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编辑推荐
首部由外国学者撰探讨中国腐败问题的经典著作。
作者深度研究中国腐败问题15载,掌握一手权威资料。
中国的腐败与韩国、日本、赤道几内亚、海地等国家相比有何不同?
日益恶化的腐败现象为何未能阻碍中国的经济增长?
中国腐败问题缘何而起,又是如何发展?
“陈希同案”、“陈良宇案”、“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等重大腐败案件如何揭示了中国政府的反腐力度和反腐决心?
《双重悖论》将解释你对中国腐败问题的所有疑惑,一场经济与腐败关系的深度探索旅程即将开启。
名人推荐
《双重悖论》一书论证严谨,对中国的腐败状况进行了有根据的分析,这与之前常被引用的一些经济学家的着作正相反。——《政策评论》
魏德安的《双重悖论》试图解释掠夺式腐败下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如何成为可能的秘密,他认为,当今中国腐败严重,但并未失控。——《华尔街日报》
媒体推荐
美国专家魏德安专注研究中国...
编辑推荐
首部由外国学者撰探讨中国腐败问题的经典著作。
作者深度研究中国腐败问题15载,掌握一手权威资料。
中国的腐败与韩国、日本、赤道几内亚、海地等国家相比有何不同?
日益恶化的腐败现象为何未能阻碍中国的经济增长?
中国腐败问题缘何而起,又是如何发展?
“陈希同案”、“陈良宇案”、“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等重大腐败案件如何揭示了中国政府的反腐力度和反腐决心?
《双重悖论》将解释你对中国腐败问题的所有疑惑,一场经济与腐败关系的深度探索旅程即将开启。
名人推荐
《双重悖论》一书论证严谨,对中国的腐败状况进行了有根据的分析,这与之前常被引用的一些经济学家的着作正相反。——《政策评论》
魏德安的《双重悖论》试图解释掠夺式腐败下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如何成为可能的秘密,他认为,当今中国腐败严重,但并未失控。——《华尔街日报》
媒体推荐
美国专家魏德安专注研究中国腐败问题近15载,著就本书,开创了外国学者全面解读中国腐败问题的先河,备受各方关注。书中着重阐述,在中国腐败何以能与经济快速增长并存,剖析中国的腐败相比韩国、日本、拉丁美洲和非洲一些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的特殊性,对中国反腐的积极成果予以肯定,表示对中国的反腐斗争更有信心。立足实情,旁征博引,或纵向追溯,或横向比较,成就与弊端、原因与治理兼论。见仁见智,值得一读。
——俞 邃(当代世界研究中心教授、国际自然和社会科学院院士)
魏德安的这本著作是研究中国政治和腐败问题的重要文献。该书论点清晰,论证周密,实证数据丰富。关注中国政治和社会发展的读者可能对该书中有关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令人堪忧的腐败状况之间关系的分析感兴趣,而更多的读者则会被书中关于如何理解和解决中国腐败问题的论述所吸引。无论对哪一类读者而言,阅读该书都会带来思考、启迪和收益。
——公婷(香港城市大学公共政策学系教授)
作者简介 · · · · · ·
魏德安,现任佐治亚州立大学政治学教授,15年来一直研究中国的腐败问题。曾在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台湾大学等多所大学担任访问教授。著有《从毛泽东到市场:寻租,地方保护主义,中国的市场化》等著作,其文章经常被刊登在《中国季刊》、《中国评论》、《当代中国》等报刊上。
目录 · · · · · ·
推荐序 V
前 言 VII
第一章.双重悖论 001
第二章.发展性腐败021
韩国:政府与企业的发展性联盟029
中国台湾:国民党的政治机器045
第三章.退化性腐败069
腐败的加剧与经济的增长074
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082
腐败等于真正的掠夺094
第四章.腐败及其与改革的先后顺序109
腐败程度的测量115
中国腐败的起源122
中国腐败的加剧131
第五章.经济体制过渡中的腐败问题 147
从掠夺到交易160
腐败变成了商业活动?176
第六章.中国的反腐斗争 187
对腐败官员的惩罚193
腐败风险203
第七章.遏制腐败问题与保持经济快速增长 225
有美国特色的腐败236
中国的“镀金时代”?242
致谢253
译后记255
· · · · · · (收起)
喜欢读"双重悖论"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双重悖论"的人也喜欢 · · · · · ·
双重悖论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双重悖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 条 )

双重悖论:腐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严重的掠夺性的腐败为什么能与高速的经济增长并行不悖
> 更多书评 6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作者的問題意識源自於在部分國家腐敗與經濟高速增長並存,而一般而言經濟學家認為腐敗與經濟增長呈現負相關,這是第一層次的悖論。 在進一步對這些腐敗且高增長的國家進行分析後,作者又將腐敗細分為發展性腐敗與掠奪性腐敗,具體而言韓日兩國乃至台灣地區執政黨雖然腐敗但是可以通過利益輸送維繫政治穩定,從而給經濟發展提供機會,屬於發展性腐敗。然而,中國大陸的腐敗則更符合掠奪式腐敗,腐敗普遍存在且只是官員群體攫取經...
2019-03-04 19:50
作者的問題意識源自於在部分國家腐敗與經濟高速增長並存,而一般而言經濟學家認為腐敗與經濟增長呈現負相關,這是第一層次的悖論。
在進一步對這些腐敗且高增長的國家進行分析後,作者又將腐敗細分為發展性腐敗與掠奪性腐敗,具體而言韓日兩國乃至台灣地區執政黨雖然腐敗但是可以通過利益輸送維繫政治穩定,從而給經濟發展提供機會,屬於發展性腐敗。然而,中國大陸的腐敗則更符合掠奪式腐敗,腐敗普遍存在且只是官員群體攫取經濟發展成果的手段,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經濟衰敗不一樣的是,中國大陸的經濟在此情況下仍然保持高速增長,這也就成了第二重矛盾。
作者自稱本書主要目的是解釋中國腐敗問題惡化與經濟迅速增長之間的顯著矛盾。但是讀完整本書的感覺是似乎只是把眾所周知的事實換了一種說法。開篇說明腐敗與增長並存時,舉了赤道幾內亞的例子,大致是想說,你看中國增長那麼快,但是這個國家比他更腐敗發展的還更快。但是,事實上這個例子幾乎已經涵蓋了作者想要表達的一切。赤道幾內亞的暴君統治中腐敗橫行、國家極度貧窮,但是突然發現了豐富的石油,於是國家暴富。經濟增長是諸多要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比如林毅夫所說的資源稟賦、勞動力、生產制度、技術創新等,在赤道幾內亞中資源稟賦的變化起到了關鍵作用,而在普遍情境下資源稟賦是很難改變的。
沒有好的腐敗,作者也是認同的。腐敗的存在對於資源是一種扭曲,但是這種負作用需要與其他的要素進行比較。簡單來說也就是腐敗對經濟的傷害是否超過了其他要素對於經濟的刺激,在赤道幾內亞,腐敗對經濟的傷害非常大正常情境下經濟無法增長,但是當資源稟賦突然提升,經濟也就爆發式增長了。對於中國而言,作者所想討論的不過是另一個算術題,改革以後腐敗加劇與經濟增長並存,其實不過是改革讓經濟增長的更多要素發揮了作用,比如市場制度、技術引進、勞動力自由流動等產生了巨大的經濟動力,而腐敗所造成的負效應一直小於這種正效應罷了。
當然作者對於中國腐敗的解釋重點在於控制了腐敗的程度,沒有造成失控的局面,并加以詳細的論述。不過,有沒有失控有兩層涵義,第一個是全面腐敗政府無力乃至無意願控制,第二種是在經濟層面上腐敗已經嚴重拖累經濟的發展,第一種已經被王書記用事實証偽了,後一種也被統計數據給否定了。
其實作者想討論中國大陸的腐敗悖論還是少討論了一種情況,現存的制度對於資源配置存在的扭曲大於腐敗的成本時腐敗能否改善資源配置,比如通過行賄提早獲得批文又或者進入國家壟斷的行業?
回应 2019-03-04 19:50
-
作者的問題意識源自於在部分國家腐敗與經濟高速增長並存,而一般而言經濟學家認為腐敗與經濟增長呈現負相關,這是第一層次的悖論。 在進一步對這些腐敗且高增長的國家進行分析後,作者又將腐敗細分為發展性腐敗與掠奪性腐敗,具體而言韓日兩國乃至台灣地區執政黨雖然腐敗但是可以通過利益輸送維繫政治穩定,從而給經濟發展提供機會,屬於發展性腐敗。然而,中國大陸的腐敗則更符合掠奪式腐敗,腐敗普遍存在且只是官員群體攫取經...
2019-03-04 19:50
作者的問題意識源自於在部分國家腐敗與經濟高速增長並存,而一般而言經濟學家認為腐敗與經濟增長呈現負相關,這是第一層次的悖論。
在進一步對這些腐敗且高增長的國家進行分析後,作者又將腐敗細分為發展性腐敗與掠奪性腐敗,具體而言韓日兩國乃至台灣地區執政黨雖然腐敗但是可以通過利益輸送維繫政治穩定,從而給經濟發展提供機會,屬於發展性腐敗。然而,中國大陸的腐敗則更符合掠奪式腐敗,腐敗普遍存在且只是官員群體攫取經濟發展成果的手段,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經濟衰敗不一樣的是,中國大陸的經濟在此情況下仍然保持高速增長,這也就成了第二重矛盾。
作者自稱本書主要目的是解釋中國腐敗問題惡化與經濟迅速增長之間的顯著矛盾。但是讀完整本書的感覺是似乎只是把眾所周知的事實換了一種說法。開篇說明腐敗與增長並存時,舉了赤道幾內亞的例子,大致是想說,你看中國增長那麼快,但是這個國家比他更腐敗發展的還更快。但是,事實上這個例子幾乎已經涵蓋了作者想要表達的一切。赤道幾內亞的暴君統治中腐敗橫行、國家極度貧窮,但是突然發現了豐富的石油,於是國家暴富。經濟增長是諸多要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比如林毅夫所說的資源稟賦、勞動力、生產制度、技術創新等,在赤道幾內亞中資源稟賦的變化起到了關鍵作用,而在普遍情境下資源稟賦是很難改變的。
沒有好的腐敗,作者也是認同的。腐敗的存在對於資源是一種扭曲,但是這種負作用需要與其他的要素進行比較。簡單來說也就是腐敗對經濟的傷害是否超過了其他要素對於經濟的刺激,在赤道幾內亞,腐敗對經濟的傷害非常大正常情境下經濟無法增長,但是當資源稟賦突然提升,經濟也就爆發式增長了。對於中國而言,作者所想討論的不過是另一個算術題,改革以後腐敗加劇與經濟增長並存,其實不過是改革讓經濟增長的更多要素發揮了作用,比如市場制度、技術引進、勞動力自由流動等產生了巨大的經濟動力,而腐敗所造成的負效應一直小於這種正效應罷了。
當然作者對於中國腐敗的解釋重點在於控制了腐敗的程度,沒有造成失控的局面,并加以詳細的論述。不過,有沒有失控有兩層涵義,第一個是全面腐敗政府無力乃至無意願控制,第二種是在經濟層面上腐敗已經嚴重拖累經濟的發展,第一種已經被王書記用事實証偽了,後一種也被統計數據給否定了。
其實作者想討論中國大陸的腐敗悖論還是少討論了一種情況,現存的制度對於資源配置存在的扭曲大於腐敗的成本時腐敗能否改善資源配置,比如通過行賄提早獲得批文又或者進入國家壟斷的行業?
回应 2019-03-04 19:50
-
作者的問題意識源自於在部分國家腐敗與經濟高速增長並存,而一般而言經濟學家認為腐敗與經濟增長呈現負相關,這是第一層次的悖論。 在進一步對這些腐敗且高增長的國家進行分析後,作者又將腐敗細分為發展性腐敗與掠奪性腐敗,具體而言韓日兩國乃至台灣地區執政黨雖然腐敗但是可以通過利益輸送維繫政治穩定,從而給經濟發展提供機會,屬於發展性腐敗。然而,中國大陸的腐敗則更符合掠奪式腐敗,腐敗普遍存在且只是官員群體攫取經...
2019-03-04 19:50
作者的問題意識源自於在部分國家腐敗與經濟高速增長並存,而一般而言經濟學家認為腐敗與經濟增長呈現負相關,這是第一層次的悖論。
在進一步對這些腐敗且高增長的國家進行分析後,作者又將腐敗細分為發展性腐敗與掠奪性腐敗,具體而言韓日兩國乃至台灣地區執政黨雖然腐敗但是可以通過利益輸送維繫政治穩定,從而給經濟發展提供機會,屬於發展性腐敗。然而,中國大陸的腐敗則更符合掠奪式腐敗,腐敗普遍存在且只是官員群體攫取經濟發展成果的手段,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經濟衰敗不一樣的是,中國大陸的經濟在此情況下仍然保持高速增長,這也就成了第二重矛盾。
作者自稱本書主要目的是解釋中國腐敗問題惡化與經濟迅速增長之間的顯著矛盾。但是讀完整本書的感覺是似乎只是把眾所周知的事實換了一種說法。開篇說明腐敗與增長並存時,舉了赤道幾內亞的例子,大致是想說,你看中國增長那麼快,但是這個國家比他更腐敗發展的還更快。但是,事實上這個例子幾乎已經涵蓋了作者想要表達的一切。赤道幾內亞的暴君統治中腐敗橫行、國家極度貧窮,但是突然發現了豐富的石油,於是國家暴富。經濟增長是諸多要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比如林毅夫所說的資源稟賦、勞動力、生產制度、技術創新等,在赤道幾內亞中資源稟賦的變化起到了關鍵作用,而在普遍情境下資源稟賦是很難改變的。
沒有好的腐敗,作者也是認同的。腐敗的存在對於資源是一種扭曲,但是這種負作用需要與其他的要素進行比較。簡單來說也就是腐敗對經濟的傷害是否超過了其他要素對於經濟的刺激,在赤道幾內亞,腐敗對經濟的傷害非常大正常情境下經濟無法增長,但是當資源稟賦突然提升,經濟也就爆發式增長了。對於中國而言,作者所想討論的不過是另一個算術題,改革以後腐敗加劇與經濟增長並存,其實不過是改革讓經濟增長的更多要素發揮了作用,比如市場制度、技術引進、勞動力自由流動等產生了巨大的經濟動力,而腐敗所造成的負效應一直小於這種正效應罷了。
當然作者對於中國腐敗的解釋重點在於控制了腐敗的程度,沒有造成失控的局面,并加以詳細的論述。不過,有沒有失控有兩層涵義,第一個是全面腐敗政府無力乃至無意願控制,第二種是在經濟層面上腐敗已經嚴重拖累經濟的發展,第一種已經被王書記用事實証偽了,後一種也被統計數據給否定了。
其實作者想討論中國大陸的腐敗悖論還是少討論了一種情況,現存的制度對於資源配置存在的扭曲大於腐敗的成本時腐敗能否改善資源配置,比如通過行賄提早獲得批文又或者進入國家壟斷的行業?
回应 2019-03-04 19:50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12)暂无评分 12人读过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12)暂无评分 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双重悖论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菊一文字 2014-04-15
作者不像现在我国内外各路经济学家及学者一味唱衰中国,而是客观分析中国腐败对经济的影响以及中国应对腐败的做法,也没有恣意揣测腐败背后的政治阴谋,保持了其客观独立性。本书所引用数据非常庞大,可见作者所下功夫之深,论证也十分充分严谨,但有时略显重复啰嗦。
0 有用 糖醋排骨 2017-12-01
作者叙述思路不是很清晰。社科类中规中矩。很多都是能用一节说明的写了一章,能用一章说明白的写了一本。重点在于,哪种腐败能产生经济领域的再循环。
0 有用 治疗 2015-03-13
三页纸能写完的东西硬拉成了一本书,中信出版社的翻译和校对万年不变地烂
0 有用 vol 2014-05-15
结论:因为中国官员的腐败是在经济繁荣以后才开始的,所以并没有严重的损害经济的发展【母鸡下蛋早于狐狸偷食】。双重悖论指的是经济发展和腐败的并存,与经济发展的加快与腐败加深的并存。本书列举的公开数据和文献都指出中国政府的反腐工作似乎阻止了腐败的失控,并列举韩国台湾和非洲几内亚的两种发展型腐败和掠夺性腐败作为比较,还举出二陈和赖昌星来说明其风险。按远邪的思维定式,作者肯定在洗地。而我现在觉得垬似乎也没那... 结论:因为中国官员的腐败是在经济繁荣以后才开始的,所以并没有严重的损害经济的发展【母鸡下蛋早于狐狸偷食】。双重悖论指的是经济发展和腐败的并存,与经济发展的加快与腐败加深的并存。本书列举的公开数据和文献都指出中国政府的反腐工作似乎阻止了腐败的失控,并列举韩国台湾和非洲几内亚的两种发展型腐败和掠夺性腐败作为比较,还举出二陈和赖昌星来说明其风险。按远邪的思维定式,作者肯定在洗地。而我现在觉得垬似乎也没那么坏,中国本来就是这样,自己给她设定一个标准没什么意思。 (展开)
1 有用 若泽 2020-07-20
此书出版之前,习总书记尚未执政。 建议打回重写。 不过也算是对Xi之前的概括和总结。
0 有用 何处青山 2020-08-25
如果不是这本书,研究生论文题目会被枪毙八百回
0 有用 __NULL__ 2020-08-17
我觉的重点倒不是中国。应该看到腐败是全人类社会的问题。只是通过对比不同国家,让我们跟好剖析腐败的生成机制,存在土壤。
0 有用 映蓝云 2020-08-14
行文有些拖沓,但是立意新颖,论证严密。值得略读
0 有用 公子等 2020-07-30
经济学是讲究结果,而不是初心。不尊重规律,不尊重人性,有时会适得其反。
1 有用 若泽 2020-07-20
此书出版之前,习总书记尚未执政。 建议打回重写。 不过也算是对Xi之前的概括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