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过程”的文学史研究(代序)
第一章 诗坛盟主之代兴
——王渔洋与钱牧斋
一、钱、王交往始末
二、王渔洋对钱牧斋的态度
三、王渔洋对钱牧斋的批评
第二章 王渔洋与清初宋诗风之消长
一、清初宋诗风之兴起
二、返回唐音的步履
三、源于师法策略的观念冲突
四、宋诗风兴起的原因及背景
五、康熙朝宋诗风的意义及影响
第三章 《唐贤三昧集》与渔洋诗学之完成
一、选诗的经过与动机
二、对全书选目的检讨
三、《唐贤三昧集》的理论意义
四、《唐贤三昧集》的影响
第四章 王渔洋与清词之发轫
一、“诗余之人”与“诗余之地”:王渔洋的词学活动
二、传统的重新确认:渔洋的词学观念
三、手眼俱长:渔洋的词评与词作
四、结论:渔洋词学的影响
第五章 王渔洋与清代古诗声调论
一、前《声调谱》时代:古诗声调之成为问题
二、《声调谱》时代:王渔洋、赵秋谷的反律化理论与古诗声调论之草创
三、续《声调谱》时代:乾隆学者的拾遗补阙与古诗声调论之传播
四、后《声调谱》时代:嘉庆学者对规则的解释与古诗声调论之深化
五、新《声调谱》时代:方法论改造与仿律化理论的吊诡
六、反《声调谱》一派:古诗声调说的扬弃与超越
第六章 王渔洋藏书与诗学的关系
一、渔洋藏书的来源
二、渔洋藏书的特点及与诗学的关系
三、渔洋藏书的下落
附录 渔洋山人池北书库藏书目(碑目附)
第七章 王渔洋与赵秋谷
一、王、赵交恶之原委
二、王、赵的关系与《声调谱》
三、王、赵诗论之分歧
四、后人对王、赵关系的评说
第八章 王渔洋与江南遗民诗人
一、初临扬州
二、与江南遗民的接触
三、冒氏一门与邵潜
四、广陵风雅主持
第九章 王渔洋诗学的一个侧影——《渔洋诗则》的真相及文献价值
后记
再版后记
· · · · · · (
收起)
2 有用 邈邈 2015-09-24 17:55:52
出人意料地,呃,不走心。
3 有用 突尼斯软籽石榴 2018-08-01 21:14:37
当年学校召开某位老先生的诞辰纪念大会,诸多学界大佬参加。院里指定让我去机场接蒋老师,于是我有幸一睹蒋师风采,再于是这本书和《原诗笺注》一起便升格成了签名本。
2 有用 Cornelia.H 2017-11-05 17:34:17
十月有幸在合肥见到了蒋老师,还提点了我几句。嘤嘤嘤
0 有用 星河光碎 2022-04-07 17:36:04
只仔細讀了代序和前四章,第五章其實蠻好玩的,但個人確實對聲調格律無感,只是大致掃了一下。後四章匆匆翻過,王漁洋與趙秋穀的關係曲折還可與嚴迪昌先生《清詩史》相關章節對讀,兩書關於兩人的評價差別較大。當然本書行文中所提到的相關頗可玩味之處,在一定程度上均可了解為什麼嚴先生不喜王漁洋~
0 有用 王仲瞿 2021-08-13 15:59:30
蒋寅老师的作品。可以和严迪昌老师论王渔洋的部分结合起来看,蒋寅老师侧重于王渔洋的诗学精神,人际交往能力和风度,严迪昌老师侧重于王渔洋圆滑世故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