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悲咒 短评

热门 最新
  • 0 潇潇雨 2014-04-30 16:06:27

    出版商簇拥下,老爷子也攒书啊……

  • 0 忏悔的仪表盘 2014-03-17 22:33:26

    本能的关于明朝的书都想找来看看。但是对于这本也是“读过”不及顾诚。但是看得出也是用心之著作。消遣可以,详读未免有些浪费时间了。

  • 0 潜而明亮 2021-12-08 20:44:46

    一部感悟笔记,刻画了明朝的皇帝,朱元璋,朱棣,朱厚照等,明朝的大臣张居正,明朝的大太监魏忠贤,明朝的读书人王阳明,方孝孺等等,还有一些历史事件。作者表达了自己的历史观,权臣不一定是奸臣,好人不一定能做好官,有独到的理解与剖析。一个王朝创立者的智慧与能力,对社稷的领悟,对人民的关注,决定了他们创立制度的动机以及管理这个国家的能力。

  • 0 胡纾 2023-12-31 13:19:31 四川

    20231020

  • 0 龙得云雨 2020-11-01 23:39:13

    代表着作者对于明史的一种情怀 表达了他对古人的理解和感慨 文章标题内容随意 松松散散

  • 0 友谊地久天长 2021-03-09 14:58:41

    高中读的,故事超有意思。

  • 0 范德一彪 2⊕37 2021-04-19 19:45:20

    断断续续两年终看完1朱元璋能力确实强但是总想着守成,政治想象力不够,2杨慎一生为人敬佩,文人楷模当如此,3王阳明虽牛逼但是让文人从武,而没立说也是悲剧人物。4最后的大悲咒落脚点非常脱俗

  • 0 娜娜是也 2024-05-23 20:59:21 四川

    刚看完熊召政的鸿篇巨制《张居正》,趁着热乎劲儿又读了这一本《明朝大悲咒》,相当于把《明朝那些事儿》《万历十五年》的内容又复习了一遍。果然知识是需要形成网络才会记忆起来不那么费劲,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以后才会有自己的思考。 朱元璋从开局一个碗到建立大明朝确实非常厉害,却也有他的局限性,因为受过饿肚子的苦,所以他希望子孙后代按照自己的规划,都变成听话的工具人,一代代周而复始的过下去,殊不知这太违背人性。“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不称臣,不和亲,不纳贡”听起来是很燃,但是这是多夸张的道德高墙啊!导致实际遇到事情的时候全是内耗而没真正解决问题。 但是每每乱臣贼子跳出来祸乱朝政的时候,又会有有理想、有信念、有能力的臣子力挽狂澜,延长大明朝的囯祚,不过终究还是躲不过历史运行的规律啊!

  • 0 小意达的花儿 2017-06-01 11:40:38

    比较简略,但可供一读。作者文笔还是不错的,引人入胜。算是科普的小文吧。

  • 0 然然 2021-08-03 20:15:38

    千古风流同系列散文,但还是最爱千古风流。

  • 0 闸北陆小哄 2018-03-07 09:07:02

    很好的散文,有故事有作者的感想。

  • 0 橘子好吃不 2017-02-05 08:19:05

    #随笔#“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有些思考和叙述也恰合了当今的时政作为。明朝那些荒唐也好,英明也罢,总而言之是为现实现世做下了警醒之意。(读史还要做旁批

  • 0 没什么心 2023-07-17 13:56:20 河北

    很意外为什么会有一些常识性的错误 比如多次写错孝宗和宪宗 有些篇章读起来感觉有点夹带私货

  • 0 我爱世界和人类 2016-01-22 16:25:07

    通俗的明史 还不错 类似于白话文野史大全 图书馆借的 没看完

  • 0 熳山 2022-10-03 23:20:58 北京

    作者的文风及文风背后的古板二元态度像极了让人厌倦的中学历史课本。提到造神,但又整本书都在造神。看一本写明朝的书是否是“现代读物”(现代和读物都重要),先翻作者对宣宗和武宗的态度。如果写史读史只为了评判个对错功过、讲出些大道理、造出些圣人豪杰,才真是暴殄天物。

  • 0 俺只是个传说 2020-04-23 15:53:19

    总体感觉写的还行吧,作者对明史的研究还是比较深入的,有些观点比较新颖,特别是对统治者个人性格的梳理分析,是比较深刻的,值得一读!

  • 0 q 2018-03-17 14:18:27

    本来是前两天睡前心慌,想搜大悲咒来读一下,结果无意点进了这本。比我学生时代读的那么多年历史书,更能记住明史。/纵然一世之才只足一世之用,夭折在小人和昏君手里的人才不计其数,明史里的却是看的唏嘘不已。/半夜看书的时候在想 历史书大多时候只选择好的一面或重点突出某一成就的点 不过也可能是为了让人不觉得大抵心死 所以一概而过吧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