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一群日本女子遠渡重洋嫁到美國成為「相片新娘」
她們懷抱夢想,卻淪為底層工人;她們渴望落地生根,卻在二次大戰流離失所......
「在船上,除了幾個,我們都還沒開過苞。
我們黑長髮扁平足個子矮小。
我們有些才十四歲,都還沒長大呢。
我們有些打從城市來,身上穿著城裡的時髦衣裳;
但我們大多來自鄉下,一身穿了多年的舊和服。
我們不時納悶,在這異鄉,我們會成了什麼樣子?
我們會被嘲笑嗎?會被吐口水嗎?
還是,更糟,不被當人看?
不過就算我們再不甘願嫁個美國陌生人
還是強過待在小村子老死當農婦。」
十九世紀末期,美國農場因為缺工,從日本引進男性移工。由於法令禁止他們與白人結婚,到了適婚年齡,他們便透過媒人或親友與母國女子交換相片來挑選結婚對象,形成了相片婚姻;而這群透過相片,從日本嫁到美國的女子,就被稱為「相片新娘」。
她們懷抱夢想前往美國,以為從此就可以過好日子,住洋房、開洋車。抵達後才發現丈夫寄的是別人的相片,相片背後的洋房與洋車根本不是她們丈夫所有。
在美國,她們淪為農場工人、傭人與妓女,專做白人不屑幹的工作。
她們的白人老闆對她們予取予求,要她們像奴隸一樣工作,要她們陪他們上床。
她們丈夫從不分擔家務,不管她們有多累,丈夫還是在旁看報紙、翹二郎腿。
她們的小孩在學校被同學嘲笑,長大後不恥於她們的日本口音與日本文化。
她們有人撐不下去,死在異鄉;有人存活下來,有了自己的商店。
然而二次世界大戰日軍偷襲珍珠港,恐日陰影瀰漫美國。
她們的丈夫被捉走,她們的商店被查封。
她們不敢說日語,不敢對人鞠躬,不敢像個日本人。
她們遭受集體監禁,默默消失,最後被徹底遺忘……
作者參酌大量歷史資料及田野訪談,揉合詩化的文學手法,以「我們」的集體口吻,混合種族、階級、性別、世代等多重線索,細緻描繪這群女子的生命歷程。從她們渡船時的滿心期待寫起,描述抵達美國後的幻滅,在陌生國度的勞動生根、養兒育女,以及兒女對日本文化的背離;等到二次大戰爆發,美日之間的緊張關係,使她們個個被懷疑是日本派來的間諜,最後被迫集體隔離而流離失所。
本書以如詩的吟哦語言,歷史學家的嚴謹,以及紀錄片的紀實精神,寫下這段被遺忘的日裔美籍移民史,不僅呈現底層勞工的生活,也寫出跨時代移民與移工的共同命運。
這不只是她們的故事,類似的遷移之歌,仍在不同的歷史時空反覆吟唱。
得獎紀錄
★榮獲福克納小說獎、蘭干姆爵士歷史小說獎、法國費米娜外國小說獎
★美國國家圖書獎及都柏林文學獎的決選名單
名人推薦
李佩香(南洋臺灣姐妹劇團祕書)
顧玉玲(社運工作者)
藍佩嘉(《跨國灰姑娘》作者、臺大社會系教授)
蔡崇隆(導演、中正大學傳播系助理教授)
以複數的「我們」做為敘事主體,交錯纏繞種族、階級、性別、世代的多重線索,有結構性的俯瞰視角,也有痛楚幽微的內在取鏡。在歷史的暗色皺褶處,轟隆隆發出獨特強悍的混聲合唱,不容遺忘。——顧玉玲(社運工作者)
透過敘事與回聲,作者編織出女性移民的多聲錦被,呈現二十世紀初的日本新娘渡過太平洋,在荒蕪的新大陸勞動生根、生養後代,又在二次大戰的恐日陰影中被迫流離失所。這不只是她們的故事,類似的遷移之歌,仍在不同的歷史時空中反覆吟唱。——藍佩嘉(臺大社會系教授)
作者以詩化的文字,歷史學家的嚴謹,以及紀錄片的紀實精神,寫下這部日裔美籍移民的血淚史。他們的集體靈魂控訴著我們,二十世紀初的悲劇絶非偶然,如果人類歧視非我族類的習性依舊,類似的壓迫必將重現於二十一世紀。想要理解臺灣新移民的真實處境,就從閱讀本書的撼人篇章開始。——蔡崇隆(導演,中正大學傳播系助理教授)
大塚的魔魅將其散文純粹到接近詩的高度。——《紐約時報書評版》
大塚揉合了希臘歌隊的悲劇力量以及告白的親密。可說是珠玉傑作,其光亮勢必持久不褪。——《舊金山紀事報》
大塚精巧底開創叫人難以忘懷的複調和聲,其回音在這本纖細而掌握得宜之長篇的內室間餘音繞樑不絕。——明尼阿波里斯《明星論壇報》
精粹的魔術……敘事的歌隊以詩吟唱,既精省又熱情,連最無情的人也會肝腸寸斷。——《芝加哥論壇報》
3 有用 湮没人群 2014-12-30 10:08:54
作为历史钩沉、弱势群体发声尚可,作为文学未免有点浅陋
2 有用 海底的光线 2022-01-29 11:50:15
作为历史叙述确实有点浅。不太喜欢集体叙事的方式,阅读体验太碎片化了。结尾略显仓促,承接了上一本《天皇蒙尘》,个人来说觉得没有充分发挥“相片新娘”此一日籍女性移民的时代主题
0 有用 水风空落眼前花 2022-05-10 18:08:33
全书采用“我们”的口吻来叙事,然而却导致了情节的破碎化。从漂洋过海到战时被关押,每个阶段都是列举式的呈现这个群体的境遇,也不知道是写作技巧还是偷懒。小众群体也可以唤起读者的普通情感认同,但这部小说却让我感受到了日本人狭隘的国族主义,尤其是放在20世纪前半段的背景下,更觉气愤,以至于日美开战后在美日本人被集体关押这一段情节,我觉得不无道理,因为潜伏在别人的土地上伺机而动确实是日本人干得出来的事。可惜... 全书采用“我们”的口吻来叙事,然而却导致了情节的破碎化。从漂洋过海到战时被关押,每个阶段都是列举式的呈现这个群体的境遇,也不知道是写作技巧还是偷懒。小众群体也可以唤起读者的普通情感认同,但这部小说却让我感受到了日本人狭隘的国族主义,尤其是放在20世纪前半段的背景下,更觉气愤,以至于日美开战后在美日本人被集体关押这一段情节,我觉得不无道理,因为潜伏在别人的土地上伺机而动确实是日本人干得出来的事。可惜了吸引人的好名字。作者文笔尚可。 (展开)
0 有用 FissionFusion 2023-09-02 12:30:19 北京
足够细腻的女性群像书写。但排比的缺点在于每一句话像是轻描淡写地概括了某个女人的某刻生存状态,可一个女人的一生怎么可以被浓缩成几个语词。作者的群像写作让我看到历史书写的疏忽与重任。
0 有用 Bellacosa 2015-05-24 22:19:41
「我們」是故事的主角 是被命運送作堆的集體 又是鮮活的個體 偶爾冷靜而決絕 多時柔順而沈默
0 有用 FissionFusion 2023-09-02 12:30:19 北京
足够细腻的女性群像书写。但排比的缺点在于每一句话像是轻描淡写地概括了某个女人的某刻生存状态,可一个女人的一生怎么可以被浓缩成几个语词。作者的群像写作让我看到历史书写的疏忽与重任。
0 有用 水风空落眼前花 2022-05-10 18:08:33
全书采用“我们”的口吻来叙事,然而却导致了情节的破碎化。从漂洋过海到战时被关押,每个阶段都是列举式的呈现这个群体的境遇,也不知道是写作技巧还是偷懒。小众群体也可以唤起读者的普通情感认同,但这部小说却让我感受到了日本人狭隘的国族主义,尤其是放在20世纪前半段的背景下,更觉气愤,以至于日美开战后在美日本人被集体关押这一段情节,我觉得不无道理,因为潜伏在别人的土地上伺机而动确实是日本人干得出来的事。可惜... 全书采用“我们”的口吻来叙事,然而却导致了情节的破碎化。从漂洋过海到战时被关押,每个阶段都是列举式的呈现这个群体的境遇,也不知道是写作技巧还是偷懒。小众群体也可以唤起读者的普通情感认同,但这部小说却让我感受到了日本人狭隘的国族主义,尤其是放在20世纪前半段的背景下,更觉气愤,以至于日美开战后在美日本人被集体关押这一段情节,我觉得不无道理,因为潜伏在别人的土地上伺机而动确实是日本人干得出来的事。可惜了吸引人的好名字。作者文笔尚可。 (展开)
2 有用 海底的光线 2022-01-29 11:50:15
作为历史叙述确实有点浅。不太喜欢集体叙事的方式,阅读体验太碎片化了。结尾略显仓促,承接了上一本《天皇蒙尘》,个人来说觉得没有充分发挥“相片新娘”此一日籍女性移民的时代主题
0 有用 Bellacosa 2015-05-24 22:19:41
「我們」是故事的主角 是被命運送作堆的集體 又是鮮活的個體 偶爾冷靜而決絕 多時柔順而沈默
3 有用 湮没人群 2014-12-30 10:08:54
作为历史钩沉、弱势群体发声尚可,作为文学未免有点浅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