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与这个时代 短评

热门
  • 2 流火 2015-11-08 04:14:06

    在中国拼命往前走的这个过程中 人民的素养内涵并没有跟上经济增长的速度 急功近利已经成为了几代人的共同标识 对于个体而言 没有思想并不是太悲哀的事 而对于整个国家 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独立的有思想的个体 而非盲从大流人云亦云的躯壳

  • 1 雀斑Frec🌈 2015-05-12 11:08:20

    【2015年第20本】1、创意来自于大量的占有事实:只有当你大量的占有资讯和事实的时候,创意才会诞生,没有创意往往来自于掌握的信息太少,掌握的相关的可比较的东西太少,因此就没有独特的东西。请注意,创意来自于勤奋和掌握大量的事实。 2、我们总想求全,求全是一个最大的障碍。 3、请问头条是什么?头条是30%-40%的天生的头条,不用我们确定,傻子都知道。我们的难度不在于拥有天生头条的时候,傻子都知道做那个,难度就在于没有天生头条的时候如何确立头条。 “与其抱怨,不如改变;想要改变,开始行动。”

  • 1 不带爱相 2015-08-02 23:00:33

    有理想的聪明人

  • 0 丑人多作怪 2016-02-19 17:12:01

    白总自述的口吻写的这部书,包括了他自己二十年的成长记录。在成长的过程中,他经历一段人生对我很有启发,就是自己对工作需要做决定的时候,会因为自己的喜好而判断一个节目的好坏,心情好,坏的节目也是好的,心情糟糕,好的节目也看着不顺眼,后期解决的办法就是投票制,自己只有一票。我觉得这个可以用在自己的工作当中,广开言路么。

  • 0 丰果知行 2014-11-19 06:30:51

    上海交大出版社的书,是一个在那工作的朋友送我的白岩松签名本,以访谈的形式,从一个电视媒体人的视角,记录了这个时代过去二十年的事件和变迁。感觉内容有点冗长,不够精炼。业内人士读起来可能更有感触。

  • 0 looooyal 2016-05-06 15:25:45

    前一半看得很认真,想起了被自己扼杀在摇篮里的新闻梦。后半段读得吃力。 可能我更适合做一个在时代里随波逐流、独善其身的人。

  • 0 海云天 2015-01-15 22:09:40

    实习节目组的制片人推荐看的。怎么感觉书比白先生的节目更好看……这种编年的写法很有趣,我也在时光轴中寻找自己见证电视行业发展的种种记忆。

  • 0 南渡 2016-06-11 21:50:45

    勉强对于一些真话的~

  • 0 Foyou 2019-12-04 20:15:43

    白岩松的随笔集,按照年代大事记流程化的文笔,相对而言水均益的益往之前更加贴近生活和没有隔阂感。是个人的日记的感受。

  • 0 柏翠 2017-07-22 22:37:19

    对白岩松从业的回顾,总体还可以,但因为白岩松的文字比较零碎,看起来还是很需要耐心,且有隔膜感。

  • 0 随心由己 2015-12-04 13:28:03

    14年春天在機場購入,在外的那幾天加上回程的航班上看完,敢說但未必好做!

  • 0 华仔SHOW 2014-11-10 11:33:45

    这书这么冷门 没什么人看啊

  • 0 木于华 2022-03-04 11:03:21

    满眼看去是《新闻编辑室》Will的影子,白岩松的声音在这个时代和体制仍是难得可贵,其它不予评价,本书不推荐阅读。

  • 0 辛维木 2022-01-31 08:15:57

    工作前标注的想读,一晃已经六年了……央视的水平还是很让人敬佩,希望白岩松这样的媒体人能多一点

  • 0 2022-08-13 17:26:27

    严格来说,这是关于白岩松主持人生涯经历的采访。感觉比他本人写的书趣味性和可看性少了很多。比较适合主持人和新闻专业、从业者来看更适合。

  • 0 友谊路口 2022-04-28 09:09:33

    很好玩,消闲的时候看看,里面那句汪峰是摇滚圈的白岩松,白岩松是主持人里的汪峰笑死

  • 0 范德一彪 11.11 2024-05-19 18:14:19 湖北

    伪作,非白岩松本人作品。想想也算是活化石了,当年一批的人都退居幕后,只有白一个人还在坚持,只是时过境迁了!

  • 0 凉水 2014-11-28 00:08:11

    关于电视的很多思考值得我辈细想。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