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里面会夹带一张卡,刮掉上面的涂层,显示密码。按照卡上面的流程:
1,先在微信上关注这本书的合作商“易果”的公共微信,然后发一个消息,发送“肥肉,密码,手机号”给他们,他们回复一条推送页面,里面包含优惠码。
2,注册登陆他们的网站 www.yigou.com 在他们网站选购产品,结账时输入优惠码,就能送给你一个400g的猪肉,不购物不会白送。运费10块,满100块免运费。
鲜肉自上海发送,大概两天送到。有泡沫箱和冰袋。只提供北、上、津、杭四个城市。
如图: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2177807449/
总之,是个好点子。网站通过图书宣传品牌(并且让新用户立刻就深入到了试用阶段),图书的制作经费想必有部分是由这个网站提供。在市场方面算是双赢。
《肥肉》这本书本身呢,内容都是命题作文,有些作者想必写起来也很摸不着头脑,仓促之作偏多。我觉得与其这么有板有眼地写关于肥肉的小文章,倒不如开放体裁,既然攥不出关于肥肉的完整故事,就多玩玩游戏,写写关于肥肉的废话诗戏仿戏仿也好,还能让整书显得更先锋一点。
排除“买书赠肉”这个噱头,这本书还剩:肉封面、带自定义功能的封面、通篇的草草了事的文章、普普通通的配图。除了对吃肥肉看肥肉有障碍的读者能感到这本书对其有长久的刺激外,也许吃货和中间派读者们都不会对这本“把玩几次之后感觉也就那样”的封面和平庸的内文太感到激动。
也许用饮食习惯来吸引读者,本来就不是书籍该去完成的任务。
营销: ☆☆☆☆☆
装帧设计: ☆☆☆☆☆
内文: ☆☆☆
购买欲: ☆☆☆☆☆
到手满意度: ☆☆☆
一句话评价:如果内文的体裁和格式能够再别具一格一点,这本书有可能成为一件及格以上的“书作品”。但是内文太拖后腿,使得《肥肉》仍然只是一本书。
领肉流程与领到的肉的实物
|
> 去肥肉的论坛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这本书跟肥肉一样,看多几页就会腻(睡着)
对字体大行间距大的书没有好感(Alulu)
书里没有赠送的肉票,怎么办?(玛玛玛法达)
本欲下单,看见作者群里有殳俏的名字,取消了。(真实在虾片)
如何领肉???(不锈钢老鼠)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