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灭亡启示录(1894-1911)》的原文摘录

  • 可见,一场成功的政治体制改革是需要建立在一场成功的经济改革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成功的变法需要市场经济的力量去倒逼,市场的经济会指向“市场”的政治。 而戊戌变法就是在一场不彻底的经济改革基础上进行的一场不彻底的政改。由于还没有真正兴起的市场经济力量作为班底,戊戌变法显得有些心急火燎而又一厢情愿。最起码,对于一个百姓很穷,还在为他们的生存而发愁的国家来说,这样的改革也太奢侈了。 (查看原文)
    Jim Moriarty 1赞 2015-04-01 21:59:41
    —— 引自章节:第二十章
  • 我们有必要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体制内思维。 这不是一种为了集体(朝廷、国家等)的思维。 也不是一种为了个人的思维。 而是一种在为了集体的口号掩盖下为了个人的思维——表面为集体,实际为个人。 (查看原文)
    Jim Moriarty 2015-03-12 14:39:22
    —— 引自章节:东学党
  • 在武士阶层的下面,是数目庞大的农户、町人(商人、手工业者)。再接下来是等级制度最底层的两类人,一种是叫“秽多”,感觉他们身上总是带着脏东西似的,而最低等的叫“非人”,实际上他们都是破产了的无业游民、流浪汉乞丐等。 值得指出的是,上至天皇,下至非人,等级制度里这此人的身份都是世袭的。 (查看原文)
    Jim Moriarty 2015-03-19 12:57:06
    —— 引自章节:第三章
  • 而通过开放舆论监督,让一向喜欢骂骂政府的知识分子享受点自由,可以随便骂骂政府和其他人,也可以随便被其他人骂骂,在这样长盛不衰的骂战中,他们磨砺了自己,提高了骂的水平和其他水平,然后整个社会的思想理论水平也提高了。 (查看原文)
    Jim Moriarty 2015-03-20 11:39:04
    —— 引自章节:第三章
  • 炮弹击中了致远位于舷侧的鱼雷发射管,引发的大火四处扩散,引爆了发射管里的一枚鱼雷!致远受到了致命的二次打击。 (查看原文)
    Jim Moriarty 2015-03-24 12:59:00
    —— 引自章节:第八章
  • 荒尾精规定,有几类清国人是重点的统战和策反对象,比如“有志于拯救全人类、振兴东亚、改造清国恢复中华的君子”,以及“企图颠覆征服政府或企图起兵割据一方的豪杰、豪族、长者、侠客、富者”等等。如果在这些人身上有以下其中一条或几条则不能成为统战对象,它们包括:品行不端、不讲诚信、爱财如命、见利忘义见危图安。最后一条比较有意思:长相猥琐。 … 宗方小太郎分析,洋务运动后,清国虽然在表面上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但“腐朽的风气源自明末,全民丧失信仰,社会风气江河日下,所追求不过金钱、享受之事。在此风气之下;每个原本有良知的人都是可能的腐败者。“观察一个国家也和观察人一样,应当先‘洞察其心腹’,然后再‘及其形体’。”而清国的问题正是“人心腐败已达极点”。 (查看原文)
    Jim Moriarty 2015-03-31 01:58:16
    —— 引自章节:第十七章 日本间谍的结论:大清全民腐败!
  • 宗方小太郎预言:“今后主宰爱新觉罗命运的,必为湖南人。” (查看原文)
    Jim Moriarty 2015-03-31 02:00:33
    —— 引自章节:第十七章
  • 事实上但凡有猜忌之心的人一旦打消顾虑,建立起对某人信任,再想让他放弃这种信任反而很难 (查看原文)
    Jim Moriarty 2015-03-31 12:33:49
    —— 引自章节:第十八章
  • 对手啊,托起成功的另外一只手。有时候我们之所以存在,并不是因为自己有多牛,而是因为有个死对头,就这么简单,特别是对于官场。 (查看原文)
    Jim Moriarty 2015-03-31 18:36:23
    —— 引自章节:第十九章 戊戌变法:光绪和慈禧的权力博弈
  • “杀几个贪官就能变法”,这正是那些不懂变法的人才会说的话。如果变法真的只是杀贪就好,那历史上的那些变法就不会无比艰难和反复了,大家去磨刀就好了。 (查看原文)
    Jim Moriarty 2015-04-01 10:54:06
    —— 引自章节:第十九章
  • 人从一生下来就是要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所以每个人都不得不追逐自己的利益,可以说人就是以发财为第一要义,在我看来这也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天性——人性的一部分。所谓人性,在更多的时候,也就是指人的动物性。 (查看原文)
    Jim Moriarty 2回复 2015-04-01 21:02:58
    —— 引自章节:第二十章 自救变法在百日内无疾而终
  • 很显然,既然官僚集团已经成了资源的掌控者,既然他们能够依靠这些掌控的资源很方便地发财,如果没有杀招(杀招不等于杀人的招儿),凭什么能让他们停止这种发财?所以变法最终都会遭到来自官僚集团的抵制。从专制王朝的历史来看,太多的变法最后只是让朝廷陷入不变就死、一变就乱的怪圈。 (查看原文)
    Jim Moriarty 2015-04-01 21:11:08
    —— 引自章节:第二十章
  • 出于统治的惯性,朝廷不仅没有“全民共富”的想法,甚至对人民根本没有信任。…朝廷似乎总在幻想全体国民骨子里都是暴民,第二天早晨起来满大街都是起义的队伍。于是在1860年的洋务运动开始后,朝廷不仅不敢把当时的最新科技——军工技术下放到民间,甚至在其他民用领域(铁路、电报)等也严格垄断着技术和资源。 (查看原文)
    Jim Moriarty 2015-04-01 21:37:53
    —— 引自章节:第二十章
  • 很显然,既然官僚集团已经成了资源的掌控者,既然他们能够依靠这些掌控的资源很方便地发财,如果没有杀招(杀招不等于杀人的招儿),凭什么能让他们停止这种发财?所以变法最终都会遭到来自官僚集团的抵制。从专制王朝的历史来看,太多的变法最后只是让朝廷陷入不变就死、一变就乱的怪圈。 (查看原文)
    Jim Moriarty 2015-04-03 01:44:23
    —— 引自章节:第二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