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社会研究 短评

热门
  • 3 168 Hours 2015-05-26 21:11:50

    1933-2003之间七十余年的各种讲演稿,总体能看看出作者的学术生命里程,很大程度上他所说的57年之后、79年之后的第二、第三次学术生命都是(半)官方的宣传机器了,从而也能看出作者研究的偏向所在了,总体而言,他的研究视角方向还是偏重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当代社会学的前沿方法并没涉及。正如现在对于社会学科班出身还是普通外专业的学生,一贯的推荐书单都会包含《江村经济》,但事实上真的适合吗?

  • 1 shichalo 2016-08-14 18:50:06

    有时候我是把费孝通当成中国的拉扎斯菲尔德。

  • 0 雀半仙 2015-06-15 11:22:58

    从农村研究到小城镇研究和城乡关系的研究,这一步步的逻辑缜密。故城乡协调也从来不是自上而下的,不断反复互相激发。

  • 0 AlonsoQuijano 2017-03-27 22:57:10

    费的“社会科学方法论”?

  • 0 蓝道_RANDALL 2019-11-20 21:02:02

    关于民族识别的几篇比较感兴趣

  • 0 拿水润润 2019-09-19 15:40:22

    经典珍藏版就是经典,倒不是刻意奔着名气去打分,只是费老作为一个研究经历丰富的学者,在这本讲稿组成的书里处处散落着思想智慧,这种睿智源自费老他其实已经活明白了。

  • 0 Clim 2021-12-01 00:45:40

    费老长久以来的讲座记录,内容大同小异,包括最近的研究发现,最近的感悟心得之类的。 我总结出来的费老的研究精髓:就是对一个社会现象追根究底,得出其原因包括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环境因素等等,再将这一套应用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饮食,穿着,习惯的社会现象上。 这样x的x次方,就有无数的报告可以写,无数的讲座可以开。看了这么多讲座,真的够了

  • 0 喜文乐建 2016-03-16 23:08:09

    主要由费老各时期的演讲稿组成,从中可以对中国社会学,民族社会学的诞生以及成长过程有个了解,对社会学的价值和意义有个概念,没有太多得专业知识研究理论方法,作为培养兴趣或是了解中国社会学历史来讲,好书!但如果作为教科书来说的话,我只能说会令你失望的!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