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 短评

热门 最新
  • 67 Bressong 2016-08-01 17:05:17

    在老版基础上增加了许多内容,句子浓度都稀释了一些更好懂,但一些翻译的措辞值得商榷,尤其哲学类的书概念不能乱搞。 3个多月读了两遍写了10万字笔记,够得上出一本西方哲学简史了。。。

  • 40 黄涛 2014-11-30 21:27:23

    花了好长时间一知半解地看完了然后几乎什么也没记住

  • 19 30°⊙ 2016-02-13 20:15:21

    比罗素的要清晰,通透,客观。先通读罗素,再看梯利的总结。

  • 68 狼哞 2018-07-04 18:22:38

    这书的评价竟然8.8,真怀疑打分的人有没有看过。越看到后面问题也挺多。我现在看到莱布尼茨,我是中英文对照着看的,我发现有的句子直接就漏掉不译了(比如莱布尼茨部分,直接漏掉hence it is immaterial and unextended),还有很多明显的字词错误,比如休谟的部分把religion翻译为宇宙。排版错误和错别字就更不用说了!我想说,这部书的译者(贾辰阳)你真是一个垃圾,你这么粗制滥造的东西真是误人子弟,那么多人抱着对哲学的兴趣来读你的书,你就给他们这样的东西吗?真是替你害臊!

  • 9 泥脑狮 2015-08-22 12:40:04

    好好好,罗素那本商务版根本读不下去好吗。

  • 6 2015-08-25 21:35:12

    内容很好,就是错别字和病句有点多……

  • 5 龙须面 2018-01-21 15:10:03

    我曾走入这座被誉为“万科之宗”的殿堂,但我从未真正走进过。我曾看到殿堂里面的装潢和陈设,但我从未真正看清过。哲学,就是这样一门学问,带着仰望天空的人类求知的本性,逐步前行,逐渐令万物脱去种种俗世的蒙蔽,而将本真展现出来。由此,把自己展现为一种真正解放性的力量。

  • 5 道无涯 2018-08-29 12:11:53

    就是在看过这本书之后,让我发现再怎么通读哲学史,不去细看那些哲学家的作品都是做无用功。哲学史再怎么客观,也是一家之言。于是就改掉了我之前只看哲学史的毛病。

  • 0 伊卡洛斯 2017-01-15 10:07:13

    出于求知的人性本能,对基本原则进行理性重建,追求绝对对但没有唯一答案;却在逐步前行中,另万物脱去俗世的遮蔽,使本真浮出,由此,把自己展现为一种真正解放性的力量。

  • 5 宫默默 2017-08-15 15:22:25

    一个给哲学著史的学者,马克思提都不提,或者,像尼采这样的也就是简简单单的提及,学者的偏爱也是明显得狠。冲这一点,就得扣点分。

  • 1 默小奥 2020-01-08 01:14:15

    正如人大雷教授在《哲学闪耀时》的结尾篇说的那样:哲学没有正确的答案,因为每一位哲学家都是一整个完整的宇宙。而这本书,几乎将世间最伟大的哲学宇宙全放了进来,其信息量可以想象。非常学术的一本教科书,我个人感觉还是在单独看某位哲学家的著作或者正在研究某位哲学家的时候再来看这本书关于这位哲学家的论述部分比较好,否则就算看完也不会记得多少。当作工具书更好吧!而对于哲学入门,我是真的推荐豆瓣时间的栏目《哲学闪耀时》,几乎是这本书的浓情演绎版,会以一种更感人的方式学到很多东西。

  • 3 蓝道_RANDALL 2017-03-07 22:26:20

    一串串闪亮的名字从这里闪了过去!

  • 2 野土 2017-04-19 00:45:27

    利用坐地铁的时间读完,入门看能略知一二,但深入要花功夫。

  • 2 旋地 2019-04-27 09:09:26

    要啥有啥,要啥也没啥,干巴巴

  • 1 阿木林 2017-10-09 12:28:12

    可以拿来当工具书用。论哲学入门 《哲学家都干了什么》最通俗。这部更为宏观,罗素的应该更为知名吧。

  • 0 Vanessa。 2020-11-15 23:37:50

    属于界面不是非常友好的那种体系

  • 0 史太 2017-07-10 21:41:16

    材料汇编。

  • 1 弃之竹 2018-01-17 14:29:39

    一本非常客观的哲学教科书。亦可当作工具书使用。回国后必须买一本实体书再看一遍。客观的看完了,接下来看一看罗素的《西方哲学史》。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