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增订本) 短评

热门
  • 48 辄馨 2013-11-19 14:21:58

    加了黎光明《川西民俗调查记录1929 》的序言内容,其他没有什么变化。又读一遍,进一步显现了作者用菜刀(族群理论)绣花(重建华夏)的先天不足。也暴露了海峡两岸学界对于死磕“边缘”的一致性,从缺乏学术创造力的共同特点上,证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同根同源。

  • 38 Biomass 2015-12-11 13:15:34

    12/11/2015 几点感想:1.发明民族看似可以搞逆向马克思主义,从意识形态入手倒灌进现实,其实最主要的仍然是现实政治作为基底。 2.发明民族的有机性和无根知识分子没什么关系 3.现代正统意识形态对“求真意识”的强调使得基于神话的团结陷入极大困难,这主要体现在精英文化里。至于底层民众,他们是“中国人”。

  • 25 Inglourious B 2015-09-24 12:58:28

    从理论上分析,无论是那个点都无法严格区分族群,作者甚至更走了一步论证了考古学的不可靠(却没有定量至定性分析),结果开始分析社会形成的时候又不得不依靠考古数据,也真是...挺尴尬的。周人的起源虽然讨论了很久,但好像并没有说出什么来。太伯奔吴和北川倒是比较详细。特定环境中得资源竞争和分配关系式一群人设定族群边界以排除他人或改变族群边界以容纳他人的基本背景,依赖的是共同历史记忆的建立与改变,亦即各族群间对历史的争论与妥协的结果。//也就是我本身对民族主义产生的抗体以及对考古学真是没有感觉哎。

  • 12 乡下人 2016-07-15 23:58:49

    洞见迭出。七月读书收获最佳。与《历史三调》对读,或更有收获。

  • 4 韧勉 2014-04-15 22:59:14

    完全照着老版对读了一遍,翻译、关键用词都做了不少的订正,地图更加立体化了,内容除了明显增加的两张以外,还有部分读首版时自己存疑的地方,发现作者都把自己的观点有所归正,如今看过拉铁摩尔、巴菲尔德、狄宇宙和王的其他作品后,再回来看修订本,其深远意义更加可贵!

  • 4 Adiósardour 2014-12-14 00:56:26

    对考古学、历史文献以及对人类社会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在考古学方面,由于将华夏看作成一个维护共同资源的群体,产生于特定资源竞争环境当中,在此议题当中王明珂强调生态与环境考古的重要性。在研究北方游牧社会文化的起源与形成方面,过去许多学者基本都是从器物传播的角度来探索此类问题,例如斯基泰风格或北方系风格动物纹样等。提醒考古学者这种以器物间的相似性来建立起来的逻辑关系的模拟法,一但被滥用或过分依赖,都经常会造成伪知识。注重调整考古学的研究策略,更注重历史文献的解读。由动物中的猪、羊比例变化,居址中有无聚落形态,陶器的大小变化,生活工具变迁等综合因素,来探讨游牧化这样的人类经济生态的演进。认为考古资料之间或考古材料与文献资料间所呈现的“异例”,才是我们认识社会与历史本质的关键。

  • 6 青年哪吒 2014-01-12 22:33:02

    快二十年来此方面研究最好著作,可以作为博士生写作论文的范例。当然,作者的建构缺陷很大,田野也不足以支撑理论。

  • 6 青(求己) 2014-03-10 10:12:18

    王书也是和葛剑雄的书一样是为数不多给我启发的书,但是这次读,也是困惑多于收获。葛书强在对历史的叙述,而王书强在对历史的解释,这一点是王书的亮点,特别是其将Text放到Context里面去理解的自觉,非常好!国内我看还没有什么人能做到这一点。对新清史、新文化史和解构国族说多有回应,同质化、涵化等概念理解得非常好,几句话就点清楚了,但是少了民族主义对民族的建构作用,这点非常重要,直接削弱了王的论点,中国古代不能对近代的很多变化构成解释,另外,解释中国古代的一些材料也略有不足,似不足以支撑起王的观点

  • 4 陰陽魚 2017-03-06 22:09:58

    本書的材料整理得不錯。視角也集合了各個學術領域的主流方向。只是作者的邏輯水平實在有些堪憂。也可能是作者宏大理念的雄心干擾了其邏輯。他首先認識到了相當多的人對中國人這個概念感到困惑。這說明這是數百年來一個複雜的問題。在面對一個複雜的個例時。他沒有想着先發出一束微光。而是想着爲世界上一些民族書寫一些普遍規律了。要把中國人當成其宏大民族理論中的一個一般性事例。基於中國人本身的難度。他一開始就給自己埋好了陷阱。果然後面就爲此付出了代價。作者顯然早就意識到民族是一種主觀建構。那麼隨着人類文化在軸心時代發展。是否這種主觀建構。建構出了除主觀性外幾乎毫不相同的特點呢。這很可能是真實的。故以民族看待這些迥異的事物。方法上就出了問題。更何況作者還頻頻插入大陸和臺灣這種又加雜了政治因素的事例。可謂混合變量法。

  • 4 KuningTelur 2016-04-01 23:51:01

    两篇前言和第一章已基本说清王明珂的主要思路:“华夏”的观念如何在气候变化、资源分配等因素的作用下,于动态的“边缘”处,由集体记忆的改写与遗忘来被塑造、被描绘、被改写;问题不在于我们“是”谁,而在于我们“为何”声称我们是谁。第一章文献综述能做成大白话,可见学术功底;对考古学的“相似”考证方法的拆解精准到位,从“民族史著作的社会意义”中找到人类学与历史学的交叉点令人深感赞同;“木炭的燃烧”的比喻、“一截骂一截”的描述都很精妙;抓住“异例”的思路大开脑洞。也许因篇幅无法展开,满清的帝国构成、新疆的“边缘再造”没有任何回应。二、三章的考古学分析略显冗长。作者同时反对历史本体论和近代建构论,认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有力解决资源分配问题的方式,令人疑问这是不是有点太简化问题、太执着于大一统观念了。

  • 1 陈毓秀 2018-05-17 20:29:46

    最后一章,加一颗星。

  • 1 鶴少爺 2015-01-06 14:31:21

    理论上,毕竟十几年前的书,耳目一新的感觉肯定没有了,但是依然能感觉到言之有理自圆其说;材料上,还有一种历史学者特有的扎实感。我读完继续想到几个问题,当下时代要再造记忆与两三百年二三十年前有何不同?以及,把我自己的国族层面的认同仔细地剖析一下。

  • 0 h 2020-03-29 16:27:53

    阐述一个很难说清的问题(总有太多反例与反证)确实困难,意义在于能够让我们跳脱开相对熟悉的体质人类学,能够以更多视角来审视族群的构建与变迁,这比其本身对华夏形成的论述更有价值。这个价值很大,也是这本书久享盛名的原因。

  • 1 大眼狗 2016-02-09 14:56:45

    1.书以边缘的,异质的的视角,以北川羌族,太伯奔吴等为例,修正中心的、典范的历史(民族)叙述,强调集体记忆和民族构建中的流变性、观念性、利益性和不确定的模糊性;2.从基于地理和文化的华夷历史心性到近代民族建构的汉族和少数民族,不但有客观的存在的过去事件与模式化社会行为,还有社群关系中个人与群体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展现,不但要描述事实是谁?更要识别为何宣称自己是谁的情境;3.在有限资源竞合的背景下,华夏边缘与中心的冲突,边缘异域想象对核心地区的维系,边缘自身的演变,有意识的修改集体记忆和结构性失忆,个人记忆如何进入集体记忆,后者又如何修饰前者,非常有意思;4.去芜存菁叙述和历史写作中必然的选择性和局限性;5.不断重修的谱系的版本本身就是研究集体记忆认同变迁不可多得的素材。

  • 1 卡诺 2015-06-21 02:24:12

    南京。材料非常丰富,史观属于“层累的造成的历史”一派,因为牵涉范围太广逻辑链显得有些松散。

  • 1 启风 2016-03-29 16:40:51

    通过kindle阅读的第一本严肃书籍。

  • 2 Tacher 2014-01-22 10:52:38

    这本学界奇书,大一的国史课上,里面周人族源就成为期末论文篇目。一年多的学习,对社会心理的这种解读路径已经略有些厌烦,但不影响本书对我的震撼。这本书其实可以相当好地缓解目前的国家内的民族冲突和国际间的民族冲突,民族的隔阂,实质事实资源分配上的不均衡,那么,如何建立一个惠及多方的资源分配体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思路所在。至于那些抱持狭隘民族主义观的国人,更应该读读此书,我也始终认为,“能屈能伸”是我民族的优良品质之一。生存目标应该是作为一个民族整体的最基本追求。

  • 1 tiiiiin 2018-10-15 19:48:58

    中国人的心灵史。 寻根式的研究。 材料很丰富,理论性实践性都是很强。 看得是电子书,有必要重新再读一遍纸质版。

  • 3 Derridager 2018-03-18 17:09:31

    困惑多于启发,甚至有些虎头蛇尾。从边缘研究出发以及视考古证据为历史记忆确有新意,可无奈行文略自我重复,最无法忽视的就是前一章刚推翻对考古证据的依赖,后一章就打自己脸。终究是野心太大,面对族群或民族这么宏大且复杂难解的概念,想凭一己之力厘清实属不易。与安德森相比,缺点很明显,王看似在写中华民族,实际目指民族的一般规律;安德森看似给民族下了个可以套用的定义——想象的共同体,实际目的只在于解决特殊性问题,一种学术意识的差别。不过问题意识值得肯定。

  • 2 浅海 2023-02-28 19:06:15 北京

    在对作者本人的观点方法史料基本全部了解熟悉之后再读这本成名作,其实也算是补课了。新感受是,王明珂其实继承了古史辩的遗产,无论是内容还是方法;现象真假被束之高阁,重要的是反映出的结构本质,但是很多时候危险也在这个转换,情境、结构的大小与现象的关系需要我们谨慎选择;从边缘反衬同质化本质,是个聪明取巧的办法,但是不是太聪明了一点?;历史学者的认同与历史的眼光展露无遗,每一个现实都只是人类社会的一瞬,人类社会也只是地球的一瞬;人文学者的关怀与立场在许多表达与澄清中显现,唯有尊敬。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