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日本是全世界移动互联网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堪称移动的帝国。在手机游戏、手机支付、移动医疗、移动电子商务、手机电视等方面,日本都充当了全球移动互联网的试验田。
曾经傲视全球的日本运营商将怎样面对转型的挑战?iPhone来势汹汹,如何打破封闭的日本移动互联网体系?日本在智能手机时代的手机游戏、O2O、移动医疗、移动广告等方面,涌现出了哪些值得借鉴的商业模式?
本书作者团队先后数次前往日本调研,拜访了多位日本移动互联网的重量级人物,在本书中第一次对日本移动互联网发展和现状进行了全景式的展现,深入解读其经验教训,为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带来启迪。
移动的帝国的创作者
· · · · · ·
-
曾航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曾航:触控科技战略总监,曾为21世纪经济报道资深记者,长期关注移动互联网,著有《一只iPhone的全球之旅》一书,同时创办有微信公众账号“移动观察”(MobileWeb)。
刘羽:曾任职于摩托罗拉、维珍移动,现任野村综研(上海)咨询有限公司通信战略首席顾问,北京邮电大学EMBA联合会主席。
陶旭骏:野村综研(上海)咨询有限公司通信战略副总监,曾任职于中国联通、美国TMNG管理咨询。
野村综研(上海)咨询有限公司 编写组成员
闵海兰 方 晓
袁胜扬 张博然 方 亮 蔡建军 胡意顺
目录 · · · · · ·
序一 日本是全球移动互联网的试验田 / 雷军
序二 以邻为鉴的价值 / 俞永福
自序 我们为什么研究日本移动互联网
引子 新黑船来袭
第一章 NTT DOCOMO:始于电信,终于去电信化
NTT DOCOMO的历史
· · · · · · (更多)
序二 以邻为鉴的价值 / 俞永福
自序 我们为什么研究日本移动互联网
引子 新黑船来袭
第一章 NTT DOCOMO:始于电信,终于去电信化
NTT DOCOMO的历史
· · · · · · (更多)
序一 日本是全球移动互联网的试验田 / 雷军
序二 以邻为鉴的价值 / 俞永福
自序 我们为什么研究日本移动互联网
引子 新黑船来袭
第一章 NTT DOCOMO:始于电信,终于去电信化
NTT DOCOMO的历史
NTT DOCOMO靠i-mode称雄世界
NTT DOCOMO的海外扩张
携号转网的挑战
苹果冲击波
NTT DOCOMO和 iPhone的故事
NTT DOCOMO的反击:日本版的“去电信化”之路
NTT DOCOMO的生活助理战略
【独家专访】 NTT DOCOMO常务执行董事吉泽和弘专访
【独家专访】 日本移动互联网之父榎启一专访
【延伸阅读】 日本4G启示录
第二章 KDDI:日本运营商的智能管道战略
稻盛和夫艰难创办KDDI
抓住年轻人
iPhone的双刃剑
3M战略:融合网络是竞争力的源泉
SmartPass业务:打包出售应用
多层次的对外投资
【独家专访】 KDDI执行董事高桥诚:日本运营商的智能管道之路
第三章 软银:像卖软件那样经营移动互联网
孙正义靠卖软件起家,奠定软银基因
打破NTT垄断,进军固网业务
孙正义最大豪赌:收购沃达丰日本
软银在日本掀起价格战,大幅降低日本移动通信资费
从广告看孙正义的营销手腕
在日本引入iPhone,打破日本封闭的移动互联网体系
为什么软银要收购Sprint
软银的制胜理念:尊重市场,客户视角
【独家专访】 日兴证券高级研究员森行真司:不要把软银看成一家运营商
【延伸阅读】孙正义的“时间机器”理论
第四章 日本手机支付:手机就是钱包
移动支付——移动互联网的中枢管道
日本的O2O和NFC的结合服务处于起步阶段
日本移动支付崛起之谜
日本移动支付对中国的启发
【延伸阅读】 轨道交通与日本移动互联网
第五章 日本手机社交网络
“日本的Facebook”——Mixi的兴衰记
“外来户”Facebook如何后来居上
Line:日本版“微信”的崛起之路
【延伸阅读】 亚洲人对移动互联网的依赖远超过欧美
【延伸阅读】 为什么日本人不爱创业?
第六章 日本手机游戏启示录
GREE的兴衰启示录
手机网页游戏VS手机App客户端游戏
日本手机游戏依赖电视推广
中国游戏公司的日本征途
为什么日本人酷爱卡牌游戏?
【延伸阅读】Gungho与《智龙迷城》崛起之谜
【延伸阅读】Web和App到底谁会主流?
第七章 移动广告:大数据为王
为什么日本移动广告没有形成大规模爆发?
日本的积分墙广告
日本移动广告的发展趋势:移动营销
移动社交广告和大数据或成未来方向
【独家专访】 D2C社长宝珠山卓志
第八章 日本移动电子商务与O2O
日本移动电子商务消费习惯研究
日本O2O市场综述
乐天的移动电子商务帝国
优衣库的移动电商尝试
日本运营商的电子商务实验
日本麦当劳的O2O服务
【延伸阅读】 日本的加拉帕戈斯综合症
第九章 符合日本国民特色的移动互联网服务
手机电视
手机动漫
移动医疗
手机地震预报服务
词汇表
日本运营商及移动互联网行业大事件整理(2006-2012)
主要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序二 以邻为鉴的价值 / 俞永福
自序 我们为什么研究日本移动互联网
引子 新黑船来袭
第一章 NTT DOCOMO:始于电信,终于去电信化
NTT DOCOMO的历史
NTT DOCOMO靠i-mode称雄世界
NTT DOCOMO的海外扩张
携号转网的挑战
苹果冲击波
NTT DOCOMO和 iPhone的故事
NTT DOCOMO的反击:日本版的“去电信化”之路
NTT DOCOMO的生活助理战略
【独家专访】 NTT DOCOMO常务执行董事吉泽和弘专访
【独家专访】 日本移动互联网之父榎启一专访
【延伸阅读】 日本4G启示录
第二章 KDDI:日本运营商的智能管道战略
稻盛和夫艰难创办KDDI
抓住年轻人
iPhone的双刃剑
3M战略:融合网络是竞争力的源泉
SmartPass业务:打包出售应用
多层次的对外投资
【独家专访】 KDDI执行董事高桥诚:日本运营商的智能管道之路
第三章 软银:像卖软件那样经营移动互联网
孙正义靠卖软件起家,奠定软银基因
打破NTT垄断,进军固网业务
孙正义最大豪赌:收购沃达丰日本
软银在日本掀起价格战,大幅降低日本移动通信资费
从广告看孙正义的营销手腕
在日本引入iPhone,打破日本封闭的移动互联网体系
为什么软银要收购Sprint
软银的制胜理念:尊重市场,客户视角
【独家专访】 日兴证券高级研究员森行真司:不要把软银看成一家运营商
【延伸阅读】孙正义的“时间机器”理论
第四章 日本手机支付:手机就是钱包
移动支付——移动互联网的中枢管道
日本的O2O和NFC的结合服务处于起步阶段
日本移动支付崛起之谜
日本移动支付对中国的启发
【延伸阅读】 轨道交通与日本移动互联网
第五章 日本手机社交网络
“日本的Facebook”——Mixi的兴衰记
“外来户”Facebook如何后来居上
Line:日本版“微信”的崛起之路
【延伸阅读】 亚洲人对移动互联网的依赖远超过欧美
【延伸阅读】 为什么日本人不爱创业?
第六章 日本手机游戏启示录
GREE的兴衰启示录
手机网页游戏VS手机App客户端游戏
日本手机游戏依赖电视推广
中国游戏公司的日本征途
为什么日本人酷爱卡牌游戏?
【延伸阅读】Gungho与《智龙迷城》崛起之谜
【延伸阅读】Web和App到底谁会主流?
第七章 移动广告:大数据为王
为什么日本移动广告没有形成大规模爆发?
日本的积分墙广告
日本移动广告的发展趋势:移动营销
移动社交广告和大数据或成未来方向
【独家专访】 D2C社长宝珠山卓志
第八章 日本移动电子商务与O2O
日本移动电子商务消费习惯研究
日本O2O市场综述
乐天的移动电子商务帝国
优衣库的移动电商尝试
日本运营商的电子商务实验
日本麦当劳的O2O服务
【延伸阅读】 日本的加拉帕戈斯综合症
第九章 符合日本国民特色的移动互联网服务
手机电视
手机动漫
移动医疗
手机地震预报服务
词汇表
日本运营商及移动互联网行业大事件整理(2006-2012)
主要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喜欢读"移动的帝国"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移动的帝国"的人也喜欢 · · · · · ·
移动的帝国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9 条 )

有光荣的历史,现在却并不先进
书中所列的企业在移动互联的实践,基本都采用了推送的方法。优衣库推送打折信息,或者在优衣库地点附近的时候推送店铺内打折情况;麦当劳利用用户习惯推送优惠券;其他的还有各类的应用情况,不外乎就是收集用户的信息,对用户进行精确推送。 需要吐槽的就是,这些根据用户信...
(展开)

《移动的帝国》之软银孙正义的“时间机器”理论
最近因为在做移动互联网相关的工作,有意无意的阅读了不少移动互联网相关的书,比如这本《移动的帝国》,这本书介绍了移动互联网在日本的发展,包括三大运营商,手机支付,社交网络,手机游戏,电子商务及O2O等。其中关于软银孙正义的介绍很有趣,选了一些片段。 用户需求 软...
(展开)

移动的帝国:以邻为鉴的反思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移动的帝国——日本移动互联网兴衰启示录》:以邻为鉴的反思 软银(Softbank)集团董事长孙正义对于信息产业的发展有一套“时间机器”理论,指的是美国、日本、中国这些国家的IT行业发展阶段不同。“在日本、中国这些国家的发展还不成熟时,先在比较发达的市场如美国开展业... (展开)> 更多书评 29篇
论坛 · · · · · ·
【活动预告】《移动的帝国》读书沙龙 | 来自馆长小狮子 | 1 回应 | 2014-04-07 17:23:32 |
现在标记已读的诸位,请问是在哪里买的书? | 来自鸠羽 | 3 回应 | 2014-04-03 22:55:40 |
想提前拿到书并参加读书沙龙活动吗? | 来自frida_sue | 1 回应 | 2014-01-04 22:52:29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移动(可穿戴)设备的思考、设计与实现 (柏林见心)
- 互联网产品经理必读书籍 (逐梦Susan)
- 互动广告与新媒体必读 (空手)
- 豆瓣读书非虚构首页推荐自选 (天雨流芳)
- 我的互联网思维 (羊的门)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移动的帝国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郭少 2014-03-16 21:00:28
日本文化虽源于中华,但不可否认他们发展出了足以区别于包括中华在内的世上任何文化的独特性。在观察日本时,我们可能并不是坐上了孙正义所说的“时间机器”,而是穿越了“虫洞”,看到一群离开母星多年的人们的生活状态。但这种比较仍是有意义的。也许无法总结出社会文化和产品之间关系的清晰规律。但观察仍能增加经验和感觉,导出更好的直觉。
0 有用 瓶上按红胶 2015-03-24 00:01:15
从ISP到O2O,把日本移动互联网市场从文化,政治,社会背景方面分析的很透彻。总体看日本应该属于半封闭的孵化型社会,充满了理想的阳光,却很难打开那扇窗。想把日本的模式copy 2 china凡是和多方利益相关的都很难,比如近场通信。
3 有用 kaka 2014-02-05 20:14:30
时间机器,很好的梳理了一些观念。
0 有用 nwind 2014-01-29 17:45:58
很有参考价值
1 有用 dexteryy 2014-04-11 14:24:47
1、比起松散的产品阵列,日本用户一直都更喜欢高度内聚的沉浸式一站式的系统,其实最初我也是这样期待豆瓣…2、表面上看同样有强大的国情,每家公司都只是在需求的浪潮中沉浮,但又存在Line和脸书的『特例』。3、题材虽好,但作者其实没什么『观点』,很多地方都只是罗列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