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复杂的痛苦,简单的快乐,就是一生。这是一个庭院的历史,是昨日的世界,是回不去的故乡、回不去的童年。
如今已是古稀之年的亮轩,回到十多年来连经过都不忍的故居——“青田街七巷六号”——为游人导览,一甲子的恩怨情仇排山倒海涌现,人情物趣的回忆起伏跌宕,于是开始每天清晨在父亲的书房、父亲的书桌上写作,以这座宅院为中心,前溯八九十年,由环境、建筑细部,一池睡莲、一棵凤凰木、一只乌龟,七只猫与两条狗,以至父子情仇,人的苦与万物的乐,都在这一处宅院不断地交错。情感染织记忆,承载的是来不及的孺慕之思,还有对生命的深深感恩。
【青田七六】——台北青田街上的一座庭院,日据时代由“台北帝国大学”(台湾大学前身)足立仁教授于1931年建成,台湾光复后由参与接收台大的马廷英教授购得,成为作家亮轩(马廷英长子)儿时的家园。当年比邻而居的多有飘零台湾的要人巨擘,如于右任、陈果夫、...
复杂的痛苦,简单的快乐,就是一生。这是一个庭院的历史,是昨日的世界,是回不去的故乡、回不去的童年。
如今已是古稀之年的亮轩,回到十多年来连经过都不忍的故居——“青田街七巷六号”——为游人导览,一甲子的恩怨情仇排山倒海涌现,人情物趣的回忆起伏跌宕,于是开始每天清晨在父亲的书房、父亲的书桌上写作,以这座宅院为中心,前溯八九十年,由环境、建筑细部,一池睡莲、一棵凤凰木、一只乌龟,七只猫与两条狗,以至父子情仇,人的苦与万物的乐,都在这一处宅院不断地交错。情感染织记忆,承载的是来不及的孺慕之思,还有对生命的深深感恩。
【青田七六】——台北青田街上的一座庭院,日据时代由“台北帝国大学”(台湾大学前身)足立仁教授于1931年建成,台湾光复后由参与接收台大的马廷英教授购得,成为作家亮轩(马廷英长子)儿时的家园。当年比邻而居的多有飘零台湾的要人巨擘,如于右任、陈果夫、甲骨学大家董作宾、台大校长陆志鸿、史学家沈刚伯、“中央日报”社长阮毅成……这里曾有过往来皆鸿儒的时代,《巨流河》作者齐邦媛年少时曾寄居于此,这里曾是琼瑶处女作《窗外》的电影场景地,更是马氏父子温情与仇怨上演的舞台,是困窘、破碎的一家人的栖身之处。现在这里成为“青田七六”,因是享誉国际的地质学家马廷英先生故居而被定为“古迹”,2011年获台北“老屋新生大奖”金奖。
我如今看这一座院落,总是容易看到已经不见了的那一部分,好像历史陈迹中的相关故事,又如没有了的树木与动物,当然还有许多许多不再住在这里,甚至于不再留在这个世界上的长辈。无论识与不识,此屋中多年来来往往、终至飘然而去者,比施施然的来者为多。我五岁来台便住进此屋,六十余年之后,成为此屋的见证,但如今也已皓发盈巅,老态龙钟了。“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亮轩
“我有点像英格玛•伯格曼(电影)里面的那种飘荡着、永远不离开自己住宅的魂魄。我很高兴,我活着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做魂魄。”——亮轩
作者简介 · · · · · ·
亮轩,台湾名作家,本名马国光,祖籍辽宁金县,1942年10月10日生于重庆北碚,父亲为享誉国际的地质学家马廷英先生。五岁到台湾,此后至成年一直生活在现已成为台北市古迹的青田街七巷六号。1980年代初赴美国获纽约市立大学传播学硕士,曾任电台、电视节目主持人、制作人等,连续于《联合报》、《中国时报》等各大报刊开辟专栏。三十余年间,著述不断,有《不是借题发挥》、《说亮话》、《2004/亮轩》、《江湖人物》、《假如人生像火车》等作品二十余部,曾获“中山文艺散文奖”、“吴鲁芹散文推荐奖”,笔下文字世界精彩绝伦。回忆录《飘零一家》(繁体版书名《坏孩子》)感动两岸读者,入围2011年台北书展大奖。
平生善烹调,喜翰墨,手不释卷,嗜读如狂。2012年开辟“亮轩书场”,践行其信念——“学习是一种狂喜,一种最顶级的娱乐”。
目录 · · · · · ·
【故事一甲子】
【环境篇】
【屋宇篇】——从足立仁到马廷英/门墙/玄关/客厅/书房/餐厅/三席小屋/厨房/外厨房/浴室/花房/夏屋/长廊/女儿房/两间榻榻米/厕所/柜子
【宠物篇】——狗狗/猫咪/鹅/鸡
【鱼鸟篇】——雁/鹰/麻雀/鲤鱼/吴郭鱼/乌龟/水母
· · · · · · (更多)
【故事一甲子】
【环境篇】
【屋宇篇】——从足立仁到马廷英/门墙/玄关/客厅/书房/餐厅/三席小屋/厨房/外厨房/浴室/花房/夏屋/长廊/女儿房/两间榻榻米/厕所/柜子
【宠物篇】——狗狗/猫咪/鹅/鸡
【鱼鸟篇】——雁/鹰/麻雀/鲤鱼/吴郭鱼/乌龟/水母
【虫虫篇】——马蜂的大战/萤火虫/壁虎/蚂蚁/蜘蛛/蜻蜓/蝉/蝴蝶/蜗牛
【今昔惊梦】
【附录‖两部《窗外》,一片痴心】
· · · · · · (收起)
喜欢读"青田街七巷六号"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青田街七巷六号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青田街七巷六号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 条 )

万物变迁,唯有情怀依旧
> 更多书评 4篇
-
夕月人 (爱情短暂,遗忘正长。)
有一次我去叫煤球的时候是在大年三十,天都快黑了,送煤球的欧吉桑蹬着三轮板车,我一边跑着跟在他的板车后面,一直跟到家里。这个浑身黑漆漆的煤球老做手,把几十个煤球为我们放在墙根之后,上了板车,脚踏踏板正要离去,忽然之间想起什么重要的事情一般,从口袋里掏呀掏的,掏出了一毛钱,抓起我的手,放在我的手心里。2014-01-17 09:59
-
夕月人 (爱情短暂,遗忘正长。)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貓頭鷹出版 (2012)7.8分 12人读过
-
爾雅出版社 (2018)暂无评分 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青田街七巷六号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cheesefly 2016-01-11
悲凉
0 有用 夕月人 2014-01-17
从文字可看出作者对青田街七巷六号的感情多么深厚,这里面的一点一滴都记得那么清楚。但就是对描述有点混乱,特别是人物故事穿插在屋宇篇里面,一会姑丈死了,一会都没死……作者应该是很即兴,想到什么写什么。
0 有用 八百斤稻 2013-11-19
亮轩的文笔真是漂亮,随意挥洒,都精彩生动无比。书里对于少年时与父亲的仇怨,以及自己年老时对父亲的理解和来不及的思念,很感人。 另一方面,写童年的很多故事,写老家老屋子里的花花草草、小猫小狗等等,痛苦很复杂,但是快乐是如此简单。 感觉七十岁的亮轩像个老顽童一样,是个特别有意思的老头。
0 有用 罗小A 2014-07-14
soso
0 有用 钱小豪 2015-01-05
最打动人是尘埃落定回首看人事变迁 对动物和自然地感悟与观察也很动人 书中的父子关系不禁让我用这几天的父子相处对比 庆幸我和父亲比他们两更早找到了一些相处的默契
0 有用 原应叹息 2021-01-18
夢回溫羅汀,小家小國大時代。
0 有用 heathisle 2020-12-30
2014.
0 有用 独出门前望野田 2020-10-11
是本科期间少有读完掩卷叹息的一本书…真实发生过的故事总是异常地动人,整本回忆录都弥漫着一种怀旧的氛围,好像在观看一张张老照片。
0 有用 李星辰辰 2020-04-02
温暖
0 有用 诗乐思 2020-03-05
一直喜欢马世芳的音乐节目,他的母亲陶晓清被誉为台湾民歌之母,他的父亲是台湾作家亮轩。原来亮轩的父亲是地质学家马廷英。马廷英的妻子孙彩苹后来嫁给历史学家章乃器,生下儿子章立凡。我今晚发现了亮轩写的《台北市青田街七巷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