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在认真梳理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书着眼于对莎士比亚四大浪漫主义喜剧与四大悲剧的女性主义解读。莎翁的四大浪漫主义喜剧创作于1595—1600年,四大悲剧创作于1601—1607年。在这两个阶段,莎翁的浪漫主义喜剧和主要悲剧是他的“范式”作品,喜剧与喜剧、悲剧与悲剧之间有极大的相似性。在对八部作品进行女性主义解读的基础上,本书将在结论中解开莎翁的女性观之谜。
就一般 第三章有些跑题 其他的还行 其实女性主义莎评这种东西 together with心理分析莎评 都是很无谓的东西 有一个算一个 但是写的还是比较可以的 第一章略跑 到底是想谈巴赫金还是想谈女性主义啊
基本上是literature review?感觉自己的观点并不多
四大喜剧和四大悲剧的女性解读,但其实主要是说四大悲剧。第一章喜剧解读,不少地方用了巴赫金的“狂欢节”理论诠释。四大喜剧部分有点粗糙,读得没有酣畅淋漓的感觉,很多地方是刚刚进入正题很快就又下结论了。第二章对四大悲剧的解读占了全书一半的篇幅。第三章探析四大悲剧中的哲学观是不是有些跑题了呢?不过很有意思的是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人物可以有截然相反的解读,好吧,人果然是“万物的灵长,宇宙的精华”。作者对麦克白夫... 四大喜剧和四大悲剧的女性解读,但其实主要是说四大悲剧。第一章喜剧解读,不少地方用了巴赫金的“狂欢节”理论诠释。四大喜剧部分有点粗糙,读得没有酣畅淋漓的感觉,很多地方是刚刚进入正题很快就又下结论了。第二章对四大悲剧的解读占了全书一半的篇幅。第三章探析四大悲剧中的哲学观是不是有些跑题了呢?不过很有意思的是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人物可以有截然相反的解读,好吧,人果然是“万物的灵长,宇宙的精华”。作者对麦克白夫人和奥菲利娅的分析让我觉得她是以一颗悲悯心去看待她们的。 (展开)
书还算完整,观点很有意思; 但有些对我而言说服力不足,有的地方理论有点碎。
对四大悲剧和四大喜剧中女性人物做了深入研究,但总觉得有的重点地方,刚说到正点上,就停了,不够透彻。总体还好,对于“母性形象”缺失这一提法还比较赞,不知道是不是借鉴国外研究的结论,莎学不够精,所以不敢说太多。
> 更多书评 2篇
> 1人在读
> 17人读过
> 17人想读
订阅关于莎士比亚的“性别之战”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Mthen. 2014-05-05 22:23:46
就一般 第三章有些跑题 其他的还行 其实女性主义莎评这种东西 together with心理分析莎评 都是很无谓的东西 有一个算一个 但是写的还是比较可以的 第一章略跑 到底是想谈巴赫金还是想谈女性主义啊
1 有用 Heatheerr 2018-06-25 22:53:30
基本上是literature review?感觉自己的观点并不多
0 有用 无山 2019-05-26 23:58:07
四大喜剧和四大悲剧的女性解读,但其实主要是说四大悲剧。第一章喜剧解读,不少地方用了巴赫金的“狂欢节”理论诠释。四大喜剧部分有点粗糙,读得没有酣畅淋漓的感觉,很多地方是刚刚进入正题很快就又下结论了。第二章对四大悲剧的解读占了全书一半的篇幅。第三章探析四大悲剧中的哲学观是不是有些跑题了呢?不过很有意思的是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人物可以有截然相反的解读,好吧,人果然是“万物的灵长,宇宙的精华”。作者对麦克白夫... 四大喜剧和四大悲剧的女性解读,但其实主要是说四大悲剧。第一章喜剧解读,不少地方用了巴赫金的“狂欢节”理论诠释。四大喜剧部分有点粗糙,读得没有酣畅淋漓的感觉,很多地方是刚刚进入正题很快就又下结论了。第二章对四大悲剧的解读占了全书一半的篇幅。第三章探析四大悲剧中的哲学观是不是有些跑题了呢?不过很有意思的是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人物可以有截然相反的解读,好吧,人果然是“万物的灵长,宇宙的精华”。作者对麦克白夫人和奥菲利娅的分析让我觉得她是以一颗悲悯心去看待她们的。 (展开)
0 有用 帕特裡夏君 2015-03-25 09:17:33
书还算完整,观点很有意思; 但有些对我而言说服力不足,有的地方理论有点碎。
1 有用 solitude 2014-06-30 16:54:00
对四大悲剧和四大喜剧中女性人物做了深入研究,但总觉得有的重点地方,刚说到正点上,就停了,不够透彻。总体还好,对于“母性形象”缺失这一提法还比较赞,不知道是不是借鉴国外研究的结论,莎学不够精,所以不敢说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