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城市读本(中文版)》广泛收录了关于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方面的经典和最新的文献共计54篇,其中37篇翻译来自“城市读本”(英文版)第五版,17篇为新收录。为了便于读者学习,《城市读本(中文版)》的特色是:提供了全书的导演、每个部分的引言及每篇文章的编者导读,还翻译、更新了《城市读本(中文版)》的部分框图,并且新加了14张与中国城市有关的框图。
作者简介 · · · · · ·
张庭伟
现任美国规划联合会(ACSP)国际委员,美国注册规划师协会(AICP)国际委员,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客座教授,以及武汉等一批中国城市的城市规划顾问,美国注册规划师协会(AICP)国际委员,美国规划院校联合会(ACSP)国际委员。1984年起,担任全国城建局长培训班副主任,至1988年。1986年同济大学成立城市规划系,担任副系主任。同年担任上海市长(汪道涵)的学术联络员,至1988年。
目录 · · · · · ·
鸣谢
框图目录
导言
绪言如何研究城市
理查德·T·勒盖茨
第1部分城市的演进
引言
人口城市化
金斯利·戴维斯
城市革命
V·戈登·蔡尔德
城邦
H·D·F·基托
隋唐长安城规划
董鉴泓
大城市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当代美国的汽车文化
肯尼斯·T·杰克逊
超越郊区:技术郊区的兴起
罗伯特·费什曼
第2部分城市文化与社会
引言
城市是什么?
刘易斯·芒福德
都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路易斯·沃斯
人行道的用途:安全
简·雅各布斯
城市品性
葛剑雄
孤独的保龄球客:社会资本在美国的退化
罗伯特·帕特南
创意阶层
理查德·佛罗里达
第3部分城市空间
引言
城市的生长:一项研究课题的导言
欧内斯特·W·伯吉斯
社会排斥与空间
阿里·迈达尼普尔
现代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从二元结构到四元结构(1949—2009年)
胡鞍钢马伟
城市蔓延的原因
罗伯特·布鲁格曼
主要经济联系方向论
周一星
经济全球化枧角下长三角区域的城市体系演化:关联网络和价值区段的分析方法
唐子来赵渺希
第4部分城市政策,管理和经济
引言
市民参与的阶梯
谢莉·阿恩斯坦
城市作为增长的机器:走向空间的政治经济学
哈维·莫罗奇
中国经济的历史眼光
林毅夫
城市作为扭曲的价格体系
威尔伯·汤普森
内城的竞争优势
迈克尔·波特
论城市规期的公共政策导淘与依法行政
赵民雷诚
第5部分城市规划的历史与展望
引言
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
梁思成
“作者引言”与“城乡磁铁”
埃比尼泽·霍华德
现代城市
勒·柯布西耶
广亩城市:一个新的社区规划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走向可持续发展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布伦特兰委员会)
城市规划学的形成,发展和趋势
吴良镛
第6部分城市规划理论
引言
理论之城
彼得·霍尔
规划中的倡导主义和多元主义
保罗·达维多夫
1945年以来的英美城市规划理论:非范式转变的三大进展
奈杰尔·泰勒
转型时期中国的规划理论和规划改革
张庭伟
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方向
吴志强
中国城市规划的理性思维困境
孙施文
第7部分城市规划实践
引言
混合的规划文化:探究全球文化的共同点
比什·桑亚尔
美国20世纪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
爱德华·J·凯泽戴维·R·戈德乔克
面对冲突的规划
约翰·福雷斯特
欧洲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主要城市的实践回顾
蒂莫西·比特雷
城市规划与全球气候变化:世界和中国
斯蒂芬·惠勒秦波
第8部分城市设计
引言
邻里单位
克拉伦斯·佩里
城市意象及其要素
凯文·林奇
空间设计
威廉·怀特
21世纪初中国城市设计豹理念辨析、实践特征和普适命题
王建国
面向城市设计的宣言
艾伦·雅各布斯唐纳德·阿普尔亚德
第9部分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
引言
新技术的影响和城市的全球化
萨斯基娅·萨森
世界城市网络:一种新的后地理学?
乔纳森·比弗斯托克理查德·史密斯彼得·泰勒
流的空间和场所空间:信息时代的城市理论素材(2001,2002)
曼努埃尔·卡斯特利斯
第三次城市化浪潮中的中国范例:中国快速城市化的特点、问题与对策
仇保兴
退离全能社会:建设中的中国城市化
吴缚龙
主要研究成果与相关信息——贫民窟的挑战:2003年全球人居报告
联合国人居署
从全球城市到全球城市化
尼尔·布伦纳罗杰·凯尔
后记
中国城市规划师西方规划著作导读
理查德·T·勒盖茨张庭伟
索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因为跨学科研究缺少思维的严谨性,因此容易变得松散和缺少标准,这是跨学科研究的风险所在。经过严格训练的特定学科的学者通常会对致力于广泛但肤浅的跨学科教学、研究和写作的同事持激烈的批判态度。 (查看原文) —— 引自第7页 -
我们不能美化20世纪50年代美国小城镇中产阶级的市民生活。除了本文提到的负面趋势,最近十几年表现出明显的社会包容度上升及歧视减少的现象,这些正面的趋势可能同传统社会资本的退化有着复杂的关系 一个全面的社会资本研究需要参考曼客·奥尔森(Mancur Olson)及其他人研究所强调的,即社会、经济及政治组织的密切交往极易形成低效的卡特尔联盟,也就是政治经济学家所讨论的“寻租”和寻常百姓所理解的腐败。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27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城市读本"的人也喜欢 · · · · · ·
城市读本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城市读本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 条 )
> 更多书评 2篇
-
Sir Lancelot (the Mediocre)
我们不能美化20世纪50年代美国小城镇中产阶级的市民生活。除了本文提到的负面趋势,最近十几年表现出明显的社会包容度上升及歧视减少的现象,这些正面的趋势可能同传统社会资本的退化有着复杂的关系 一个全面的社会资本研究需要参考曼客·奥尔森(Mancur Olson)及其他人研究所强调的,即社会、经济及政治组织的密切交往极易形成低效的卡特尔联盟,也就是政治经济学家所讨论的“寻租”和寻常百姓所理解的腐败。2015-10-12 15:08 1人喜欢
-
“....城市化社会出现的地区——西北欧——并非产生历史上那些大城市的地区。相反,历史上那些产生大城市的地区城市化率都非常低。诚然,中世纪时代的西北欧全然是农业社会,现代人很难想象。也许正是这些社会的非城市特征彻底剥离城镇的寄生性,从而最终创造出全新的社会基础,使城市化得到革命性的发展。”
2020-02-17 20:55
-
主要研究了城市的起源问题。旧石器时代人们以采集、狩猎为生,难以定居,到了新石器时代人们逐渐以农业为生,出现了定居的村庄,但由于生产力水平所限,每个村庄人数几十到几百人,每个人都要从事农业活动才能维持生存,基本没有产品剩余,而且随着土地肥力有限,也具有一定迁移性。基本没有形成明显的社会分工,村落之间不存在产品交换,都是自给自足,呈现“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而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诸如...
2017-07-18 10:57
主要研究了城市的起源问题。旧石器时代人们以采集、狩猎为生,难以定居,到了新石器时代人们逐渐以农业为生,出现了定居的村庄,但由于生产力水平所限,每个村庄人数几十到几百人,每个人都要从事农业活动才能维持生存,基本没有产品剩余,而且随着土地肥力有限,也具有一定迁移性。基本没有形成明显的社会分工,村落之间不存在产品交换,都是自给自足,呈现“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而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诸如水利灌溉的出现,使得社会盈余出现,手工艺人可以从粮食生产中解脱出来,以及宗教人士和统治者等等,这些就成为了城市的基础。
从城市的起源可以看出,最早的城市就是“以其全体成员作用的互补和互相依赖为基础,好比一个有机体中的细胞组合”,然而现在我们的城市却出现了以拆墙补洞等奇葩方式,将从事小餐饮、小零售等所谓的“低端人群”赶出大城市,造成这些非正规就业人员“失业”,也造成本地市民生活极为不便——连我们常去的几家很大的饭馆都关门了,社区办的菜市场菜价奇高比大超市还贵——可谓是完全不顾城市中各类人群的互补和互相依赖的关系。
摘录——
“他们可以用这部分盈余作为资产供养全职的专业人士——手工艺或者统治者——直到这些专业人士在技术和组织上的进步丰富了他们的原始经济,反过来也可以生产出可观的社会盈余。”
“农民、手工艺人、牧师和统治者们组成一个社会,不仅因为有共同的语言和信仰,而且因为他们的作用互补。......最早的城市是最早呈现出接近一个有机整体状态的社会,以其全体成员作用的互补和互相依赖为基础,好比一个有机体中的细胞组合”
回应 2017-07-18 10:57 -
Sir Lancelot (the Mediocre)
-
“....城市化社会出现的地区——西北欧——并非产生历史上那些大城市的地区。相反,历史上那些产生大城市的地区城市化率都非常低。诚然,中世纪时代的西北欧全然是农业社会,现代人很难想象。也许正是这些社会的非城市特征彻底剥离城镇的寄生性,从而最终创造出全新的社会基础,使城市化得到革命性的发展。”
2020-02-17 20:55
-
主要研究了城市的起源问题。旧石器时代人们以采集、狩猎为生,难以定居,到了新石器时代人们逐渐以农业为生,出现了定居的村庄,但由于生产力水平所限,每个村庄人数几十到几百人,每个人都要从事农业活动才能维持生存,基本没有产品剩余,而且随着土地肥力有限,也具有一定迁移性。基本没有形成明显的社会分工,村落之间不存在产品交换,都是自给自足,呈现“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而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诸如...
2017-07-18 10:57
主要研究了城市的起源问题。旧石器时代人们以采集、狩猎为生,难以定居,到了新石器时代人们逐渐以农业为生,出现了定居的村庄,但由于生产力水平所限,每个村庄人数几十到几百人,每个人都要从事农业活动才能维持生存,基本没有产品剩余,而且随着土地肥力有限,也具有一定迁移性。基本没有形成明显的社会分工,村落之间不存在产品交换,都是自给自足,呈现“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而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诸如水利灌溉的出现,使得社会盈余出现,手工艺人可以从粮食生产中解脱出来,以及宗教人士和统治者等等,这些就成为了城市的基础。
从城市的起源可以看出,最早的城市就是“以其全体成员作用的互补和互相依赖为基础,好比一个有机体中的细胞组合”,然而现在我们的城市却出现了以拆墙补洞等奇葩方式,将从事小餐饮、小零售等所谓的“低端人群”赶出大城市,造成这些非正规就业人员“失业”,也造成本地市民生活极为不便——连我们常去的几家很大的饭馆都关门了,社区办的菜市场菜价奇高比大超市还贵——可谓是完全不顾城市中各类人群的互补和互相依赖的关系。
摘录——
“他们可以用这部分盈余作为资产供养全职的专业人士——手工艺或者统治者——直到这些专业人士在技术和组织上的进步丰富了他们的原始经济,反过来也可以生产出可观的社会盈余。”
“农民、手工艺人、牧师和统治者们组成一个社会,不仅因为有共同的语言和信仰,而且因为他们的作用互补。......最早的城市是最早呈现出接近一个有机整体状态的社会,以其全体成员作用的互补和互相依赖为基础,好比一个有机体中的细胞组合”
回应 2017-07-18 10:57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
【Q4AVZU】新人(满64-15包邮)
购买二手书 · · · · · ·
-
暂时无货, 22天前曾上架
以下豆列推荐 · · · · · · ( 全部 )
- LandscapeArchitecture相关书目 (夜兮行兮)
- 2014中大人文地理 (弢)
- 城市书籍推荐6 (到里斯本看海)
- 居家生活研究 (菊花夜行军)
- Books @ Urban Studies (知闲)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城市读本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AlonsoQuijano 2017-02-19
city reader 中选34篇翻译,加17篇中文论文
0 有用 世相如是 2016-04-22
图书馆借的没读完.....
1 有用 Rainingday 2019-10-09
城市研究的经典论文集,涉及的内容丰富多样,对于我认清城市规划的学术面貌进而选择放弃有非常大的帮助。。。
0 有用 微笑旅人 2014-03-06
读经典
0 有用 寻日玉京 2014-06-21
外国城市规划理论框架,主要讲方法以及经典文选阅读
0 有用 冰岛 2020-10-25
读过的一本关于城市规划的书籍
0 有用 鹅在我头上 2020-06-24
进程到一半,后面还有一两章有兴趣,等需要再过来翻。
0 有用 echoliang 2020-06-01
硬核知识,非常适合我这类几乎没读过几本专业书籍的人士
0 有用 记录 2020-03-12
了解一个领域,起码要知道他有什么.
1 有用 Rainingday 2019-10-09
城市研究的经典论文集,涉及的内容丰富多样,对于我认清城市规划的学术面貌进而选择放弃有非常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