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原作名: Associated press reporting handbook
译者: 曹俊, 王蕊
出版年: 2014-4-1
页数: 352
定价: 48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11720283
内容简介 · · · · · ·
《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是一本职业记者的必备导读,作者系美联社前资深记者杰里•施瓦茨。杰里在本书所举案例,均为美联社报道史上产生过广泛社会影响的经典案例,他逐一做了生动有趣、富有现场感、同时又深刻独到的解说。作者既叙写了对整个新闻事件深入调查的经过,包括事情是怎么发生的,怎么一波三折、牵动人心、牵动整个社会关注的,当时的记者是怎么摸到线索、找到关键的信息提供者、并让他们说出了实话;同时也示范了如何撰写一篇成功的新闻稿——既是一个有趣味的、能吸引读者的故事,又最大限度地影响社会、触动有关部门的神经。本书自始至终体现了美联社记者的新闻精神以及工作方法,对每一个想成为优秀记者的人,都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 · · · · ·
杰里·施瓦茨,美联社国内部记者兼编辑,在美联社纽约总部工作了20年。曾担任特别项目编辑负责指导美国全国的专业记者。他曾采访海湾战争和罗马教皇。现在纽约大学教授专业新闻写作。
目录 · · · · · ·
1 如何报道飞机失事 9
2 什么是新闻? 29
3 新闻报道的灵感 39
4 倾听美国 61
5 细节是金 75
6 人物特写 79
7 即兴采访的艺术 99
8 专家还是杂家 115
9 专业领域报道:法庭审判 121
10 专业领域报道:科学与医学 141
11 专业领域报道:电视行业 159
12 专业领域报道:竞选活动 173
13 华盛顿的政治斗争 185
14 海外报道 201
15 新闻报道与讲故事 219
16 营救一个孩子 225
17 追逐烈火 245
18 新闻调查的手段 267
19 调查:一个精神病患者的死 271
20 调查:漂亮的马儿 289
21 调查:医生和烟草 305
22 神奇的因特网 319
23 改变媒体以及媒体职业 339
· · · · · · (收起)
"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试读 · · · · · ·
走进环形防线内,接触真正想采访的人。你并不想采访官方人员或说不清来头的人。根本一点就是去接近现场,而不是坐在那儿讨论会发生什么情况。 电视台的记者因为感觉太难受,不敢走到船尾看一看打捞上来的东西。威尔森却一直待在那里。在做记者前,他曾在洛杉矶干过四年的验尸官助理。 一年之后,当威尔森报道为这88位死难者所举行的纪念活动时,他感到了内心深处的震撼。人们竖起了一堵...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没有以上四点:主角、难题、过程和结局,要想成功地叙述一个事件是不可能的。 如果你把新闻报道看做故事,而不只是通讯稿,那么你可以找到许多可写的东西。在报纸上刊登的新闻大多只是事件的结局部分,而不是全部。对于诸如大选、审判、企业破产之类的事件,我们往往只报道结果。但事实上,这些事件的背后还有许多更加精彩的内容。所以我们说,人们首先看到结局,然后才会发掘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为什么要采用故事的形式呢? 德希尔瓦说:“研究显示,以说故事的方式向人们提供的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记忆。这种方式让人放松。 人物性格刻画 (日常行为和对话) 环境描写 再现场景 行为动作 极为详细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15 新闻报道与讲故事 219 -
四十多年来,艾斯珀总是会得到他想要报道的内容一有时需要耍些小手腕儿,有时需要全身心的投入;无论何时,不懈的努力与不屈的意志都是必不可缺的。 美联社自从1848年创立的那一刻起,它的使命始终是进行新闻追踪报道。记者们报道了1848年的美国总统竞选,宣布了姆斯克斯波尔克当选本届总统。美联社记者马克・凯落克曾与乔治・阿姆斯特朗・卡斯特在小比格霍恩河战役中并肩作战,最终战死杀场。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后24小时内,美联社的地方分社就传送出了两万多字有关此次灾难的报道。 问一下乔治艾斯珀有关他的优势,他会告诉你最重要的点就是对一切充满好奇。 要成为一名出色的记者,“你一定要喜欢这份工作,要觉得有趣,”艾斯珀说。什么乐趣?“挖掘人物。”他总有下一个问题在等着问。有太多的记者是“问一个问题,得到一个答案,随后就没了下文,不能探究得更深入一点儿”。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我为新闻狂 1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的人也喜欢 · · · · · ·
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3 条 )



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一本非常规类新闻报道与采写教材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最为首要的是保证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如果没有准确性,不能称之为新闻,只能算是虚构(死了?想起自己在宣传部做报道不断地更正......新闻的准确性太重要) 优秀记者的一些共通品质: 1.好奇心驱动深入挖掘能力的发展; 2.热爱使得我们能够在再困难的工作里发现乐趣; 3.坚持不... (展开)
> 更多书评 13篇
-
没有以上四点:主角、难题、过程和结局,要想成功地叙述一个事件是不可能的。 如果你把新闻报道看做故事,而不只是通讯稿,那么你可以找到许多可写的东西。在报纸上刊登的新闻大多只是事件的结局部分,而不是全部。对于诸如大选、审判、企业破产之类的事件,我们往往只报道结果。但事实上,这些事件的背后还有许多更加精彩的内容。所以我们说,人们首先看到结局,然后才会发掘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为什么要采用故事的形式呢? 德...
2021-07-07 20:08:19 1人喜欢
没有以上四点:主角、难题、过程和结局,要想成功地叙述一个事件是不可能的。 如果你把新闻报道看做故事,而不只是通讯稿,那么你可以找到许多可写的东西。在报纸上刊登的新闻大多只是事件的结局部分,而不是全部。对于诸如大选、审判、企业破产之类的事件,我们往往只报道结果。但事实上,这些事件的背后还有许多更加精彩的内容。所以我们说,人们首先看到结局,然后才会发掘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为什么要采用故事的形式呢? 德希尔瓦说:“研究显示,以说故事的方式向人们提供的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记忆。这种方式让人放松。 人物性格刻画 (日常行为和对话) 环境描写 再现场景 行为动作 极为详细 引自 15 新闻报道与讲故事 219 回应 2021-07-07 20:08:19 -
长期以来,美联社和调查类新闻好像不沾边。美联社的长项是报道突发性新闻和特写类新闻,在调查类新闻方面一直默默无闻。但在水门事件后,调査类新闻已经越来越成为美国新闻报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这种尴尬的局面已经得到了改善。 美联社的新闻稿中所包含的细节历来都是最详尽的,并且经过了编辑们的严格把关。 在接下来的几篇范文里,你们可以发现调类新闻包含以下三个基本要素: 提出可能引起不快的问题的胆量...
2021-07-08 12:39:08
-
1 对所报道的内容给出“解释、判断、背景材料”已成为新闻记者的职责。 2报道新闻最为首要的是保证新闻报道的准确性,记者的任务就是传送事实。 3在生活中,将一些想法录下来或记在笔记本里,到头来十有八九没什么用,但也许就是那第十个成全了一篇优秀的报道。 4有两个要素可以使一篇报道与众不同:一是你所报道的是事情完全独特,二是明明是一件普通的事情,但却与每个人的利益密切相关。不过真正的技巧是将两种要素合二为一...
2014-06-12 11:28:01
1 对所报道的内容给出“解释、判断、背景材料”已成为新闻记者的职责。 2报道新闻最为首要的是保证新闻报道的准确性,记者的任务就是传送事实。 3在生活中,将一些想法录下来或记在笔记本里,到头来十有八九没什么用,但也许就是那第十个成全了一篇优秀的报道。 4有两个要素可以使一篇报道与众不同:一是你所报道的是事情完全独特,二是明明是一件普通的事情,但却与每个人的利益密切相关。不过真正的技巧是将两种要素合二为一:写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地方,一种罕见的情景,但同时要保证主题具有普遍意义。 5在采访中,尽可能记录认为可能有用的东西。 你不可能得到太多的细节故事,你也不能在报道中使用太多这样的内容。使用多少要靠自己掌控,但在收集这些材料时 不要限制自己。很显然的,你不可能收集到每一个细节,但你一旦注意到某件事,就要把它记录下来;只因为它引起了你的注意,就说明其本身具有重要性,否则你也不会注意到它。在任何场合,任何你正在做得事情中,都会有成百上千的细节被注意到;你已经对其中之一产生注意这一事实就说明这件事已经脱颖而出,本身就有潜在的利用价值。 6每当你认为已经写完了一份报道的时候,总还有十分之一的内容可以删去。当你完成了一篇报道后,拿掉其中认为不错的内容,剩下的就会是最出色的。 7有时候采访对象并不是那么健谈,那么你就要试图不断追问他们。 8好的报道是将焦点对准事件本身;好的作品依赖于对细节内容的运用。 9当你做报道的时候,你其实不知道哪些细节的东西是适合的。不过通过积累事实和细节的内容,可以使文章写起来更容易,如果你真正认识和了解所报道的对象,写起来就更有权威性。 10年轻的记者会在文章中引用许多原话,大多使用来充当补白。但是等成熟以后,做真正意义上的报道时,你会发现只有真正精彩的引语才有用。否则,通常可以用其他更好的表达方式。 11和艺术家交谈时有两点应记在心里:首先,他们和其他人没什么两样,其次,他们和其他任何人都不同。 12即兴报道中采访前的调查研究只是工作的一半,另一半是心理上的准备。 13医疗报道中,医生称得上是非常谨慎的受访者,他们最大的担心是会在同事面前被搞得像傻瓜。在对医生进行采访是,尽量使用他们的语言。 14医疗报道的想法来自于:医疗会议、医学期刊、发布的新闻及从公关人员处得到的广告宣传资料。 15在做每次人物访谈前,要认真地查阅背景材料。 16待人务必要友好和有人情味。 17要学会跟消息灵通的人打交道。如果说金钱哺育了政治,那么这些消息灵通人士就是政治新闻的源泉。 18作为记者,出了观察形形色色的人物和发掘新闻事件之外,还必须深入他身处的社会环境中,了解当地人的思维方式。 19做事专心,多注意细节,这样才能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20新闻与童话小说间最大的区别在于,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21首先要有主角,要选择那些能够引起读者兴趣的人作为主角。人物性格的刻画很重要,不能只是单纯地列出人物的姓名、职业、年龄 22主角、难题、过程、结局 23首先记者必须对主角有充分的了解,这样才能把他刻画清楚。 人物性格是通过他的日常行为和对话表现出来的。真正的对话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谈话。 24在叙事性文章中,尽量避免大段的引用,除非你能保证你引用的话一字不差。 25在报道中,必须要再现关键地点的场景 26环境描写能够烘托气氛,帮助读者理解文章中人物的性格和行事动机。一个好的环境描写包括视觉感受,听觉感受,嗅觉感受和触觉感受 27你必须对人们的行文动作进行极为详细的描述。 28调查类新闻包含三个基本要素:提出可能引起不快的问题的胆量;从错综复杂的事件中找到线索的能力‘坚韧不拔的毅力。 29报道涉及提出问题,搜集信息,解读事件。
回应 2014-06-12 11:28:01 -
长期以来,美联社和调查类新闻好像不沾边。美联社的长项是报道突发性新闻和特写类新闻,在调查类新闻方面一直默默无闻。但在水门事件后,调査类新闻已经越来越成为美国新闻报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这种尴尬的局面已经得到了改善。 美联社的新闻稿中所包含的细节历来都是最详尽的,并且经过了编辑们的严格把关。 在接下来的几篇范文里,你们可以发现调类新闻包含以下三个基本要素: 提出可能引起不快的问题的胆量...
2021-07-08 12:39:08
-
长期以来,美联社和调查类新闻好像不沾边。美联社的长项是报道突发性新闻和特写类新闻,在调查类新闻方面一直默默无闻。但在水门事件后,调査类新闻已经越来越成为美国新闻报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这种尴尬的局面已经得到了改善。 美联社的新闻稿中所包含的细节历来都是最详尽的,并且经过了编辑们的严格把关。 在接下来的几篇范文里,你们可以发现调类新闻包含以下三个基本要素: 提出可能引起不快的问题的胆量...
2021-07-08 12:39:08
-
没有以上四点:主角、难题、过程和结局,要想成功地叙述一个事件是不可能的。 如果你把新闻报道看做故事,而不只是通讯稿,那么你可以找到许多可写的东西。在报纸上刊登的新闻大多只是事件的结局部分,而不是全部。对于诸如大选、审判、企业破产之类的事件,我们往往只报道结果。但事实上,这些事件的背后还有许多更加精彩的内容。所以我们说,人们首先看到结局,然后才会发掘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为什么要采用故事的形式呢? 德...
2021-07-07 20:08:19 1人喜欢
没有以上四点:主角、难题、过程和结局,要想成功地叙述一个事件是不可能的。 如果你把新闻报道看做故事,而不只是通讯稿,那么你可以找到许多可写的东西。在报纸上刊登的新闻大多只是事件的结局部分,而不是全部。对于诸如大选、审判、企业破产之类的事件,我们往往只报道结果。但事实上,这些事件的背后还有许多更加精彩的内容。所以我们说,人们首先看到结局,然后才会发掘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为什么要采用故事的形式呢? 德希尔瓦说:“研究显示,以说故事的方式向人们提供的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记忆。这种方式让人放松。 人物性格刻画 (日常行为和对话) 环境描写 再现场景 行为动作 极为详细 引自 15 新闻报道与讲故事 219 回应 2021-07-07 20:08:19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3)7.9分 528人读过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无尽的书单 (Viking)
- 文案或策划或媒体或营销或商业或设计 (蓝蓝的紫)
- 37°暖书单(二) (37°暖)
- 传播学类概论类书籍 (IVAN)
- 豆瓣读书非虚构首页推荐自选 (天雨流芳)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喵呜 2016-04-24 15:06:01
尽管作为手册过于简单 但里边每篇报道作品简直太棒了
0 有用 尼奥NiorYee 2016-05-21 12:46:14
非常好的一本书 先是新闻案例 之后详细描述了新闻记者编写的心路历程和编写方法 中间还穿插着新闻采访技巧、对记者这一职业的看法与理解、媒体环境的变革等内容 颇受启发!最喜欢那篇医学特写
0 有用 太阳能小英熊 2015-06-14 22:42:31
我为什么崇拜记者,书里有两段话讲的好棒:“许多人在新闻这个行当找到乐趣的原因之一,就是对于任何事情他们都能不间断地谈上四分钟,关键是不论写什么,都要使自己在那一天成为这方面地专家。”“这就是他们从事这项职业的原因——因为这里有很棒的故事,他们感到自己有责任告诉人们事实,这是他们的使命。”推荐3、7、8、10、16。尤其是16营救一个孩子,是我认为这本书里写的最好最有意思的报道。
0 有用 草原上的咩咩羊 2017-05-26 16:03:23
kindle借阅第三本
0 有用 perfect10 2014-07-13 01:19:30
节操在这里
0 有用 力总 2022-05-09 18:47:40
新闻是一种感觉。
0 有用 CrazyCheese 2022-05-09 15:23:23
这些报道都好精彩,书里的每个记者真的都好热爱这项事业。
0 有用 麥趣爾核桃奶 2022-05-01 20:09:12
讲的技巧总的来说还可以(可能有点简单 没有华尔街的那本好)但毕竟是在别人的新闻观指导下写出来的新闻 不能照搬到我锅来。以及 深度报道的课程什么时候取消啊 调查记者早都死了 你学它有什么用呢?本书的最后一章的一句话点醒了我“但是,人们投身于这项事业的原因之一是激情…”读新传之前对它还是有激情的 有理想的 现在却一点一点被消磨殆尽。 @2022-02-25 21:40:46
0 有用 ૮ . ̫ . ა 2022-02-25 21:40:46
讲的技巧总的来说还可以(可能有点简单 没有华尔街的那本好)但毕竟是在别人的新闻观指导下写出来的新闻 不能照搬到我锅来。以及 深度报道的课程什么时候取消啊 调查记者早都死了 你学它有什么用呢?本书的最后一章的一句话点醒了我“但是,人们投身于这项事业的原因之一是激情…”读新传之前对它还是有激情的 有理想的 现在却一点一点被消磨殆尽。
0 有用 鼬神。 2022-02-22 22:10:43
记者采访和写作的一些小技巧值得借鉴。但是报道读起来没有中文的报道顺畅,于是后面几篇也没有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