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事情 短评

热门 最新
  • 29 阿尔吉侬 2014-06-09 12:03:39

    看起来,魏宁格是对真理和道德极为虔诚的人,而他又确定自己在现世所看到的一切皆为欺骗和表象,永远见不到全部的真理,而道德感又似他蔑视自己,仇恨生命,这样的情况下,赴死简直是最理所当然的结局——也或许大家太过于重视那举枪自尽的一幕,在那一幕发生之前他已经死了很多次,我想没有诗人和哲学家是只死一次的。

  • 12 解意 2016-12-27 23:54:26

    好想知道魏宁格的思考轨迹是什么,但他就是那种懒得跟你说明也懒得全部写下来甚至连活都懒得活的那种哲学家,恩,我还是喜欢可以跟我们凡人耐心沟通的罗素老头

  • 11 三童 2018-07-10 15:08:00

    读魏宁格总有一种停不下来的惊心动魄之感,他直抵人心,直达本质,而且极富创见。如果没有超海绵的吸收力和大海一般的容纳性,读魏宁格是会冒火的,反之阅读他则也是一场从一个巅峰到另一个的巅峰的惊心之旅。

  • 9 Leviathan 2014-12-30 10:29:14

    人类子女的状况十分可怜,因为这里灵魂丧尽——《最后的事情》

  • 5 Arch拱拱 2014-10-13 09:57:13

    皮皮前言。翻译太鬼畜,潘神翻成锅子。很多德语作品没接触过,有待了解。

  • 4 南渡 2017-04-01 23:10:11

    “设想中你只是一颗闪亮的纽扣 在世界的背心上,然而扣眼不配。”“赢得整个世界,却伤害自己的灵魂、何用之有?”现在发现,高级自我和低级自我处于斗争之中,一方的完全胜利就是另一方的死亡。“成为你自己,意味着消灭你自己,” 这一切,他必须对自己说,自我判决。

  • 3 恶鸟 2018-07-16 17:12:51

    魏宁格 绝对是天才,二十三岁前写出这样的书,然后找贝多芬咽气的房间开枪自杀掉了。他可以算是犹太人里最恨自己是犹太人的吧。对于时间单向性的说明,的确可以说明自杀可以为他创造那个永恒自我的投射,我已到达顶端,我不再往回,一切往回的都是罪恶。生命已经完成穿过自我空间的旅行。

  • 3 种瓜得瓜 2019-06-28 17:55:58

    以前我以为抑郁(最广泛意义上的精神苦痛)会是最深邃厚重的痛苦。现在,我认为,清醒带来的痛苦有过之而无不及——假设最终没有找到自己的道路——这将是毁灭。 没找到路是痛苦无聊——毁灭虚无,找到了也同样是毁灭虚无。 人本身就是负罪不可解脱的存在。 如同魏宁格所述:只有当我不行罪孽之日,才是我认识罪恶之时,同样,只要活着,我就不能理解生命,时间是个谜,因为我还没有超越时间。只有死亡才能教授给我生命的意义。我还在时间之中,没有超越时间之上,我还在设定时间,还在期望死亡,还在奢望物质生活。我不能理解罪孽,只因我身在其中。理解之时,已是跳出圈外之时。我不能理解我的罪孽,因为我仍然罪孽深重。

  • 1 Black Tulip 2014-06-29 14:54:44

    “自我仇恨和偏执狂”,以一个骚年人的极端。

  • 2 七哥七 2016-09-16 12:14:12

    「他们的自我永远如此可怕,如同一间永远关着百叶窗的房子,太阳的光芒也可能温暖和照耀房子,然而,房子却不打开,似乎闷闷不乐、冷酷、拒人于千里之外(难以接近),愤愤房子里状况如何?一幅绝望的忙乱场景,一种黑暗之中漫长而可怕的辨认,永无休止的整理——在那里边。人们不问及房子里的状况。」

  • 1 sillykoala 2015-08-28 15:35:22

    零散的言语中见睿智

  • 2 猫头猫头鹰 2016-03-03 20:52:24

    即使对哲学知之甚少也能感觉出他的天才。对女性与犹太人看法极端,但不妨碍其他的闪光点。“生命是穿过自我内心空间的一种旅行,一种由最狭隘的内陆地界出发去自由地纵览宇宙的旅行。”准备读他的《性与性格》

  • 3 杜若 2016-09-26 13:51:24

    突然发现那么多哲学家文学家都研究过易卜生,乔伊斯为了读易卜生的原著还专门去学了挪威语(好像跑题了)

  • 3 宁其归 2017-08-26 23:49:19

    「因为,对于大人而言,存在着没有肉体死亡的灵魂之死,因为,生与死在他们身上以最为暴力和激烈的可能性处于对峙状态」理解一个人的方式,是毫无保留地信仰他/她,虔诚和靠近,别无他法。

  • 1 独孤奴 2014-07-21 16:14:14

    可惜死得太早,只有些灵光一现的句子,尚不成系统

  • 1 2016-05-12 22:37:48

    快速翻完,惊鸿一瞥。魏宁格的思想太偏激,但不管后世怎样对他评价也难掩他是天才的事实。他如彗星一般,在到达他难以想象的辉煌前,过早的燃尽了自己的生命。也许应该引用歌德的《培尔·金特》中的一句话来形容他:“设想中你只是一颗闪亮的纽扣,在世界的背心上;然而扣眼不配。”

  • 0 北纬 2016-06-14 14:03:12

    主观又过时,即使有些亮点,也实在不怎么好看。

  • 1 :) 2021-03-22 21:35:33

    最完美的罪犯是自決者

  • 0 在兔子洞做果酱 2014-02-19 18:40:37

    和女人有仇的那个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