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 短评

热门 最新
  • 39 fallingraining 2017-03-09 11:56:44

    其实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如果1913年1到2月间,斯大林在美泉宫公园散步的时候因为没钱付肖像画的钱而和希特勒打起来,最后一死一伤。或者在公园旁边的修车行里打工,30年后改名叫铁托的小伙子开着一辆刹车没修好的轿车把他们俩撞飞。那我们的二十世纪将会清净多少呢?

  • 4 八圈 2015-02-10 23:04:14

    段子手高阶版。

  • 3 一切归零 2014-04-21 23:22:17

    维基百科体……

  • 3 看不见的城市 2015-06-07 00:09:09

    璀璨得令人目眩神晕的黄金时代

  • 2 小克 2014-05-09 00:07:58

    形式讨巧、内容好看的八卦书,不过也仅此而已。

  • 1 沈昆默 2015-11-08 22:54:24

    最佳灰机读物

  • 1 Feisy1923 2020-03-11 22:10:03

    2020年已读14:一本似乎是跟着wiki索引写成的书,人物出场也太多了吧,没有注释读起来颇累。1913年真是繁荣的最后一年了。真令人悲伤啊。

  • 1 57 2015-01-29 12:41:20

    好看的不止是八卦。片段式的文艺史,打开了历史的裂隙,又缝合了许多时空巧合。1913年的欧洲是一个巧妙的选择。不过文艺青年可能永远活在那样的年份吧,那种匮乏和不满之中。如果再多一点大历史的材料,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所谓进步、颓废、“新的理想主义的准备”,是多么渺茫的遗产。

  • 2 #暗蓝# 2018-04-11 16:08:38

    我很喜欢这种剪报簿式的写法,这本期待了很久,看完也没失望。很难从这种写作当中得到某种整体性的认识,但它可以提供很多素材、灵感、头绪——或许每一年的历史都可以这样来写,而我们更熟悉的那些从古至今、盖棺论定,或许只是偶然当中的偶然,而绝不是历史的全部。

  • 0 三七莲华 2016-02-21 15:33:36

    文艺界八卦。精神衰弱是常态,自杀倾向是常态,像托马斯·曼那种健康生活坚定不移规范日程的简直稀少,除了同性恋倾向让家庭关系有点紧张外,但有几个大咖是家庭幸福的!感情的强烈波动刺激着他们创作,悲苦、愤怒、绝望、热恋。。。真正创作者的宿命吗?文章憎命达啊。

  • 0 malingcat 2014-08-11 16:45:23

    几十位艺术家、作家、政治家,在1913年的各种交叉,并分布在12个月中,像一团盛大的八卦烟花。德国人写的,所以德国人优先,不过不仅德皇和希特勒,连卡尔·施密特的爱情都写到,还是有点感慨。

  • 1 橘子|GOOD LUCK 2018-06-27 16:27:48

    看书名以为只写一个夏天,结果一看目录是写了一整年……所有人的事儿揉在一起讲却又不真的隔空链接,讲三个月都嫌长,更不适合一年这个区间。

  • 0 大旗虎皮 2014-05-27 08:07:47

    让我找回上大学时那种阅读的激情。

  • 0 雨中独舞 2014-06-23 14:54:01

    1913,注定是个无限可能的时代

  • 0 唐小万 2014-04-13 15:16:57

    1913年的文艺知识分子圈,普鲁斯特开始追忆似水流年,弗洛伊德开始面对荣格们的分裂。才子多浪荡,里尔克最珍视的状态是“曾经爱过”,相比之下卡夫卡简直专一得令人发指。八卦果然是最有用的知识。

  • 0 [ e c h o ] 2015-07-15 16:16:53

    综合了1913年欧洲文化圈及周边各圈的重要八卦,那个黄金时代。

  • 0 安提戈涅 2015-09-13 19:22:39

    济南阡陌书店。

  • 0 小偷|隐忍沉定 2016-02-13 13:42:11

    实体,米兰|八卦众多琐碎,撕扯碎片收拾起来太难了

  • 1 已注销 2020-04-27 11:58:00

    世界大战之前的最后一年,德意志帝国和哈布斯登王朝的夕阳最后一次照耀欧洲大陆,投射出长长的阴影。现代艺术在帝国的角落萌发,与之相随的却是现实的荒诞和腐坏。荣格和佛洛依德决裂,成为一生的宿敌;希特勒在流浪汉之家创作自己的水彩画,在公园里散步,和斯大林相互问好;普鲁斯特开始在自己密不透风的房间里创作《追忆似水年华》;卡夫卡在恋爱的患得患失中饱受折磨。艺术家们敏感的神经没来得及察觉,战争的阴影悄然降临,给这个污秽不堪而又流光溢彩的年代烫下最后一个句号。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