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亮的对话 短评

热门
  • 225 不置可否 2015-10-07 19:36:13

    真的是一部反洗脑作品。公共说理在中国是奢侈品。

  • 162 Knight 2016-05-28 16:18:51

    我要把这本列为中学生进校第一本必读的书。

  • 91 凯风 2014-06-09 21:53:10

    徐贲具有相当强的问题意识,但文章散乱,缺乏系统性,掉书袋现象颇为严重。名其为十八讲,实则是专栏拼凑而成。虽不乏独到见解,但对于逻辑学习帮助不大。

  • 61 weiwei 2013-12-09 18:55:15

    年度反洗脑作品。

  • 34 雨朵 2017-07-06 10:40:29

    篇章编排不够清晰,对说理的阐释也不够系统。虽说作者呼吁培育中国公共说理土壤,但负面例子皆指向中国,美国案例全都正面,也是犯了情绪性谬误。

  • 43 安猪 2017-02-04 03:33:46

    只是一本随笔集,却被包装成“本书是国内首部系统论述公共说理的著作”,全书缺乏良好的结构,文笔拖沓,不建议阅读。

  • 23 Wenqian Li 2014-07-21 23:49:34

    公共说理的价值和意义,在我们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文化生活中,长期遭到忽视。我们的写作教学,主要以某种空洞的抒情为其特色,而在说理方面,则明显训练不足。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其中最优秀的学生,亦主要擅长“私语”写作。徐贲先生的《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一书,是补足此一缺陷的极佳读本。

  • 21 觉今非又昨非 2019-10-24 08:54:33

    倾向很明显,预设的价值也是。所以即使内容上正确,作为说理的教本其实是不合适的。。。

  • 23 吴焚舟 2019-12-10 13:22:34

    虽然内容是不错,内容能有四星吧,然而作者本身说理的部分也是很有问题的... 而且夹带了很多自由皿煮的私货看起来很不爽快,看得我恶心...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说,这书能出版说明.... 要么没好好审查要么言论自由也是很可以了... 阿西吧强忍着生理不适看完了我容易吗

  • 10 Deetz 2015-09-08 10:22:25

    该要技术性的时候,技术性不够。

  • 15 隐雨势 2018-08-27 22:31:03

    思维态度是亲切的,然而几乎每几页都有地方可以批驳。对讲题的回答不明确完善,内容多交叉重复。有些思维还是较有新意的。另外对美国民主的倾向性和对中国的失望已经明显到有失偏颇了。

  • 8 skyblue 2015-02-24 22:16:41

    是一本不错的结合语言、逻辑、情感的介绍普及性书,特别是前一半,结合了各种例子,借鉴了美国的论证和说理教材。但是后一半,则用了很多文革的例子和比较极端的例子,而且想说的点也不是很清楚。前一半以后上课可借鉴。

  • 6 Jasmine 2014-07-21 23:36:54

    时时处处拿这本书提醒自己,远离站队远离骂架

  • 13 林临 2020-01-31 10:44:51

    没读完,对我来说讲的有点太啰嗦了。这本书的对象应该是环球时报或者小粉红,但是他们是不会读书的,这才是真正的难点:你无法去跟不讲理的人说理,舆论环境也不会给你说理的地方。今年过年因为肺炎被困家中,想到很多事情,公共说理在中国是真正的奢饰品,我们的学校也不会教我们怎么去讲道理。说理和写作是很重要的能力,学校不教自己在来年要慢慢补上。

  • 14 大尤 2014-11-23 09:25:47

    这书本来前面看着还挺好,可是到了后面,各种例证私货太多,完全可以用其它的例子,严重影响了阅读。所以只给3颗星。

  • 6 淡島百景 2015-10-01 09:41:46

    黃昏的上方有一顆鐵球,這種書寫的再好又有甚麼用呢?

  • 6 伊夏 2018-04-20 18:07:01

    想疯狂安利……想低调推荐……哎……

  • 4 野原新之助 2016-06-12 16:06:55

    徐贲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公共知识分子,也是一个很亲民的写作者,论述清晰,缺点是冗长不成体系。这本书应该是徐贲最成体系的一本,讲公共说理的意义、方式与技巧。公共说理的意义,就是能够合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够提供“敞亮、清晰、恰当”的理由,很多人都做不到这一点,只能以“不明于口”推脱。

  • 7 Herring 2021-01-05 17:41:56

    满分作品,应该作为中国网民上网之前必读手册宣传。系统的梳理了“说理”的三个要素(Logos/Ethos/Pathos),厘清了辩论/对话/论文/诡辩等多种语言形式的区别,并列举了容易出现的辩论谬误。是美国写作通识课程的集成品。或许是之前上过Writing相关课程,已经对本文内容较为熟悉,所以读起来觉得结构较强(前八章而言),且不仅仅局限于论证和辩论的“说理”,最后延伸至整个公民文化的形成与培养,对自由,责任和义务的诠释都很到位。至于说举例偏颇,掉书袋读不下去的,只能说这些评论者可能就是缺乏公共说理锻炼吧。此书成型于2013年,但很难相信,到如今,我国网络舆情环境仍然差到可怖。

  • 5 伊卡洛斯 2016-06-27 18:49:39

    (逻辑+信誉+情绪)x(见识+美德+好意)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