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1897年至1903年,日本僧侣河口慧海花了将近6年时光,进入西藏这块被严密封锁的大地。在归国后的游记中,河口慧海除了描写旅途的艰险,以及各种法会、僧侣的生活百态、种类等级等宗教内容外,还涵盖了当年西藏地方的政治、经济、外交状况及社会风俗,甚或给予人类无上教训的历史、地理上的新探险、动植物分布等新奇见闻。在近代史和比较文化研究上,留下了大量又独特的素材,足令读者耳目一新,也深获民族学家、欧洲探险家和西藏学者的肯定。他的文字曾以《西藏旅行记》为题在报刊上连载,英译本《西藏三年》(Three Years in Tibet)也于1909年在印度出版后,获得民众热烈回响,风靡一时。
100年前西藏独行记的创作者
· · · · · ·
-
河口慧海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河口慧海,日本僧人,为求取西藏保存的佛教未传之经典,1897至1903年进入西藏,归国后将这趟旅程的见闻悉数记录成文,以《西藏旅行记》为题在报刊上连载,英译本《西藏三年》(Three Years in Tibet)也于1909年在印度出版后,获得民众热烈回响,风靡一时。
目录 · · · · · ·
第一部启程
1.缘由
2.饯别
3.登舟
4.学习藏语
5.往生
6.寻路
7.巧遇
8.决定
9.同行
第二部借道尼泊尔
10.查蓝村
11.修行
12.锻炼
13.山景
14.等待
15.上路
16.雪峰
17.入境
第三部圣湖巡礼
18.坎坷
19.断事观
20.白岩窟
21.独行
22.月下
23.美人与夜叉
24.夫妻
25.渡河
26.干渴与沙暴
27.溺水
28.雪暴
29.借宿
30.虎口
31.阿褥达
32.玛旁雍错
33.集市
34.达娃
35.脱身
36.天然曼陀罗
37.转山
38.忏悔
39.兄弟阋墙
40.公珠湖
第四部趋近首府拉萨
41.求宿
42.被劫
43.为雪所困
44.再访
45.释疑
46.泥淖
47.呕血
48.官道
49.质问
50.山牦牛
51.宰牲场
52.拉孜
53.萨迦大寺
54.日喀则
55.失望
56.元旦
57.冬月
58.春节
59.防霰
60.羊卓雍错
61.在望
62.哲蚌大寺
第五部拉萨府见闻——僧侣
63.毗次康村
64.杂役僧
65.中国战事
66.法会与学籍
67.教义问答
68.召见
69.拜谒
70.礼遇
71.僧侣生活
72.下等学问僧
73.老尼僧
74.前财政大臣
75.日本香皂
76.危机
77.誓言
78.追求
第六部拉萨府见闻——习俗
79.婚配
80.婚礼
81.送嫁
82.迎亲
83.示众与拷问
84.刑罚
85.探险者
86.闭关自守
87.不洁之都
88.旧教与新教
89.转世灵童
90.金瓶掣签
91.教育与阶层
92.物产
93.贸易
94.货币与刻版
95.妇女
96.家务
97.儿童
98.病人
99.游园
第七部拉萨见闻——政事
100.桑追节
101.噶厦
102.藏俄之间
103.藏英之间
104.舆论
105.清廷
106.藏尼之间
107.外交展望
108.放假
109.默朗木
110.考试
111.投秘剑会
112.财政
113.兵制
114.信仰
115.宗教前景
第八部身份暴露
116.揭密
117.泄露
118.去意
119.恩义
120.安置
121.准备
第九部告别西藏
122.泣别
123.回望
124.赶路
125.途中
126.五层关卡
127.第一关
128.过关
129.垂天康布
130.第四关
131.第五关
132.出关
133.告别
134.行李
135.疟疾
136.冤狱
137.营救
138.劝阻
139.坚持
140.拒绝
141.尼泊尔国王
142.阻拦
143.加德满都
144.代理国王
145.怀念
146.诘问
147.请愿
148.如愿
149.龙树菩萨
第十部回归
· · · · · · (收起)
1.缘由
2.饯别
3.登舟
4.学习藏语
5.往生
6.寻路
7.巧遇
8.决定
9.同行
第二部借道尼泊尔
10.查蓝村
11.修行
12.锻炼
13.山景
14.等待
15.上路
16.雪峰
17.入境
第三部圣湖巡礼
18.坎坷
19.断事观
20.白岩窟
21.独行
22.月下
23.美人与夜叉
24.夫妻
25.渡河
26.干渴与沙暴
27.溺水
28.雪暴
29.借宿
30.虎口
31.阿褥达
32.玛旁雍错
33.集市
34.达娃
35.脱身
36.天然曼陀罗
37.转山
38.忏悔
39.兄弟阋墙
40.公珠湖
第四部趋近首府拉萨
41.求宿
42.被劫
43.为雪所困
44.再访
45.释疑
46.泥淖
47.呕血
48.官道
49.质问
50.山牦牛
51.宰牲场
52.拉孜
53.萨迦大寺
54.日喀则
55.失望
56.元旦
57.冬月
58.春节
59.防霰
60.羊卓雍错
61.在望
62.哲蚌大寺
第五部拉萨府见闻——僧侣
63.毗次康村
64.杂役僧
65.中国战事
66.法会与学籍
67.教义问答
68.召见
69.拜谒
70.礼遇
71.僧侣生活
72.下等学问僧
73.老尼僧
74.前财政大臣
75.日本香皂
76.危机
77.誓言
78.追求
第六部拉萨府见闻——习俗
79.婚配
80.婚礼
81.送嫁
82.迎亲
83.示众与拷问
84.刑罚
85.探险者
86.闭关自守
87.不洁之都
88.旧教与新教
89.转世灵童
90.金瓶掣签
91.教育与阶层
92.物产
93.贸易
94.货币与刻版
95.妇女
96.家务
97.儿童
98.病人
99.游园
第七部拉萨见闻——政事
100.桑追节
101.噶厦
102.藏俄之间
103.藏英之间
104.舆论
105.清廷
106.藏尼之间
107.外交展望
108.放假
109.默朗木
110.考试
111.投秘剑会
112.财政
113.兵制
114.信仰
115.宗教前景
第八部身份暴露
116.揭密
117.泄露
118.去意
119.恩义
120.安置
121.准备
第九部告别西藏
122.泣别
123.回望
124.赶路
125.途中
126.五层关卡
127.第一关
128.过关
129.垂天康布
130.第四关
131.第五关
132.出关
133.告别
134.行李
135.疟疾
136.冤狱
137.营救
138.劝阻
139.坚持
140.拒绝
141.尼泊尔国王
142.阻拦
143.加德满都
144.代理国王
145.怀念
146.诘问
147.请愿
148.如愿
149.龙树菩萨
第十部回归
· · · · · · (收起)
喜欢读"100年前西藏独行记"的人也喜欢 · · · · · ·
100年前西藏独行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 条 )
> 更多书评 8篇
论坛 · · · · · ·
不知道西藏的那些被下冤狱的朋友最后结果如何 | 来自福星小子 | 1 回应 | 2022-04-13 20:09:33 |
难得 | 来自babyfat_121 | 2014-08-26 10:40:26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未知出版社暂无评分 2人读过
-
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8)8.4分 89人读过
-
馬可孛羅 (2022)暂无评分 28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二) (37°暖)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佛书 (野城)
- 国/民/性研究:域外视角 (🦉的瓦涅密)
- 探险文学 (举钟人)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100年前西藏独行记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鼠王呦西 2025-03-09 11:38:48 河北
书中记录了藏民反感英、亲近俄,与尼泊尔战斗,清廷政令难通的复杂形势,也让我很难想象五千常备军还分散各地是如何能守住藏地的。当西方旅行者仍在讴歌“涤荡心灵”的西藏幻象时,这位日本僧人已用手术刀般的观察,剖开了宗教社会与人性本真的永恒矛盾。对秘境祛魅的同时,作者带着自身的成见将民间巫术斥为“无价值的迷信”,与不同宗的佛法难以沟通,这种矛盾态度又暴露出明治时代日本对亚洲文明的微妙心态——既渴望通过佛学寻... 书中记录了藏民反感英、亲近俄,与尼泊尔战斗,清廷政令难通的复杂形势,也让我很难想象五千常备军还分散各地是如何能守住藏地的。当西方旅行者仍在讴歌“涤荡心灵”的西藏幻象时,这位日本僧人已用手术刀般的观察,剖开了宗教社会与人性本真的永恒矛盾。对秘境祛魅的同时,作者带着自身的成见将民间巫术斥为“无价值的迷信”,与不同宗的佛法难以沟通,这种矛盾态度又暴露出明治时代日本对亚洲文明的微妙心态——既渴望通过佛学寻根,又难掩近代化进程中的文化优越感。对比玄奘西游的宗教史诗,我只能把这个徒有其表的游记看做伪西游记。 (展开)
0 有用 Festa 2019-08-09 14:39:09
一百年前“逃票”指南。
0 有用 姜汁姜丝姜片 2023-02-07 15:07:27 吉林
有点好看。100年前一位日本和尚一路偷渡去西藏求佛的历程。行文挺活泼,读起来不枯燥。为求真理,一路连蒙带骗,也挺黑色幽默的。他一直说自己不是间谍,可是他的所作所为也和间谍没啥区别了。
6 有用 Ling总 2016-10-21 15:34:23
虽然名字小清新,其实是一个日本和尚花了3年时间,翻越山岭重重关卡进入西藏的求法之旅。可以和《雪域求法记》对照来看。这种僧侣以苦行求法的梗,可以追溯到玄奘法师西行,天生具备了中国小说中少有的个人英雄梗。此人后来又二次入藏,完成本书中与尼泊尔首相约定的交换大藏经任务,加上滞留印度的时间,历时十一年。两次进藏让他著作等身,光是包括译本的单行本就出了41本,75岁后他把所有的文献捐赠给东洋文库,自己也在此... 虽然名字小清新,其实是一个日本和尚花了3年时间,翻越山岭重重关卡进入西藏的求法之旅。可以和《雪域求法记》对照来看。这种僧侣以苦行求法的梗,可以追溯到玄奘法师西行,天生具备了中国小说中少有的个人英雄梗。此人后来又二次入藏,完成本书中与尼泊尔首相约定的交换大藏经任务,加上滞留印度的时间,历时十一年。两次进藏让他著作等身,光是包括译本的单行本就出了41本,75岁后他把所有的文献捐赠给东洋文库,自己也在此编纂《藏和辞典》,直至80岁去世……我对双鱼又改观了! 不过港真,以其成书中对西藏地理、政治、风俗物产记录的详细程度而言,被怀疑为间谍也不奇怪…… (展开)
0 有用 但松鼠按兵不动 2016-01-14 15:50:12
一些年轻俊秀的西藏僧侣的故事如此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