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的泥沼的书评 (23)

袁长庚 2014-02-18 01:13:13

短书札002 - 时代还没有把他玩儿坏

编辑的推荐语是:了解艺术、文字之外的陈丹青。这话说的滑稽,好像很多人已经了解“艺术、文字之内”的陈丹青。 那一代人要变得虚无,真的是太容易,你看看《私人定制》就知道。群众是邪恶的,领导是虚伪的,艺术是傻逼的,财富是残忍的,于是乎,就剩下一个叫“大自然”的母亲...  (展开)
魏小河 2014-10-23 11:34:43

哪有谈话不泥沼?

陈丹青最近一举出了三本新书:《草草集》、《无知的游历》、《谈话的泥沼》。一本杂文集,一本游记,一本访谈稿。三本书样子好看,名字也都好听。“草草”“无知”,仍是一贯的陈丹青书名作风——如“退步集”“荒废集”——自嘲又牛逼,谦虚又神气;“谈话的泥沼”则是另路高...  (展开)
邝海炎 2014-03-25 00:18:50

“冒蓝火”的陈丹青

谈论陈丹青是危险的,因为他总拒绝别人对他的定义、分类与标签,说不准还会反击:“以前有个傻逼说我什么,他妈的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这种直接和尖锐让当事人难堪。但陈丹青的这种风格却是媒体和观众喜欢的,所以,他才会由学者、画家窜升为一系列更有话语权的身份——公共知...  (展开)
木晴 2015-05-01 16:58:25

语言的重量

记得上大学的时候,老师会经常在课上给我们播放陈丹青的访谈。印象中这个目光凛冽的男人永远抽着烟,无论采访者是谁,话题是什么?他不会笑,给我的印象是冰冷的,望而生畏。 这本书正是陈丹青整理的一些访谈内容,其中有和好友王安忆的长期邮件讨论,也有让人看了暗...  (展开)
弥翁 2017-08-14 17:21:30

犀利之为犀利,诚实之为诚实,学问之为学问。

永远抱着怀疑的态度接受一切事物,陈先生诚不我欺。此话虽不是其所说,但在他身上却被很好地实践着,而我也拼命努力着,在把这句话熔入我的每一个日常行为中和为人中,然而有时却总感力不从心,于是乎反思,努力程度还远远不够。 陈丹青是我佩服和喜爱的几位知识分子之一,面对...  (展开)
Ethan 2014-02-07 13:40:40

有心之作

这是部访谈集,感觉有点出晚了。但终究还是出来了。 排版装帧,封面设计,一如既往的优秀。陈丹青先生的品位,绝对不容人怀疑。 但书更重要的是内容。坦白的讲,《谈话的泥沼》初读,感觉有点让人失望。因为草草翻上一遍,发现书内的相当一部分内容,是熟悉,看过了的。感觉...  (展开)
陈默 2014-01-23 23:08:26

老愤青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有人说;读书,就是与一位高尚的人谈话。 而这本书确实是一本纯粹的谈话访谈记录。但是,这个与您一起谈话的人,总是标榜自己一点也不高尚。 这个人就是;陈丹青。一个混在中国艺术界拥有美国籍的中国公民。一个近年来写作比作画要多的画家。 也许是他特殊的身...  (展开)
罗成 2014-01-09 22:30:10

口语与书面

本书大部分文章都是陈丹青先生的访谈与对谈,其实个人平时比较讨厌读人物访谈,之前做媒体时,也做过访谈,这是一种令人尴尬的问题,把口语呈现在书面,当然陈丹青老师的访谈还是值得阅读,尽管有些在媒体上都已经看过,但还是早早预定了一本,等待收货的惊喜。  (展开)
夏桃Jodey 2021-04-15 11:04:20

好好的想,大胆的说

最后100多页的《当代电视剧漫谈》是陈丹青和王安忆的对话,我看电视剧看得少,这大篇幅的对话也没好好看,倒是记住了陈丹青推荐的几个电影:意大利的《木鞋树》,美国的《十诫》,帕索利尼的《马太福音》《十日谈》,贾樟柯的《小武》,苏联的《石榴的色彩》,《卡拉是条狗》,...  (展开)
当然书影音 2016-06-18 13:25:54

谈话的泥沼

1.中国人有个毛病:人家的事好像是自己的,自己的事好像是人家的。 2.世界性的国家,就是,把人当作人。 3.不自由的人,一定不诚实;不诚实的人,一定不会自由。 4.为太多无法表达的愤怒,为这些愤怒到最后只能是愤怒,我感到愤怒。 5...  (展开)
肖肖酱 2014-10-31 13:17:33

高兴是指:你终于喊了出来

由广西师范大学今年1月出版的《谈话的泥沼》一书,收录了文化学者陈丹青的各类访谈。其大部分文字曾见诸报纸杂志,时间跨度从2003年到2013年不等。陈丹青承认:“当它成为一本书之前,是电脑里的一大堆文件,我不知怎么办,最后才想出这个办法,把访谈归成一本算了。” ...  (展开)
莲莲 2014-08-11 14:58:10

陈丹青的一些访谈记录

内里大部分是陈丹青的一些访谈记录。 有人说他很愤怒,我不这么认为。 就像尼采说的那样,在自已的身上克服这个年代。 当面对很多不公正的事情,就应该说出来,站起来。 尤其是一个公众人物。 如果只求自保,连事实也不敢言语,何谈理想?何谈世界观。 时下,更需要陈丹青这样...  (展开)
修齐 2021-07-04 16:33:53

沉静自如

丹青说,“我已到不争之年,但前提是青年时浪得虚名。张爱玲的话有道理的,出名要趁早。我的理解是你早早过了虚荣一关,此后可以比较沉静自如。” 年近不惑,发觉最喜欢的,就是“沉静自如”的状态。 要自如,丹青认为要过虚荣一关。怎么过关,除了“趁早出名”,其实他在另一...  (展开)
山野 2020-03-13 20:23:26

我们都是普通人,只想做好玩的事情

知道陈丹青是因为朋友们的调侃,说大龄酸腐女青年的理想对象,是陈丹青这样,敢口出狂言又耿直诚实的臭流氓。 而阅读陈丹青,是从看理想的《局部》,再到如今《谈话的泥沼》。相比于梁文道的“传教”,更喜欢陈丹青这样平起平坐的交流。 态度谦和的聊起专业,又语气诚挚的聊起...  (展开)
初晓 2020-02-10 15:44:22

画家的话

表白丹青老师。 感谢理想国。知道陈丹青这个名字大概得有二十年?而真正爱上是在理想国的局部。道长真是大善人,交好的也都是妙人儿。 局部第一季使我这个画圆画不圆、画线画不直的美术白痴一下子看入迷。本来因为丝毫不会而对会画画的人只是盲目崇拜,却没有学习过一点知识,...  (展开)
黑米 2019-09-10 22:49:26

谈话的泥沼

退回“文革”,无数冤鬼即死于这类话题的栽赃,如今呢,则哪位傻逼稍与媒体沾边,浑身唾沫,还弄成你自己的口涎,望之可惨。 人事与史迹的累累误点,尚在其次,最可怕者,是代代相传早经公认而凝固:其实都不可轻信,都有问题。 有趣的交谈,已成奢望。 古典春宫画描绘肉体与姿...  (展开)
Woody_Sinbad 2018-02-23 09:50:34

政治观点和审美情趣

对陈丹青最初的认识,是央视科教频道的一个节目。现在记得最清楚的还是陈画的西藏主题的一组绘画作品。虽然说不错,但是很难从画里读出更多,更深层的东西。之后就是网络时代中,陈丹青和梁文道等一众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搞在一起。虽然名曰只是谈艺术,但是话里话外,都对一些社...  (展开)
Bin(n,p) 2017-02-14 13:33:50

小媒体们爱问的烂问题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不懂画,因为我眼里“懂”是个相当重的词,非才学五斗者,硬要对别人的画指手画脚,真是low极了。这本书里集结的就是这么一群不懂装懂的媒体人,对陈丹青的画,对他的写作,对他生活的品头论足,简直低级到尘埃里。访谈节目若做得好,能称之为博弈;往次了说,若访问者谈吐达...  (展开)
天天有雨么快乐 2015-02-10 15:50:32

老实

以前一直觉得,或许职业是什么,就该干什么。陈丹青首先是个画家,就应该好好画画,不要掺和那些与画画无关的事情。 最近一段时间,他被推到风口浪尖。于是想起来不久前买的这本书,是该扔掉(谁叫他不务正业),还是应该送给他人(谁叫他不务正业)。花了2个晚上看完了,决定...  (展开)
冰城丫头 2014-08-21 16:54:49

深陷泥沼不要介意也许会很有趣

前面还算有趣,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当对话不得不进行下去的时候,就有意思了,可以是驴唇不对马嘴,也可以是对牛弹琴,更可以是明知道却要硬着头皮彼此忍着去完成,也往往会给人留下作者是老愤青的偏见,这就是陷入谈话的泥沼了吧。后面与王安忆的邮件对话,比较长,很长一段...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23条)

订阅谈话的泥沼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