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一、选题思路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一)国外史学者对河湟区域民族政策的研究
(二)国内史学者对北宋河湟区域民族政策史的研究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四、本书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第一章 北宋河湟民族区域范围及自然经济条件和区域特点
一、北宋河湟区域范围与自然经济条件
(一)北宋河湟民族区域范围
(二)北宋河湟民族区域自然经济条件
(三)北宋河湟区域民族人文生态形式
(四)北宋河湟区域民族社会经济结构
二、北宋河湟民族区域特点
(一)北宋河湟民族区域的重要战略地位
(二)北宋河湟区域民族政权构成及其关系
(三)北宋河湟区域民族文化构成
第二章北宋经略河湟区域的民族政策
一、北宋经略河湟区域的民族军政政策
(一)北宋初、中期经略河湟区域的民族军政政策
(二)北宋后、末期经略河湟区域民族军政政策
二、北宋经略河湟区域的民族经济政策
(一)以河湟区域为中心的北宋官营茶马民族贸易政策
(二)以河湟区域为中心的北宋官营盐、酒、粮草等的榷场民族贸易政策
(三)以河湟区域为中心的北宋官营屯、营田及民族土地买卖政策
三、北宋经略河湟区域民族政策对河湟民族政权及区域社会发展的作用
(一)对河湟吐蕃首领响厮哆等的政治封赏,提高了河湟区域民族政权的号召力与凝聚力
(二)熙宁开边后,北宋加大了对河湟区域的开发,民族政策更趋向积极,进一步实施“汉法”政策,促进了河湟区域封建化的进程
(三)经济上的商贸活动改变了河湟区域民族社会生活习俗和经济条件
(四)军事上与北宋的结盟成为河湟吐蕃政权有效抵御西夏吞并的法宝,在保卫其民族和领地免遭西夏蹂躏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五)宗教文化上的交流进一步促进了河湟民族政权及区域社会对北宋先进文化的认同
第三章北宋河湟民族区域堡寨的修筑
一、北宋河湟民族区域堡寨的修筑过程
二、北宋河湟民族区域堡寨修筑选址规则及管理
三、北宋河湟民族区域堡寨修筑花费、堡寨图、数量及简单评价
四、北宋河湟民族区域堡寨修筑分布表
五、北宋河湟民族区域堡寨修筑的历史作用
(一)北宋在河湟民族区域经制西夏、开疆拓土的基地
(二)北宋争取、稳定和组织河湟民族区域蕃部的基地
(三)北宋河湟民族区域屯、营田的基地
(四)北宋促进河湟民族区域水、陆交通建设的基地
(五)形成河湟民族区域政治、经济中心的基地
(六)河湟民族区域宗教文化交流的基地
第四章河湟嘣厮啰及西夏政权对北宋经略河湟区域民族政策的影响
一、河湟喃厮啰政权对北宋经略河湟区域民族政策的影响
(一)河湟民族区域喃厮啰政权的兴起、鼎盛、分裂和衰亡
(二)河湟民族区域嘣厮啰政权对北宋政权建设的影响
(三)河湟民族区域哟厮啰政权对北宋经略河湟区域民族政策的影响
(四)河湟蕃族酋豪及将领对北宋经略河湟区域民族政策的影响
(五)河湟民族区域宗教及僧侣领袖人物对北宋经略河湟区域民族政策的影响
二、西夏政权对北宋经略河湟区域民族政策的影响
(一)西夏政权与北宋政权的关系
(二)西夏政权与河湟民族区域喃厮啰政权的关系
(三)西夏政权对北宋经略河湟区域民族政策的影响
第五章北宋经略河湟区域民族政策中的武将与士大夫因素
一、北宋初期经略河湟区域民族政策中的武将与士大夫因素
(一)北宋初期经略河湟区域民族政策中的武将因素
(二)“联蕃制夏”民族政策初步形成过程中的士大夫因素
(三)宋真宗朝对北宋“联蕃制夏”民族策的重大影响
二、北宋中期经略河湟区域民族政策中的武将与士大夫因素
……
第六章北宋对河湟民族区域的“汉法”法律政策及其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
收起)
0 有用 德意志的仰慕者 2021-07-20 18:58:07
书中大量内容重复,这倒是其次,关键是,作者针对宋神宗之后宋朝对河湟地区的战争,一方面说是残酷的民族压迫的侵略战争,又说是促进河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说什么“加速了河湟民族封建化的进程和中华民族融合的过程”,是“进步性质的特征”(P183),说北宋“通过各种方式将其融合到一体化的中华民族中来”,说是“一种历史观的进步,民族观的进步”(P323),这种腐朽的历史观念居然是21世纪学者所写,实在是令人作呕... 书中大量内容重复,这倒是其次,关键是,作者针对宋神宗之后宋朝对河湟地区的战争,一方面说是残酷的民族压迫的侵略战争,又说是促进河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说什么“加速了河湟民族封建化的进程和中华民族融合的过程”,是“进步性质的特征”(P183),说北宋“通过各种方式将其融合到一体化的中华民族中来”,说是“一种历史观的进步,民族观的进步”(P323),这种腐朽的历史观念居然是21世纪学者所写,实在是令人作呕。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