圈。但是撇去历史北京,已算很不错的作品了。感觉从叶圣陶到叶兆言再到叶子都还算当代文坛上挺靠谱的存在。
叶兆言的最新小说一口气读完,五分制评价可打三点五分。选择的素材不错,真实且丰富动荡故事,让人感慨。小说写建国前在南京的种种,挺迷人。不过切镜头到现代絮絮叨叨自己,显得多余无感,出戏。建国后描述清淡,对人物刻画也不够深入细腻,以时间线写四个女人本可以写得更好,呈现的却力不从心。
封面设计的是不是和作者有仇哦
跟1937年的爱情比起来叙述质感变化好大。4个小时搞定。
七十年的岁月,一路走来,回头一望,一切都面目全非了
硬凑的作品。唯一值得读的部分就是关于汪伪政府的部分史料,可这部分又并非作者的创作。
在今年的《收获》第一期上读到,当时还叫《长久以来》,后来不知道为嘛要改名,之前那个不久挺好的嘛。。。当时春节,过完年回单位,火车上无聊,但没跟任何人交谈,看一篇长篇是很不错的消遣方式。从兰州到上海,如果不是晚点12个小时,估计还看不完吧。所以整整36个多小时,车到站,小说也看完了,节奏刚刚好。要说评价的话,只有一句:蛮好看。
作者好奇怪
真真是神作!民国风貌、名物极具质感。红色年代下的官能主义也很切实。有强烈的时代批判性,又不着痕迹,堪称高妙!没有沓点,完璧无瑕!二倍速。
喜欢叶兆言的文字 但是对于这个故事 觉得一般
两女生之间的感情再也没有进展下去,差点弃读。作者是对自己的身份和能力产生了怀疑?
下雨天是读书天,叶先生真擅长写民国故事。
找到了
> 驰向黑夜的女人
4 有用 烟斗客甲 2014-05-29 15:17:37
一对姐妹从民国到文革后的故事,很平淡。
2 有用 港岛爷爷 2016-01-04 08:33:23
心平气和之下的暗潮汹涌
2 有用 Candy.K 2014-05-25 14:23:31
正如阿潘所说的,叶兆言勤奋而少才气,文字中常让人觉得写得很苦,跟得很苦。此作中规中矩,民国部分相对喜欢。
3 有用 齐物秋水 2014-04-16 09:59:58
反高潮的写法。
3 有用 雲苍白浅影长 2014-03-08 10:07:47
从收获上读的,应该是删节版。老作家越来越怀旧了,太沉浸于自己的生活圈,作品越来越自我了。没有技巧,可能过于真实,反而打动了我。
0 有用 岚行 2015-04-12 23:26:21
嚼蜡。
2 有用 金正昆 2014-02-01 15:48:25
《收获》(2014.1)开篇还不错,叙述沉稳,场子拉得也开。第二章时空转换开始情况就急转直下。其后基本上就是跑梁子,完全抓不住重点,叙述绵软无力,该着力的地方轻描淡写。很久以来,叶兆言用坚持不懈展示自己的平庸,他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勤勤恳恳,靠着祖荫,混碗饭吃还是没有太大问题的。除了手头的《夜泊秦淮》,这个人的书,我不想再看了。包括散文。
0 有用 无名癫者 2014-12-25 16:14:51
又见旧社会,似乎老一辈的记忆拖拽着这些作者永远走不出那个怪圈。但是撇去历史北京,已算很不错的作品了。感觉从叶圣陶到叶兆言再到叶子都还算当代文坛上挺靠谱的存在。
0 有用 苏碧雅 2014-12-13 21:36:24
叶兆言的最新小说一口气读完,五分制评价可打三点五分。选择的素材不错,真实且丰富动荡故事,让人感慨。小说写建国前在南京的种种,挺迷人。不过切镜头到现代絮絮叨叨自己,显得多余无感,出戏。建国后描述清淡,对人物刻画也不够深入细腻,以时间线写四个女人本可以写得更好,呈现的却力不从心。
0 有用 Domino 2014-06-08 10:41:00
封面设计的是不是和作者有仇哦
0 有用 Kayxiiiii 2014-06-30 23:27:52
跟1937年的爱情比起来叙述质感变化好大。4个小时搞定。
0 有用 折扇 2014-03-16 09:07:17
七十年的岁月,一路走来,回头一望,一切都面目全非了
0 有用 常非常 2022-02-06 16:26:14
硬凑的作品。唯一值得读的部分就是关于汪伪政府的部分史料,可这部分又并非作者的创作。
0 有用 我没玩豆瓣呀 2014-06-15 12:35:35
在今年的《收获》第一期上读到,当时还叫《长久以来》,后来不知道为嘛要改名,之前那个不久挺好的嘛。。。当时春节,过完年回单位,火车上无聊,但没跟任何人交谈,看一篇长篇是很不错的消遣方式。从兰州到上海,如果不是晚点12个小时,估计还看不完吧。所以整整36个多小时,车到站,小说也看完了,节奏刚刚好。要说评价的话,只有一句:蛮好看。
0 有用 旗木兰 2014-04-01 17:08:36
作者好奇怪
0 有用 衛藤美彩 2018-06-09 23:06:30
真真是神作!民国风貌、名物极具质感。红色年代下的官能主义也很切实。有强烈的时代批判性,又不着痕迹,堪称高妙!没有沓点,完璧无瑕!二倍速。
0 有用 十安 2015-04-19 01:36:24
喜欢叶兆言的文字 但是对于这个故事 觉得一般
0 有用 Ingnanr 2014-02-12 23:40:09
两女生之间的感情再也没有进展下去,差点弃读。作者是对自己的身份和能力产生了怀疑?
0 有用 nono 2017-10-05 20:07:24
下雨天是读书天,叶先生真擅长写民国故事。
0 有用 康斯特布尔的树 2021-08-04 21:42:25
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