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银行内幕》的原文摘录

  • 中国的企业家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应付监管规则、监管当局和监管人员,忙得疲倦不堪。他们经常在继续干和放弃之间彷徨。当然,也由于高昂的监管成本,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心情思考业务扩展或者产品开发。 国内银行深知农业和中小企业的重要性,但是银行基本上不给它们贷款。自由市场的贷款利率比银行基准利率高5~7倍,这恰恰说明了银行的低效和不作为。 为什么银行不给中小企业和农业借钱呢?我相信这是所有权、公司治理和管理等造成的问题。农民和中小企业抱怨银行体制太僵化(它们的贷款评估拖沓费时)、要求太苛刻(对抵押物、贷款额度和各种文件都有严格规定),而且不愿意惹麻烦(所以大家都给铁道部借钱,因为铁道部不还钱它们也不用承担责任)。 只要信贷一紧缩,银行首先就减少对农业和中小企业的贷款。 这些弱势客户深受其害。 (查看原文)
    王蘑菇 1赞 2019-06-24 11:42:33
    —— 引自第1页
  • “牌照大国,批文大国” 一些评论员开玩笑把中国戏称为“牌照大国”和“批文大国”,甚至还说,或许将来在大街上散个步都需要一个什么批文。内地的真实情况确实是牌照很多,而每当发行一种牌照的时候,市民们都会一拥而上,把它看作一种特权的象征,有的人甚至连这个牌照是什么都没搞清楚。 举个典型的例子:2008年政府承认小贷行业的合法地位,数千个申请人为了小贷行业的许可证抢破了头,有的人还没找到管理团队,甚至根本不清楚怎么运作小贷公司。自然,四年之后,6000家小贷公司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但多达100个公司在拿到执照一年后,仍然没有找到管理团队来开业,到现在,已经有好几十个公司的执照被撤销了。 (查看原文)
    王蘑菇 1赞 2019-06-24 11:42:33
    —— 引自第1页
  • 过桥贷款的高风险 几乎所有国内的小贷公司都做过桥贷款。在国内的银行体系下,当一笔银行贷款到期之前,借款人需要先将贷款还给银行,等上3~5天,才能再次借到新的贷款。这大概是中国特色的规定,为的是防止银行经理随意决定续借,隐瞒不良贷款。因为国内的银行短期贷款规模很大并不断增长,贷款的续借很常见。 这套规定其实有点可笑。一个持续经营的企业怎么能中途暂停,把钱取出来交给银行,等上三五天呢?因此,所有的借款企业都不得不保持高现金流,并从多家银行借款,分散一次性问题。这项规定的意图本身没有错,但执行这项规定,企业要付出实实在在的代价。 为此,基层的银行经理想出一个应对的好方法。也就是向小贷公司和无牌照的放贷人求助(讽刺的是,有时候,这些人恰好同时也是银行扶持的,用的也是银行的钱)。借款人从小贷公司或放贷人那里借款,为期三天,利率约为1%~2%!这个利率年化的话,是非常高的。小贷公司如果在银行有内线的话,就能时不时得到类似的赚钱机会。一些小贷公司就是靠着这种生意发家的,过桥贷款成了它们的主食。这不违法,也合情合理。 但我觉察到,银行经理有时候会向上级隐瞒借款人的真实现金流情况,造成借款人信用良好的假象。有时候,情况就变得更微妙了。举例来说,当借款人把他从小贷公司借到的钱还给银行以后,如果央行或是该银行的上级突然收紧该地区的贷款额度(这可是常有的事),或者银行经理工作调动,突然失去了借贷的决策权,那么借款人就拿不到新的贷款了。要知道,银行经理的口头承诺毕竟是不确定的啊! 这一下小贷公司成了替罪羊。在这种情况下,小贷公司甚至拿不到抵押物,因为借款人可以抵押的东西都抵押给银行了。许多公司的杠杆率都很高,自然没有足够的抵押物来还债。“就三天而已。我们的新贷款基本上已经通过了银行的审批。”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承诺。但事实上,不止一家小贷公司吃亏上当,结果两手空空。 事情明摆着,借款人不可能长期支... (查看原文)
    王蘑菇 1赞 2019-06-24 11:42:33
    —— 引自第1页
  • PE?PE就是高利贷 2012年4月,也就是我从民生国际辞职,全身心回归万穗的时候,一家小型的PE(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找到我。该公司的负责人叫滕金勇,他是通过我们共同的朋友联系到我的。于是,他带着一个年轻美丽的女助手杨珍妮来到万穗。珍妮刚刚从暨南大学毕业,之前在上海汇丰银行(HSBC)实习过。 滕先生年届五十,20世纪90年代他曾出口电视机到埃及。在此之前,他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家电子公司工作过几年。我们会面的时候,他刚刚结交了王某──某家银行行长的表弟。这家银行有15家合作的PE。而滕先生刚刚成立的小PE公司,只有一个光杆司令带着一个助理,竟然幸运地成为这15家PE公司之一。 滕先生说,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一特权,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赚大钱。 我很好奇,问道:“你准备如何与该银行合作呢?” “很简单。只要我们能找到一个看起来可以投的PE项目,银行就能帮我们筹钱。理论上,我们的资金没有上限。你知道的,银行就好比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库。”滕先生兴奋地回答道。 “你的意思是说,这和其他PE的融资方式差不多,银行会帮你把理财产品卖给老百姓?” “就是这样。但和其他PE不同,我们是幸运的15家之一。即使是KKR、凯雷和TPG(Texas Pacific),或是像九鼎投资这样的国内投资企业,都没有这样的特权。”滕先生吹嘘道。 “但你看起来并没有金融业的工作经历呀,银行怎么相信你呢?”我进一步问道。 “所以我才来找你啊。你在业内这么出名,几乎天天出现在报纸上。几周前,我和银行总行的头头们一起聊天,他们说,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还和你一起上大学呢。”滕先生手舞足蹈地比划着,大声说道。 “那你想我怎样帮你呢?”我很好奇。 “很简单,我们合伙。你拿20%的股份,我保留50%,还有30%要送给王某(银行领导的表弟)。这30%可要对外保密哟。”说到这里,滕先生的声音低了下来,显得很神秘。 哈... (查看原文)
    王蘑菇 1赞 2019-06-24 11:42:33
    —— 引自第1页
  • IPO美梦 我大致浏览了一下滕先生的投资项目,有武汉的污水处理厂、可降解塑料公司,还有广东的废金属交易公司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等等。这些项目或许可行,但要么太小,要么太缺乏吸引力,很难通过IPO的审批。事实上,当我还在投行工作的时候,我恰好调研过广东的那家废金属公司,它的规模太小了,三年内都无法上市。 如果2~3年都无法实现IPO,那PE怎么退出呢?毕竟,一直以来IPO的队伍都排得老长,而且中国证监会时不时就会停止IPO审批。比如,2003~2004年,由于股市低迷,IPO审批停止;再比如,2012年10月,800多家IPO申请公司被挡在门外,进退两难。 很显然,滕先生明白这个问题。“一点也不难办。这些项目不少是市政府主导的。我们将入股20%~35%,并且和他们签署回购条款,用他们的财政收入或其他地方的现金流作担保。我们很清楚,有些项目根本不可能通过IPO审批,但是谁在乎啊?审批下不来的时候,我们的投资就变成了一笔贷款。” “那你为什么不干脆把它叫做贷款?” “你是装傻吗?国有银行不可能用20%~25%这样的利率来放贷。现在的基准贷款利率只有6%左右。其次,银行每年的贷款额度都是有限制的。不管银行有多少存款,它们都受制于贷款额度限制。这一限制不仅对所有的银行适用,对它们各地的分行也有限制。最后,银行还必须遵守75%的贷存比规定。当然这个贷存比有时候会有变化。银行领导们希望贷存比看起来低一些。你知道,也就是看起来低一些而已。” 我接着问:“滕总,说实话,这些项目这么平庸,能连续2~3年支付你那么高的利息吗?这可是每年20%~25%的复利啊?” “不能,当然不能啦。这个收益率也就是个数字而已,或者说预期回报吧。这是我们拿给银行交差的,更重要的是,忽悠那些大街上的老百姓来买我们的理财产品,让他们相信只要一切顺利,我们的回报就有可能这么高。”滕先生对他自己的逻辑还挺自豪。 我进... (查看原文)
    王蘑菇 1赞 2019-06-24 11:42:33
    —— 引自第1页
  • 重庆、天津 重庆位于中国中部,人均收入约为广东的一半,但近年来经济发展迅猛,当地政府急切地想追赶沿海各省。我加入万穗不久,重庆市政府主管金融工作的官员就和我取得了联系。他不只是给我打个电话那么简单,2011年7月,他带着他的一个下属处长直接飞到广州和我会面。他那天正好赶上航班晚点,出租车司机找不着路,交通大拥堵,足足耽误了三个小时。 我们在广州东站边上的威斯汀酒店大堂见面。重庆来的贵宾一再为迟到道歉。他和我岁数差不多,稍稍有点发福,富有激情,活力四射。他向我全面介绍了重庆的小贷行业情况、简单的规章制度和减税优惠。我必须说,他和我们平常看到的政府官员大不相同,我非常喜欢他。 “别犹豫了,来重庆吧,成立一个小贷公司。我保证,不会有繁文缛节的困扰。重庆资金短缺,商机无限。”他这样总结道,并问我何时去重庆调研。他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当时已经是晚上六点了。我请他留下来吃晚饭。他说没时间,必须要搭乘晚班飞机回重庆,因为第二天还有很多工作要处理。没办法,我只好点了一瓶上好的红酒,大家开怀畅饮,让他打道回府。 他遵守了诺言。当我去重庆寻找收购目标的时候,他和重庆金融业政府部门给了我们大力的支持,这让我们很感动。在他的帮助下,我们很快就通过了当地外商投资部门的审查。 但是没想到,当地的一家中央所属银行,成为我们的障碍。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都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这有点像美国的联邦政府体系。当地的政府拿它们没有办法。当我们在这家银行重庆分行遇到阻碍时,邀我来渝投资的那个政府官员安排了多次协调。但最终还是没能搞定这家银行重庆分行。直到今天,我也没有搞清楚为什么银行要反对我们成立投资公司。我的智商属于中等,如果我开了那么多天的协调会依然搞不懂,那么至少一半的中国人搞不懂。我认为,咱们中国人一些很好的发展政策之所以受阻,主要是因为一部分人设计复杂的圈套对付另外一部分人,大家... (查看原文)
    王蘑菇 1赞 2019-06-24 11:42:33
    —— 引自第1页
  • P2P,网络小额信贷平台 早在我加入万穗之前,我就开始关注P2P信贷运营商,其中业绩最突出的是宜信公司。该公司的创始人唐宁早年在北大求学,后赴美国攻读经济学。宜信的员工可能有好几万,覆盖全国100多个城市。他们并没有金融牌照,但充分利用了法律规定:个人(而非公司)可以给任何人贷款,所以政府也拿他们没办法。宜信直接用唐宁的名义对外放贷款,同时也用唐宁的名义从外面借贷。为了扩大规模,唐宁在信托公司和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如诺亚财富管理)的帮助下,将他的贷款组合证券化卖给散户投资者。宜信后来也用网络平台来营销,但主要还是依赖“陆军”,即地面业务人员。2011~2012年,我经常在各种行业研讨会和论坛上看到唐宁,他到处卖力地宣传小额贷款对于中小企业的重要性。他算小贷行业一名忠实的开拓者! 做得较大的P2P信贷平台有人人贷(renrendai.com)和拍拍贷(ppdai.com)。它们和杭州的数银在线(6677bank.com)网站不同,主要是为借贷者和散户投资者牵线搭桥。我见过它们的人,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深入研究。虽然它们暂时还没遇到监管部门的质疑,但我对它们的经营模式持保留意见,原因在于:借贷者和投资人素未谋面,也没有中介为贷款安全进行担保,一旦出了问题,信贷平台很容易受到影响。就我个人在万穗和我所投资的其他两家公司的经验来看,这里面的隐含风险很大。举例来说,如果信贷平台出了丑闻,或是借款人蓄意诈骗,这都会对公司造成非常大的打击。 基于这样的担心,深圳的红岭创投(my089.com)会对借贷人进行尽职调查,并为贷款安全作担保。对他们而言,网站只是一种市场营销手段,并不是P2P的平台。但由于尽职调查的时间和财务成本都很高,红岭创投的业务规模受到限制,很难走出深圳。 (查看原文)
    王蘑菇 1赞 2019-06-24 11:42:33
    —— 引自第1页
  • 谁说银行不竞争 对于银行来说,理财产品的利率在4%以上,而存款的利率在2%左右。所以,理财产品的存在和发展就等于银行变相承认存款的利率太低。 就像成千上万的大妈大爷一样,我选择在银行购买这些理财产品,是相信银行,希望不仅能保本,还能有较高的回报。如果投资的项目黄了(事实有时候如此),一般情况下银行只能承担损失。这和把钱存在银行有点像。严格意义上说,中国和美国等国家不一样,并没有存款保险制度。但是在老百姓看来,总觉得银行的背后是政府信用,这有点像某种隐形的约定。中国的存款人哪怕是把钱存到很小的存款机构,比如农村银行或信用社,他们也不太担心安全问题。 这是一种很危险、一厢情愿的想法。很多相关人员其实是得过且过。只有出现银行破产,或者是很严重的银行违约,银行保险体系才会真正受到重视。 由于受到贷存比和贷款总量的限制,国内银行都很热衷于增加所谓的“佣金收入”。最常见的就是银行销售的各种理财产品。理论上说,银行只是个中介,与投资产品的回报或回报率毫无关系。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尤其是老百姓,对这其中的区别视而不见,或者可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所有的理财产品,包括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和债券型基金,等等,它们的宣传册上都明确指出了投资有风险,并且银行不做任何担保。没关系。正如香港雷曼兄弟迷你债风波告诉我们的,老百姓根本就不在乎。雷曼兄弟破产以后,香港的很多投资者血本无归,他们纷纷要求卖债券的中介(主要是银行,如中国银行、汇丰银行、星展银行等)负责。政府也不管这些投资者当时是签过合同的,硬性要求这些银行进行赔偿。 在内地,情况也差不多。尽管投资者都签了所谓“自负盈亏”的合同,一旦违约出现的时候,银行也不得不承担损失。也有不少投资者,他们很清楚这些产品是有风险的。但是,当违约出现的时候,他们就宣称被银行骗了。他们会抗议、闹事直到把钱拿回来为止。就这样,银行只好更加谨慎地选择它们的产品。毕竟... (查看原文)
    王蘑菇 1赞 2019-06-24 11:42:33
    —— 引自第1页
  • 垃圾债券代理商 银行的借贷额度一直都有很严格的限制,但信托公司就没这个限制。信托公司从银行大量借债,投向房地产、基建和各种项目。如果项目出问题了,最终由政府来兜底。而如果项目赚钱了,管理层就获得荣誉和回报。这种风险收益的不平衡,简直就是鼓励管理层冒险。 当我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人民银行工作的时候,我参加过涉及中信的很多会议。我个人认为,那个时候的中信就是一个“投机客”,它的背后是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之后中信系不断扩张,逐渐进入银行业、投行和其他板块。现在变化很大。20世纪90年代,几百家信托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在各种资产上投机,包括期货、股票、房地产,等等。当时朱镕基做总理的时候,曾经实行严格的紧缩政策,大批信托公司破产了。此后,政府保留了67家信托公司。直到今天,信托公司还是名不副实。它们提供的所谓“信托产品”和发达国家的有本质区别。国内的信托公司其实就是商人银行业务(merchant banking),它们对融资方收取非常高的利息。更重要的是,一般情况下,这些项目从银行根本就借不到钱。换句话说,这些都是所谓的“次级债”。 (查看原文)
    王蘑菇 1赞 2019-06-24 11:42:33
    —— 引自第1页
  • 垃圾处理场 从20世纪90年代起,民营资本就对担保公司的业务感兴趣,许许多多的担保公司获批成立。2011年担保公司数目达到高峰,全国共有1.5万家公司,一些专家甚至估计高达2万家。担保公司的运营模式很简单:如果借款人(一般是小企业,有时也可能是大公司)无法达到银行贷款的条件,比如没有合格的抵押物或杠杆比率太高,这个时候,借款人就可以找担保公司帮忙。担保公司向借款人收取一定的手续费,为借款人担保,银行就同意贷款。一旦出现坏账,银行可以向借款人或者担保公司追讨。 当然啦,银行也不是什么担保公司都认可的。每家银行对此都有自己的选择标准和内部名单。随着时间推移,担保行业的具体模式也逐渐演变。有时候,担保公司只需待在办公室,等着银行来电话就好了。自然,担保公司自身也要对借款人做回报分析和风险评估,由此决定做不做这个担保。但是,如果老是拒绝银行,银行渐渐就不会把业务给你了,所以担保公司要很好地处理两者的平衡。一些比较精明的公司,同时也去外面拉客户,从而降低对银行的依赖。他们每天都在接受业务能力的检验。找那些信誉良好的大客户可没用,因为各银行早就占领这些客户资源了。此外,信誉良好的大客户基本上都不需要担保。所以,对担保公司而言,诀窍就在于,要找信誉比较差的客户,但是也不能太差,要“差到好处”。正因为如此,很多业内人士都把担保公司戏称为银行的“垃圾处理场”。近年来,担保业发生了不少变化,比如为企业债券提供担保以及成立“担保联合体”,即几家担保公司联合起来做大额贷款业务,共担风险和收益。 (查看原文)
    王蘑菇 1赞 2019-06-24 11:42:33
    —— 引自第1页
  • 中国人应该感谢影子银行 (1)影子银行正在帮助中国人打破银行存款对储蓄者的长期低利率。影子银行告诉了中国人三件事:通胀究竟是多少?存款的合理价格究竟是多少?长期以来,中国的真实利率是什么情况?导致烂投资、产能过剩和地产泡沫。以及恶化社会不公的原因是什么? (2)影子银行质问有关人士:在理财产品高速增长的情况下,75%的贷存比例有意义吗?(3)咱们还是实在一点:存款保险制度(如果引进的话)应该覆盖理财产品。咱们不要骗自己。你即使不覆盖,银行也脱不了干系。世界上理财产品千万种,一旦银行选择了代销某种产品,其实在道义和法律上,它已经承担了责任。 (4)影子银行迫使传统银行提高效率。 (5)影子银行支持上亿人的就业,并往往是弱势群体(小企业和低收入的消费者)的唯一去处。中国人啊,难道咱们不能享有平等的“融资权”吗? (6)影子银行的资产质量要么跟银行贷款相若,要么更好。小贷公司、典当行和民间借贷人士用的都是自己的钱,十分谨慎,况且它们基本没有杠杆,盈亏自负,你瞎担什么心? (查看原文)
    王蘑菇 1赞 2019-06-24 11:42:33
    —— 引自第1页
  • 小额信贷、消费者金融、典当、普惠金融和中小企业金融只是同一棵大树上的不同分枝 (查看原文)
    Jin-Cheng An 2014-05-15 13:05:43
    —— 引自章节:13 道德与监管
  • 中国的影子银行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银行,它们提供多样化的理财产品,包括表内和表外的产品。第二类是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小额信贷公司、担保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和租赁公司。第三类是民间借贷,它们主要为中小企业和弱势消费者提供金融服务。 (查看原文)
    2018-05-28 21:29:21
    —— 引自第1页
  • “不能,当然不能啦。这个收益率也就是个数字而已,或者说预期回报吧。这是我们拿给银行交差的,更重要的是,忽悠那些大街上的老百姓来买我们的理财产品,让他们相信只要一切顺利,我们的回报就有可能这么高。”滕先生对他自己的逻辑还挺自豪。 (查看原文)
    2018-05-28 21:29:21
    —— 引自第1页
  • 严格意义上说,中国和美国等国家不一样,并没有存款保险制度。但是在老百姓看来,总觉得银行的背后是政府信用,这有点像某种隐形的约定。中国的存款人哪怕是把钱存到很小的存款机构,比如农村银行或信用社,他们也不太担心安全问题。 这是一种很危险、一厢情愿的想法。很多相关人员其实是得过且过。只有出现银行破产,或者是很严重的银行违约,银行保险体系才会真正受到重视。 (查看原文)
    2018-05-28 21:29:21
    —— 引自第1页
  • 标普的观点,影子银行只是中国银行体系的一个症状,但并不是病根。病根在哪里呢?我认为是金融管制和随之而来的巨大的隐性成本 (查看原文)
    2018-05-28 21:29:21
    —— 引自第1页
  • 标普的定义被广义接受:普通银行存贷业务意外的所有金融业务都是“影子银行”,包括银行的理财产品、信托(trust)产品、小额贷款、民间借贷和典当等。 海南发展银行破产后,其资产负债就被工商银行接管了。 2004年,北京证券亏光了它所有的资本,还欠了客户大约2亿美元。UBS接收了它的拍照和营业部,同时赔偿了它所有的客户。高盛在曾在海南做过一件类似的事情。 2000年前后,中国四大国有银行面临困境,中央政府只好帮他们处理了数万亿元的不良资产,并对他们重新注资。 规律: 1. 哪里有监管,哪里就有违规 2. 哪里有进口关税,哪里就有走私 3. 哪里有利率控制,哪里就有地下钱庄 透视影子银行 基于金融稳定委员会的定义,标普认为中国的影子银行主要包括下面几类: 1. 银行的理财产品,无论是否计入balance sheet 2. 信托(trust)公司的各类理财产品 3. 证券公司的各类投资 4. 非金融企业之间,利用银行作为中介进行的委托贷款 5. 公司债券。和发达国家相比,这类产品在中国的规模太小了。而西方国家的那些复杂的金融衍生品,中国基本没有。 6. 小贷公司、典当行和租赁公司所管理的贷款,未经过银行的公司间贷款以及私人间的贷款等。 (查看原文)
    Yolanda 2018-06-16 00:42:16
    —— 引自第5页
  • 中国的企业家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应付监管规则、监管当局和监管人员,忙得疲倦不堪。他们经常在继续干和放弃之间彷徨。当然,也由于高昂的监管成本,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心情思考业务扩展或者产品开发。 国内银行深知农业和中小企业的重要性,但是银行基本上不给它们贷款。自由市场的贷款利率比银行基准利率高5~7倍,这恰恰说明了银行的低效和不作为。 为什么银行不给中小企业和农业借钱呢?我相信这是所有权、公司治理和管理等造成的问题。农民和中小企业抱怨银行体制太僵化(它们的贷款评估拖沓费时)、要求太苛刻(对抵押物、贷款额度和各种文件都有严格规定),而且不愿意惹麻烦(所以大家都给铁道部借钱,因为铁道部不还钱它们也不用承担责任)。 只要信贷一紧缩,银行首先就减少对农业和中小企业的贷款。 这些弱势客户深受其害。 (查看原文)
    王蘑菇 2019-06-24 11:44:12
    —— 引自第1页
  • “牌照大国,批文大国” 一些评论员开玩笑把中国戏称为“牌照大国”和“批文大国”,甚至还说,或许将来在大街上散个步都需要一个什么批文。内地的真实情况确实是牌照很多,而每当发行一种牌照的时候,市民们都会一拥而上,把它看作一种特权的象征,有的人甚至连这个牌照是什么都没搞清楚。 举个典型的例子:2008年政府承认小贷行业的合法地位,数千个申请人为了小贷行业的许可证抢破了头,有的人还没找到管理团队,甚至根本不清楚怎么运作小贷公司。自然,四年之后,6000家小贷公司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但多达100个公司在拿到执照一年后,仍然没有找到管理团队来开业,到现在,已经有好几十个公司的执照被撤销了。 (查看原文)
    王蘑菇 2019-06-24 11:44:12
    —— 引自第1页
  • 过桥贷款的高风险 几乎所有国内的小贷公司都做过桥贷款。在国内的银行体系下,当一笔银行贷款到期之前,借款人需要先将贷款还给银行,等上3~5天,才能再次借到新的贷款。这大概是中国特色的规定,为的是防止银行经理随意决定续借,隐瞒不良贷款。因为国内的银行短期贷款规模很大并不断增长,贷款的续借很常见。 这套规定其实有点可笑。一个持续经营的企业怎么能中途暂停,把钱取出来交给银行,等上三五天呢?因此,所有的借款企业都不得不保持高现金流,并从多家银行借款,分散一次性问题。这项规定的意图本身没有错,但执行这项规定,企业要付出实实在在的代价。 为此,基层的银行经理想出一个应对的好方法。也就是向小贷公司和无牌照的放贷人求助(讽刺的是,有时候,这些人恰好同时也是银行扶持的,用的也是银行的钱)。借款人从小贷公司或放贷人那里借款,为期三天,利率约为1%~2%!这个利率年化的话,是非常高的。小贷公司如果在银行有内线的话,就能时不时得到类似的赚钱机会。一些小贷公司就是靠着这种生意发家的,过桥贷款成了它们的主食。这不违法,也合情合理。 但我觉察到,银行经理有时候会向上级隐瞒借款人的真实现金流情况,造成借款人信用良好的假象。有时候,情况就变得更微妙了。举例来说,当借款人把他从小贷公司借到的钱还给银行以后,如果央行或是该银行的上级突然收紧该地区的贷款额度(这可是常有的事),或者银行经理工作调动,突然失去了借贷的决策权,那么借款人就拿不到新的贷款了。要知道,银行经理的口头承诺毕竟是不确定的啊! 这一下小贷公司成了替罪羊。在这种情况下,小贷公司甚至拿不到抵押物,因为借款人可以抵押的东西都抵押给银行了。许多公司的杠杆率都很高,自然没有足够的抵押物来还债。“就三天而已。我们的新贷款基本上已经通过了银行的审批。”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承诺。但事实上,不止一家小贷公司吃亏上当,结果两手空空。 事情明摆着,借款人不可能长期支... (查看原文)
    王蘑菇 2019-06-24 11:44:12
    —— 引自第1页
<前页 1 2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