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走出历史的烟尘》为《三联生活周刊》品牌栏目“口述”结集。有历史就有传奇,有人物就有命运。听亲历者说,在笑声泪影中见时代风云。
川岛芳子的亲妹妹金默玉、“洪宪太子”袁克定、民国名士张伯驹、一代报人王芸生……
本书提及的文化、历史名人,对中国现当代社会均有重大影响,他们每个人的故事都既有各自性格、际遇的个性,又有大时代下人们命运的共性。
作者并非资料写作,而是采访当事人本人或他们的后代,以口述形式 尽可能还原历史人物、事件的原貌,其中不乏独家披露的珍贵史料,并配有诸多老照片。
李菁,《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已出版《往事不寂寞》《活在别人的历史里》《记忆的容颜》等书。
在我们这种言论环境下也只能读一读这样的书,迂回的了解下当年的那些历史的点点滴滴。和平年代比起乱世毕竟还算是好上不少,可为什么有些东西反而还不如那动荡的年代呢
张伯驹那章写得好!真名士!写黄永玉那篇也蛮有意思的。
喜欢历史、人物传记的可以看看。
有些故事还是很有趣的
20140523
儿时的润麒因为一场病久治不愈,母亲为他请来意大利、法国、德国的医生会诊;“小时候我想当工程师,外祖母买了很贵的砖在院里,让我在院子里的土山上练习盖万里长城”。
民国动荡的年代,人物的命运在这大时代下涌现太多宿命的意味。感谢作者,用另外的视角揭露这些不该被遗忘的名字。穿过历史的烟尘,仿佛看见他们悲壮不凡或灿烂唏嘘的一生。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张伯驹。他心怀坦荡不拘小节,执着于自己的收藏事业,为不使国宝流入他人之手,不惜散尽万贯家财。纵然后人贫苦清贫倒也怡然自得,觉得他做的事值得无愧于心。换做当代人,恐怕凤毛麟角。
这是一部口述史,是后人对前人的回忆,也是对一个时代的记忆。太平轮的沉下,最后的皇帝的生活以及人们是怎么一步一步接受生活的改变和时代的变迁的。还有一些名人,他们的性格根本就不是我们在媒体中看到的那样,而是特别的有个性。
历史就是还原历史真相,要求绝对的客观。历史是需要时间来检验的!透过历史会引发很多的思考…… 人得以生存、富足、潦倒、迫害等等,透过历史可以还原当时的大、小环境。现在的选择与生活,不言自明地读出了一丝明白……
> 更多短评 11 条
> 更多书评6篇
> 8人在读
> 42人读过
> 113人想读
订阅关于走出历史的烟尘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北狼 2014-05-28
在我们这种言论环境下也只能读一读这样的书,迂回的了解下当年的那些历史的点点滴滴。和平年代比起乱世毕竟还算是好上不少,可为什么有些东西反而还不如那动荡的年代呢
0 有用 wanderer 2016-11-20
张伯驹那章写得好!真名士!写黄永玉那篇也蛮有意思的。
0 有用 盗盗 2014-11-06
喜欢历史、人物传记的可以看看。
0 有用 Tity 2014-06-03
有些故事还是很有趣的
0 有用 凌阳生 2014-05-23
20140523
0 有用 wanderer 2016-11-20
张伯驹那章写得好!真名士!写黄永玉那篇也蛮有意思的。
0 有用 liao_zd 2015-09-19
儿时的润麒因为一场病久治不愈,母亲为他请来意大利、法国、德国的医生会诊;“小时候我想当工程师,外祖母买了很贵的砖在院里,让我在院子里的土山上练习盖万里长城”。
0 有用 丁小叮 2015-03-18
民国动荡的年代,人物的命运在这大时代下涌现太多宿命的意味。感谢作者,用另外的视角揭露这些不该被遗忘的名字。穿过历史的烟尘,仿佛看见他们悲壮不凡或灿烂唏嘘的一生。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张伯驹。他心怀坦荡不拘小节,执着于自己的收藏事业,为不使国宝流入他人之手,不惜散尽万贯家财。纵然后人贫苦清贫倒也怡然自得,觉得他做的事值得无愧于心。换做当代人,恐怕凤毛麟角。
0 有用 Maize晶 2015-02-03
这是一部口述史,是后人对前人的回忆,也是对一个时代的记忆。太平轮的沉下,最后的皇帝的生活以及人们是怎么一步一步接受生活的改变和时代的变迁的。还有一些名人,他们的性格根本就不是我们在媒体中看到的那样,而是特别的有个性。
0 有用 彩虹公主 2014-11-12
历史就是还原历史真相,要求绝对的客观。历史是需要时间来检验的!透过历史会引发很多的思考…… 人得以生存、富足、潦倒、迫害等等,透过历史可以还原当时的大、小环境。现在的选择与生活,不言自明地读出了一丝明白……