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林蛙为什么在交配前会组建合唱团?毛虫为什么要变色,有时还会模仿成蛇的样子?蝉为什么在天气最为酷热的时段最为活跃?蜂鸟在开始跨越墨西哥湾的远征之前,是否知晓它们在途中将会遇到什么情况?百岁兰是如何应对沙漠的极端环境条件的?为什么一些树木明明还可以享受3个月的温暖时光,便早早停止了长高?……作者博物学家贝恩德·海因里希怀着对充满活力的自然界生命的敬畏,凭借非凡的专业知识,以生动的笔触和精美绝伦的插图,对一系列令人困惑的生命之谜进行了探索。《夏日的世界:恩赐的季节》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充满了无尽奇迹的夏日世界的美妙画卷。
贝恩德·海因里希(Bemd Heinrich,1940-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动物学博士,佛蒙特大学生物系荣誉退休教授,科普作家。《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American)、《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和《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等多家媒体的撰稿人。代表作有《冬日的世界》(Winter World)、《渡鸦的智慧》(Mind of the Raven)和《我们为什么奔跑》(Why We Run)等。
> 全部原文摘录
没想到能沙发...坦白说,作为一个学术不精的理科生看着还是有点吃力。但是文中来自作者时日将尽的好友的书信令我颇为动容,他认为“死亡是向另一种生命形式的变迁”,拒绝消耗燃料的火葬、放弃“使大自然忍饥挨饿”的土葬,而“将你的老朋友留下作为营地的永久居民”。
因为记录了一般人几乎永远不可能尝试的生活体验,这本书就像一部二维显微镜——带着读者去领略被认为一切是理所应当,以至于几乎从来不会去问为什么、如何、何时发生这些变化的季节片段。
作者一直保有的孩童般的好奇心和对自然的热爱,又有科学家的严谨,设计实验解决问题的思路可以成为孩子的科学入门书。
同意友邻关于“二维显微镜”的说法,作者用丰富的细节为我们描述在自然中时时发生着,我们却视而不见的奇迹,探索和寻找答案的过程格外吸引人,堪比在看名家悬疑短篇,篇幅不长,却可能是作者花费了几年或十几年时间。最后一章最亲切,暂时褪去了生物学教授的光环,像个普通的自然观察者,纯然地描绘所见,所思所惑,描写自然也偶尔写几处闲笔作为人类的季节性活动,那是生活,是写一本书献给雷切尔。
还以为是植物书,万万没想到说得更多的是鸟虫动物,不过也挺增广见闻的。从前嫌弃天葬,认为恐怖,以为火葬文明,现在才发现自己短视,没考虑到燃料浪费与空气污染。“在那一时刻到来时,把我自己奉献给渡鸦,这对我来说就是最美好的宗教。”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 更多书评 3篇
> 2人在读
> 41人读过
> 517人想读
订阅关于夏日的世界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世界第一可爱鸭 2016-09-10 22:33:47
没想到能沙发...坦白说,作为一个学术不精的理科生看着还是有点吃力。但是文中来自作者时日将尽的好友的书信令我颇为动容,他认为“死亡是向另一种生命形式的变迁”,拒绝消耗燃料的火葬、放弃“使大自然忍饥挨饿”的土葬,而“将你的老朋友留下作为营地的永久居民”。
0 有用 黑色曼陀铃 2019-09-16 20:20:58
因为记录了一般人几乎永远不可能尝试的生活体验,这本书就像一部二维显微镜——带着读者去领略被认为一切是理所应当,以至于几乎从来不会去问为什么、如何、何时发生这些变化的季节片段。
0 有用 hong 2019-07-24 11:45:00
作者一直保有的孩童般的好奇心和对自然的热爱,又有科学家的严谨,设计实验解决问题的思路可以成为孩子的科学入门书。
1 有用 康素爱萝 2021-05-12 20:50:37
同意友邻关于“二维显微镜”的说法,作者用丰富的细节为我们描述在自然中时时发生着,我们却视而不见的奇迹,探索和寻找答案的过程格外吸引人,堪比在看名家悬疑短篇,篇幅不长,却可能是作者花费了几年或十几年时间。最后一章最亲切,暂时褪去了生物学教授的光环,像个普通的自然观察者,纯然地描绘所见,所思所惑,描写自然也偶尔写几处闲笔作为人类的季节性活动,那是生活,是写一本书献给雷切尔。
0 有用 树犹如此 2020-01-05 19:07:15
还以为是植物书,万万没想到说得更多的是鸟虫动物,不过也挺增广见闻的。从前嫌弃天葬,认为恐怖,以为火葬文明,现在才发现自己短视,没考虑到燃料浪费与空气污染。“在那一时刻到来时,把我自己奉献给渡鸦,这对我来说就是最美好的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