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失格·斜阳的书评 (53)

人间失格——自我毁灭性格的理想主义者的悲歌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人间失格》:首先,这本小说的结构很特别,前后记+正文(三篇笔记)。前后记是一位作者(也算是个虚构的人物)的表述,正文才是叶藏的表述。前记中旁观者对三张照片中人物的神态描写,其实与叶藏的三篇笔记的精神状态相对应。三个时期(少年时期、中学时期、成年时期)的叶藏... (展开)
互为解释的《人间失格》与《斜阳》
两部作品一起看很有意思。一直没有看过太宰治,看《人间失格》时只觉非常厌恶,所谓名作也无非如此。要说对叶藏这样的人物不起厌恶心,那这人反而应该是有问题的。做人的资格确实已全然丧失,而那些辗转曲折的心理描写却并不使我生同情,只好像看畸形儿长大,未经教化和自我教...
(展开)

《斜阳渐斜,失格不失》
这五星给《斜阳》。 约摸两三年前,我就感觉网络上兴起了一波“人间失格热”,结果,毫无疑问,这两年愈演愈烈。 我读一本书。 从来不是平白无故的,先前生活总体上来讲,是无忧无虑的,自然丝毫不想去触碰这听起来就很“黑暗”的书。 上个月,累计已久的诸多疑问裹挟着消极情...
(展开)

斜阳近黄昏 ——生而为人,何须抱歉?
斜阳近黄昏 ——生而为人,何须抱歉? 和子和母亲不得已搬离东京西片町的老宅,住到乡下的一个村庄里。我想,从那一刻起,她们放弃了所谓贵族的身份。是的,没有哪个贵族需要依靠他人的救济生存,也没有哪个贵族靠抵当衣物给亲人消费麻醉药和毒品。 但是,和子母亲的一颦一笑,...
(展开)

《人间失格·斜阳》随想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关于《人间失格》的重读,该感动的地方还是觉得感动,该压抑的时候还是觉得压抑,我发现,太宰治在《人间失格》中特别喜欢将人比做各种动物,例如蟾蜍,还有那个“两个动物”的名场面,这大概是“人间失格”的含义吧,看这本书,很明显是看一个人从小到大的堕落之旅,但是你有... (展开)
【太宰治】为了完成我向人类最后的求爱
在我的定义里,这是一本被一些自以为是的“抑郁症”的胡乱共情而糟蹋了名声的小说,众口铄金之下真正乐于欣赏多样的日本文学的读者便开始变得唯恐避之不及,生怕自己被和给淘宝上捆绑销售《活着》《局外人》和《人间失格》的商家冲销量的百万人一样被贴上追赶时髦,emo成风的标...
(展开)

浅谈一下读完人间失格的感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人非常不专业,很多时候会乱用词,以及对各个作家并不是特别了解,有些言论错的离谱,提前认错)比较晚接触到太宰治,看了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谷崎润一郎、中岛郭这一批作家之后才接触到他的。谷崎和川端,给到了细腻而平和的美的感受,三岛则是沉着的疯狂,中岛感觉有... (展开)
努力拼搏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杀-小细节中评《人间失格》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最早听说太宰治是通过七八年前看的日影《被人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那句经典台词“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了解的,从这句名言上,我看到的是一个逃离人间的怯弱者的形象,他用生命在暴雨中呼喊,可是无人在意他的死亡。生命,在一个自杀者身上显得毫不珍贵。 之后又看了蜷川实花拍的... (展开)
从我也喜欢的芥川渐渐读懂了些太宰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主人公开始是个公子哥,也做了种种不良行为,后来慢慢回到了所谓的正轨,但最后也未能善终。这本是读完让我觉得很迷茫的作品,虽然被世间称为不良,但也不过是年少、尚不知深浅的表现。主人公到底从哪开始不对了呢?感觉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地发生了,然后自然地走向了无可挽回的... (展开)
理解他人的阴暗,是对付自身阴暗一面的最好方法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理解自身的阴暗,是对付他人阴暗一面的最好方法。荣格说。 理解他人的阴暗,是对付自身阴暗一面的最好方法。我说。 很久以前,就知道《人间失格》这本书,甚至还知道有《人间失格》的漫画,从名字或简介就可以了解到这个是什么类型的书,作为大城市土生土长的人,都市的压力一... (展开)
向斜阳而生--读《斜阳》有感
整部书读下来都是走向尽头走向毁灭的无力感,只有在看到“妈妈”的时候才有种沉静的心安。“妈妈”作为没落贵族的一员,至死都保持着优雅、隐忍、矜持,周身伴着母爱与高贵的光环。 读到“人在达到了悲痛的顶点之后,会生出奇妙的淡然之心”时,心情豁然开朗,明亮起来。总是自...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