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的最后100天的笔记(13)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 四平 (此生可是无仙骨,石火光中闹不休)

    对不起,人怕老,老了以后,当年的老朋友一个个都没有啦,找不到老朋友了,跟很多人坐在一起,都无话可谈了。 今日的世界,由于西方文化的贡献,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达;如交通的便利、建筑的富丽、生活的舒适,这在表面上来看,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幸福的时代;但是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战争的毁灭而惶恐,为了欲海的难填而烦恼,这在精神上来看,也可以说是历史上最痛苦的时代。在这物质文明发达和精神生活贫乏的尖锐对...   (3回应)

    2014-03-23 18:39:43   6人喜欢

  • 锦瑟 (一生这样短,要读的书这样多。)

    你不要以为拿什么大学文凭、有个博士学位…这个不算成功。你要晓得,教育的目的是成功做一个人。你们把这几年的基本生活教育、这个精神带到社会上,我可以断定你们将来是顶天立地的,与众不同。千万要记得我今天得话。记住做人的根本——生活教育 南师的话醍醐灌顶,对我这种走在教育一线的人,突然明白,原来我走的路到底该何去何从。走自己认为对的路,跟着南师得脚步。

    2014-04-06 11:49:35   1人喜欢

  • 陌月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好像是有很多书拖儿,但我得说些客观的。 我对南师的尊敬是对南师的尊敬,但这本书得分别来说。本人拜读过南师的不少作品,所以这本书我毫不犹豫的购买。但是这本书读来,只能说一般,写的有些不伦不类,和最后100天也没什么关系,而且作者有自吹自擂之嫌,书中几处都借别人之口标榜自己,你写南师的传记就老老实实的写,没事儿老吹自己干什么?!而且文中作者究竟是如何与南师第一次相识的,书中并没有交代清楚,反而是在绕圈...

    2015-01-26 14:13:38

  • 飞香惊梦 (崔朔玮)

    1、朱清时的这段话概括了南师一辈子的经历,天时地利和人和,注定南师的学问要高与别人。 2、南师其人的悟性和品性,也是今天我们能感受到的南师的魅力的最重要的机缘。

    2014-11-23 22:18:01

  • 飞香惊梦 (崔朔玮)

    说实在的,读了这么多南师的书,在这本传记中,最能引起我共鸣的并不是作者洋洋洒洒的二十万言,而是朱清时的话。也是我在读南师佛家作品时的感想。 不管南师有多少传奇经历,在我眼中,他是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从他这里开始了解,开始进步。

    2014-11-23 22:00:10

  • 宴宁

    袁焕仙先生曾嘱咐南怀瑾: 在山数十日,且见诸禅德巍然自拔,有独立振衣之概,老人至喜也。摄其众向道,导其徒回车,风其俦化行方国者,实为怀瑾。而怀瑾律己过严,责任如己,老人至虑也。律己严,可也;责任如己,不可也。何也?律己严,过必远;责人严,众必减。众果减矣,汝纵口如河沛若雨,其谁辅汝绍隆玄化行天下?古人所以有遇风而息之惧也。谚曰:不痴不聋,不可作翁。班子曰:水太清则无鱼。圆悟勤又尝以示大慧杲者也。...

    2014-09-05 13:39:11

  • 锦瑟 (一生这样短,要读的书这样多。)

    面带微笑、慈眉善目得南师突然严肃起来,用手猛力拍了拍桌子,说:“做任何事,只要一开始,就不要后悔,哪怕错了,也要将错就错,错的也是对的。”   (1回应)

    2014-04-06 12:52:38

  • 锦瑟 (一生这样短,要读的书这样多。)

    2014-04-06 12:06:31

  • 锦瑟 (一生这样短,要读的书这样多。)

    琴剑埋光易,英雄寂寞难

    2014-04-06 11:55:51

  • 锦瑟 (一生这样短,要读的书这样多。)

    太湖大学堂位于江苏省吴江市(现为苏州市吴江市)七都镇庙港村,位于上海西南110公里、苏州之南70公里所在的太湖之滨。这是由南师主持创办的教育基地,大学堂旨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与现代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相结合,发展认知科学与生命科学的研究。 太激动了,竟然就在苏州!有机会一定要去一去啊!!

    2014-04-06 10:09:22

<前页 1 2 后页>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南怀瑾的最后100天

>南怀瑾的最后10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