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英国] 多丽丝·莱辛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原作名: The Golden Notebook
译者: 陈才宇 / 刘新民
出版年: 2013-12
页数: 668
定价: 4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百读文库
ISBN: 9787544737371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原作名: The Golden Notebook
译者: 陈才宇 / 刘新民
出版年: 2013-12
页数: 668
定价: 4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百读文库
ISBN: 9787544737371
内容简介 · · · · · ·
这是一本“自由女性”安娜的成长纪录,由一个故事、五本笔记构成。
黑、红、黄、蓝四色笔记,一个不安灵魂的四道反光:黑色代表她的作家生活,红色代表政治生活,黄色代表爱情生活,蓝色代表精神生活。而金色笔记,则是一种哲理的表述,一个生活的总结。它的多彩反映着主人公迷乱失重的灵魂。
通过这部“跨国度的百科全书”,莱辛图解了整个表面平平淡淡,骨子里混乱无序的世界。每部分之间依次插入黑、红、黄、蓝四种笔记,涉及殖民主义、种族主义与男女间的爱情,兼具感性与知性。
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称《金色笔记》为“一部先锋作品,是二十世纪审视男女关系的巅峰之作”。
金色笔记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四十年来被尊为女权偶像人物的英国文学老祖母,与伍尔芙并称“双星”。 数次获诺贝尔文学奖和布克奖提名。 1919年生于伊朗,幼年度过了一战后有如毒气弹下的生活。 十五岁因眼疾辍学,改以自修方式遍读文学,后来做过电话接线员、保姆、速记员等。 曾两次结婚并离异,1949年携幼子移居英国,全部家当是皮包中的一部小说草稿。该书不久以《野草在歌唱》为题出版,使莱辛一举成名。 1962年,代表作《金色笔记》推出,作为极易引起争议的鸿篇巨制,成为其摘得诺贝尔奖桂冠的最充分理由。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阅读的有效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图书馆和书店里浏览,选择你喜欢的书,只读你喜欢的书,厌倦时就丢开,拖沓的章节就跳过去。千万千万别因你觉得必要才去读,或者将阅读当做一种时尚或潮流。记住:你二十岁或三十岁时感到厌倦的某本书,到了四十岁或五十岁时,会向你敞开知识的大门,反之亦然。不适合你阅读的时候就别读。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3页 -
'I'm going to make the obvious point that perhaps the word neurotic means the condition of being highly conscious and developed. The essence of neurosis is conflict. But the essence of living now, fully, not blocking off to what goes on, is conflict. In fact I've reached the stage where I look at people and say - he or she, they are whole at all because they’ve chosen to block off at this stage or that. People stay sane by blocking off, by limiting themselves.’ ‘Would you say you were better or worse for your experience with me?’ ‘But now you are back in the consulting room. Of course I’m better. But that’s a clinical term. I’m afraid of being better at the cost of living inside myth and dreams. Psychoanalysis stands or falls on whether it makes better human beings, morally better,...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69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百读文库(共14册),
这套丛书还有
《最初的体验》《奇风岁月》《基督的最后诱惑》《杏子酱》《蜘蛛女之吻》
等
。
喜欢读"金色笔记"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金色笔记"的人也喜欢 · · · · · ·
金色笔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7 条 )



读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
读七百页的小说,现在对我来说,恐怕比读同样厚的哲学书更加困难。也许是因为长篇小说的愉悦是更加隐秘的,大量出彩的篇章隐藏在平白的叙述里。不过莱辛的这本小说确实教给我新的东西,让我从另一面观察女人,以及男女之间的关系。而当我将自己置入作者的对面展开对话时,一切...
(展开)

灵魂自由 和 道德洗礼
这本书是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作家多丽斯-莱辛的主要作品,可以看作是她的自传,作者是个很有个性的人,她一生创作了很多作品,描写了很多有探索精神的,勇敢的反叛的聪明的女性。她花了毕生的时间精力来思考和关注两性关系,环境污染,种族关系,原子战争,暴力等等很...
(展开)
> 更多书评 87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2 )
-
Bantam Books (1977)9.1分 158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00)7.9分 2714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08)8.2分 475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24)8.9分 9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同志文学藏书 (鹿鸣之什)
- 2013年11.1~12.31大陆推出的外国文学新书 (Onetti)
- ①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 诺奖购书单 (Laika)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金色笔记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 2015-05-22 21:02:53
小说的形式不错,以“自由女性”为题的中篇小说为主题框架,黑红黄蓝四本笔记穿插其中,最后合成一本金色笔记。不知莱辛有没有此意,我从小说中读出反讽的味道,无论是追求自由又用在束缚之中的安娜和莫莉,还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那一批在挣扎中的共产党员。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左翼写作在全世界掀起一股潮流,好在欧洲和美国觉醒的早,不然真是。。。
2 有用 滂沱年糕 2022-01-16 16:03:50
600多页看了半个多月终于看完了,此书写于60年代,有很强的年代性,文字密但信息量其实没那么大,看到最后就如书中所说,马克思和弗洛伊德。我对于这种磨叽的文风实在不太喜欢,虽然结构严谨思想有深度。就好像我一直不喜欢日影,什么都说出来缺少留白。
12 有用 翟鹏霄 2019-08-27 20:41:40
很喜欢《金色笔记》,但这个译本让我实在没有办法评分,错误太多。 多莉丝·莱辛,有着鲜明的语言风格的英国作家,她有意识地摒弃精美雅致的写作,努力用语言直接处理未经加工的意识和经验,单词,短句,长句,直接跟随情绪的冲突和跳跃,用情绪、意识和情节的碎片,搭起那个时代的人们经历的生活和意识空间。《金色笔记》用精心设计的结构,既描绘了一个分崩离析的世界——它的碎片:人、场景、线索,都在断裂、爆破、垮塌——... 很喜欢《金色笔记》,但这个译本让我实在没有办法评分,错误太多。 多莉丝·莱辛,有着鲜明的语言风格的英国作家,她有意识地摒弃精美雅致的写作,努力用语言直接处理未经加工的意识和经验,单词,短句,长句,直接跟随情绪的冲突和跳跃,用情绪、意识和情节的碎片,搭起那个时代的人们经历的生活和意识空间。《金色笔记》用精心设计的结构,既描绘了一个分崩离析的世界——它的碎片:人、场景、线索,都在断裂、爆破、垮塌——同时又把向着各个方向逃散的碎片近乎不可能地收拢在一起。 那个时代刚刚读到《金色笔记》的人,也许就仿佛艺术世界的人们最初看到毕加索:惊骇、排距、迷惑,无从把握,却又在混乱和秩序、丑陋和挣扎之间,深深地看到了自己。 而错误的译本,剥夺了我们对它的理解和深入,也剥夺了它所能带给我们的认知和欢乐。 (展开)
1 有用 米书 2019-06-21 11:09:32
人生是一种充满荣耀的冒险,我还是不习惯读这种小说,就像那不勒斯四部曲一样,这可能跟我的阅读习惯有关。
63 有用 buxiangyongdb 2014-11-08 10:25:45
一部小说可以有如此大的容量。不仅容量大,而且真实,不仅真实,而且有智力。读这样的小说绝不轻松,但正是艰难领悟之后的快感是最大的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