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方法论 短评

热门 最新
  • 24 罗泽南 2018-12-26 13:21:58

    建议读三篇论文前先读一下序言。 2018.12.24读完《社会科学认识和社会政策认识中的“客观性”》,本文主要阐明了韦伯方法论的一些重要方面,并且回应了社科学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他回答了这样的问题:“文化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他指出,实在是无穷无尽的,人只能根据自己的价值关联来选择,“终极价值观念射出的光芒时时照亮了事件浩渺无垠的混沌之流中变幻不定的有限片段”。除此之外,就是对于理想类型的阐述。这是很重要的一篇论文。 12.26混混沌沌中读完《文化科学逻辑领域内的批判性研究》,韦伯批判迈尔着实看得我一脸懵比,感觉一直是在讲价值分析和因果分析,痛苦。 12.27读完《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价值无涉”的意义》,韦伯对于大学讲坛“价值评判”的分析真是辛辣,可惜他批判的许多现象在中国却是常态。

  • 8 RIC 2015-11-22 18:13:02

    第一篇文章对马克思的批判一针见血,可是连续三次黑天朝是什么鬼。。。。。

  • 6 Sarcophagus 2017-05-30 07:54:55

    《科学论文集》中1904《社会科学认识和社会政策认识中的“客观性”》、1906《文化科学逻辑领域内的批判性研究》、1917《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价值无涉”的意义》。中译兼采德英本,成稿太早。据译者介绍,原中译者20多年后在原稿基础上做了修订。

  • 7 Wenqian Li 2014-11-18 17:45:49

    马克思•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一书之中译本,共有三篇论文组成,主要讨论了社会科学中的客观性、因果联系、价值无涉等问题。但韦伯的表述,结构复杂,用语晦涩,因此对普通读者而言,很难获得比较清晰的理解。总体而言,韦伯认为社会科学在方法论上不同于自然科学,但又为其客观性做了规定和辩护。

  • 6 屏翳 2019-02-12 16:43:52

    时隔三年重读此书,韦伯对社会科学基本问题的澄清,充分体现了德国学者良好的哲学素养和条分缕析的逻辑能力。我有关本土研究的方法论“原创”大多可以溯源至韦伯,当年水平不行当天书啃,大佬还是大佬,想给他写句读。先把《韦伯方法论文集》刷了吧

  • 2 信司 2019-01-18 18:07:04

    一定要说,正文好多破折号搞得我不懂什么意思,完全读不下去,可能现在还剩naive,以后慢慢学吧。不过译者的前言总结到非常好,简单易懂,对于现在的我对韦伯的方法论理解也够用了。

  • 1 FischerZen 2019-10-06 22:29:10

    主要关于文化科学/社会经济科学/广义历史学价值领域与经验知识领域不同范畴、概念与逻辑及概念工具-方法论,相关概念辨析和逻辑推演很繁复精巧,很多具体细节可挖掘,如理念型的启迪功能,价值关联-价值解释-价值评判,第一性历史事实(历史个体)和第二性历史事实(历史的实在原因),关于一具体文献材料获得“意义”的不同方式,历史因果联结(基于抽象范畴的孤立和一般化;历史形势和事实的本体论知识+对既定形势习惯反应的方式的经验规则知识-规律学知识),讲堂讲授与公共讨论不同领域的价值无涉问题,关于价值评判中的“适应”和“进步”概念的适宜性,目的-手段-后果关系等等,以及其可能一以贯之的逻辑起点和概念对应体系,其对历史学研究理解等等,可能译文关系加上论证逻辑及长句造成第二篇和第三篇后面部分看得很痛苦

  • 1 猫是我 2020-06-11 19:50:22

    《社会行动的结构》中提到了韦伯的社会学方法论,唯心主义社会学理论。对于理解韦伯的《新教及其原理》等社会学作品提供了方法论。汉译本序言可忽略不看。

  • 2 若水 2019-02-26 17:14:48

    译者序很棒,翻译的却很差,商务的编辑也有不靠谱的。韦伯确实是个学术天才

  • 3 Dash 2021-03-04 14:24:57

    不要读李秋零和韩水法的译本

  • 1 两仪式 2016-01-03 17:04:27

    记不得什么时候买的,就凑数用吧。 三个论题讨论社会科学研究应树立何等的价值观,废后而立。也发现了许多在学术与政治里属于韦伯式的格言。

  • 0 衿小羊 2017-06-15 16:17:59

    翻译得不好,参考过。

  • 1 SEEKER 2019-08-28 22:17:45

    除了佩服得五体投地,第一遍读没有丰富的所得。但,一些明晰的阐述已经足够使人醍醐灌顶。隔段时间再读一遍。

  • 0 芦苇 2016-06-02 00:20:20

    翻译太别扭了

  • 0 Deetz 2015-02-07 12:58:23

    你说有校正,但是还是不好读啊(最后读的英译本)。#读英文来得更快系列#

  • 0 咩咩咩 2015-05-02 22:52:23

    翻译异常晦涩,一句话六个破折号是要闹哪样?!不过韦伯终究是绕不过去的。。。

  • 0 挟书谤王蘑菇酱 2021-04-10 10:20:32

    第三篇论文早已读过,其方法论价值自然不言而喻。第二篇其实是古典学+新文化史,前瞻性极强的一篇文章,时至今日都颇有自我省思的意义。第一篇印象不大深。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