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的德性 短评

热门
  • 1 光恰似水 2015-11-13 00:22:40

    有些论点无法认同

  • 2 Anastasia蜗牛 2015-07-08 15:45:37

    对与社会相处的部分存有一些小心翼翼的疑问,但对自我的界定非常认同,这也是兰德在小说里不断表述的:做自私而有自尊的人

  • 2 赌气吞山河 2016-12-08 22:32:33

    大抵是政治正确的美国精神滥觞。讲个人权利至上,以契约为交付权利的手段,解构权力。以理性道德约束自身,以法律约束权力,反对集体主义的利他主义。 有启发,虽然贯彻着商业思维和理想假设。五十年了,西学东渐啊。

  • 0 砂之器 2014-08-14 11:07:07

    看看前面几篇关于动机的部分就可以了。

  • 0 @Zhou 2015-02-10 15:11:08

    还是她的小说更好看

  • 0 Nicola Ivanez 2018-11-13 10:19:13

    没几毛意思,拗出的非虚构体系。

  • 0 Eukelade 2015-02-01 21:24:10

    虽然并非所有观念同意,但是明白了为什么我追求自己合理的生存利益又不给别人带来伤害在这个社会被看做贬义的自私的原因了。。。。

  • 0 别京栩 2021-12-12 15:53:32

    这个就是自己一直在找的“功利主义”,其实叫做“心理利己主义”或者“客观主义伦理学”。是个人比较倾向的伦理哲学观点,有机会会读更多安兰德的书的。

  • 0 小张 2023-12-30 00:36:31 江苏

    得知作者是一位Zz倾向不正确的尤其在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方面言辞尖锐的作家后产生了巨大的好奇。本书其实是安·兰德和纳撒尼尔·布兰登两位的合集,读后颇有感触。作者撕去“人性”的面具,从人类行为、伦理逻辑、zf层面以及个体、种族的利己这一根源上解剖整个社会。当然并不是指认可甚至要实践作者关于利己与伦理的理论,而是对作者阐述的多个“主义”概念(客观主义伦理、自私、理性生活、集体伦理/人类权利等)的解释与逻辑梳理令人恍然大悟,举例也很恰当易理解。其中也有不乏极端的观点,但无论正确与否,认可与否,发生与否,都需要读者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总的来说,值得一读!

  • 0 心柔软却有力量 2022-11-30 15:58:27 四川

    作者是一位观点比较激进的小说家,哲学家,该书是作者很多哲学观点的聚合。 ‖核心观点:放弃自私就是放弃自尊

  • 0 嗜睡树 2014-05-09 03:36:24

    重读此书,依旧感触极深极大。

  • 0 木十二 2015-03-12 13:53:58

    可以当源泉的思想注解来看。立足点和思路上太过纯粹,不具备可实施性。

  • 0 Guruguru 2015-02-09 01:30:33

    翻译出“女人就是不会说道理”的感觉,不知道是不是有意为之。。

  • 0 2017-03-31 22:49:46

    兰德的思想确实如前言所说比较偏激,不过审视美德的盲点还是挺有意思的,比较赞同的是,不假思索无条件接受并强迫他人接受的美德就是对自己和他人的迫害

  • 0 achu 2015-12-26 11:45:48

    放弃自私就是放弃自尊。在世界的一切之中,我最希望予以提升的一个,就是我自己,这话很卑鄙,很自私,也很诚实。

  • 0 陈和光 2018-03-17 00:12:25

    终极:通过自我维持有机体的生命(价值);把自我幸福作为最高目标(美德)。可付诸实践的美德:理性、集中精神、客观现实、责任、独立、诚实、公正等依靠这些选择行动形成自我的价值判断。依靠你的理性和价值判断去寻找创造性工作,自豪就是结果,就是生命的价值。

  • 0 TT大圣 2016-03-08 11:16:22

    自从先读完刘仲敬的安兰德传之后,就对她的思想不感冒了。所以这书听得不带感。喜马拉雅听书。

  • 0 Rútik 2017-01-21 13:55:28

    前半部分对自私的解读挺好的。需要重新定义自私。自私不是要你伤害他人,而是不要让他人伤害到自己最终也导致了对他人的伤害。做个自私的人,做个对自己负责的人。

  • 0 QUEROA 2017-03-21 21:11:53

    火车上细读的。安兰德对自私一词进行的重新定义,不仅重构了自己脑海中“自私”一词的定义,也将独立的个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来。值得一读。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