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 豆瓣
  • 读书
  • 电影
  • 音乐
  • 同城
  • 小组
  • 阅读
  • FM
  • 时间
  • 豆品
豆瓣读书
搜索:
  • 购书单
  • 电子图书
  • 2024年度榜单
  • 2024年度报告

后记:诗歌算什么(津渡)

铁人约翰 2014-01-23 07:55:03

津渡

2006年6月的一天,我在南京出差,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里的家伙相当直白,说他近期要到嘉兴出差,听说我也写诗,好像还不赖,所以希望有空还是见上一面。这话牛哄哄的,让人马上就来了兴致。于是我问他在哪里,他说南京某处。真巧!挂了电话,我随手就拦了辆出租车。

我与育邦的交往自兹开始。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都把这个在古城墙门洞地下室里办公的某博物馆馆长直呼为挹江门守门人。这是后话了。当天见面的感觉极好,沿着城墙漫步,岸上江风如沐,江上百舸争流,其人谈吐儒雅,不急不徐,一语既发,隐隐便有风雷裹挟之意。后来见面的次数多了,熟稔了,才发觉这个家伙博览群书,不仅在阅读的量上,而且在阅读品味,尤其是在阅读见解上,都要高出我一大截,令我每每汗颜。育邦写小说,写诗歌,好坏我不敢评价,至少我经常会这样想:哦,相当地与众不同。

在此之前,育邦已和苏野、臧北相熟。07年7月,我和育邦、苏野坐在同里镇计成故居左侧的茶馆喝茶。自南京见面之后,我与育邦又有一次嘉兴相晤,所以聊得信马由缰,口无遮拦。我注意到苏野这人话少,在我们聊天之中,不是低下头来看地,就是把头抬得高高的,望天。偶尔,不期来一句,那真是又狠又准,让我们两人不禁相顾哑默。终于,那天最好玩的时刻来了,两人噫了一声,也不起身,眼见着对河的竹篱笆边急冲冲地就过来一个人,剃了个和尚头,背了个类似搭裢的背包,走近一看,比苏野还瘦,瘦到好像只有一副骨架,满脸的胡碴子,也不吭声,就知道站在面前傻乎乎地笑,等着我们邀请完他,方才缓缓落座。这是臧北。

……一场“蓄谋已久”的聚会,就此告成。谁也不曾想到,这样类似的相聚竟会在随后的数年里一再上演。冥冥中自有天定吧。同年11月,我与育邦又结伴去了九华山,见到李三林,又一个讷于言的超级瘦子!即便如此,那一晚我们还是在龙庵聊到了凌晨三点。其实早在2006年5月,我与三林早就结伴出游,去了弘一法师纪念馆、子恺故居和西山徐志摩墓。我与三林神交已久,那不过是一次偶然相聚罢了。也有刻意相逢的时候,一个深夜,我驱车五百公里,只是为了见上一面,说上几句话,一大早便作别下山。因为诗歌,便有了认同的气息,认同的人,才会有这样或是那样的相聚与离别。

我与苏野在诗歌上是有些相通的东西吧,但我们的诗歌样式与内容却是泾渭分明。他更理性,或许,换句话说,我要感性得多。他固执,存在着某种“偏见”,我却什么都不会以为然。我们都喜欢渊明、王孟,我读来多是泛泛,一知半解,他却是深究。比如研读陶潜,他会遍寻典籍,极尽搜罗之能事,非得要下尽功夫再三考据,完全了然于胸。正因为如此,他才会找到最为准确狭窄的通道、距离最近、抵达最为迅捷的表达。然而他对于我,却是会宽容我的无知与鄙薄。诗歌算什么呢,那种相通的心性才是最重要的吧。

2004年春天我与商略在宁波诗会上匆匆一晤,2006年秋天又在海宁短暂一面,居然都是片言只语。生活中言辞不多,但这并不妨碍交流,在诗生活论坛、早班火车论坛、今天论坛,在博客上,交往始终在无声地持续,彼此关注着对方的诗歌。商略同样瘦削,恬淡、为人沉静,颇有古人风,但却是古道热肠,我记得他数次推荐过我的诗歌。有时候,我会静下来想一想,感慨再三,一些人事缘于诗歌,一些言辞寄寓于诗歌,最终都高过了诗歌,比如气度、风骨与梗概。

比起这些朋友,我觉得我实在是一个糟糕透顶的人,行事卤莽放诞,言语疯颠谵妄,对于诗歌,我自以为是修炼,但在诗歌上却从来谈不上用心。至于真正的修行,我更是无颜以对。臧北与张文武,都可算作上是我精神上的导师。北兄俨然一杂家,不仅好读古书,更雅好古音,又擅于博物,于佛道处亦可在我面前称尊,我有多少次在他面前忏悔,转过身去却又是故态复萌?我们一群人在西塘相聚,亲如手足,大家最后决定集体睡一个通铺,彻夜畅快交心,而在这时候,北兄还有耐心来教我吐纳,让我静心敛气。2011年2月在如方山碧桂园,大家临时又放弃了每人的一张大床,同样跑到客厅集体打地铺,北兄重新给我耐心讲解。终究,我还是那个半调子的老样子。

这么多朋友都不饮酒,即便举杯也就是浅尝辄止,耐心如文武兄,他在北京大兴时是如何地劝慰我这个醉鬼?他翻译的诗歌总是第一时间送给我阅读,每在我情绪低落或是我做错了事之时,他都会来替我开解。他给我又介绍了多少本自然或是哲学的书籍?如北兄与文武兄,他们都是人品卓绝的人物,在他们身上第一体现的便是真,然后是善,和缓的性灵,自然与人性的美。比起这些,诗歌又算什么呢?诗歌是大道,是一种修行,一种承载,但是承载的东西也许早就超越了诗歌。

此为《南方·七人诗选》编后记。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db20da0101epd8.html


赞
转发
回应 只看楼主

> 我来回应

> 去南方七人诗选的论坛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图书馆合作 · 移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