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列日涅夫时代 短评

热门 最新
  • 80 陈非我 2016-01-11 17:11:17

    异国政界往事,幕幕似曾相识。须知殷鉴不远,莫待因果来时。

  • 62 一卷残书惹夜归 2020-03-29 01:48:58

    有一次,勃列日涅夫看完一篇为他代笔的文章,以怀疑的口气指出:“文章的理论性是不是太强了?我可不是学者,而是政治家。”契尔年科马上安慰总书记:“没关系,列昂尼德·伊里奇,您即将看到,准会有百十位我国学者立即开始根据这篇文章撰写自己的学位论文!”

  • 23 豆瓣广播爱好者 2017-12-02 08:56:09

    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一个希望大家都过得好,但自己要过得更好的人~

  • 16 撒呓挣 2018-04-27 23:42:38

    有兴趣的朋友推荐读一读这本儿书,个人认为写的非常、非常、非常之精彩,堪称是一部苏联真人版的《是,大臣》、《是,首相》。说到勃列日涅夫,我总会想起在一则脍炙人口的苏联笑话之中,他乘坐的火车停了,于是他挥舞着双手下令:“同志们,让我们把所有的窗帘都拉下来,坐在座位上自己摇晃身体,做出列车还在前进的样子就行啦!” 列昂尼·姆列钦哀叹道:如果当局不对各种社会需求充耳不闻,国家本来不致崩溃。如果它不去试图禁锢社会,而是允许它正常发展,绝不至于如此。不过勃列日涅夫和业已僵化的那个制度根本不可能施行国家所必不可少的变革...... 屋大维在临终时曾问朋友们,“在人生的滑稽剧中,我表演的怎么样?” 我倒是又想起另一则苏联笑话,它有个蛮忧伤的结尾:勃列日涅夫时代,就像看电影一样,大家都在等着散场......

  • 12 Biomass 2015-03-21 20:34:44

    2015/03/21 细致到近乎琐碎。西方的专业著作相比而言有清教徒式的自虐,而俄国类似的书更容易讨好人类天然的认知特点。

  • 7 雪磨坊 2018-08-10 17:53:03

    “最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勃列日涅夫去世多年之后,我们对他的了解依然太少,不清楚他推进了什么,他希望的是什么,他追求的是什么。”

  • 5 蓝色的眼眸 2020-05-16 09:25:26

    首先,本书把勃@列@日@涅@夫的人物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通过一系列的对话和事件,深刻展示了他登上宝座的历程。贵人相助,多次起起落落。这一幕幕,倒是似曾相识。 其次,对同时期的谢@列@平的印象也很深刻。“钢铁般的舒里克”,成也钢铁,败也钢铁。像钢铁一般的个人性格和处事风格,吸引了一大批人在他周围,被人看做是二号人物。但正因为如此,木秀于林,下场还是蛮悲惨的,树倒猢狲散。 最后,本书从赫@鲁@晓@夫的倒到勃@列@日@涅@夫的病逝,这个大国也在显露出颓势了。垂垂暮暮,是勃的身体,不也正是苏大国吗?

  • 4 时光の拾荒者 2021-06-08 23:44:00

    半年多终于看完了。要运营一个政府,不腐朽可太难了。用很流行的一个词就是老勃跟手下一起“躺平”,然后苏联就没了。 接下来要看内卷之王第三帝国系列了,下一次看完估计又要经年了。

  • 9 北极光 2020-06-11 13:50:52

    这只是一本历史书,对照当今,却是无比真切的现实....

  • 3 凱特根斯坦 2017-07-22 23:34:01

    很personal也很平淡。读完倒是对勃列日涅夫身边的几个人更感兴趣:苏斯洛夫、契尔年科、柯西金、帕普京...

  • 5 tiiiiin 2020-03-01 18:41:35

    按照时间顺序对勃列日涅夫时代的政治统治做了勾勒。 侧重高层之间的政治活动。说是“时代”,实际上对苏联生活的篇幅描写不多。 勃列日涅夫的上台和执政,和其他的领袖差别多大,很多都有别人的影子。但是他能够衰而不退,病而不休,实在就是有意思了。对这种机制形成的原因,本书也没有太多的解释,只是解释成”赎买“”庇护“,似乎太粗线条了。 苏联在勃氏统治之下,就是一个大号的沙特+伊朗的混合体。

  • 2 郑宁素 2021-07-11 18:08:44

    全本书这么长,但就像小学生写的日记一样,毫无重点跟核心,从头翻到尾还是对勃列日涅夫时代的主要特点不明就里,就这水平我还不如看百度百科,浪费时间。

  • 8 xin 2021-09-19 14:33:14

    此时此刻,正如彼时彼刻

  • 4 坊间传闻失控 2020-04-19 00:14:02

    站在高处的人,大部分也是普通人,枭雄永远是少数。

  • 3 长虹剑 2019-07-25 20:30:51

    未必同意作者的全部判断,但作者很敏感地指出了不少值得思考和认识的组织管理现象。

  • 4 背对众生 2019-10-30 21:08:00

    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苏斯洛夫,戈德波尔内,柯西金,谢列平,即使换成他们,最终结果也不会好多少。打从斯大林时代,苏联就没有造就政治家的传统和环境。 多数情况下,形势比人强啊,能够造就时势的,终究是个别强势人物。 另外: 一个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俩兄弟不免有许多相似之处,脾性、言谈举止、乃至命运……

  • 6 Zodiacseven 2020-10-10 11:54:17

    勃列日涅夫天生不宜从事国务活动,并不具备国家领导人必不可少的品质。他自己也明白只有州级领导人的水平,但是却顺利走到权力巅峰只能说占据了天时(当时反对赫鲁晓夫的声势太过强大)地利(个人外表形象好以及对机关中的权谋具有特殊的禀赋并经历年深已久的磨炼)人和(对干部特别关注团结州委边疆区委和书记们,自己活也让别人活)。 甚至于当他人生后期已经失去工作能力也没人推翻他让他得以善终的原因,我觉得主要是因为①苏联社会当时由于固步自封反而陷入到久违的稳定状态,犬儒主义氛围浓厚②高层领导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阻挡改革乐于维持现状③苏联当时刚刚陷入阿富汗战争需要他来做这个历史的罪人。 总之勃列日涅夫整体来说是一个非常无聊的人,同时又是一个异常幸运的人,可以说是苏联的掘墓人(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顶多算个送葬的)。

  • 2 冷战老手 2016-07-31 02:03:01

    毛子写历史著作就没一个好看的,貌似麦德维杰夫是巅峰了。

  • 2 Rick1929 2017-11-21 09:02:10

    一本勃列日涅夫的帝王起居注~

  • 4 扫地老僧 2018-07-01 19:13:52

    熟悉中国现代史的人,会在这本书中记载的苏联历史中,找到很多似曾相识之感,甚至很多事能一一对应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