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灵 短评

热门
  • 6 小崔 2015-12-16 21:41:19

    一本如此被低估的书。豆瓣的书评都是看电影的写得吧。

  • 2 元非 2014-05-19 21:06:01

    从建模骗钱转型为出书骗钱。 要点: 1. 理论是真实的,而模型只是隐喻。 2. 物理学中重要参数是常数且能精确至小数点后10位,金融模型参数再校准也做不到,前者有理论,后者只有模型。 3. 与其相信金融模型计算所得概率不如做好准备使灾难冲击可承受(应为受塔勒布的观点影响)。

  • 1 素手纤纤 2014-06-29 16:00:58

    与其说是专业书,不如当作一本散文来读。我知道你喜欢它的点在哪里。这就够了。投资哲学书籍。模型为何失效,我想根本原因是在金融市场,人的因素占比太大,而人的行为根本无法预测。从斯宾诺莎和叔本华入手来谈模型,特别。

  • 2 无主之锤 2014-04-08 22:20:34

    唯一有价值的一句话(是对引文的缩写):“最好的做法是要保证投资组合在灾难性事件发生时,不要损失得太多,而不是费力去预测灾难发生的概率有多大。”

  • 0 诚猫😸 2015-08-18 19:55:20

    并不认为作者真正独创性地解释「为什么看起来可靠的模型终将失效」,通篇在暗示太极,对社会现象中人类的选择博弈解释得(没解释)还不如《乌合之众》。 不过他回忆了很多小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选择,算比较零散但有趣的历史读本(雾)吧〜〜 通篇采用不甚明了的隐喻体进行论证说明(好创新),觉得还不如去看《海边的卡夫卡》来得有趣嘛( ´͈ ᗨ `͈ )◞

  • 0 劈头士》睁木 2015-01-17 12:55:03

    当当限时借阅。如果当作金融方面的书看,恐怕要失望,作者只是在最后一部分内容分析金融领域模型问题。前面零零碎碎讲了叔本华、斯宾诺莎哲学,然后是各种物理学方面的科普,所以作为物理科普的【素材】书可以一看。从孔网上10元买了一本实体书备查~~

  • 0 勝負師董寶珠 2016-02-20 20:00:42

    你特么的到底想说什么?!

  • 0 密码有误 2016-05-12 18:01:38

    模型本来就是会失效的,我们太倾向于用线性思维去理解非线性的人生了,所以才难以接受模型的失效,但是事实上无论物理还是数学中的大量模型都是对很多因素做了简化的结果——但你确定这样简化就没问题吗??

  • 0 庄表伟 2020-08-14 20:45:10

    写得乱七八糟的!

  • 0 谜团 2013-12-12 01:11:00

    可吐槽颇多的一本书,一个学过物理的人的傲慢与无知,简单来说书中的论点就是世界是精神和实在二元的。物理研究实在的法则,所以物理模型(包括牛顿、麦克斯韦理论)是真理,金融模型就只是模型而已 因为金融模型跟精神层面的世界相关,对这个层面的建模就只能是模型了。。实在是无法吐槽这个观点了。。而且作者还比较搞笑的。搞了个什么建模者的希波克拉底誓言。。。

  • 0 大毛光光头 2014-01-14 12:48:24

    作者表达能力不足。想说的话说不出。作者学过物理,I get it. but he didn't excel in physics, didn't perform well in finance either. 我们知道为什么会失效,我们更想知道的是,怎么从失效里面赚钱。

  • 0 Lonely Highway 2014-03-10 12:55:18

    写了长评论,怎么还要简短附注?

  • 0 克拉克的帆 2016-01-01 12:46:53

    对做数据分析与热衷建模的人来说,这本书关于模型的哲学讨论更有意思,而非金融部分。

  • 0 Rouge 2014-12-13 00:07:05

    这么小一本书拖了五个月终于读完了,必须说几句:1别以为满嘴斯宾诺莎电磁力学金融概念的就是跨界天才,99.999%的情况下是令人厌烦的半桶水 2原创内容很少,多是堆砌先人的理论和quote,有些话引用得是很机智,但它们是你的么是你的么作者? 3再也不在只看了封底(有塑封)的情况下买毫不知情的中信出版社出的书 4中信你还我26块钱来!

  • 0 panjf 2015-12-23 21:41:05

    作者想站在更高的哲学高度来讨论模型,对于模型为什么会失效倒是有点不言自明,期待中比较技术化的讨论并没有出现,也许还是我的眼界太low了。

  • 0 海哲 2014-04-21 11:27:07

    一个金融从业人士看了几句哲学和诗句深受打动,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物理学背景写了一篇也没观点也没干货的东西...不知是翻译还是其他问题,常常感觉词不达意

  • 0 xiaopei 2014-07-23 15:26:13

    国外的书感觉说的就是慢,如果当成一个知识类的图书来读,感觉知识最后两张有价值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