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岁月·生活 短评

热门
  • 0 成知默 2020-10-08 22:13:33

    爱伦堡称无意将自己的回忆录写成编年史,甚至作为世界史上最残酷的二战在其笔下也稍嫌浮光掠影了一些,然而即便如此,已经将战争中所有人的苦难表露无遗,战前与战后,前线与后方,上至将官下至平民,每个人都被这场灾难裹挟,尤其纳粹入侵苏联后,对于所有苏联人来说,二战更成了一场需要每个人为了生存与保卫家园所进行的抗争。法国作家乔治·贝塔诺斯对二战与纳粹法西斯的评判精准极了,“慕尼黑协定不只是一件愚蠢的事,而且还是投机勾当的卑鄙结局”,而正是国际上各方势力的博弈助长了法西斯主义,任其发展为人类史上最大的毒瘤。此卷中印象最深的两点:1、爱伦堡曾被纳粹塑造为渴望消灭德国民族的激进的犹太人的靶子;2、作者称:“如果斯大林死于1945年,也许战争会遮盖许多东西”,然而活下来的斯大林不仅逃脱了审判,更发起了新一轮清洗

  • 0 吾儿牧易 2017-01-25 04:44:55

    #201705#第五部的收获,希特勒德国入侵苏联,战争初期,俄罗斯人对德国人的心态,尊敬、崇拜,没有憎恨。这点很意外。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