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医生知道!2》的原文摘录

  • 至于过度医疗,女性朋友们要瞪大眼睛,遇到以下情况,一定要捂住自己的荷包,保护好自己的身体,谨防上当:(1)说你宫颈糜烂,却不给你做宫颈细胞学涂片,上来就要给你照阴*道镜的;(2)照了阴*道镜还不取活检,在没有任何宫颈病变证据的情况下,就以宫颈糜烂为由,劝说你进行各种昂贵治疗的;(3)LEEP刀是用于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而且至少是通过活检诊断为CIN2或者以上的高度病变,才需考虑。对于没有症状的宫颈糜烂、纳氏囊肿、宫颈肥大,或者经过阴*道活检病理证实仅为CIN1的低度病变,不需要做LEEP;(4)宫颈锥切术适用于宫颈癌前病变在CIN2~3以上的高度病变,除此之外,都有过度治疗之嫌;(5)目前国际上仍然没有能够明确治疗HPV病毒的药物,清除病毒主要靠女性生*殖道的自身免疫力,如果医生向您推荐价格昂贵并声称有特效的药物或者高级保健品,都需要谨慎对待;(6)凡是动辄使用以下医学词汇为您进行病情解释的医生,例如在没有任何宫颈细胞学检查或者活检报告的情况下,就说你的宫颈糜烂要癌变,会导致不孕症,或者是性*生活过度造成的,不是庸医,就是奔着你口袋里的银两在用劲儿,是早已丧失道德的职业大忽悠。 (查看原文)
    Sofia 5回复 19赞 2013-11-15 10:30:05
    —— 引自第258页
  • “二战时,一个犹太家庭遭到迫害,大儿子和小儿子分别去寻找帮助。大儿子去寻找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小儿子去找自己曾帮助过的人。结果大儿子获救,小儿子被出卖。这说明什么?说明愿意帮助你的人会一直愿意帮助你,你帮助过的人却不一定愿意回报你。所以,遇到苦难,还是要去找曾经给过你恩惠,真正愿意帮助你的人,而不是把过去施与别人的恩惠索要回来,何况,很多时候也要不回来。” (查看原文)
    Sofia 6赞 2013-11-14 16:08:11
    —— 引自第141页
  • 老主任说,医生开给病人的第一张处方是关爱,对于初出茅庐的医生来说,除了关爱,应该还有一张更重要的处方需要时刻谨记在心,叫做“不要伤害”。 (查看原文)
    Sofia 3赞 2013-11-14 15:42:14
    —— 引自第39页
  • 多数时候,女人们看似在生活中从不缺少闺蜜和铁磁,动辄可以凑在一起八卦是非,同仇敌忾说别人坏话,但真到生死时刻,还真找不到这样一个能够为你签字的人。 (查看原文)
    Sofia 2赞 2013-11-15 10:19:45
    —— 引自第191页
  • 我尽可能多地拥抱我的女儿,见缝插针地亲吻她,再难也要把她带在自己身边。我想让她从里到外彻头彻尾地感到安全,有安全感的人就不胆小、不纠结、不缩手缩脚,长大以后,即使脱离妈妈的怀抱,她也能安然面对人间的百态。 我默默地想,我为什么非要让她出人头地呀?王朔说,成功不就是多挣几个钱,然后让SB们知道吗?做什么作业,不做!我可不指着你将来成什么,你当我女儿我谢你还来不及呢!你将来就是享受。你是书香门第的小姐,将来太有钱了。我叫你一辈子不为钱工作,只干自己喜欢的事情。当然了,这些都是我默默地在想。否则我妈一定指着我的鼻子说,你以为自己是谁呀?有本事先成为王朔,起码有名有钱,再学人家怎么养女儿。其实,我就想让她做一个温柔可人的女孩,要多读书,但不要多高的学历,早点结婚,然后,起码生仨孩子。大志问:“为啥是仨?” (查看原文)
    Nagaksema 3赞 2022-02-14 12:34:35
    —— 引自章节:13.女性最佳的生育数是2.3个
  • 她们不知道这地球离开谁都一样转,而自己的小身板,如果连自己都不好好珍惜和爱护,还有谁会真的在乎?天地对万物从未施得仁恩,也不求回报,只是让万物如刍狗一般自然走完由生到灭、从荣华到废弃的过程罢了,你还自己纠结个啥? 人世间总是这样,什么岗位上都有好用的人手,可就是不省油。 健康女性怀孕后,白细胞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高,这是妊娠再正常不过的生理表现。白细胞从早孕期开始升高,直到怀孕30周达到高峰。非妊娠女性白细胞多在四千到八千,怀孕时可以升高到一万四,甚至一万六,临产和产褥期还会有更显著的增加,增加的主要是中性粒细胞,这和普通人细菌感染后的血液学变化非常相似,但在孕妇身上,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反应,只要没有感染证据,绝不需要任何治疗。 。你听过犹太人的故事吗?”“什么故事?” “二战时,一个犹太家庭遭到迫害,大儿子和小儿子分别去寻求帮助。大儿子去找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小儿子去找自己曾帮助过的人。结果大儿子获救,小儿子被出卖。这说明什么?说明愿意帮助你的人会一直愿意帮助你,你帮助过的人却不一定愿意回报你。所以,遇到苦难,还是要去找曾经给过你恩惠,真正愿意帮助你的人,而不是把过去施予别人的恩惠索要回来,何况,很多时候也要不回来。” 这事儿我没声张,只和你一个人说,是对你负责任。其实不说也行,个人好坏都自己带着,碰上不懂事儿的年轻人,还觉得我交浅言深了,故意恶心或者为难人家,反遭嫉恨。老姐是过来人,看你有慈悲心肠,看在菩萨的份儿上,今儿才提醒你。 年轻时做事,只凭一腔热血,觉得问题必须解决,要对得起朋友的信任,其实,很多时候,人因无知而无畏。 (查看原文)
    Nagaksema 3赞 2022-02-14 12:34:35
    —— 引自章节:08.铁打的协和流水的小兵
  • 例如低血压,麻醉药物注入硬膜外导管后,引起交感阻滞、外周静脉扩张和回心血量减少,这些均可导致孕妇心输出量减少和血压下降。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会使子宫胎盘灌注减少,导致胎儿窘迫。 打偏了”的麻醉可能一开始打的位置就不对,或在操作过程中给药的导管移出了硬膜外腔。 真可谓天堂有路它不走,地狱无门闯进来,这就是几十年前中国妇产科医生闻所未闻的“疤痕妊娠”。 人生是长跑,撞线意味着终结,一路风景最重要,何不把力气用在孩子的教育和陪伴上,脚步慢一点,品味高一点,生活从容一点。再说,您见过踩起跑器上撅着屁股抢跑的长跑运动员吗? 说来说去,您可能要怪国家的教育体制,怪上学年龄一刀切毫不通融,怪全民焦虑的社会状态。但其实,换个角度想,小孩相差一岁,体力、智力、理解力都可能相差很大,在美国这种重视领导力和自信心教育的国家,很多妈妈甚至宁可让男孩子晚一点上学。要知道,心智发育好、接受能力强的大块头是很容易成为班里的大哥大或者大姐头的。 再换一个角度想,现在的孩子上学压力多大,晚一年上学,人生就平白多出一年的快乐时光,还不容易受欺负,何乐而不为? (查看原文)
    Nagaksema 3赞 2022-02-14 12:34:35
    —— 引自章节:03.做个剖宫产,鬼门关上走三回
  • 有些穷凶极恶的疾病就是这样,治了不一定活过来,但是不治一定会死。治疗意味着更早触动死亡开关,不治疗又令生者不忍。人生就是这样,是哲学,是道理,又没什么道理可讲。 这么高的血糖根本没法做手术,控制不好的糖尿病人伤口愈合是大问题,弄不好来个酮症酸中毒,老太太就昏迷了,手术后彻底栽在病房。风烛残年的老年人,有时候就像悬崖边的一块大石头,没风没雨的时候,昂首屹立,千年不倒的样子,一有风吹草动就可能轱辘下去,一去不复返。 多数时候,女人们看似在生活中从不缺少闺蜜和铁磁,动辄可以凑在一起八卦是非,同仇敌忾说别人坏话,但真到生死时刻,还真找不到这样一个能够为你签字的人。 (查看原文)
    Nagaksema 3赞 2022-02-14 12:34:35
    —— 引自章节:07.能顺利抢到住院床位的五条“潜规则”
  • 人最怕的是临终闭上眼睛前往碗里一瞧,发现自己想要的一样也没得到。更怕的是,根本没弄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大好年华,一路奔跑,努力得来的东西,没一样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我半夜睡不着觉,看着自己肚皮上的妊娠纹还写了首诗呢,读给你听听。我生了她/我开始为她而生/我凝视自己肚皮上一道道的妊娠纹/密集/像细小的船/渡我/从此/不再怒骂/学会嬉笑/从此/心中再无小是非/只存大对错。怎么样?听明白这其中的境界了吗?” 我不如人家专业的家庭主妇,人家的生活多充实,学插花、练健身、做美容、遛狗逗猫、参加各种学习班。不过有了孩子以后,虽然几乎没有了自己的生活,但我好像头一次感受到,这种肤浅的快乐也是一种幸福,我不再纠结和迷茫,不再瞎文艺,乱愤青,挺好的,连我妈都说我比以前懂事儿多了。成长,就是尘埃落定,你不懂吧。 近视眼病人需要几十年如一日的佩戴眼镜,没听说眼镜腿儿把耳朵或者面颊磨出皮肤癌的。甚至有人描述宫内节育器的残酷,说它一直在子宫里无休止地刮,只要有刚住下的胚胎,就第一时间给刮出去,这才起到避孕的作用。说这话的人简直太有想象力了,您当节育环整天在子宫里头荡秋千吗? (查看原文)
    Nagaksema 3赞 2022-02-14 12:34:35
    —— 引自章节:01.上环是国际公认的绝佳避孕方式
  • 我们身边的女性,哪怕是其貌不扬,哪怕是名不见经传,也可能拥有你根本无法想象的、波澜壮阔的性生活。即使是决了经的老年女性,也可以有床第之欢,内容形势频率真不见得比小年轻们逊色 (查看原文)
    人在旅途中 1赞 2013-11-24 14:17:06
    —— 引自第192页
  • 人类社会的很多事,例如智商、美貌、身材、生育、乃至出身和人生的种种际遇,都毫无公平可言。 (查看原文)
    人在旅途中 1赞 2013-11-24 18:28:33
    —— 引自第214页
  • “留着子宫就有生育的希望,切了子宫,就彻底断了生孩子的念想。虽然下次还有疤痕妊娠的危险,但不是必然的,人家夫妻有自主选择是否冒险一试的权利。切子宫没什么高深的,过两年你们就都学会了,但是子宫只能切除,没法再接上,子宫要是没了,多坚强的女人都难免自卑,多开明的男人都难免怨恨。而且世事难料啊,现在好好的夫妻,谁知道几年后什么样子?一个子宫可能决定一个女人的命运,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你们这些还没结婚、没生过孩子的黄毛丫头懂个屁。” (查看原文)
    Sofia 1赞 2013-11-14 15:43:20
    —— 引自第15页
  • 年轻的夫妻们忘了,孩子本来是床上生活的副产品。在这个本该尽情释放心无旁骛的过程中,面对女性的绯红和娇柔,男性想着的不是膨胀、侵入和释放,而是焦躁地执着欲这一炮到底能比能成功;女性想着的不是对方的抚摸和身体容纳的渴望,而是这次自己排出的卵子能不能争气怀上孕。 (查看原文)
    人在旅途中 1赞 2013-11-24 15:48:58
    —— 引自第210页
  • 最终,这床上除了积极造人的两口子,还多出双方老人的殷切期盼和望眼欲穿、双方朋友的嘘寒问暖、双方同事的风言风语,甚至邻居大妈的怀疑眼神、不怀好意的热情打探、以八卦为目的的送医送药,甚至巫婆神汉的偏方妙药都掺和了进来。 人世间很多事情根本不需要人类思考,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你的身体比你自以为是的头脑聪明一百倍,你需要做的是放开人类控制欲望的缰绳,让你的身体自由发挥和驰骋。 (查看原文)
    人在旅途中 1赞 2013-11-24 17:19:41
    —— 引自第211页
  • 对医生来说,在给新生儿查体时,不光要注意男孩子的外生殖器有无异常,两个睾丸有没有及时下降到阴囊,还要注意检查女孩子的外生殖器有没有处女膜闭锁的问题。 (查看原文)
    人在旅途中 1赞 2013-11-25 10:51:36
    —— 引自第284页
  • 白阿姨是个明白人,她留了生前遗嘱,并且签署了文件声明,放弃一切有创性的临终抢救措施,包括胸外按压、点击、气管插管、呼吸机,等等。 生前,她是一个叱咤风云的商界女强人,死前,她也没有丧失自己宝贵的尊严。 (查看原文)
    人在旅途中 1赞 2013-11-25 11:50:32
    —— 引自第285页
  • 人生就是这样,不能祈求盆满钵满的什么都能抓到,能把自己真正看重的东西捡到碗里,就算一辈子没白忙活。 人最怕的是临终闭上眼睛前往碗里一瞧,发现自己想要的一样也没得到。更怕的是,根本没弄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大好年华,一路奔跑,努力得来的东西,没一样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查看原文)
    人在旅途中 1赞 2013-11-25 12:02:21
    —— 引自第290页
  • 世间万般皆苦,唯情色最苦。说到底,男人和女人是不一样的,是永远无法平等的。男人主要那东西还能硬,差不多大半辈子都能生育,女人呢,也就那么短短一二十年。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不能回放,更不能重来,女人,迈出每一步,都要想好,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要知道代价。 (查看原文)
    人在旅途中 1赞 2013-11-25 14:44:21
    —— 引自第308页
  • 幸福就是平心静气的相处,然后一起慢慢变老。 (查看原文)
    何妨吟啸 1赞 2013-12-15 09:19:34
    —— 引自章节:自序
  • 那以后,无以计数的没有全身麻醉的人流手术中,我听到最多次数的呼喊都是“妈”或者“娘”,几乎没有人喊“亲爱的”“宝贝儿”“老公”或者什么“达令(darling)”之类的,偶尔听到有姑娘喊一个听上去颇像男人名字的字符,姑且认为那就是她的爱人吧。 在遭遇这一自己找上门,虽然内心恐惧万分却又无从躲闪的疼痛时,在孤零零最无助时,带给女性最深安慰的不是男人,而是母亲。一代又一代的女性注定要经受这些苦痛,或者长痛娩出生命,或者短痛扼杀生命,千百年来的梦魇轮回,似乎从未停歇。 (查看原文)
    Wongwongwong 1回复 1赞 2014-08-15 09:33:23
    —— 引自第95页
<前页 1 2 3 4 5 6 7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